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地区】2021+2022年江苏省各市小升初数学真题卷合集(原卷版+解析版)
- 【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3 次下载
- 【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调研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调研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调研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小升初真题卷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调研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生能力素养调研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计算。(26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3×15= 0.37+0.63= 0.99÷1.1=
0.75÷0.1= 40×101= 289+98=
【1题答案】
【答案】45;1;0.9;
16;7.5;4040;387
【解析】
【详解】略
2. 求未知数x。
8∶x=5∶0.4 2x+0.7×3=6.5
【2题答案】
【答案】x=0.64; x=2.2; x=
【解析】
【分析】利用比例的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乘积相等的形式,再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先计算方程左边的算式,再方程两边同时减2.1,最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计算方程左边的算式,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详解】8∶x=5∶0.4
解:5x=8×0.4
5x=3.2
x=0.64;
2x+0.7×3=6.5
解:2x=6.5-2.1
2x=4.4
x=2.2;
解: x=
x=÷
x=
3. 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9.9+99.9+999.9
【3题答案】
【答案】1109.7;18;
【解析】
【分析】(1)用“凑整法”,把9.9、99.9、999.9分别看作10、100、1000相加,再从它们的和里面减去多算的数;
(2)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按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9.9+99.9+999.9
=(10+100+1000)-0.1×3
=1110-0.3
=1109.7
=24×+24×
=10+8
=18
=
=
=
=
二、填空。(27分)
4. 丰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梨花节。据统计,2020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19487人次,横线上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4题答案】
【答案】152万
【解析】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
【详解】1519487≈152万
【点睛】本题是考查整数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5. 550米=( )千米;时=( )分。
【5题答案】
【答案】 ①. 0.55 ②. 36
【解析】
【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单位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时=60分。
【详解】550÷1000=0.55,则550米=0.55千米;
×60=36,则时=36分。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的换算。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 12∶18==6÷( )=16∶( )。
【6题答案】
【答案】4;9;24
【解析】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12∶18=(12÷3)∶(18÷3)=4∶6,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4∶6=;12∶18=(12÷2)∶(18÷2)=6∶9,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6∶9=6÷9;根据比的性质,4∶6=(4×4)∶(6×4)=16∶24,据此填空。
【详解】由分析,填空如下:
12∶18==6÷9=16∶24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的性质,分数与除法、比的关系,认真计算即可。
7. 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25,另一个内项是( )。
【7题答案】
【答案】4
【解析】
【分析】根据“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可知两个外项乘积是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可知此比例的两个内项的乘积也是1;再根据“其中一个内项是0.25”,进而用除法得另一个内项的数值。
【详解】因为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所以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等于1,
1÷0.25=4
一个内项是0.25,则另一个内项是4。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也考查了倒数的认识。
8. 一组图形按规律排列,□☆○△□☆○△□☆○△……第2021个图形是( )。
【8题答案】
【答案】□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是4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据此求出第2021个图形是第几个周期中第几个图形。
【详解】2021÷4=505……1
所以是506个循环周期的第一个图形,为□。
【点睛】根据题干得出这组图形的排列周期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9. 六(1)班一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老师把100分记作﹢10分,那么89分应该记作( )分,﹣10分表示的实际得分是( )分。
【9题答案】
【答案】 ①. ﹣1 ②. 80
【解析】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选平均成绩90分为标准记为0,超过部分记为正,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9-90=﹣1(分)
90-10= 80(分)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平均成绩是90分,张老师把100分记作﹢10分,89分应记作﹣1分,﹣10分表示的实际得分是80分。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负数意义,解答关键是弄清楚选平均成绩90分为标准记为0。
10. 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圆柱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10 ③. 100
【解析】
【分析】如果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则正方体与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的高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圆柱底面积=体积÷高,据此解答。
【详解】1000÷3=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0×10×10=1000(立方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
1000÷10=100(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体、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综合应用,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认真解答即可。
11. 下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以BC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题答案】
【答案】18.84
【解析】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直角三角形ABC以BC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锥,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14×32×2
=9.42×2
=18.84(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特征和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2. 请用不同的数表示下图阴影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用百分数表示是( )。
