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酥梨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油脂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糖类
2.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楠木制舟 B. 粮食酿酒 C. 粉碎矿石 D. 棉线织布
3. 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废铝制易拉罐 B. 废玻璃瓶 C. 废旧报纸 D. 废塑料瓶
4.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干冰的微粒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 金刚石 B. 硫酸铜 C. C60 D. 金
5. 尿素[CO(NH2)2]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作用。尿素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7. 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部分结冰的水是混合物
B. 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 将硬水过滤可以得到软水
D. 铁丝、硫磺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水的作用不同
8.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t℃时,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时,将30gNaCl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 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B. 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相互刻画
C. 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D. 区分NaCl和NaOH固体:加水,测温度变化
10.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的化学式为NH3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11. 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牙齿中含有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 钙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12.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C、CO、CO2 B. H2O2、H2O、H2
C. NaOH、Na2CO3,NaNO3 D. Fe2O3、Fe、FeCl2
13. 如图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少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向一定量盐酸、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C.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氧化钙
D. 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铁粉末
14. 乙醇俗名酒精,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3.5g,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CO2,则生成H2O的质量为( )
A. 12.6g B. 25.2g C. 13.5g D. 27g
15.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铁制品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16.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被黑”现象,此时可调大进风口,其原理是 ;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 如图Ⅰ中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打开乙管的活塞,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发生的现象为 。
18. 如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该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室要用该浓硫酸配制184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
19. 如图是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实验一体化的微型装置图。滴入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1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图中2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可能是CO2中混有 气体。
20. A~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B、C、D均为碱,D为蓝色沉淀,则C→B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B为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C是常见的气体单质,D为氧化物,则“B→D”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解释A、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1.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被压扁的兵乓球放入热水中很快鼓起。
(2)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2.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
(1)滴入H2O2溶液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请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为无色。
(1)请写出一个使溶液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液甲中含有的溶质有 种;请设计实验验证固体乙中可能含有的成分 。
24. 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1)请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用C装置收集O2,利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
(2)用B能制取CO2,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
25. 钠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制取的碳酸钠俗称 (填字母代号)。
a.烧碱
b.纯碱
c.小苏打
d.火碱
(2)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常用的一种药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学小组的同学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A),并运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时溶液的pH实时测定,结果如图B所示。
①图A中能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请在图C虚线框内将图B中c点溶液中的微粒补画完整。
(4)从天然盐井中获取的粗盐中含难溶性杂质泥沙及可溶性杂质(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粗盐中的杂质。
①在这过程中除去氯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 。
(5)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水参与反应),并得到氯气(Cl2)和氢气。若要制取48t氢氧化钠,则同时生成氢气多少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酥梨是水果,蔬菜、水果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
故选:C。
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粉碎矿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D
【解析】解:A、废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
B、废玻璃瓶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废旧报纸不属于合成材料,C错误;
D、废塑料瓶属于合成材料,D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材料的类别的掌握的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据此解答。
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学生对氮肥的定义的掌握。
6.【答案】B
【解析】解:A、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看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溢出,不能检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冰是固态的水,部分结冰的水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B、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说法错误;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将硬水软化,说法错误;
D、铁丝、硫磺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水的作用不同,在铁丝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在硫磺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自来水厂中常用的净化水方法来分析;
C、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实验操作中水的作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物质分类、过滤的原理、净化水的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故A错误;
B、如图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等,但只能说明二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未指明是否饱和,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如图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大于30g,故30℃时,将30gNaC1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如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前是饱和溶液,故降温时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正确。
B、相互刻画,纯铜痕迹更明显,说明黄铜硬度比纯铜大,该选项正确。
C、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该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能够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正确。
故选:A。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
B、相互刻画,纯铜痕迹更明显,说明黄铜硬度比纯铜大。
C、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NH3,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化合物氨气与单质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水和单质氮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2N2+6H2O,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56:108=14:27,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迷惑,因此分析时要从概念和所学规律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
11.【答案】A
【解析】解:A、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10+6x+(−2)×4×6+(−1)×2=0,则x=+5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人体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钠盐和硝酸盐均是可溶的,硝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锌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进行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锌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相互转化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3.【答案】D
