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A卷)(全解全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A卷)(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B卷
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缺氧诱导因子”(HIF)由HIF-1α和ARNT两种蛋白质组成,HIF诱导产生的基因产物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血管增生,以适应低氧环境。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当氧气充足时,HIF-lα被降解;当氧气缺乏时,HIF-1α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HI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合成HIF-lα和ARNT时均产生H2O
B. ARNT进入细胞核与O2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C. HIF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是HIF-la
D. 人从平原进入高原,短期内细胞核中的HIF含量升高
【答案】B
【解析】A、HIF-lα和ARNT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故细胞合成HIF-lα和ARNT时均产生H2O,A正确;
B、ARNT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缺氧诱导因子HIF由两种不同的蛋白(HIF-1α和 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部分是HIF-1α;而蛋白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可知,在缺氧诱导因子中,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C正确;
D、高原缺氧,HIF-1α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HIF,短期内细胞核中的HIF含量升高,D正确。
故选B。
2. 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有关
C. 胰岛素能降低图中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 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为Na+、K+逆浓度运输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A、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利用了Na+的浓度差,属于主动运输,Na+的运输过程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则影响其转运速率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B正确;
C、胰岛素能降低图中GLUT2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量,C错误;
D、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是Na+、K+逆浓度运输的载体蛋白,Na+/K+ATPase可水解ATP提供能量,D错误。
3.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S)是细胞应对不良状况的手段之一。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并在内质网内被消化分解
B.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填促进 HaclmRNA 的剪接反应
C.剪接的 HaclmRNA 翻译的 Hacl 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 Bip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D.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细胞最终启动凋亡程序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被消化分解,A错误;
B、由图可知,未剪接的HaclmRNA在激活的IRE1蛋白的作用下,形成剪接的HaclmRNA,B正确;
C、剪接的 HaclmRNA在细胞质中 翻译成剪接的 Hacl 蛋白,该蛋白(大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作为转录因子增强 Bip基因的表达,Bip基因表达产物Bip蛋白转移至内质网膜上,有利于恢复内质网的功能,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内质网功能紊乱可能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4.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衰退疾病,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淀粉样前体蛋白经一系列分泌酶降解生成β-淀粉样蛋白(Aβ),最终释放到细胞外(如图2),但Aβ产生量过多,就会聚集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如图3),聚集体沉积最终会导致神经细胞大量死亡。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β-淀粉样蛋白中的N原子数目与肽键数目相等
B.Aβ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可呈现紫色
C.不同的分泌酶作用于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不同位点体现了酶作用的专一性
D.开发抑制Aβ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答案】A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β-淀粉样蛋白中的N原子一定存在的位置为肽键处和肽链末端的氨基处,则N原子的数量至少为N+1个,A 错误;
B、Aβ经高温煮沸冷却后肽键没有被破坏,则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仍可呈现紫色,B正确;
C、据图1,γ分泌酶、β分泌酶分别作用于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不同位置,体现了酶作用的专一性, C正确;
D、据题干,Aβ过多会形成不同的聚集体,聚集体沉积最终会导致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因此开发抑制Aβ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D正确。
故选A。
5.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ee),用该突变株分别与不含e基因的7号单体(7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绿叶纯合的7号三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则关于F1和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析突变株与7号单体杂交的F1可确定E、e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
