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练习---图像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练习---图像题,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练习 图像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金属活动性:
D. 将等量物质溶解在等量的20℃的水中,溶液温度: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化学学习小组用某盐酸和烧碱探究中和反应的pH变化。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盐酸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边滴边振荡,通过传感器测定并绘出pH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到b点,锥形瓶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B.取a点溶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C.取b点溶液加入小苏打固体,有气泡产生
D.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4.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OH)2属于碱
B. 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
C. Cu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D. CuSO4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Cu(OH)2
5.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b的溶解度比a的大
B. 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溶液质量a>b
D. 若a中混有少量b,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6.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 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 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7.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 t3℃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
C.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
D.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甲
8.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 t3℃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C.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
D.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甲
9.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解正确的是
A.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C. 时,将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饱和溶液
D. 将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B.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D.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11.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 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 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
C. 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 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
1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_。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个由若干个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
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热值大,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炭黑、己炔、氰化氢等。
由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原因是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海底温度低,压强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 在300atm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 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热值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D. 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
15.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食品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其原理是将食物先冷冻,再在真空条件下加热,使其中的水分直接升华而脱水。
经冻干的食物又称干物料,体积小、质量轻且不易变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保持食物的外观和颜色,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很高的复水比(复水后的质量与干物料的质量之比),加水后可快速恢复成新鲜美味的食物。
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冷冻温度、降温速率、真空度等。如图为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压强越小,真空度越大)。
(1)冻干食品的优点有______(填序号)。
A. 保持食物的颜色 B. 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
C. 不易变质 D. 便于携带、储存和运输
(2)冻干食品具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复水比的原因是______。
(3)除真空度外,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有_____(答1条即可)。
(4)依据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图分析,若要达到最大复水比,压强应为______Pa。
(5)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运用冻干技术加工食品过程中水的变化:_______。
16.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第24届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理念,展示了中国实力。
材料一: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使用了再生铝合金,首创双层玻璃结构,设计者在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充分燃烧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燃料用了丙烷气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材料二: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
冰面下是混凝土冰板层,图1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的变化,图2是掺有陶粒的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实验结果(强度损失率越高,抗冻性越差)。
(1)火种灯中导流通道的作用是_____,丙烷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2)由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转桶材料为_____(填“不锈钢”或“铝”)时制冰量较少。
(3)根据材料二可推知: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抗冻性更好的材料是_____(填“陶粒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
(4)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有_____(写出1条)。
1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地坛医院的前身成功研制出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84消毒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1.0%至6.5%不等。
由于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一般认为,当杀菌率达到90%以上时,说明此时的消毒具有较好效果。
上图及表1为某学校对教室喷洒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比较。
表1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七班
八班
喷洒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
1∶50
1∶100
1∶150
1∶200
1∶300
1∶600
1∶1000
作为对照不喷洒消毒液
菌落数平均值
2
3
4
5
11
19
43
50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易生成氯气,所以禁止将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用,也不建议把84消毒液与洗涤剂或其他消毒液混合使用,室内使用后,需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结合表1和图片数据,关于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可得到的结论为_____。
(4)若想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又减少其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学校喷洒消毒液浓度的最适合范围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1∶50~1∶100 B. 1∶100~1∶200
C. 1∶200~1∶600 D. 1∶600~1∶100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度为1∶1000的84消毒液不具有消毒效果
B. 84消毒液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
C. 84消毒液名称由来是因为其中有效氯含量为84%
D. 教室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建议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18. 小红同学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时,发现几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有的快有的慢。于是,她与小芳同学一起合作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猜想2:可能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猜想3:可能与金属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红和小芳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小红和小芳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时须将镁片和铁片进行打磨,其目的是______。
(3)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编号
硫酸的浓度
(均取20mL)
金属
(均取2g)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H2
所需时间/s
①
10%
镁
粉末状
60
②
10%
铁
片状
120
③
10%
镁
片状
102
④
20%
铁
片状
110
【收集证据】(4)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
【得出结论】(5)从上述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评价与反思】(6)测得实验①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原因是______;t2~t3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7)铁与硫酸反应的快慢还受到温度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验证:______(不要求写出现象和结论)。
19. 酸在工业、医药等领域应用特别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盐酸和硫酸。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的相关性质展开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初始盐酸和硫酸
(1)某瓶酸溶液由于标签被腐蚀,无法看清药品名称和化学式。根据残留的部分信息可以判断出该酸为:_______(写出化学式)。
【任务二】:探究酸的共性
实验①:小组同学用紫茄子皮自制了酸碱指示剂,滴加至盐酸和硫酸中都能变成桃红色。
实验②:分别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铝、锌、铁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发现铝表面开始时并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③:向某固体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2)盐酸、硫酸都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
