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第1页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第2页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全真模拟押题卷(广东卷)
    高三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其中 1 ~ 12 小题,每题 2 分;13 ~ 16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推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湿地修复选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体现了协调和自生原理
    C.湿地修复过程中可以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D.在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建立缓冲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的干扰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详解】A、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A错误;
    B、湿地修复选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和环境相适应,水生植物的生命活动能净化修复湿地,体现了协调和自生原理 ,B正确;
    C、湿地修复过程中,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在改变,可以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C正确;
    D、在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建立缓冲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的干扰 ,让湿地自我恢复,D正确。
    故选A。
    2、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需要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我国首次在国家尺度上用直接证据证明人类的有效干预能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碳储量
    B.农业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可以提升土壤的碳储量
    C.天然防护林工程可以有效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D.退耕还林也是提升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措施
    【答案】A
    【分析】我国天然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及秸秆还田农田管理措施等的实施,证明人类的有效干预能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详解】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A错误;
    B、农业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一方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缓解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让秸秆还田还可以提升土壤的碳储量,B正确;
    CD、天然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秸秆还田等,都是提升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有效措施,CD正确。
    故选A。
    3、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B.红细胞具有接收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
    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D.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B
    【详解】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A正确;根据题意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上有该信号分子的受体,而不是红细胞有其受体蛋白,B错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外,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调节,C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D正确。
    4、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
    B.若用S型细菌DNA与R型活菌进行体外转化,两种细菌数量变化与图甲相似
    C.图乙离心后的试管中沉淀物放射性很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图乙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则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放射性
    【答案】D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
    分析乙图: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
    【详解】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主要是增殖而来的,A错误;
    B、若用S型细菌DNA与R型活菌进行体外转化,由于没有免疫系统清除细菌,且转化效率低,则主要是R型菌,B错误;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会进入细菌,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正确。
    故选D。
    5、2022年10月12日开讲的“天宫课堂”第三课上航天员陈冬向大家展示了拟南芥开花期样品的采集过程。研究表明拟南芥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激素等共同调控下才能开花(如图),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低温处理后,补充红光可促进拟南芥提前开花
    B.低温处理和短时的远红光照射均可促进AGL20的表达
    C.大于16小时长日照和30℃处理可促进拟南芥提前开花
    D.自然状态下,CO蛋白的积累量随季节呈现周期性波动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低温条件下,FLC的表达受到抑制,AGL20得以表达,拟南芥开花;红光抑制开花,而远红光和蓝光则能促进拟南芥开花。
    【详解】A、结合题图可知,低温处理下,开花阻抑物基因(FLC)表达受到抑制,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AGL20)得以表达,拟南芥开花,而红光会减少CO蛋白积累,不利于AGL20表达,会延缓拟南芥开花,A错误;
    B、低温处理可减弱对AGL20的抑制作用,促进AGL20的表达,短时的远红光照射不一定能促进AGL20的表达,B错误;
    C、大于16小时长日照可促进拟南芥提前开花,但30℃处理会导致FLC正常表达,进而抑制AGL20得的表达,延缓开花,C错误;
    D、由题图可知,CO蛋白的积累量与光照有关,自然状态下不同季节光照强度、光照时长会发生变化,故CO蛋白的积累量随季节呈现周期性波动,D正确。
    故选D。
    6、研究发现脂肪的过度堆积会使脂肪组织中维生素D的浓度降低且活性减弱。低浓度的维生素D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者的高胰岛素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偏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D和PTH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B.维生素D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
    C.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引起糖尿病
    D.低浓度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引起肥胖
    【答案】A
    【分析】1、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
    2、由题意可知,低浓度的维生素D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这一过程中维生素D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
    【详解】A、维生素D是固醇类物质,PTH属于蛋白质,A错误;
    BD、由题意可知,低浓度的维生素D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这一过程中维生素D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因此,低浓度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引起肥胖,B、D正确;
    C、由题意可知,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者的高胰岛素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偏高,故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引起糖尿病,C正确。
    故选A。
    7、下图为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并运输葡萄糖至组织液中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通过载体1和载体3的运输方式不同
    B.载体1和载体2运输Na+的方式不同
    C.载体2具有ATP酶活性。能够水解ATP,为运输Na+和K+提供能量
