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期末复习】高中政治章节知识点梳理(统编版必修二)
展开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精华版读背资料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1.现阶段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
2、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决定因素 | (1)分配方式的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
★★3.按劳分配(为主体) |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①范围:公有制经济范围内。②对象: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进行分配。③分配尺度: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④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⑤实现形式:公有制企业中,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联产计酬) (3)原因: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 |||
3.按要素分配 | (1)内容:这些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土地、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意义:实行按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3)具体表现形式(实现形式): 非公经济:工资+奖金+津贴; 技术、资金、管理、土地等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 技术、资金、管理、土地、股权等等; 公有制经济 ※土地转让金 | |||
注意:除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外,还有社会性分配、福利性分配等等。 | ||||
4.收入来源多样化表现【4类+例子】 |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从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除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还包括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是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 | |||
5.崇尚劳动【结合综合探究P61页】 (1)原因(1必要性) 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②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要弘扬劳动精神意义: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②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③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 ||||
★★★★6.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必要性: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2)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措施)/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课本】 措施简记:两个同步+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规范分配秩序+消除贫困。 (1)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2)在初次分配方面:①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3)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4)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5)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6种收入) (6)必须坚持消除贫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还可补充(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2)制度保障: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作用是: | (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 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杜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2.社会保障的形式:(各自的地位) |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它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除了社会保险,还有商业保险 (2)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3)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的特殊社会保障。 |
★★★★3.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要做到权责清晰。完善仕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 (1)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特殊的作用; (2)对企业深化改革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3)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 |
综合探究二 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就业 1、劳模精神的含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2、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 (1)劳动最光荣。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 3、态度和做法: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 4、创业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1)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2)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 (3)具备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4)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 4、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1)对创业者的要求: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商 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对企业的要求: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原则;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实现自身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总体要求: (1)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2)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3)对消费者的要求: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智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三、推动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 1、必要性:(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2、要求(1)既强化政府的责任,又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 (2)要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补充与协作的大扶贫格局 (3)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 的分配体系。 整合性大题【综合探究整合】 ★★★1.投身创新就业,创业者应具备那些素质?(4条) (1)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2)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3)具备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4)具有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 ★★★2.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1)对创业者的要求: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对企业的要求(3个既…又) ①企业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②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③既要实现自身发展,又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的措施 (1)国家、社会的要求: 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②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2)消费者的要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推动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措施) (1)既强化政府的责任,又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2)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补充与协作的大扶贫格局。(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图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构建,核心知识解读,必备知识巩固,新题复习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填空,重点难点知识解疑,习题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