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3155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展开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认识什么是定滑、什么是动滑轮,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
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利用一个滑轮,绳子,支架把钩码充当的重物提升到高处。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从两种不同的组装方式找出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以及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
其次让学生再次通过滑轮来提升物体,感觉用哪个滑轮提升重物,拉的时候,谁比较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定滑轮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动滑轮轻松。那大家的感觉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然而然的引出验证滑轮是否省力。
在研究“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原先教材中,对于定滑轮实验的设计,教材是安排绳子每端各挂同样多的钩码。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而动滑轮实验的设计则是运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从思维的衔接上来说,在定滑轮实验安排用测力计测力,发现不省力。然后再测动滑轮发现读数小了,得出动滑轮是可以省力的。思维很顺畅,更利于理解和区别两种滑轮的作用。但由于学校的测力计有误差,学生用的测力计测出定滑轮实验中的拉力都偏小,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定滑轮也是省力的,于是定滑轮的实验验证便由老师来演示,学生记录。虽然没让学生分组做定滑轮的实验,只是让学生分组做动滑轮的验证实验。由于改变教材中定滑轮实验的设计,利用弹簧秤测出定滑轮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也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现象。
教学最后一个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呢?”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另外也增加了学生课后自主观察的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使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加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的兴趣。
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启动思维,引导开阔思维,“意外”引发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共3页。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认识滑轮,探究滑轮用力的方向,探究滑轮的省力情况,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