(3)写出铁与稀硫酸 _______;铝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
(4)小组同学根据实验③中的现象判断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
【任务三】:再探盐酸和硫酸
盐酸和硫酸中酸根离子不同,与其它物质反应,也可体现酸的个性。
【进行实验】: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用滴定管分别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出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查阅资料】1 电导率传感器可通过电脑软件记录溶液中导电情况;
2 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5)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并绘制出曲线1,其中曲线1点M处烧杯中溶液溶质有____(写化学式)。曲线2表示的是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硫酸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微观本质如图,将图补充完整_______。
(6)根据该实验,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溶液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强 B.N点和Q点是中和反应的结束点
C.随着酸的不断增加,电导率最终趋近于稳定值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和硫酸溶液时现象相同
20.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气接触。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I.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2)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脱氧剂中含有______。
(3)若用酒精灯(酒精的化学式:C2H5OH)替换电炉重复(2)的实验,虽然出现相同现象,但是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判断,请写出发生干扰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酒精的水溶液是否显碱性?请你帮小芳同学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鉴别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无色酚酞溶液 D.盐酸
II.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4)结合图3分析,判断哪个集气瓶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
(5)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______作用。
III.探究脱氧剂脱氧失效后的成分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可能有氧化铁、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生成。
(6)影响脱氧失效后成分的因素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7)含铁粉5.6g的某种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直至没有气体产生。经测定生成ag铁的氯化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1.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 1 实验,现象如表 1。
表 1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 A、B、C 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反应;
(2)对比 A、D 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有关;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 2 装置,检查气密性,将 5g 铁粉和 2g 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 NaCl 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 5mL 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 3,铁锈蚀的过程中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据图 4,对比 AB 段和 BC 段说明______,分析 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
22. 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40g该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室温下测得的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a、b、c三点溶液中NaCl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2)计算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3. 在烧杯中加入1.1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H2SO4,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H2SO4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H2放出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铝箔中A1的质量。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练习 图像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
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金属活动性:
D. 将等量物质溶解在等量的20℃的水中,溶液温度:
【答案】B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D。
3.化学学习小组用某盐酸和烧碱探究中和反应的pH变化。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盐酸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边滴边振荡,通过传感器测定并绘出pH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到b点,锥形瓶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B.取a点溶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C.取b点溶液加入小苏打固体,有气泡产生
D.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答案】C
4.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OH)2属于碱
B. 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
C. Cu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D. CuSO4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Cu(OH)2
【答案】C
5.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b的溶解度比a的大
B. 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C. t2℃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溶液质量a>b
D. 若a中混有少量b,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答案】C
6.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 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 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答案】A
7.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 t3℃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
C.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
D.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甲
【答案】BD
8.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 t3℃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C.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
D.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甲
【答案】D
9.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解正确的是
A.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C. 时,将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饱和溶液
D. 将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B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B.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D.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答案】A
11.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 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 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
C. 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 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答案】D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_。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③. 加溶质甲至不再溶解(或加溶质、加甲物质、蒸发溶剂也可。改变温度不得分) ④. 丙 ⑤. 甲溶解时放热
1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个由若干个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
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热值大,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炭黑、己炔、氰化氢等。
由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体积的甲烷气体”,原因是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海底温度低,压强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 在300atm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 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热值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D. 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
【答案】(1)混合物 (2)分子间存在间隔
(3)CH4+2O2CO2+2H2O (4)BC
15.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食品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其原理是将食物先冷冻,再在真空条件下加热,使其中的水分直接升华而脱水。
经冻干的食物又称干物料,体积小、质量轻且不易变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保持食物的外观和颜色,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很高的复水比(复水后的质量与干物料的质量之比),加水后可快速恢复成新鲜美味的食物。
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冷冻温度、降温速率、真空度等。如图为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压强越小,真空度越大)。
(1)冻干食品的优点有______(填序号)。
A. 保持食物的颜色 B. 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
C. 不易变质 D. 便于携带、储存和运输
(2)冻干食品具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复水比的原因是______。
(3)除真空度外,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有_____(答1条即可)。
(4)依据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图分析,若要达到最大复水比,压强应为______Pa。
(5)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运用冻干技术加工食品过程中水的变化:_______。
【答案】(1)ABCD
(2)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
(3)冷冻温度或降温速率等
(4)65Pa(62Pa~65Pa均可)
(5)开始水分子间隔变小,后水分子间隔快速变大
16.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第24届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理念,展示了中国实力。
材料一: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使用了再生铝合金,首创双层玻璃结构,设计者在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充分燃烧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燃料用了丙烷气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材料二: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
