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 教学课件+练习(沪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9667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优秀教学ppt课件
展开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
1.(2022·河北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期中)有关氧气的性质以及制法等方面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和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这属于化学变化
C.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都用到了催化剂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答案】D
【解析】
A、氧气化学性质虽活泼,但并不能和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这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高锰酸钾不用催化剂,故C错误;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2.(2022·山西太原第三十六中学期中)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其结果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加快,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生成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加快,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所以反应速率加快,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云南曲靖一中月考)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集气瓶、导管、单孔塞、烧杯、玻璃棒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答案】A
【解析】
A、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集气瓶、导管、单孔塞和水槽,不需要烧杯、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2022·四川成都模拟)关于实验制取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装置1制取氧气可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装置2可用于制到氧气
C.装置3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置4可用于收集氢气
【答案】A
【解析】
A、如图所示,装置1是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粉末,放置在多孔隔板上,关闭止水夹后过氧化氢溶液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不能与二氧化锰分离,故用装置1制取氧气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装置2是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堵棉花可以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装置3即为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正确;
D、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如图所示装置4即为排水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A。
5.(2022·河南大学附中期中)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择制取气体的原理时,应考虑反应速率,且速率越快越好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提前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以便于收集气体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要在瓶口处验满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答案】D
【解析】
A、制取气体时,反应速率应适中,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错误;
B、用排水法收集时,应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样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2·山东泰安期末)催化剂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只能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D.二氧化锰能加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以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使用硫酸铜溶液等作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只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2·江西宜春宜阳期中)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纯净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解析】
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是过氧化氢,溶剂是水,属于混合物,氯酸钾、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故该项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该项说法错误;
C、氧分子存在于氧气中,而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中都只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即不含氧分子,故该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都含有氧元素,故该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2022·重庆垫江八中月考)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来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如下一些步骤,顺序排列正确是( )
①给试管预热和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装药品并固定;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④①③⑤②⑥ C.③④①⑤⑥② D.④①③⑤⑥②
【答案】C
【解析】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来制取氧气,具体步骤为:
③为了防止漏气,所以需要检查气密性;
④装药品并固定;
①给试管预热和加热;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为了防止水槽中水倒流,所以先从水中取出导管;
②最后熄灭酒精灯。
故选:C
9.(2022·河南新乡封丘期末)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图像中,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反应完全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保持不变,对应变化关系错误;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对应变化关系错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氯酸钾的质量减少,直至结束,质量为0,对应变化关系错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开始时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0,固体的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中钾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结束后,钾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对应变化关系正确。
故选:D。
10.(2022·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期末)在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图中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 )
A.二氧化锰的质量 B.钾元素的质量
C.氯酸钾的质量 D.氯化钾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与图象不对应,故选项错误;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钾元素的质量不为0,且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与图象不对应,故选项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氯酸钾的质量不断减少,与图象不对应,故选项错误;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钾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分解,氯化钾的质量不再改变,与图象对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2022·江苏南通北城中学月考)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回收MnO2,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倾倒液体
C.收集氧气 D.过滤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A、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氧气,应“长进短出”,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2·河湖南衡阳珠晖第一中学月考)有等质量的a、b二份固体粉末,其中a全部是氯酸钾固体,b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加热二份固体制取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a加热不能产生氧气
B.二份固体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
C.固体a产生的氧气多但是速度慢
D.二份固体产生氧气质量相等但是固体b速度快
【答案】C
【解析】
A、氯酸钾也能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只是分解速率较慢,不符合题意;
B、a、b两份粉末质量相同,a全部是氯酸钾固体,b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故氯酸钾的质量:a>b,故a中产生氧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C、固体b中含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固体a产生的氧气多,但是速度慢,符合题意;
D、由C可知,固体a产生的氧气多,但是速度慢,固体b产生的氧气少,但是速度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2·江苏昆山期末)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常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M______;N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③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④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填“a”或“b”)端通入。
⑤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塘的淤泥中往往含有甲烷,用棍棒搅动淤泥将会有气泡冒出。在常温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实验室中常用固体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加热制得,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______装置,收集好气体后,实验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 。
【答案】(1)AC
(2)①长颈漏斗 ;试管
②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③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④a;b
⑤AF;先移除水槽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常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故选AC;
(2)①由图示可知仪器M是长颈漏斗,N是试管;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应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
③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装置C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可以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也可以节约药品;
④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时,氧气密度大,空气从短导管一端排出,所以应从a端通入气体;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水小,则需要从b端通入气体,水从a端排出;
⑤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用固体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加热制取甲烷,应选A作为发生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则应选排水法收集,所以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应选装置AF,收集好气体后,应先移除水槽中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14.(2022·江苏淮安金湖期中)如图装置的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集O2时应从a口进入,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
B.用排水法收集O2时,把瓶装满水,气体应从b口进入,水从a口排出
C.如果要把贮存在瓶中的氧气排出,从管口a通入水,气体从b口排出
D.当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a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答案】D
【解析】
A、收集O2(密度比空气大)时应从a口进入,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排水法收集O2时,把瓶装满水,气体应从b口进入,水从a口排出,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要把贮存在瓶中的氧气排出,从管口a通入水,气体从b口排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a口排出,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2·广西宾阳期末)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到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2至t3时间内,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
B.t4时刻以后,生成氧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曲线a代表加热过程中氯酸钾的质量变化
D.曲线d代表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A、在t2至t3时间内,高锰酸钾的质量在减少,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而氯酸钾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选项A正确;
B、t3时刻高锰酸钾质量为0,高锰酸钾分解结束,t4时刻氯酸钾质量为0,氯酸钾分解结束,因此t4时刻以后,生成氧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选项B正确;
C、根据分析,曲线a代表加热过程中氯酸钾的质量变化,选项C正确;
D、因为高锰酸钾从t1时刻开始分解,t3时刻分解结束,所以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从t1时刻开始增加,t3时刻以后不再增加,而曲线d,t3时刻以后质量还在增加,因此曲线d不能代表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选项D错误。
故选:D。
16.(2022·山西临汾第三中学期中)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用于制取氧气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无毒气体
D.装置Ⅳ、Ⅴ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答案】D
【解析】
A、装置Ⅰ制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故A正确;
B、装置Ⅱ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用于制取氧气,故B正确;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无毒气体,并且导管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C正确;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装置Ⅳ不能用于收集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17.(2022·辽宁沈阳期末)人类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到获取氧气进行了无数次实验。
(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燃烧匙中装人过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甲同学进行该实验,测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经检查步骤①无误,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3点)。
(2)氧气的工业制法
“深冷法”(如图2)是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方法。生产过程中,先控制温度t的范围为-196℃<t<-186℃,目的是 。
(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要组装一套制取O2的发生装置,从图3中可选的仪器为______(填字母)。
②相同条件下O2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该性质可以通过______法收集O2。
③若用图4所示装量测量生成O2的体积,O2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2)防止液氧汽化
(3)①ACD ②向上排空气法 ③b
【解析】
(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时,测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2)如图2可知:为防止液氧汽化,使产量降低。生产过程中,先控制温度t的范围为-196℃<t<-186℃。
(3)①从图3中选组装一套制取O2的发生装置应用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
②相同条件下O2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该性质可以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③用图4所示装量测量生成O2的体积,O2应从b端通入。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件沪教版pptx、01长颈漏斗检查装置气密性mp4、0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mp4、03过氧化氢加各种催化剂的比较实验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件沪教版pptx、0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mp4、02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完美版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完美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课件pptx、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练习docx、01如果地球缺氧5秒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