    D.载体1运输葡萄糖和运输Na+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葡萄糖通过载体1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为主动运输;钠离子通过载体1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葡萄糖通过载体3为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葡萄糖通过载体1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依靠钠离子电化学梯度驱动,通过载体3为顺浓度梯度,是协助扩散,A正确;
    B、载体1运输钠离子是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载体2为钠钾离子泵,消耗ATP,运输钠离子为主动运输,B正确;
    C、载体2是钠钾离子泵,有ATP水解酶活性,可以为运输钠钾离子提供能量,C正确;
    D、载体1运输葡萄糖为主动运输,运输钠离子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D。
    8、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中,有关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名称
    酒精的作用
    对应浓度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
    50%
    B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
    95%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00%
    D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70%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在实验或探究活动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需要50%酒精去浮色;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乙醇提取滤液中的色素,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来替代;在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收集的小动物可以用70%酒精进行固定和防腐;而在微生物的培养的实验中,75%的酒精可以用来消毒杀菌;在DNA的粗提取中,可以用预冷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加入体积相等的上清液中,初步分离上清液中的DNA与蛋白质。
    【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B错误;
    C、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时,无水乙醇提取滤液中的色素,C正确;
    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过程中,收集的小动物可以用70%酒精进行固定和防腐,D正确。
    故选B。
    9、某科研小组为观察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小鼠处理方式如下表所示,观察小鼠行为的活跃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号
    1
    2
    3
    4
    5
    处理方式
    注射生理盐水
    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溶液
    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
    切除垂体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
    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溶液

    A.1、2、3小组小鼠行为活跃度无明显差异
    B.根据1、3、4组可推测TRH能作用于垂体
    C.第4组小鼠的活跃度增强且要高于第1组
    D.第5组小鼠的行为活跃度明显高于第4组
    【答案】B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这就是所谓的分级调节。而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要维持在一定浓度内,不能持续升高。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详解】A、1组没有明显的活跃度,2组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最终会引起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3组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引起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TSH促进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增加,A错误;
    B、与1组对照、3组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引起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TSH促进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增加,4组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可推测TRH能作用于垂体,B正确;
    CD、5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则小鼠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小鼠的活跃度低于第1组和第4组,CD错误。
    故选B。
    10、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原因之一,而尼妥珠单抗是我国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它的原理便是通过与癌症细胞的ECFR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由癌细胞EC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科学家将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尼妥珠单抗与ECFR结合的特异性,尼妥珠单抗可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
    B.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
    C.尼妥珠单抗制作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利用ECFR与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
    D.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A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详解】A、由题干可知,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才会导致癌症,正常表达则不会,而尼妥珠单抗与ECFR的特异性结合无法区别EGFR是否正常表达,故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A错误;
    B、根据题意,尼妥珠单抗能与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EC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故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B正确;
    C、尼妥珠单抗能与EGFR竞争性结合,故能通过EGFR与其分泌的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C正确;
    D、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疾病。单抗不是机体本身产生的,所以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A。
    11、如图表示由基因A、a控制的某家族中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6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一个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II5和II6均为Aa,III9与III8的基因型相同
    D.III8与III9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6
    【答案】D
    【分析】对于单基因遗传病来说,分为显性病和隐性病,由于II5和II6正常,但所生的III10患病可以判断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Ⅱ6携带遗传信息,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病。
    【详解】A、II5和II6正常但所生的III10患病可以判断是隐性遗传病,Ⅱ6携带遗传信息,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非一个基因,A错误;
    B、调查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B错误;
    C、II4是aa,III8的基因型是Aa,II5和II6均为Aa,那么III9的基因型1/3AA、2/3Aa,C错误;
    D、III8和III9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3×1/4=1/6,则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1/6=5/6,D正确。
    故选D。
    1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耐高盐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哥伦比亚血平板是含无菌脱纤维羊血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生长在该培养基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能破坏其周围的红细胞,产生透明的溶血圈。如图为检测某种饮料是否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操作流程,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7.5%的NaCl肉汤培养基从功能角度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B.振荡培养后培养基变浑浊是耐高盐的微生物数量增多所致