B. 若E、e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7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绿叶=1:3
C. 若突变株与7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占5/36,则 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D. 若突变株与7号单体杂交得到的F2中黄叶:绿叶=5:3,则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A、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0,二者杂交后代为E0:ee=l:1,表现为绿叶和黄叶,若E/e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二者杂交后代均为Ee,表现为绿叶;A正确;
B、若E/e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二者杂交后代均为Ee,表现为绿叶。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1:2:1,黄叶:绿叶=1:3,B正确;
C、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三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EE,EEE产生的配子为1/2EE、1/2E,因此二者杂交后代为1/2EEe、1/2Ee,均为绿叶,EEe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EE:Ee:E:e=l:2:2:1,自交后代黄叶的1/2 X 1/6 X 1/6=1/72,Ee自交产生的后代中ee占1/2 X 1/4=1/8,因此F1自交后代黄叶占1/72+1/8=10/72=5/36,C正确;
D、若E/e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突变体基因型为ee,而单体绿叶纯合植株的基因型为E0,二者杂交后代为Ee:e0=l:1,表现绿叶和黄叶,F1中Ee自交后代E_=1/2 X 3/4=3/8,ee=l/2 X 1/4=1/8,e0自交后代为1/2 X 1/4=1/8ee、1/2 X 1/2=1/4e0,由于一对同源染色均缺失的个体致死,所以致死个体为1/2 X 1/4=1/8,所以F2中黄叶:绿叶=4:3,D错误。
故选D。
6.研究发现,当猫咀嚼木天蓼的叶片时,其叶片会释放出大量具有强效驱虫效果的物质——环烯醚萜,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能保护植物和猫免受害虫侵害。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木天蓼和猫之间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木天蓼释放的环境环烯醚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C.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利用叶片释放的环烯醚萜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D
【解析】A、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木天蓼和猫之间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化学信息是指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木天蓼释放的环境环烯醚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B正确;
C、环烯醚萜能保护植物和猫免受害虫侵害,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
D、利用叶片释放的环烯醚萜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故选D。
7. 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人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株(T0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和S3分别进行自交得T1代,T1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几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草剂的使用可提高大豆种群中抗除草剂基因的频率
B. S1的T1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后自交,T2不抗虫抗除草剂的比例为1/2
C. 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D. S3的T1抗虫抗除草剂个体自由交配,T2中抗虫抗除草剂个体占64/81
【答案】C
【解析】A、对于大豆种群而言,除草剂使用相当于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确;
B、从S1自交所得后代比例均为2:1:1推测,目的基因插入同一条同源染色体上,A与b连锁,a与B连锁。抗虫抗除草剂基因型为AaBb。抗虫不抗除草剂基因型为AAbb,不抗虫抗除草剂基因型为aaBB,若给S1后代T1喷施除草剂,存活的抗虫抗除草剂植株(AaBb):不抗虫抗除草剂植株(aaBB)2:1,抗虫抗除草剂植株自交,后代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比例为2/3X1/4=1/6,不抗虫抗除草剂植株自交后代中均为不抗虫抗除草剂植株,占1/3,因此后代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比例为1/6+1/3=1/2,B正确;
C、若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并正常表达,则S2自交后代会出现不抗虫不抗除草剂的个体,实际上并未出现这样的后代,C错误;
D、从S3自交后代比例为9:3:3:1推测,目的基因插入两对同源染色体上S3基因型为AaBb,S3的T1中抗虫抗除草剂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自由交配所得T2中抗除草剂个体占64/81,D正确。
故选C。
8.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的调节能力,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ADH
B.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会同时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C.ADH异常增多,可能使患者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增多
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受体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
【答案】A
【解析】A、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
B、据题意可知,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而醛固酮分泌增多时,可促使血钠升高,血钠升高又促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因此推测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会同时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B正确;
