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原文+译文+考点)(爱莲说+陋室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原文+译文+考点)(爱莲说+陋室铭)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原文+译文+考点)(爱莲说+陋室铭)

    展开

    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文考点详解

    一、爱莲说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考点】

    〔之〕结构助词,译为

    〔可〕动词,译为值得。下文的可远观也是动词,意思是可以,能够

    〔者〕代词,指代前面说的草木,可以译为的草木,也可以采用的字结构,把可爱者译为值得喜爱的

    〔甚〕表示程度的副词,叫做程度副词,意思是很,非常

    〔蕃〕读作fán,意思是,与是同义词,可以组词繁多。有人把理解为’”,这是把看作是通假字了。笔者认为:读音相同,都可解作,还是应该看作同义词。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

    【译文】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考点】

    〔陶渊明〕字元亮,后改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喜爱菊花,在宅边种植菊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表达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心志。后来,菊花就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写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中陶家就是指陶渊明。

    〔独〕副词,意思是唯独,只

    【原文】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考点】

    〔自〕介词,意思是从,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来〕动词,表示趋向,即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可以译为:……(以)来,到现在。这里译为以来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靠近赏玩。

    【考点】

    〔予〕读作yú,人称代词,译为还有一个常用义是的意思,可以组成给予的词。注意:单用时,读作gěi,而给予(也作给与)就要读作jǐ yǔ,《现代汉语词典》对给予的解释是给(gěi)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淤泥而不染〕省略句,省略了介词,理解为出于淤泥而不染,这里的译为;也是一个被动句,的意思是沾染(污秽),被污染;也是一个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句,(于)淤泥的状语。所以译为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是连词,表示转折,译为却,但

    〔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省略介词,理解为濯于清涟而不妖,这里的理解为在,经过;也是一个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句,(于)清涟的状语。所以译为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是连词,表示转折,译为却,但。妖:形容词,艳丽。

    〔不蔓不枝〕课本注释为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这里用藤蔓来解释,要注意的读音。单用时读作 màn,意思是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所以不蔓不枝中的读作 màn;而组成合成词时,就要读作wàn,课本把解作藤蔓,就要读作téng wàn。再如瓜蔓”“蔓儿”“顺蔓摸瓜都读作wàn。不蔓不枝中的都是词类活用,是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生蔓”“生枝

    〔香远益清〕香气传播更加清香。远: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传播远、远播、远闻。益:副词,意思是更加,与精益求精意思一样。

    〔亭亭净植〕亭亭:形容词,耸立的样子。净:形容词,意思是洁净。植:动词,意思是竖立。意译为洁净地挺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读作xiè,形容词,意思是亲近而不庄重还可以作动词,意思是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焉: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考点】

    〔谓〕动词,意思是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这是判断句,语气词表示判断,译为是花中的隐士是结构助词,译为。后面的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同样是判断句,也是语气词表示判断。

    【原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唉!喜爱菊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喜爱牡丹,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考点】

    〔菊之爱〕倒装句,属于宾语前置句,助词表示宾语提前,译为喜爱菊花。下文的莲之爱”“牡丹之爱同样是宾语前置句,分别译为喜爱莲花”“喜爱牡丹

    〔陶〕指陶渊明。

    〔鲜〕读作xiǎn,形容词,意思是

    〔宜乎〕宜:动词,应该,应当;乎:词缀。

     

    二、陋室铭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有了灵气。

    【考点】在:动词,在于,在乎;仙:仙人,古达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有仙人的山就是名山;则:副词,就;名: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出名,有名;灵:神异,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显得神异、显得有灵气

    【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考点】斯是陋室:这是判断句,是判断词,与不知木兰是女郎用法一样。斯:指示代词,此,这。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馨( xīn):本是指能够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是指德行美好,德馨译为品德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意思是:这虽然是个简陋的房子,但由于是我这样品德好的人居住,所以也就不觉得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青苔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考点】上:动词,爬上,蔓延上;绿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绿”“使……

    【原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到这里谈笑风生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

    【考点】鸿儒:大儒,指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白丁:本是指平民,这里是指没有功名的人。唐朝的服色以柘黄(黄赤色)为最高贵,红紫为上,蓝绿较次,黑褐最低,白色无地位。

    【原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考点】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读作tiáo,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佛经是用泥金书写,所以称为金经

    【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静,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考点】丝竹:这里指代乐曲、音乐。丝:指弦乐器,如二胡;竹:管乐器,如笛子、箫。这里采用借代修辞,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助和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丝竹是乐器的主要材料,所以用丝竹指代音乐,联系具体语境看,这里是指世俗音乐。乱耳:扰乱双耳,这里指扰乱心境。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指代官府文书。这里也是借代修辞。是办公桌,是公文,所以用案牍来指代官场文书。之:语气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劳形: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屋舍。

    【考点】诸葛庐:指诸葛亮的草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庐,简陋的小屋子。西蜀:今四川。扬子云:指扬雄。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他读书的地方建有子云亭,成为读书写作生活的象征。李白有诗云: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原文】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考点】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理解为有何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引文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想到九夷(指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里简陋,怎么能去住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哪有什么简陋?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不陋,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