    C.若最终长出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溶血圈,则说明饮料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
    D.若取菌种后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则可对待测饮料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
    【答案】D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耐高盐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因此7.5%的NaCl肉汤培养基从功能角度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A正确;
    B、7.5%的NaCl肉汤培养基震荡培养后培养基变浑浊是由于耐高盐的微生物数量增多所致,B正确;
    C、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产生透明的溶血圈,若最终长出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溶血圈,则说明饮料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C正确;
    D、因为接种的菌种是经7.5%的NaCl肉汤培养基培养过,因此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也不能对待测饮料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D错误。
    故选D。
    13、有些消化酶在人体内首先合成出来的是没有活性的酶原,酶原在一定激活剂作用下才能转化为有强活性的酶。下表为几种酶原的激活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激活作用
    激活剂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42肽
    H+、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六肽
    肠激酶、胰蛋白酶
    胰凝乳蛋白酶原→a-胰凝乳蛋白酶+2个二肽
    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
    羧肽酶原A→羧肽A+几个碎片
    胰蛋白酶
    A.酶原激活为活性酶的过程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
    B.激活产物又可作为激活剂,进一步促进酶原激活
    C.酶原合成于人体细胞,酶原激活于人体内环境
    D.酶原激活机制避免了细胞本身遭受消化酶的破坏
    【答案】C
    【分析】题干分析,酶原在激活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有强活动的酶,进而发挥酶的催化作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
    【详解】A、结构决定功能,酶原激活为活性酶的过程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是的酶具有强生物活性,A正确;
    B、由表格可知,酶活产物又可充当激活剂,进一步促进酶原激活,B正确;
    C、酶原合成于人体细胞,酶原激活发生在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酶原在人体细胞内合成后没有活性,到消化道中进一步转化为有活性的酶,这过程避免了细胞本身遭受消化酶的破坏,D正确。
    故选C。
    14、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现有两株花的形态结构不同的柳穿鱼植株A和B,它们体内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有多个碱基连接了甲基基团(即DNA甲基化修饰)而不表达。植株A与植株B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产生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达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B.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可能阻碍了基因的转录过程
    C.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会遗传给后代
    D.由上述事例推测,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相关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有关
    【答案】A
    【分析】甲基化的Lc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Lc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达的原因可能是甲基化的Lc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使得RNA聚合酶无法与启动部位结合,可能阻碍了基因的转录过程,B正确;
    C、根据“植株A与植株B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产生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说明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会遗传给后代,C正确;
    D、同卵双胞胎为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上述事例说明相关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可能会使同卵双胞胎具有微小差异,D正确。
    故选A。
    15、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图2-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图2-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B.图④和图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C.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
    D.上述变异可能包括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答案】B
    【分析】据题意“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可知,若发生断裂的部位位于D基因的左侧或d基因的右侧,则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同一个子细胞中;若发生断裂的部位位于D和d基因之间,则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2个不同的子细胞中。
    【详解】A、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A正确;
    B、由图可知,图④的着丝粒(点)已经一分为二;图⑤表示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发生随机断裂后移向细胞两级,故图④和图⑤都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B错误;
    C、据题意“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可知,若发生断裂的部位位于D基因的左侧或d基因的右侧,则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C正确;
    D、若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断裂的部位发生在某个基因内部,则可能会造成该基因部分碱基对的缺失,而发生基因突变;若该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片段互换,即基因重组;由于端粒的断裂、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故上述变异可能包括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B。
    16、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图所示)。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正确表达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B.利用物质K和抗生素进行筛选1,可获得农杆菌的蓝色菌落
    C.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
    D.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芽、根等器官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答案】B
    【分析】1、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过程:
    (1)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
    (2)将整合了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内。
    (3)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该过程实际上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内。
    (4)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进入植物细胞后,可以把自己的一段基因整合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这段基因中包含了目的基因。
    2、原理: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3、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4、转化: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 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详解】A、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将目的基因(基因G)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基因G)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A正确;
