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343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3433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3433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模拟测试化 学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我国科研人员首次以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长链脂肪酸,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羟基C.和互为同系物 D.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B.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C.的结构示意图:D.基态Cr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下列有关元素F、O、N、S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 B.第一电离能:C.最高正价: D.稳定性:4.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B.向中投入固体:C.侯氏制碱法的原理:D.海水提溴工艺中,用纯碱溶液富集:5.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方案实验目的证明混合溶液中有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发生装置稀释浓硫酸在铁上镀铜6.下列物质用途或变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B.明矾用作水处理剂C.将通入到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D.铜丝加热后,伸入无水乙醇中7.如右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 ④浓硫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和可反应生成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与金属阳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元素的配位数是6B.EDTA中氮原子杂化方式C.的沸点高于D.EDTANa-Fe(Ⅲ中的化学键有:σ键、配位键、π键和离子键9.不对称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循环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和②的有机产物可通过红外光谱鉴别B.步骤③和④的反应均涉及手性碳原子的生成C.步骤⑤的产物L-脯氨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若用苯甲醛和作为原料,也可完成上述羟醛缩合反应10.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乙醇钠的水溶液呈强碱性结合的能力强B将某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向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溶液变红氧化性:D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是弱碱11.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光响应高分子X,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的结构简式:B.F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不考虑手性异构体)C.H中含有配位键D.高分子X水解可得到G和H12.用0.100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10.00mL、浓度均为0.100的HCl和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表示溶液导电性越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向HCl中滴加NaOH B.A点溶液的pH小于C点溶液的pHC.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 D.C→D发生了反应:13.某研究小组用三份相同的澄清溶液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编号①②③装置现象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是弱电解质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C.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是D.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迁移到阳极使沉淀析出14.298K时,取500mL 0.180 γ-羟基丁酸水溶液发生如下反应,生成γ-丁内酯:不同时刻测得γ-丁内酯的浓度如下表:t/min205080100120160220∞0.0240.0500.0710.0810.0900.1040.1160.132注:该条件下副反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γ-羟基丁酸的浓度可提高γ-丁内酯的产率B.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75C.反应至160min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50%D.80~1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γ羟基丁酸)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15.(9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白色针状晶体,溶于乙醇和乙醚,对热不稳定。青蒿素晶胞(长方体,含4个青蒿素分子)及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1)提取青蒿素在浸取、蒸馏过程中,发现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效果更好。①乙醚的沸点低于乙醇,原因是 。②用乙醚提取效果更好,原因是 。(2)确定结构①测量晶胞中各处电子云密度大小,可确定原子的位置、种类。一般来说,元素的电负性越强,其原子核附近电子云密度越大;比较青蒿素分子中C、H、O的原子核附近电子云密度大小: 。②图中晶胞的棱长分别为a nm、b nm、c nm,晶体的密度为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③能确定晶体中哪些原子间存在化学键、并能确定键长和键角,从而得出分子空间结构的一种方法是 。a.质谱法 b.X射线衍射 c.核磁共振氢谱 d.红外光谱(3)修饰结构,提高疗效一定条件下,用将青蒿素选择性还原生成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①的空间结构为 。②双氢青蒿素分子中O-O σ键的类型为 (填选项)。A.s-p B.-p C. D.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水溶性更好,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16.(11分)环状碳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溶剂。一种由苯乙烯经电解制备环状碳酸酯的实验操作如下:ⅰ.将一定量电解质、苯乙烯、水-二甲亚砜溶剂依次放入塑料烧杯中,搅拌均匀后放入高压反应釜内,充入一定量气体;ⅱ.以石墨和铜片为两个电极,电解至苯乙烯完全消耗后,停止电解;ⅲ.分离、提纯产品,计算产率。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电解质进行实验Ⅰ~Ⅳ,实验结果如表:实验序号电解质产率/%实验现象Ⅰ微量阴极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Ⅱ68ⅢaⅣNaI0阴极产生气体;阳极附近有白色固体析出已知:ⅰ.电解效率ⅱ.环状碳酸酯的产率=n(生成的环状碳酸酯)/n(投入的苯乙烯)ⅲ.在碱性环境中会歧化为和。(1)针对实验Ⅲ进行如下分析:①取反应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变蓝,则石墨作 极(填“阳”或“阴”)。②苯乙烯与石墨电极上生成的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产物1-苯基-2-碘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苯基环氧乙烷()后者与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的环状碳酸酯的结构简式为 。③实验中加入80mL密度为0.91的苯乙烯,η(环状碳酸酯)≈63%,则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产生 mol环状碳酸酯:a= 。(2)对比实验Ⅰ~Ⅲ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分别选用、、时,环状碳酸酯的产率依次显著升高,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是因为 ,导致、、的放电能力依次增强。(3)探究实验Ⅳ中未生成环状碳酸酯的原因,继续实验。①实验Ⅳ中阴极产生气体为 。②经X光单晶衍射实验证实,实验Ⅳ中得到的白色固体含,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解释得到该物质的原理 。17.(10分)氧氮杂环是新药研制过程中发现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有抗肿瘤功效.下面是某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氧氮杂环类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写出→A的化学方程式 .(3)C与M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M的结构简式是 .(4)D→E的反应类型是 .(5)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不含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只含两种官能团③苯环上仅有2个取代基④核磁共振氡谱有三组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3:2:2(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写出由和为原料合成的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无机试剂任选)18.(14分)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是性能最佳、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白色颜料。钛铁矿()中往往含有、MgO、CaO、、等杂质。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如图:已知:①酸解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仅能电离出和一种阳离子。②不溶于水和稀酸。(1)写出基态T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2)磨矿的目的是 。(3)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 。(4)酸解过程中,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还原过程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还原体系中的。为探究最佳反应条件,某实验室做如下尝试: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中Fe(Ⅲ)含量随pH变化如图1,试分析在pH介于4~6之间时,Fe(Ⅲ)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因: 。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中Fe(Ⅲ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55℃后,Fe(Ⅲ)含量增大的原因是因为温度升高,易被体系中的氧化,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水解过程是硫酸法制钛白工艺中的重要一步:①水解过程中得到沉淀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一定量的存在有利于水解工艺的进行,因此在水解之前,先要测定钛液中的含量。实验室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19.(14分)某小组探究不同阴离子与的结合倾向并分析相关转化。资料:ⅰ.和均为白色,难溶于水。ⅱ.与、能生成、ⅲ.与结合倾向。(1)探究、与的结合倾向实验滴管试管现象Ⅰ10滴0.1mol/L 溶液等浓度的NaI和溶液黄色沉淀Ⅱ等浓度的NaI和溶液黄色沉淀①写出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由实验Ⅰ推测:与结合倾向: (填“>”或“<”)。②取两等份AgBr浊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和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浊液变澄清,澄清溶液中+1价银的存在形式为 (填化学式)。推测:与结合倾向:。查阅资料证实了上述推测。(2)的转化实验滴管试管现象Ⅲ0.1mol/L 溶液0.1mol/L 溶液白色沉淀,振荡后消失Ⅳ0.1mol/L 溶液0.1mol/L 溶液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色,最终为黑色沉淀①写出实验Ⅲ中白色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 。②查阅资料:实验Ⅳ中黑色沉淀是,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6.写出实验Ⅳ中白色沉淀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原因 。③溶液可用作定影液。向溶液溶解AgBr之后的废定影液中,加入 (填试剂和操作),可使定影液再生。(3)的转化分析试管1出现银镜的原因 。(4)资料显示:S原子与结合比O原子更稳定。与结构相似,但与结合倾向:,试从微粒空间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结构与性质,实验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保温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实验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练习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