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2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达标测试,共8页。


    1.“哥伦布大交换”也被称为“大交流”,是指哥伦布在航行至美洲以后,一个包括动物、植物、文化、人群、传染性疾病和思想等方面在美洲、非洲及欧亚半球之间的广泛交流。下列所示现象属于“哥伦布大交换”的是( )
    A.美洲的烟草和中国的香料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
    B.欧洲的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C.西方的语言文字、宗教开始传播过海到中国
    D.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2.除了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导致亚非拉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C.推动了物种在世界范围的交流D.导致美洲等地区日益贫困落后
    3.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种交换中,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 )
    ①小麦 ②水稻 ③玉米 ④可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
    5.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 )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6.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革命的影响B.黑奴贸易的影响
    C.郑和下西洋的影响D.商业革命的影响
    7.16世纪末,马铃薯传入欧洲,欧洲人认为印第安人是奇怪的落后者,作为落后文化的产物——马铃薯,在最初的两百年内,并没有在欧洲民众之间广泛种植,而是仅仅局限于菜园中。这反映出( )
    A.马铃薯未能在欧洲引种成功B.物种交流存在不平等性
    C.马铃薯不适合欧洲人的需要D.思想观念影响物种传播
    8.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马铃薯。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了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这说明( )
    A.新物种冲击了教会的权威B.新物种的传播是曲折的
    C.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很严格D.当时欧洲阶级矛盾尖锐
    9.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改变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0.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使人口得到增长。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C.工业化带来的粮食产量增加使世界人口激增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
    1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重要的食物来源。欧亚大陆的牛、马、猪等家畜在美洲找到了生存空间,为印第安人提供了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利于文明的交流融合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未给殖民地造成破坏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
    12.《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画面反映出( )
    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
    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
    13.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14.《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凤冈陈氏族谱》记载:万历庚辰,陈益泛舟安南,贿酋奴,获著种,伺间遁归。此材料可说明( )
    A.甘薯的原产地尚待考证B.甘薯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C.甘薯溯源工作史料丰富D.甘薯在明万历年间始传中国
    15.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原来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
    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美洲文明是一种极为独持的类型,它是一种在与亚欧大陆人类文明主体相隔绝的状态下独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明;同时,美洲辽阔地域与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使得美洲文明内部的各种文明之间隔绝、闭恋的特征极为明显。美洲文明在其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极不平衡。当大多数地区尚停留在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阶段时,也有不少地区进入了以发达的农耕经济为主的、相当强盛的奴隶制时期。此外,与亚欧大陆的古代农耕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不同,美洲的古代文明皆起源于高原地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晋新、周巩固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物种交换极大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1500年以前,世界各的人种基本上是相互隔离的,但是到1760年,人口分布情况大大变化。美洲人种的变化最大,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大批涌入美洲。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特别是马、牛和羊)以及农作物(小麦、燕麦等)带到新世界。与比同时,美调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落、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美洲形成“独特文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世界物种交换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嗜“辛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辣”的文字表述则出现于汉代以后。辣椒原产南美洲的秘鲁,明代隆庆年间,部分开放海禁,这一时期正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活跃期,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辣椒也随之传入中国大陆。当时,辣椒在各地种植称呼各有不同,湖南称之为“番椒”,四川称之为“海椒”,贵州称“辣角”,吴语区称为“辣虎”,华中称“辣子”等等。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番薯原产于北美洲的墨西哥。十六世纪末从菲律宾吕宋岛传入福建。番薯的传入和推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芋、山药等的粮食功用,使它们退居蔬菜行列。番薯耐瘠耐旱的特点,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番薯“亩收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而汲井灌溉,一至成熟,终岁足食”。
    ——王双怀《史林漫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辣椒种植在中国兴起与迅速普及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番薯传入对农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辣椒、番薯传入中国途径的相似之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棉纺织物是古代印度4-5千年前的三件棉织品残片。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开始被销往至欧洲,在罗马帝国棉纺织品成为贵族垂涎的物品。11-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
    根据文献与出土资料,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棉花通过3条不同的途径传入中国。元代,棉花在江南广泛种植,松江成为全国棉织品中心,16世纪开始行销到欧洲,1819年达到330多万匹。
    大航海时代之后,美洲陆地棉因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在世界各地得到栽培和种植。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1784年,英国商人塞缪尔在曼彻斯特建造了一个使用水力纺织机的棉纺厂,雇佣了一批当地的孤儿做工人,原料用的是美洲加勒比的棉花,产品一部分销往欧洲,一部分运往非洲满足那里的奴隶贸易,还有一部分送往美洲,供给自己家族那里蓄养的黑奴。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传播与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2.C3.C4.A5.B6.D7.D8.B9.C10.B11.A12.C13.A14.B15.A
    16.(1)原因:与亚欧大陆人类文明主体相隔绝独立产生和发展美洲拥有辽阔的地域与多样的地理环境:发展缓慢:皆起源于高原地带。
    (2)影响: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结构;导致各种疾病传播。
    17.(1)新航路的开辟;明朝部分开放海禁(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发展);国人对辣味的喜爱;辣椒的适应性性强。
    (2)影响:丰富了粮食品种;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相似之处:海路传入;经由西方殖民者为中介(从菲律宾间接传入)。
    18.(1)影响:丰富民众衣料来源;推动经济交流、发展与文明进步;西方殖民者获取暴利。
    (2)原因:棉花的特殊价值;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相关试卷

    高中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测试题,共6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