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平均分_人教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平均分_人教新课标,共2页。
1.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铃还未响,我就提着一袋花生笑容满面的走进教室,孩子们见状纷纷的围拢来,七嘴八舌的问:老师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呀?我说:要玩分东西的游戏呀。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开始上课了,我发给每组1号、3号、5号同学各2颗花生,2号、4号、6号各4颗花生,孩子们见了都纷纷举起小手,我请一位学生发言,于是就有了以下的片段。生:你发错了,怎么我们1、3、5号都只有2颗而2、4、6号都是4颗?你这样分我们不同意.师:为什么?生:不公平,不合理。师:那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生:每个孩子分一样多。师:那你们觉得怎么分呢?生:我!(我点头,)指定一学生起来,只见他从2、4、6.号小朋友那里各拿一颗到1、3、5号手中,并且还说这样每个小朋友都是3颗。生:这样就可以了。师: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生:这样,每人分得一样多呀!公平、合理。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小的年纪就会处理事情,了不起!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分东西才公平合理。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分小棒的情境中自主发现:进一步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在进行叙述“平均分”的过程中,运用这样的语言:“每份是几根?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分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互相评价,抽小组汇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在教学“练习”时,让学生再次操作,按要求摆小棒,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观察、交流,让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多次动手分实物的过程中,达到了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发展。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自己在教学中缺乏平均分与不均分的比较,如果开头由不平均分开始引入到平均分,也许这样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会掌握得更好一些。
2.练习题的第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看明白题意再做就更好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建议平均分(1)_人教新课标,共2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建议平均分 _人教新课标,共3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平均分_人教新课标,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