冰面下是混凝土冰板层,图1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的变化,图2是掺有陶粒的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实验结果(强度损失率越高,抗冻性越差)。
(1)火种灯中导流通道的作用是_____,丙烷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2)由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转桶材料为_____(填“不锈钢”或“铝”)时制冰量较少。
(3)根据材料二可推知: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抗冻性更好的材料是_____(填“陶粒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
(4)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有_____(写出1条)。
【答案】(1) ①. 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充分燃烧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 ②. C、H
(2)不锈钢 (3) ①. 陶粒混凝土 ②. 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
1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地坛医院的前身成功研制出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84消毒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1.0%至6.5%不等。
由于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一般认为,当杀菌率达到90%以上时,说明此时的消毒具有较好效果。
上图及表1为某学校对教室喷洒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比较。
表1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七班
八班
喷洒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
1∶50
1∶100
1∶150
1∶200
1∶300
1∶600
1∶1000
作为对照不喷洒消毒液
菌落数平均值
2
3
4
5
11
19
43
50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易生成氯气,所以禁止将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用,也不建议把84消毒液与洗涤剂或其他消毒液混合使用,室内使用后,需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结合表1和图片数据,关于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可得到的结论为_____。
(4)若想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又减少其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学校喷洒消毒液浓度的最适合范围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1∶50~1∶100 B. 1∶100~1∶200
C. 1∶200~1∶600 D. 1∶600~1∶100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度为1∶1000的84消毒液不具有消毒效果
B. 84消毒液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
C. 84消毒液名称由来是因为其中有效氯含量为84%
D. 教室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建议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答案】(1)+1 (2)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有刺激性气味
(3)其它条件相同时消毒液的浓度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4)B (5)D
18. 小红同学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时,发现几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有的快有的慢。于是,她与小芳同学一起合作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猜想2:可能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猜想3:可能与金属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红和小芳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小红和小芳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时须将镁片和铁片进行打磨,其目的是______。
(3)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编号
硫酸的浓度
(均取20mL)
金属
(均取2g)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H2
所需时间/s
①
10%
镁
粉末状
60
②
10%
铁
片状
120
③
10%
镁
片状
102
④
20%
铁
片状
110
【收集证据】(4)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
【得出结论】(5)从上述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评价与反思】(6)测得实验①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原因是______;t2~t3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7)铁与硫酸反应的快慢还受到温度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验证:______(不要求写出现象和结论)。
【答案】 ①.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一段距离,停止用力后松手,若观察到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 ②.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③. Mg+H2SO4=MgSO4+H2↑ ④. ①③或③① ⑤. 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酸的浓度、金属的种类、金属的形状 ⑥. 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⑦. 镁与硫酸反应消耗了硫酸,硫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⑧. 取质量相等、形状相同的铁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19. 酸在工业、医药等领域应用特别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盐酸和硫酸。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的相关性质展开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初始盐酸和硫酸
(1)某瓶酸溶液由于标签被腐蚀,无法看清药品名称和化学式。根据残留的部分信息可以判断出该酸为:_______(写出化学式)。
【任务二】:探究酸的共性
实验①:小组同学用紫茄子皮自制了酸碱指示剂,滴加至盐酸和硫酸中都能变成桃红色。
实验②:分别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铝、锌、铁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发现铝表面开始时并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③:向某固体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2)盐酸、硫酸都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
(3)写出铁与稀硫酸 _______;铝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
(4)小组同学根据实验③中的现象判断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
【任务三】:再探盐酸和硫酸
盐酸和硫酸中酸根离子不同,与其它物质反应,也可体现酸的个性。
【进行实验】: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用滴定管分别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出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查阅资料】1 电导率传感器可通过电脑软件记录溶液中导电情况;
2 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5)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并绘制出曲线1,其中曲线1点M处烧杯中溶液溶质有____(写化学式)。曲线2表示的是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硫酸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微观本质如图,将图补充完整_______。
(6)根据该实验,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溶液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强 B.N点和Q点是中和反应的结束点
C.随着酸的不断增加,电导率最终趋近于稳定值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和硫酸溶液时现象相同
【答案】 ①. ②. ③. ④.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⑤. 不正确,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和酸反应也会产生气泡 ⑥. 和 ⑦. ⑧. ABC
20.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气接触。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I.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2)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脱氧剂中含有______。
(3)若用酒精灯(酒精的化学式:C2H5OH)替换电炉重复(2)的实验,虽然出现相同现象,但是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判断,请写出发生干扰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酒精的水溶液是否显碱性?请你帮小芳同学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鉴别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无色酚酞溶液 D.盐酸
II.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4)结合图3分析,判断哪个集气瓶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
(5)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______作用。
III.探究脱氧剂脱氧失效后的成分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可能有氧化铁、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生成。
(6)影响脱氧失效后成分的因素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7)含铁粉5.6g的某种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直至没有气体产生。经测定生成ag铁的氯化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1)有气泡冒出
(2)活性炭 (3) ①. ②. C
(4)②发生了脱氧反应,因为②对应的氧气含量出现下降 (5)吸水或干燥
(6) ①. 铁粉颗粒直径的大小 ②. 氧气浓度(合理即可)
(7)12.7g~16.25g
21.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 1 实验,现象如表 1。
表 1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 A、B、C 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反应;
(2)对比 A、D 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有关;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 2 装置,检查气密性,将 5g 铁粉和 2g 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 NaCl 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 5mL 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 3,铁锈蚀的过程中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据图 4,对比 AB 段和 BC 段说明______,分析 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①. 水、氧气 ②. 氯化钠 ③. Fe2O3 ④. 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会加快铁的锈蚀 ⑤. 放热 ⑥. NaCl会加快铁的锈蚀 ⑦. 铁锈蚀消耗氧气,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⑧. 使用了铁粉和加入碳粉
22. 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40g该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室温下测得的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a、b、c三点溶液中NaCl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2)计算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2021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图像题,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坐标图像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突破二曲线图像题练习新人教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