【12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0.3 ③. 30%
【解析】
【分析】设每格的长度是1,分别表示出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进而用分数、小数、百分数来表示。
【详解】设每格的长度是1。
长方形面积:8×5=40;三角形:8×3÷2=12
12÷40= =0.3=30%
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是0.3,用百分数表示是30%。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意义与互化,认真解答即可。
13. 如图,长方形ABCD内有个等边三角形BCE,∠1=( )°。如果等边三角形BCE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那么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题答案】
【答案】 ①. 30 ②. 12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可知,∠ABC=90°,又因为三角形BC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1=90°-60°=30°;因为等底等高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所以长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CE面积的2倍。
【详解】∠1=90°-60°=30°
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2×6=12(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关键是找到长方形ABCD与三角形BCE的面积的关系。
14. 把一个圆形铁片剪成两个相等的半圆,它的周长增加了,这个圆形铁片的面积是__________ 。
【14题答案】
【答案】78.5
【解析】
【分析】一个圆形铁片剪成两个相等的半圆,它的周长增加了20cm,增加的长度是圆的两个直径的长度,据此可以求出圆的直径,再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0÷2=10(cm)
3.14×(10÷2)²
=314×25
=78.5(cm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面积的知识,根据题意求出半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小明排在一个正方形方阵队伍中,无论从方阵的哪一面看,他的位置都能用数对(4,4)表示,这个方阵共有( )人。
【15题答案】
【答案】49
【解析】
【分析】无论从方阵的哪一面看,他的位置都能用数对(4,4)表示,说明小明在最中间,且从前后左右数都是第四个,那么先后左右都有3个人,所以有7排7列,据此解答。
【详解】(4-1)×2+1
=3×2+1
=7(人)
7×7=49(人)
这个方阵共有49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对知识以及方阵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问题也可以画出图形比较直观利于理解。
16.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六年级同学共读课外书360本,比四年级同学读课外书总数的3倍少60本。四年级同学共读课外书( )本。
【16题答案】
【答案】140
【解析】
【分析】设四年级同学共读课外书x本,四年级同学读的本数×3-60=六年级学生读的本数,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四年级同学共读课外书x本。
3x-60=360
3x=420
x=140
答:四年级同学共读课外书140本。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含一个未知数的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是列出方程的关键。
17. 一个五位数6□45△,如果这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那么△代表的数字是( ),□代表的数字最大是( )。
【17题答案】
【答案】 ①. 0 ②. 9
【解析】
【分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在个位上,根据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代表的数字是0。
6+□+4+5+0的和应是3的倍数。
6+0+4+5+0=15,15是3的倍数;
6+3+4+5+0=18,18是3的倍数;
6+6+4+5+0=21,21是3的倍数;
6+9+4+5+0=24,24是3的倍数。
则□可代表0、3、6、9,最大是9。
【点睛】本题考查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要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18. 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18题答案】
【答案】19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确定第三边的长度,进而求出三角形的周长。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三边可能是3厘米,也可能是8厘米,因为3+3<8,所以第三边只能是8厘米。
8×2+3=19(厘米),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9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先确定第三边的长度是解题关键。
19. 在□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3.5×□-□×2.6=5.4成立,□里应填( )。
【19题答案】
【答案】6
【解析】
【分析】设□里应填x,则可得方程:3.5x-2.6x=5.4,解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里应填x。
3.5x-2.6x=5.4
0.9x=5.4
x=6
【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含一个未知数的问题,根据已知等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三、选择。(12分)
20. 下面四个算式中的“7”和“3”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 )。
A. 467+358 B. 5.76-4.3 C. D.
【20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只有相同数位或者同分母的分数,相同数位上的数或分子才可以直接相加减,据此逐项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A.7在个位,3在百位,不可以直接相加
B.7在十分位,3也在十分位,可以直接相减
C.分母不同,分子不可以直接相减
D.7是整数,3是分子,不可以直接相加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数位不同、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1. 某体育场大约能容纳3万名观众,在一次足球比赛中,上座率为68%。估一估,大约有( )名观众观看了比赛。
A. 28000 B. 26000 C. 20000 D. 6800
【2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众人数=体育场的容纳量×上座率,据此解答。
【详解】3万=30000
30000×68%=20400(名),所以大约有20000名观众观看了比赛。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百分数的相关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
22. 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与整个图形的关系和所给圆形一致的是( )。
A. B. C. D.
【2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把圆平均分成了12份,其中阴影部分占8份,所以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据此选择。
【详解】A. ,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B. ,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C. ,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D. ,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故正确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认真解答即可。
23. 已知N>0,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2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
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减法的意义,<N;
B.<1,则<N;
C.1.7>1,则<N;
D.1.7>1,则>N。
、和的得数都小于N,的得数>N,的得数最大。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与乘数、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