    B、农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不能在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故不会出现农杆菌的蓝色菌落,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而愈伤组织表面残留的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因此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C正确;
    D、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芽、根等器官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故选B。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萝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主要分布于欧洲大陆、北非、中亚、日本以及中国等地。下图1代表萝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部分图解,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萝卜植株释放量或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白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白天突然增加光照强度,短时间内细胞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图2中,C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盐胁迫对某植物的影响情况,探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假设整个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不变)

    请结合上图分析,当NaCl浓度高于50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类囊体/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下降
    (2)CO2浓度
    (3)当NaCl浓度高于50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胞间CO2的浓度上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下降,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1)图1过程是光反应,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白天叶肉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白天突然增加光照强度,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但是暗反应生成三碳化合物的速率不变,所以细胞中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
    (2)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萝卜植株 CO2释放量或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温度不是限制因素,C点以后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则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
    (3)据图乙和丙可知,当NaCl浓度高于50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胞间CO2的浓度上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下降,影响了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则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18、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离子通道蛋白TRPV1能被高温(≥40℃)激活,然后迅速发生热失活。图a为小鼠TRPV1(mV1)在热激活和热失活时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1)当感受器的TRPV1被热激活后,离子通道打开,阳离子内流从而产生__________信号。该类信号(由TRPV1等多种热传感器产生的)传递至__________,使生物体产生热痛的感觉,并通过一系列的调节过程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持续高温条件下,mV1发生热失活,据图分析热失活的实质是__________。

    (2)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的TRPV1(pV1)能被热激活,但不会发生热失活(图b)。研究人员利用最新技术将mV1的N端或C端嫁接给pV1,并检测不同TRPV1结构的功能,实验方案及结果见表。据表推测,很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小鼠TRPV1的___________端发生结构变化导致热失活。热失活机制最终保留下来,并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中,这是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TRPV1结构
    热激活
    热失活
    mV1
    +
    +
    pV1
    +
    -
    pV1+C端
    +
    -
    pV1+N端
    +
    -
    pV1+C端+N端
    +
    +
    注:“+”代表具有该功能,“-”代表该功能缺失
    (3)为探究TRPV1热失活的生物学意义,科研人员以pV1替代了mV1得到转基因小鼠(pV1小鼠),以mV1小鼠作对照,加热地面金属板(≥40℃)刺激鼠爪,实验结果如下:
    ①长时间热板刺激在pV1鼠爪引起明显的烫伤,经检测发现,鼠爪组织中炎症因子增加。但长时间热板刺激对mV1小鼠无显著影响。
    ②敲除pV1小鼠中的pV1基因并重复实验,鼠爪烫伤的症状得到缓解,炎症因子无显著增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热失活可能通过__________来减少高温刺激造成的伤害,__________的哺乳动物更能适应炎热环境。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鸭嘴兽的环境容纳量最有可能会__________。
    【答案】(1) 电 大脑皮层 使阳离子通道关闭/不开放(或阳离子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
    (2) N端和C端 自然选择
    (3) 减少炎症因子数量而避免组织烫伤 具有热失活机制(TRPV1能发生热失活) 下降

    【分析】Na+顺浓度梯度的内流是导致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形成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详解】(1)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内流会导致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电信号,即产生动作电位。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该类信号(由TRPV1等多种热传感器产生的)传递至大脑皮层,使生物体产生热痛的感觉。由图可知,热失活时,阳离子通道呈关闭状态,故热失活的实质是使阳离子通道关闭或不开放(或阳离子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
    (2)据表可知,pV1+C端和pV1+N端都不会发生热失活,但是pV1+C端+N端会发生热失活,说明很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小鼠TRPV1的N端和C端发生结构变化导致热失活。热失活机制的存在有利于大多数哺乳动物适应环境,这是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
    (3)根据题干“敲除pV1小鼠中的pV1基因并重复实验,鼠爪烫伤的症状得到缓解,炎症因子无显著增加”可推知,热失活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数量而避免组织烫伤来减少高温刺激造成的伤害。与pV1小鼠相比,mV1小鼠具有热失活机制,结合题干“长时间热板刺激在pV1鼠爪引起明显的烫伤,经检测发现,鼠爪组织中炎症因子增加。但长时间热板刺激对mV1小鼠无显著影响”可推知,具有热失活机制(TRPV1能发生热失活)的哺乳动物更能适应炎热环境。因为鸭嘴兽不具有热失活机制,更不能适应炎热环境,因此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鸭嘴兽的环境容纳量最有可能会下降。
    19、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被称为“自然之肾”,具有调节水循环和调节气候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湿地顶极群落的形成主要是由该处的___________决定的。
    (2)湿地鸟类种类繁多,在进化过程中,不同鸟类主要通过_________等方式(答出两点)来实现生态位分化,以降低生态位的重叠。若要调查当地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若在调查过程中第一次捕获的该鸟和其他鸟均随机被天敌捕食了一部分,则与未被捕食相比,该鸟种群密度的调查值将________________。
    (3)春季湿地水鸟最为常见的是池鹭、白鹭等鹭科鸟类;冬季湿地水鸟数量明显高于春季,并以夜鹭、绿翅鸭和黑水鸡等种类最为常见,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
    (4)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所有次级生产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________________生产量,下图为湿地中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单位:。图中C表示该营养级的能量。

    (5)湿地中除了存在以________为起点的食物链外,还存在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的腐食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使得该生态系统_________能力较强,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较好。
    【答案】(1)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