C、ADH与肾小管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能激活细胞内一系列反应,从而增加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从而使水分的重吸收增加,C正确;
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D正确。
故选A。
9.下面的图表是兴奋在神经Ⅰ~Ⅲ上传导和传递的数据。在神经I~Ⅲ上标记点d1~d5,如图1所示。对神经Ⅰ和Ⅱ的同一点P以及神经Ⅲ的点Q(P和Q各为d1~d5中的某一点)同时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4ms后测得神经I~Ⅲ上各点膜电位见下表。神经I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速度均为2V,神经Ⅱ和Ⅲ的兴奋传导速度依次为3V和6V。神经Ⅰ~Ⅲ上各点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兴奋在各神经上只发生1次传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点Р对应点d2,点Q对应点d4
B.刺激后神经I的点d1的膜电位不变
C.刺激4ms后,神经Ⅱ的点d3的膜电位是-80mV
D.兴奋在神经Ⅱ上的传导速度为2cm/ms
【答案】D
【解析】A、d2到d4在神经纤维Ⅰ上膜电位是a到b,而神经Ⅱ上d2到d5也是a到b,并且神经Ⅱ以3V的速度传导。神经Ⅰ的传导速度为2V,那么,4 ms内在神经Ⅰ上的路程是d2到d4,在神经Ⅱ上的路程是d2到d5,在神经Ⅱ上的路程即d2点是刺激的起始点,才能使神经Ⅰ、Ⅱ,过去4ms在d2同时为a,所以P对应d2,刚刺激过4 ms膜电位为a,神经Ⅲ上d4为a,在Q点是神经Ⅲ上开始的刺激点,故Q对应d4,A正确;
B、因为刺激的是d2,那么对于神经Ⅰ而言,d1与d2之间存在突触,那么从d2到d1需要从突触后膜到突触前膜,信号不能从突触后膜到突触前膜,d1的膜电位没有变化,B正确;
CD、神经Ⅲd2为-80mV可知,d2自开始到4ms时,刺激在d2作用3ms,即由图2可知-80mV是刺激作用3ms后的 电位,那么d1上的C为作用2ms的电位,这是由于d4是a点,d2对应3ms时的电位。说明从d4到d2过去了1ms,则从d2到d1又过去了1ms,在d2上作用2ms,故C为+30mV,那么对于神经Ⅱ而言,C为+30mV,即d1为c,d2为a,则从d2传到d1在神经Ⅱ上传了2ms,即2ms传了2cm,那么d3上刺激作用了3ms,故神经Ⅱ上的d3为-80mV,且神经元上传导速度为1cm/ms,C正确,D错误。
故选D。
10.在某靶向膜蛋白抗体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利用脂质体将含有膜蛋白胞外段基因的病毒质粒导入到宿主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最终获得膜蛋白胞外段,以此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进而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膜蛋白胞外段基因的病毒质粒需被包裹在脂质体内部
B.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动物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C.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持续分泌单克隆抗体
D.将抗膜蛋白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偶联,可以用来靶向治疗某些疾病
【答案】C
【解析】A、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需要依赖膜融合,故质粒被包在脂质体双分子层中,即脂质体内部,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使之脱落,B正确;
C、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无增殖能力,无法通过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C错误;
D、单克隆抗体本身不能杀伤肿瘤细胞,能利用其特异性帮助药物作用于病变细胞,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1.植物凋落物中碳氮比例可以影响某分解者的生命活动。凋落物中碳氮比例大于30∶1时,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出现氮限制,会从土壤非凋落物中额外吸收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凋落物中碳氮比例小于30∶1时,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被碳限制,其分解作用会增加土壤中的无机氮,从而增强植物对氮的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生物将物质从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植物利用,实现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受碳限制时,该微生物会利用空气中的CO2或土壤中的碳酸盐进行生命活动
C.受氮限制时,该微生物与植物是原始合作关系;受碳限制时,与植物是种间竞争关系
D.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影响碳的输入来影响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这又对植物吸收氮产生影响
【答案】D
【解析】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循环,因此它们能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但无法完全实现物质循环,完整的物质循环还需要生产者等的参与,A错误;
B、该生物是分解者,即使受碳限制时,也不会利用空气中的CO2或土壤中的碳酸盐进行生命活动,B错误;
C、由题干可知,该分解者受氮限制时,会从土壤非凋落物中额外吸收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此时该微生物与植物是种间竞争关系;受碳限制时,其分解作用会增加土壤中的无机氮,从而增强植物对氮的吸收,可推知其与植物是原始合作关系,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会影响如让中的碳输入,进一步影响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该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会对植物吸收氮产生影响,D正确。
故选D。
12.中国特有珍稀鸟类、“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定居于淄博桓台县马踏湖湿地公园,栖息地的破坏是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斑块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栖息地斑块化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B.对震旦鸦雀进行就地保护为其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C.震旦鸦雀与其他生物的协同进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过低的种群数量会因近亲繁殖而使种群的生育能力和生活力衰弱
【答案】B