【解析】解:A、少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始终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B、向一定量盐酸、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一接触就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开始滴加氢氧化钡就会有沉淀产生,故选项图像错误。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小,则溶液的质量也不断减小,最终变成零,故选项图像错误。
D、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铁粉末,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一开始水的质量会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始终不变来分析;
B、根据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一接触就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来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小,则溶液的质量也不断减小,最终变成零来分析;
D、根据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一开始水的质量会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变来分析。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4.【答案】C
【解析】解:26.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1212+16×2×100%=7.2g,在乙醇和乙醛中,碳、氧之间的关系为2C~O,则氧元素质量为7.2g×1624×100%=4.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元素质量为13.5g−7.2g−4.8g=1.5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1.5g÷218×100%=13.5g。
故选:C。
根据生成26.4gCO2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依据乙醇和乙醛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关系再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从而算出氢元素的质量,根据氢元素的质量算出水的质量。
本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来解答,要观察分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15.【答案】O O2、H2O SiO2
【解析】解: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表示为O;铁制品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了反应,氧气和水蒸气表示为O2、H2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表示为SiO2;故答案为:O;O2、H2O;SiO2。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答案】CH4+2O2=点燃CO2+2H2O 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天然气充分燃烧 2H2+O2=点燃2H2O
【解析】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易造成锅底“被黑”现象,是因为燃烧燃烧不充分生成了碳,此时可调大进风口,其原理是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天然气充分燃烧。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
故答案为:
CH4+2O2=点燃CO2+2H2O;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天然气充分燃烧;2H2+O2=点燃2H2O。
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充分燃烧的生成物,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气燃烧生成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正极 小木条燃烧更旺
【解析】解: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根据图Ⅱ可知,A气体是氢气,B气体时氧气,则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正极,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燃烧更旺,则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发生的现象为小木条燃烧更旺。
故答案为:正极;小木条燃烧更旺。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氧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燃烧更旺。
要熟记电解水的常识“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以及它们的验证方法,验证氧气用燃着的小木条条,能够燃烧更旺,说明是氧气,验证氢气用燃着的木条,能够燃烧,并且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
18.【答案】减小 100
【解析】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打开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一段时间后,其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根据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x。
x×1.84g/cm3×98%=1840g×9.8%
解得x=100cm3=100mL。
故答案为:减小;100。
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以及稀释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化来解答该题。
本题涉及浓硫酸的性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难度较小。
19.【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氯化氢
【解析】解:滴入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图中1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图中2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可能是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H2O+CO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氯化氢。
滴入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图中2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Ca(OH)2+Na2CO3=CaCO3↓+2NaOH CO2+2NaOH=Na2CO3+H2O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C是氢氧化钙,B是氢氧化钠,C→B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由分析可知,B是二氧化碳,D是水,则“B→D”的反应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从微观角度解释A、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
(1)Ca(OH)2+Na2CO3=CaCO3↓+2NaOH;
(2)CO2+2NaOH=Na2CO3+H2O;分子构成不同。
A~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若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A是碳酸钠;B、C、D均为碱,碳酸钠能转化成B,则B是氢氧化钠;D为蓝色沉淀,则D是氢氧化铜;C能转化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则C是氢氧化钙;
(2)若A、B为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C是常见的气体单质,D为氧化物,A、B能相互转化,C能转化成B、D,B能转化成D,则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D是水;
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解:(1)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故答案为: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2)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故答案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解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 2H2O2=MnO22H2O+O2↑
【解析】解:(1)滴入H2O2溶液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甲、乙中的白磷都接触到氧气,但甲中的白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乙中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丙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
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着火点;
(2)2H2O2=MnO22H2O+O2↑。
(1)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燃烧的条件;
(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写出方程式。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燃烧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分析解答。
23.【答案】Zn+Cu(NO3)2=Zn(NO3)2+Cu 一 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锌,否则没有(合理即可)
【解析】解:(1)因为溶液甲呈无色,说明滤液中硝酸银、硝酸铜都已经完全反应,Zn+2AgNO3=Zn(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锌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
(2)因为溶液甲呈无色,说明滤液中硝酸银、硝酸铜都已经完全反应,溶液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Zn(NO3)2一种,固体乙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含有Zn,可以往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锌,否则没有。
故答案为:(1)Zn+Cu(NO3)2=Zn(NO3)2+Cu;
(2)一;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锌,否则没有(合理即可)。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H>Cu>Ag,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产生硝酸锌和铜。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锌;又因为溶液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硝酸铜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24.【答案】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MnO22KCl+3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关闭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解析】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要注意配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MnO2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
(2)用B能制取CO2,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使反应停止的原理:关闭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答案为:关闭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5.【答案】b NaHCO3+HCl=NaCl+H2O+CO2↑ 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NaOH+HCl=NaCl+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杂质;过滤后,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存在氢氧化钠杂质
【解析】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选b;
(2)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滴加盐酸后,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②根据图B可知,c点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