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习题
展开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能力提升
1.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经费
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2.(2022广东鼎湖区期末)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购物时自备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B.废弃物实行分类回收处理
C.大量使用农药去除农田害虫
D.参与义务植树,改善生态环境
3.对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积极行动起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无能为力,任其自然发展
C.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D.只要自己能做到不污染环境,别人怎么做与自己无关
4.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种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培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5.以下各组做法中与“环保、低碳、节能”主题相符的是( )。
①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②教科书循环使用
③节日寄送纸质贺卡 ④使用一次性木筷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6.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mm的塑料购物袋。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 。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用于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答出两点即可)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
探究创新
7.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废电池浸出液是否对蝌蚪的生命活动有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数节废电池打碎,浸泡在500 mL的清水中一昼夜,滤去残渣得到浸出液;
②取4只1 000 mL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向B、C、D 3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mL、100 mL、150 mL 废电池浸出液;再分别向A、B、C、D 4只烧杯中加入清洁河水至总量为800 mL;
④向A、B、C、D 4只烧杯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饲喂同种同量饵料,观察并记录。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的假设是 。
(2)各烧杯放入蝌蚪的大小应 。
(3)A、B、C、D 4组实验中,实验组是 3组,对照组是 组。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C 直接排放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保护生物圈。
2.C 大量使用农药可以去除农田害虫,但是会污染环境,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
3.A 4.D 5.D
6.答案 (1)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2)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秆等),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任答两点,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不好。会造成大气污染。 (4)人工捡拾,集中无害化处理。
7.解析 实验的假设应是废电池浸出液对蝌蚪的生命活动有(无)影响。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应保证只有一个变量,所以各烧杯中放入的蝌蚪的大小应一致。A、B、C、D 4组实验中,B、C、D 3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废电池浸出液,A烧杯中没加,所以,B、C、D 3组是实验组,A组是对照组。
答案 (1)废电池浸出液对蝌蚪的生命活动有(无)影响 (2)一致 (3)B、C、D A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测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的是,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3节 人体免疫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 健康地生活第3节 人体免疫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有关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