【解析】A、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离,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A正确;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为濒危动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B错误;
C、间接价值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震旦鸦雀与其他生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D、过低的种群数量会因近亲繁殖导致后代的体格变小,体质变弱,使种群的生育能力和生活力衰弱,D正确。
故选B。
13.为研究多种血糖调节因子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胰岛素抵抗模型鼠。为扩增模型鼠数量,科学家通过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模型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
B.胚胎移植后,重构胚进一步扩大导致囊胚腔破裂的过程称为孵化
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
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可对白色鼠1注射性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答案】D
【解析】A、模型鼠体细胞与植物体细胞类似,本身不能够分裂分化,诱导转化为iPS细胞以后具备了分裂和分化能力,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类似,A正确;
B、胚胎移植后,重构胚进一步扩大导致囊胚腔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做孵化,B正确;
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C正确;
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一般注射的是促性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D错误。
故选D。
14.某科研小组从土壤菌株A、B中分离到同源性为93%的Bt1抗虫基因和Bt2抗虫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运用交错延伸PCR技术获得了抗虫性能强的重组B基因,转入烟草获得成功,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注:①交错延伸PCR:基因Bt1和Bt2均作为模板,所需引物相同,图中仅示其中一条链的延伸情况。②启动子Pr1a可在烟草叶肉细胞中特异性启动基因的转录。③图中生长素合成酶基因是通过成熟mRNA逆转录获得的DNA片段,可使植物细胞合成生长素。
A.若用EcoRI(5'—G↓AATTC—3')和限制酶XmaI(5'—G↓CCGGG—3')双酶切多个目的基因,能避免两个目的基因连接成环
B.复制原点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C.在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可以筛选含有Bt重组基因的细胞
D.图中生长素合成酶基因不能促进愈伤组织生根
【答案】D
【解析】A、限制酶EcoRⅠ和XmaⅠ的酶切位点不同,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目的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不同,能避免单个目的基因连接成环,但不能避免两个目的基因中相同的黏性末端相连,A错误;
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B错误;
C、据图可知,Ti重组质粒中同时含有Bt重组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oroA),因此在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添加草甘膦可以筛选含有Bt重组基因的细胞,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图中生长素合成酶基因不能促进愈伤组织生根,因为生长素合成酶基因是通过成熟mRNA逆转录获得的编码区序列,自身无启动子,而启动子Pr1a只在烟草叶肉细胞中特异性启动基因的转录,在愈伤组织细胞中不能启动转录,D正确。
故选D。
15.下图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B.图中①和②表示尿素培养基长出的菌落
C.图中③④培养基中菌落生长代谢时,会释放CO2
D.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界中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比例较高
【答案】C
【解析】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图中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误;
B、图中①和②的菌落的特征可知,①稀释度为10-6的菌落数明显多于②稀释度为10-7时的菌落数,很可能是由于杂菌污染导致结果的出现,而不是分离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B错误;
C、③④已经分离出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尿素分解菌的菌落,尿素分解菌含有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
D、根据实验结果,无法判断自然界中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比例较高,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科研人员对脱落酸(ABA)调节干旱环境下拟南芥气孔开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气孔阻力与通气能力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A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由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合成,可以调节气孔开闭
B.干旱处理会增大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
C.给植物叶片喷洒ABA,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增加
D.恢复浇水后ABA含量减少,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答案】D
【解析】A、ABA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在根冠和姜蔫的叶片等部位合成,实验结果显示气孔阻力与AB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ABA可以调节气孔开闭,A正确;
B、由图可知,停止浇水后,首先是细胞渗透压相对值增大,停止浇水两天后ABA的含量也随之增加,说明干旱处理会增大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