24. 如图,三个图形A、B、C的面积,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
A. B.
C. D.
【2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设三个图形A、B、C的高都是h,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计算进而比较面积的大小。
【详解】设三个图形A、B、C的高都是h。
图形A:(4+6)h÷2=5h;
图形B:11h÷2=5.5h;
图形C:6h;
所以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故选择:C
【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需掌握其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25. 如下图,表2是从表1中截取的一部分,根据表1中数的规律,可以得到n的值为( )。
A. 26 B. 28 C. 30 D. 32
【2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通过表1可知,第1行相邻两数相差1,第2行相邻两数相差2,第3行相邻两数相差3,则第n行相邻两数相差n,由表2可知24-20=4,,20、24是第4行的数,则25、n是第5行的数,所以n比25多5,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n=25+5=30
故答案为:C
【点睛】认真观察表格,找出其中数字排列的规律是解题关键。
四、操作。(6+6=12分)
26. 慢车和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慢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②快车追上慢车所需时间为( )小时。
③A、B两地之间的路程有( )千米。
【26题答案】
【答案】 ①. 正 ②. 4 ③. 750
【解析】
【分析】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题目中路程÷时间=速度,通过读图和计算,判断速度是否一定即可。
②由图可直接得到快车追上慢车的时间。
③求出的慢车的速度,从图中又知道了慢车走完全程用的时间,因此,可以得出A、B两地的路程。
【详解】①100÷2=50(千米/时),300÷6=50(千米/时),结合图可知,慢车在匀速行驶,即速度是一定的,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慢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②快车从慢车出发后2小时出发,6小时的时候追上慢车,用了6-2=4小时追上慢车。
③由第①小题知道慢车的速度为50千米/时,慢车行驶完全程用了15小时,则A、B两地的路程是:50×15=75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识图、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图中信息计算出慢车的速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 如下图,①小军家在学校的( )偏( )( )°的方向上,距离约是( )m。
②小红家距离学校200m,请在图中画出小红家的所有可能位置。
【27题答案】
【答案】①北;东;45;400②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①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米,图上4厘米代表实际100×4=400(米)。根据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小军家在学校的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约是400m。
②200÷100=2(厘米)。根据方向和距离,以学校为观察点,小红家可能在学校的正北方向2厘米处。(答案不唯一)
【详解】①小军家在学校的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约是400m。
②
【点睛】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结合来描述或画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即参照物),二是方向,三是距离。
五、解决问题。(5+12+6=23分)
28. 西山果园原有36行苹果树,每行的棵数相等.今年打算再栽这样的15行,需要购进苹果树苗675棵,西山果园原有苹果树多少棵?
【28题答案】
【答案】1620棵
【解析】
【分析】栽15行需要购进苹果树苗675棵,根据除法的意义,那么每行有675÷15=45棵,36行共有36个45,即45×36。
【详解】(675÷15)×36
=45×36
=1620(棵)
答:西山果园原有苹果树1620棵。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每一行的棵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9. 爸爸的茶杯如图所示放在桌子上。
(1)小红怕烫伤爸爸的手特意贴上一圈装饰带,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长至少是多少?(接头处忽略不计)
(2)这个茶杯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毫升?(玻璃厚度忽略不计)
【29题答案】
【答案】(1)31.4厘米;(2)1177.5毫升
【解析】
【分析】(1)装饰带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根据圆的周长C=πd,代入计算即可。
(2)根据圆柱的体积V=πr2h,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3.14×10=31.4(厘米)
答:长至少是31.4厘米。
(2)3.14×(10÷2)2×15
=3.14×25×15
=1177.5(立方厘米)
=1177.5(毫升)
答:这个茶杯的容积大约是1177.5毫升。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关圆柱的应用,掌握其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
30. 机动车超过限定时速行驶,会增加事故发生概率。下图是来自某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处罚规定。王叔叔在限速60千米/时的道路上,以7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被电子警察抓拍。他将受到怎样的处罚?请通过计算说明。
【30题答案】
【答案】罚款150元,扣3分
【解析】
【分析】超速的百分率=(实际速度-限速)÷限速,进而对比表格,找出应收的处罚。
【详解】(75-60)÷60
=15÷60
=25%
答:罚款150元,扣3分。
【点睛】此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用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注意找准单位“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小升初真题卷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年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