    (2) 改变食物种类,形成不同食性;划分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
    标志重捕法 偏大
    (3)时间结构
    (4)初级生产量
    (5) 绿色植物 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1、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和面积内的个体数量。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很多,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2、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详解】(1)顶极群落类型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2)在进化过程中,动物主要通过改变食物种类,形成不同食性;划分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等方式来实现生态位分化,以避免竞争和生态位的重叠。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利用公式N=M×n/m,其中N代表种群个体总数,M代表标记总数,n代表重捕个体数,m代表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在调查过程中第一次捕获的该鸟和其他鸟均随机被天敌捕食了一部分,则与未被捕食相比,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即m偏,则计算可得N偏大,因此小该鸟种群密度的调查值将偏大。
    (3)春季湿地水鸟最为常见的是池鹭、白鹭等鹭科鸟类;冬季湿地水鸟数量明显高于春季,并以夜鹭、绿翅鸭和黑水鸡等种类最为常见,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有规律的变化。
    (4)初级生产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即所有次级生产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初级生产量。
    (5)绿色植物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它们是第一营养级,即生产者营养级。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使得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较好。
    20、野生型果蝇为灰身、长翅,灰身基因(A)突变后出现黑身(a)表型,长翅基因(B)突变后出现残翅(b)表型,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灰身长翅(P1)与黑身残翅(P2)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一结果,推测P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出现这种比例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
    (2)分析杂交实验二子代出现的表型及比例,可知P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出现这种比例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3)根据(1)(2)结论计算:P1自群繁殖(即P1(♂)与P1(♀)交配),其子代表型和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_________。
    【答案】(1) AaBb AB∶ab=1∶1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2) AB∶ Ab∶ aB∶ ab=4∶1∶1∶4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补充答案1:雌性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时发生交叉互换;补充答案2:雌性个体中(体色基因与翅型基因)2对基因不完全联锁;)
    (3)14∶1∶1∶4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杂交实验一中母本P2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P1杂交,产生了比例均等的两种类型,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说明P1(♂)亲本产生了两种比例均等的配子,即AB∶ab=1∶1,因此P1的基因型是AaBb;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连锁,a和b连锁,且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2)杂交实验二中父本P2的基因型为aabb,其与P1杂交后子代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4∶4∶1∶1,说明P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AB∶ab∶ Ab∶ aB=4∶4∶1∶1;出现这种比例的最可能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时,A和B所在的染色体与其同源的含有a和b基因的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表现为不完全连锁。 
    (3)P1群体的基因型为AaBb,该群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AB∶ab∶ Ab∶ aB=4∶4∶1∶1,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1∶1,P1群体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身长翅(A_B_)的份数为4+4+1+1+4=14;灰身残翅(Aabb)所占的份数为1:黑身长翅(aaBb)所占的份数为1:黑身残翅(aabb)所占的份数为4,因此,子代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4∶1∶1∶4。
    21、二十碳五烯酸(EPA)能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是人体自身不能直接从头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获取EPA产品的主要途径是从鱼油等海洋渔业资源中提取。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从海洋细菌中提取了EPA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pfaB,并将其导入酵母菌内,通过酵母菌发酵生产EPA,相关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前,需设计引物____________(填序号),在第_____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pfaB基因)。
    (2)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时,需将温度上升到90℃后再降温至50℃,其目的是____________。将pfaB基因连接在pPIC9质粒上时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
    (3)将pfaB-pPIC9表达载体导入酵母菌前,需先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并进行筛选,筛选时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___,再将含有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置于电转杯中,通过电激将大肠杆菌导入酵母菌,该表达载体在酵母菌中不会随着酵母菌繁殖而丢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④ 三
    (2) 使 pfaB基因双链解旋为单链后,便于引物与模板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 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3) 氨苄青霉素 表达载体上含有真核生物复制原点,能在酵母菌中复制

    【分析】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详解】(1)PCR过程需要两种引物,能分别与目的基因两条链的3'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因此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前,需设计引物①④。第一、二轮循环合成的子链长度均不同,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前两轮循环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等长,第三轮循环产生的DNA分子存在等长的两条核苷酸链。
    (2)PCR过程包括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利用PCR扩增pfaB基因时,需将温度上升到90℃后再降温至50℃,可以使 pfaB基因双链解旋为单链后,便于引物与模板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酶切割pPIC9质粒使其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之后再用DNA连接酶将pfaB基因连接在pPIC9质粒上。
    (3)首先将pfaB-pPIC9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并进行筛选,由于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筛选时培养基中应加入氨苄青霉素。表达载体上含有真核生物复制原点,能在酵母菌中复制,因此,质粒在酵母菌中不会随着酵母菌繁殖而丢失。





    相关试卷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天津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天津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东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山东卷)(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乙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3【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全国乙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