C、给植株叶片喷洒ABA,会导致气孔阻力增加,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对CO2的吸收减少,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O2的固定速率减慢,C5的消耗速率减慢,但C3的还原速率不变,C5的产生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将增加,C正确;
D、恢复浇水后ABA含量的减少,气孔阻力降低,气孔开放,拟南芥体内水分的散失增加,D错误。
故选D。
17.高血压是以循环系统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外周阻力减小,血压降低,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缬沙坦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硝苯地平缓释片能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平滑肌的收缩,减少心输出量。二者均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缬沙坦主要通过减少人体的血液总量来降压
B.硝苯地平缓释片主要通过减小外周阻力来降压
C.两种药具有协同作用.且结构相似、作用机理相同
D.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都是治疗高血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答案】ABC
【解析】A、缬沙坦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由题意“外周阻力减小,血压降低,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可知,缬沙坦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外周阻力来降压,A错误;
B、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减少心输出量,由题意“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可知,硝苯地平缓释片主要通过减少心输出量来降压,B错误;
C、缬沙坦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外周阻力来降压,硝苯地平缓释片主要通过减少心输出量来降压,两种药的作用机理不相同,C错误;
D、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都是治疗高血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D正确。
故选ABC。
18.人类秃发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男性中只有AA表现为不秃发,在女性中只有aa才表现为秃发。现有一对夫妇,丈夫秃发而妻子正常,生有一个正常女儿和一个秃发儿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 B.该对夫妇可能会生出秃发的女儿
C.该对夫妇生的正常女儿的基因型是Aa D.该对夫妇生的秃发儿子的基因型是aa
【答案】ACD
【解析】A、根据题意,在男性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秃发,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秃发;在女性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不秃发,基因型为aa的个体秃发。所以丈夫的基因型是Aa或aa,妻子的基因型是AA或Aa,A错误;
B、若该对夫妇都是杂合子,则可能会生出秃发女儿,B正确;
C、该对夫妇生出的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C错误;
D、该对夫妇生的秃发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D错误。
故选ACD。
19.某海岸潮间带分布着海藻、浮游植物、海星、藤壶等生物种类,各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觅食,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海星和荔枝螺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大幅增加
D.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
【答案】AC
【解析】A、生物群落包括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种群,图中生物没有分解者,A错误;
B、海星捕食荔枝螺,同时两者都捕食藤壶和贻贝,所以两者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
C、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的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大量繁殖,占据岩石表面,从而使海藻减少,石鳖、石槭数量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
D、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据图可知,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D正确。
故选AC。
20.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可采用激素注射以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用胰蛋白酶将细胞间的蛋白纤维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C.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答案】AC
【解析】A、获得更多的囊胚,可采用激素注射以促进雌鼠产生更多的生殖细胞,A错误;
B、用胰蛋白酶将细胞间的蛋白纤维消化,使细胞分散开,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B正确;
C、a表示内细胞团细胞,b表示滋养层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所含核基因相同,C错误;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以维持培养液的pH,D正确。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8分)图1是在温度和CO2等其他因素均适宜的条件下测定的玉米叶和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同时测定了小麦和玉米叶肉细胞的D1蛋白、F蛋白及氧气释放速率的相对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多表示量多)。已知叶绿素a通常与D1蛋白等物质结合,构成光合复合体PSⅡ(可使水发生光解)。
光照强度
a
b
c
d
e
f
小麦
D1蛋白含量
++++
++++
++++++
++++
++
+
F蛋白含量
++++
++++
++++++
++++
++
+
氧气释放速率
++
++++
++++++
++++
++
+
玉米
D1蛋白含量
++++
++++
+++++
+++++
++++
+++
F蛋白含量
++++
++++
+++++
+++++
++++
+++
氧气释放速率
+
++
+++++
+++++
++++
++++
