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徽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054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安徽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054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安徽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3054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安徽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安徽卷】
物理·全解全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高
【解析】空气柱变短,振动频率变高,故音调变高。
2.静止
【解析】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
3.汽化
【解析】当脱离液面飞向空气中的水分子数量大于空气中的水分子飞向液面内的数量时,宏观上是液态变为气态,因此宏观上就表现为汽化。
4.向上弯折
【解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
5.B
【解析】小磁针左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该螺线管右端为S极,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的指向,四指的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故电流从B端流入。
6.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40mL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50g+10g+5g+3g=68g
40mL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60g,可得方程组
带入数据得
解得
7.30
【解析】该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总有效面积为,4h可以接收的太阳能为
已知该热水器加热效率为40%,由可得,80水吸收的热量为
由可得,水温的升高量
8.6∶1
【解析】将甲、乙两个电路元件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U甲=U乙=U1=2V
由图像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分别为
I甲=0.4A,I乙=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I1=I甲+I乙=0.4A+0.2A=0.6A
则元件甲和乙消耗的总功率
P1=U1I1=2V×0.6A=1.2W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由串联分压结合图像可知
,
此时电流为0.1A,则
P2=U2I2=2V×0.1A=0.2W
则
9.7.5
【解析】[1]由图甲电路图知,R1 、R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路正常工作,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A的示数应大于电流表A1的示数,电流表A1和A的指针位置相同,说明所选量程不同,根据以上分析知,由乙图可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I1=0.3A,电流表A的示数I=1.5A,则通过R2的电流为I2=1.2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电压为
U1=I1R1=0.3A×30Ω=9V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R1两端电压为
U2= U1=9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为
10.
【解析】利用图中撬棒撬石头时,杠杆的支点在O点,阻力石块对撬棒的压力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动力应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动力的方向应向下;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可知,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施加的动力最小;过动力作用点作垂直于动力臂向下的力F,即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C | A | B | A | B | D | C |
11.C
【解析】A.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A错误;
B.由公式m=ρV和G=mg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重力,而不是减小它受到的大气压强,故B错误;
C.客机机翼上方呈流线型,下方平直,所以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力差,所以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故C正确;
D.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A.由甲图可知,凸透镜的位置在30cm处,焦点的位置在40cm处,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故A正确;
B.图乙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若按图乙进行实验时一只虫子停在凸透镜镜面上,光屏上依然会呈现烛焰完整的像,只不过像的亮度较暗,故C错误;
D.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相当于削弱了凸透镜的聚光本领、增大了凸透镜的焦距,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A。
13.B
【解析】A.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挤压牙膏时,牙膏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盖子上的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牙膏净含量130克,是指包装里面的牙膏有效含量部分,加上包装整支牙膏的质量大于130g,则整支牙膏受到地球的重力大于1.3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解析】A.木块静止在小车上,木块受重力和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同一物体,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小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木块对小车竖直向下的压力,地面对小车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15.B
【解析】感应开关S1闭合,只有绿灯照亮水流,说明开关S1与绿灯串联;感应开关S2闭合,只有红灯照亮水流,说明开关S2与红灯串联。且红灯和绿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则红灯和绿灯并联。符合以上要求的电路连接方式只有B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解析】A.推动甲线圈摆动的过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的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所以甲线圈相当于电源,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C.甲线圈作为电源给乙线圈提供电能,乙线圈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B.由前面分析知道,甲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则甲线圈相当于电源,乙线圈相当于用电器;若改变甲线圈摆动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则乙线圈受力的方向也会改变,即乙线圈摆助的方向跟着改变,故B错误;
D.推动左侧磁铁时,同甲线圈摆动一样,相当于甲线圈会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所在的闭合回路中依然会产生的感应电流,所以乙线圈也可能摆动,故D正确。
故选D。
17.C
【解析】B.由电路图可知,R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R1并联,它们再与灯泡L串联,因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所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滑到b端,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故B错误;
A.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因P=UI,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A错误;
CD.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变大,由欧姆定律表达式和P=UI可知,R1支路的电流变大,R1的电功率变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满分16分)
18. 不成 6
【解析】(1)[1]由数据表可知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通过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
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大小不成正比。
(2)[2]弹簧所受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设弹簧的原长是L,由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
联立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则可得
19. 同一动滑轮提升的重物重力越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绳受到重力、绳与轮的摩擦、滑轮和轴之间存在摩擦力
【分析】(1)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和物重变化的关系.
(2)根据进行分析.
【解析】(1)由表格数据知:同一滑轮组,重力为1N、2N、3N,机械效率为80%、90.9%、93.80%,故可以得出: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越大,机械效率将越高.
(2)由于绳子有重力、绳与轮的摩擦、滑轮与轴的摩擦,使得,即拉力总大于动滑轮和所提升物体(钩码)的总重的一半.
20. 10 正比 3 (30Ω,0.1A)
【解析】(1)[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由图乙知道,定值电阻是:
;
[2]由于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得出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由图丙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的是:
UV =IR =3V;
[4]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是:
U滑 =7.5V-3V=4.5V,
即电阻的电压和变阻器的电压比值为一定值,由分压原理,接入的电阻R阻值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越大,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变阻器30Ω电阻时,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即定值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所以,(30Ω,0.1A)不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1)1.5m/s;(2)21W
【解析】解:(1)购物车运动的速度为
(2)购物车在10s内前进了15m,这个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为
因此小明对购物车的推力所做功的功率为
答:(1)购物车运动的速度1.5m/s;
(2)小明推购物车的推力所做功的功率为21W。
22.(1);(2)1.2×103Pa;(3)
【解析】解:(1)由可知质量为2kg水的体积为
(2)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
(3)由可知,在容器甲中注入水,此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则增加的水的深度为
所以此时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为
由题意知:水的深度为0.12m,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
则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为
答:(1)质量为2kg水的体积是;
(2)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是1.2×103Pa;
(3)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是。
23. 机械 内 3.3×104J 48.9Ω
【解析】解:(1)电吹风机吹热风时,电动机转动,同时电热丝发热,此时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2)当选择开关接入BC间时,只有电动机工作,吹冷风;由表格数据可知,电吹风吹冷风时的功率P冷=110W,正常工作5min,电流做功
W=P冷t=110W×5×60s=3.3×104J
(3)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
P丝=P热﹣P冷=1100W﹣110W=990W
由可得,电热丝的电阻值
物理(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物理(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9页。
物理(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物理(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D,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山西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物理(山西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