(1)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可以根据滤纸条上色素带的位置判断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___的大小。PSⅡ中的叶绿素a在转化光能中起到关键作用,叶绿素a在光能激发下失去电子,并最终从水中获取电子使水分解产生氧气。电子在类囊体膜上形成电子流,并由电子流驱动生成NADPH和ATP,据此分析,在光反应过程中,能量类型的转换过程是_________。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在图1中的d光强下,玉米叶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
(3)D1蛋白极易受到强光破坏,被破坏的D1蛋白降解后,空出相应的位置,新合成的DI蛋白才能占据相应位置,使PSⅡ得以修复。叶绿素酶(CLH)可催化叶绿素a降解,结合态的叶绿素a不易被降解。CLH与F蛋白结合后可催化被破坏的D1蛋白的降解。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在强光下玉米叶的氧气释放速率比小麦叶降低更慢的原因是______。
(4)玉米称为C4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酶1为PEP羧化酶,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形成C4,酶2为RuBP羧化酶,可以固定高浓度的CO2形成C3,对低浓度的CO2没有固定能力。则酶1固定CO2的能力比酶2__________(填“强”或“弱”)。小麦叶肉细胞没有酶1催化生成C4的过程,称为C3植物,其光合作用均在叶肉细胞完成。据上述信息分析,与小麦相比,玉米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溶解度(1分) 光能→电能→化学能(1分)
(2)大于(1分)
(3)强光下,玉米叶比小麦叶含有更多的CLH和F,二者结合后能及时将被破坏的D1蛋白降解,使PSⅡ更快恢复;玉米结合态的叶绿素a分子比小麦减少慢,水光解速率降低慢(2分)
(4)强(1分) 高温、干旱条件下,气孔部分关闭,叶片内CO2浓度低;玉米和小麦相比含有酶1,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正常进行暗反应(光合作用)。(2分)
【解析】(1)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故可以根据滤纸条上色素带的位置判断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叶绿素a在光能激发下失去电子,并最终从水中获取电子使水分解产生氧气。电子在类囊体膜上形成电子流,该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电能最终转化为 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因此,在光反应过程中,能量类型的转换过程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在图1中的d光强下,玉米的氧气释放速率大于小麦的氧气释放速率,说明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小麦叶的净光合速率,在d光照强度下,玉米的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小麦的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已知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得方程式(玉米的净光合速率+玉米的呼吸速率)/玉米的呼吸速率=(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小麦的呼吸速率)/小麦的呼吸速率,可转化为玉米的净光合速率/玉米的呼吸速率=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小麦的呼吸速率,已知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小麦叶的净光合速率,说明玉米的呼吸速率也大于小麦的呼吸速率,故玉米叶的总光合速率大于小麦叶的总光合速率。
(3)在强光下,玉米中的D1蛋白含量高于小麦,叶绿素a通常与D1蛋白等物质结合,构成光合复合体PSⅡ,光合复合体PSⅡ可使水发生光解产生氧气。且玉米叶比小麦叶含有更多的CLH和F蛋白,二者结合后能及时将被破坏的D1蛋白降解,使PSⅡ更快恢复;玉米结合态的叶绿素a分子比小麦减少慢,水光解速率降低慢。
(4)酶1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形成C4,酶2对低浓度的CO2没有固定能力,因此酶1固定CO2的能力比酶2强。
小麦叶肉细胞没有酶1催化生成C4的过程,高温、干旱条件下,气孔部分关闭,叶片内CO2浓度低,玉米和小麦相比含有酶1,可以固定低浓度的CO2,正常进行暗反应(光合作用),因此与小麦相比,玉米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22.(14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农作物。A、a是与结实有关的基因,B、b是与糯性有关的基因,b控制糯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丙三类玉米植株,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利用这三类植株进行了四组实验,结实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①
②
③
④
亲本
甲(♂)×乙(♀)
乙(♂)×甲(♀)
甲(♂)×丙(♀)
丙(♂)×甲(♀)
结实情况
结实
结实
结实
不结实
(1)第④组杂交不结实是由于基因型为_____的雌配子不能与另一种基因型的雄配子结合导致,这种现象属于异交不亲和。
(2)为培育异交不亲和的糯性玉米新品种,研究者以甲、乙、丙三类玉米为材料进行了以下选育工作。
第一步:_____杂交获得F1。
第二步:丙与F1植株杂交得F2杂交时以_____作为母本,原因是_____。
第三步:通过自交筛选出异交不亲和的糯性玉米新品种。
(3)异交不亲和性状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是_____。
(4)雄性不育基因(m)对雄性可育基因(M)为隐性。研究人员获得了玉米新品系丁,其染色体和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丁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丁在产生配子时,染色体正常分离且产生的雌配子活力均正常。将丁作为母本与染色体正常的Mm植株杂交,得到了如图2 所示的子代植株戊。戊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若戊与雄性不育的植株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其配子应满足_____。
注:6、9分别表示6号和9号染色体,69表示9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6号染色体上,96表示6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9号染色体上。
【答案】
(1)A(1分)
(2)①. 甲(♂)×丙(♀)(2分) ②. 丙(1分) ③. a类型的雄配子不能被A类型的雌配子接受(2分)
(3)保持玉米某些优良性状稳定遗传 (2分)
(4)①. 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2分) ②. 1/8(2分) ③. 带有69M的雌配子不具有活力,或带有69M的雌配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2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第③组和第④组实验可以得出,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某种基因型的雌配子( A)不能与另一种基因型的雄配子(a)结合导致,即A和a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基因型为A的雌配子,因此,第④组杂交不结实是由于基因型为A的雌配子不能与另一种基因型的雄配子(a)结合导致。
【小问2详解】
第一步:使丙类型( aabb)与甲类型(AABB)玉米杂交获得F1(AaBb)。杂交时,由于丙类型的玉米表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即a类型的雄配子不能被A类型的雌配子接受,因此用丙类型的玉米作为母本,甲类型的玉米作为父本,即甲(♂)×丙(♀)。
第二步:F1玉米( AaBb)与丙类型植株(aabb )杂交,且杂交时,仍然需要以丙类型植株(aabb)作为母本,由于丙类型的玉米表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即a类型的雄配子不能被A类型的雌配子接受,因此用丙类型的玉米作为母本,F1作父本。即AaBb与玉米丙(aabb)为母本进行回交,产生F2为AaBb、Aabb,从中筛选出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
第三步:通过异交不亲和的糯性玉米(Aabb)自交筛选出异交不亲和的糯性玉米新品种(AAbb)。
【小问3详解】
由于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单向地不接受不同基因型(a)的花粉,从而可以保证该个体只能接受基因型相同的花粉,使其杂交过程实际相当于自交,保证产生的子代保持优良性状。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图1中染色体发生了易位,故丁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将丁作为母本(6m69M996)与染色体正常的Mm植株(6M6m99)杂交,丁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6m96、6m9、69M9、69M96,正常的Mm植株(6M6m99)可以产生两种配子:6M9、6m9,图2戊的染色体组成为6m69M99,故戊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为1/4×1/2=1/8。若戊与雄性不育(mm)的植株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mm),即带有69M的雌配子不具有活力,或带有69M的雌配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23.(11分)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中产生一种功能类似胰岛素的分子FGF1,这种分子也能快速有效地调节血糖含量。不仅如此,它还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糖水平。这一发现为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替代性治疗渠道。FGF1抑制脂肪分解的机理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受体可分布在________,受体的作用是________。
(2)FGF1的旁分泌指FGF1通过细胞间隙弥散到邻近细胞,与胰岛素内分泌方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相同之处有________。在抑制脂肪分解方面,胰岛素与FGF1具有_______(填“协同作用”或“相抗衡作用”)。
(3)据图分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机理是________。
(4)对胰岛素抵抗患者,注射FGF1比注射胰岛素有效,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细胞(生物)膜上或者细胞内(1分) 识别信号分子,启动相应代谢反应(2分)
(2)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远距离运输(2分) 需要通过体液(或组织液)扩散 协同作用(2分)
(3)胰岛素与受体1结合后,通过PDE3B抑制脂肪分解,降低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的速率(2分)
(4)FGF1与胰岛素作用的受体不同,FGF1与受体2结合后,可激活PDE4→p-PDE4通路,抑制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从而降低血糖(2分)
【解析】(1)据图分析,受体可分布在细胞膜上(如受体1)或者细胞内(受体3);受体的作用是识别信号分子,启动相应代谢反应。
(2)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等特点,分析题意可知,FGF1的旁分泌指FGF1通过细胞间隙弥散到邻近细胞,与胰岛素内分泌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远距离运输,相同之处有需要通过体液(或组织液)扩散;在抑制脂肪分解方面,胰岛素和FGF1均可抑制其分解,故两者之间有协同作用。
(3)据图分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机理是:胰岛素与受体1结合后,通过PDE3B抑制脂肪分解,降低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的速率。
(4)胰岛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降低血糖浓度,据图可知,FGF1与胰岛素作用的受体不同,FGF1与受体2结合后,可激活PDE4→p-PDE4通路,抑制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从而降低血糖。
24.(10分)一种生活在某热带雨林中的哺乳动物,形状略似猴,嗅觉灵敏,视觉和听觉不太发达,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主要以树叶、果实为食,其天敌主要是蟒蛇和猛禽(如角雕)等。树懒身上长有绿藻,使其外表呈现绿色。树懒身上有大量的树懒蛾,树懒蛾以嫩叶为食,且能帮助树懒养殖绿藻。树懒的粪便为树懒蛾幼虫提供食物和繁育场所。
项目
GP
X
R
甲
12.6
2.9
9.7
乙
838.2
166.0
672.2
丙
0.9
0.4
0.5
丁
105.0
38.8
66.2
分解者
184.5
23.8
160.7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是沿着其营养结构进行的。
(2)调查树懒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树懒与树懒蛾的关系有___________。根据树懒的生活习性推测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3)如表是研究人员对该热带雨林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GP为同化量,R为呼吸消耗量,单位:102kJ/(m2.a)表格中X的含是______________。树懒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该营养级与下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
(4)树懒排便要到离栖息地数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天敌根据粪便中的气味信息发现其家族成员,降低被捕食风险。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分)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分)
(2)样方法(1分) 竞争和互利共生(1分) 形成保护色,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1分)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分) 丁(第二营养级)(1分) 12%(1分)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分)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树懒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因此调查其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树懒主要以树叶、果实为食,树懒身上有大量的树懒蛾,树懒蛾以嫩叶为食,且能帮助树懒养殖绿藻。树懒的粪便为树懒蛾幼虫提供食物和繁育场所。因此树懒与树懒蛾的关系有竞争和互利共生。由于树懒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可以形成保护色,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
(3)表中GP=X+R,GP为同化量,R为呼吸消耗量,则X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乙为第一营养级,丁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树懒是植食性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即表格中的丁。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05.0×102kJ/(m2.a),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2.6×102kJ/(m2.a),能量传递效率=[(12.6×102)÷(105.0×102)]×100%=12%。
(4)树懒排便要到离栖息地数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天敌根据粪便中的气味信息发现其家族成员,降低被捕食风险,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5.(12分)研究发现,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存在异常的融合基因UBA2—WTIP,可作为检测白血病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科研人员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融合基因UBA2—WTIP,为了研究该基因的作用和致病机制,需要构建重组载体并把目的基因和FLAG标签基因序列连接起来,分别获得带有FLAG肽链的UBA2—WTIP融合蛋白和WTIP蛋白。FLAG肽链由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作为基因工程中蛋白质是否表达的标记。
(1)科研人员以提取的某白血病人外周血细胞总RNA为模板,经过_____过程合成cDNA,设计_____种引物,经RT—PCR扩增出融合基因UBA2—WTIP。对测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推测融合基因UBA2—WTIP是在UBA2基因的第16外显子与WTIP基因的第2外显子处拼接而成,如图1所示。为了验证该融合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组DNA融合而不是不同的RNA剪接后逆转录所产生的,可通过PCR验证,其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为_____。
(2)为了构建重组载体,科研人员设计了以下2种引物,如图2所示:
上游引物F2为:5’TATGGTACCATG①GCACTGTCGCGGGGG3’,GGTACC为Kpn Ⅰ酶切位点;
下游引物R2为:5’TAT②TCA③GAGCTCAGTGACGTG3’;
FLAG标签基因编码链序列(5’GATTACAAGGATGACGACGATAAG3’)可以插入目的基因编码区的首端或者末端。已知引物中ATG对应起始密码,若UBA2—WTIP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前端有一段信号肽,则FLAG标签基因序列一般不能插入①位置,原因是_____;若在下游引物R2②③处插入FLAG标签基因序列和EcoR Ⅰ酶切位点,已知引物中TCA对应终止密码,位置③处序列为5’_____3’。
(3)制备的重组载体体外转染人类白血病细胞株KG—la细胞,提取各细胞总蛋白,用FLAG单克隆抗体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并分别测定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细胞、转录UBA2—WTIP融合基因及转录WTIP基因的KG-la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分别如图3所示。
检测相关蛋白质是否表达的方法是_____;上述生长曲线结果说明_____。
【答案】
(1) ①. 逆(反)转录 (1分) ②. 2 (1分) ③. 提取该病人的DNA,使用图中F1和R1引物进行PCR扩增,若出现239bp扩增片段,该融合基因的融合方式是基因组水平融合(2分)
(2)①. 蛋白质前端的信号肽一般会在蛋白质成熟时被切割掉,所以不能得到带有FLAG肽链的蛋白质(2分) ②. CTTATCGTCGTCATCCTTGTAATC(2分)
(3)①. 抗原—抗体杂交(2分) ②. UBA2—WTIP融合基因能在体外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WTIP基因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2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科研人员以提取的某白血病人外周血细胞总RNA为模板,经过逆(反)转录过程合成cDNA。DNA分子是双链,PCR时以每一条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因此需要2种引物。据图可知,如果融合基因UBA2—WTIP是在UBA2基因的第16外显子与WTIP基因的第2外显子处拼接而成,那么该基因长度为239bp,能以F1和R1引物进行PCR扩增,因此如果提取该病人的DNA,使用图中F1和R1引物进行PCR扩增,若出现239bp扩增片段,该融合基因的融合方式是基因组水平融合。
【小问2详解】
PCR时,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的,①位置前面为ATG,是翻译的起始位置,若FLAG标签基因序列插入①位置,UBA2—WTIP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前端有一段信号肽,蛋白质前端的信号肽一般会在蛋白质成熟时被切割掉,不能得到带有FLAG肽链的蛋白质,因此一般不能插入①位置。标签基因序列本身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不需要在目的基因中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因此若在下游引物R2②③处插入FLAG标签基因序列和EcoR Ⅰ酶切位点,引物中TCA对应终止密码,则③位置为FLAG标签基因序列,FLAG标签基因编码链序列(5’GATTACAAGGATGACGACGATAAG3’),③处序列与此互补,为5’CTTATCGTCGTCATCCTTGTAATC3’。
【小问3详解】
检测相关蛋白质是否表达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据右图结果可知,与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细胞相比,转录WTIP基因的KG-la细胞增殖较少,转录UBA2—WTIP融合基因的KG-la细胞增殖较多,据此可知,UBA2—WTIP融合基因能在体外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WTIP基因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共18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