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A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A卷)(全解全析),共24页。
2023年高考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隐花色素蛋白(CRY)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动物中。植物中CRY的作用机制与光敏色素有类同之处,可参与植物新陈代谢、形态建成和向光性反应;果蝇视网膜中存在的CRY是一种磁传感器;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也能检测到CRY基因的表达,且视网膜中表达量最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处理后的CRY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不同种生物体内CRY的生理功能相同
C.人体不同细胞中CRY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若将果蝇的CRY基因敲除,其可能失去磁定向能力
【答案】B
【解析】植物中CRY可参与植物新陈代谢、形态建成和向光性反应;果蝇视网膜中存在的CRY是一种磁传感器;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也能检测到CRY基因的表达,且视网膜中表达量最高,说明不同种生物体内CRY的生理功能不相同。
A、隐花色素蛋白高温处理后肽键没有被破环,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
B、由题意可知,不同种生物体内CRY的生理功能不相同,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也能检测到CRY基因的表达,且视网膜中表达量最高,说明人体不同细胞中CRY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D、果蝇视网膜中存在的CRY是一种磁传感器,若将果蝇的CRY基因敲除,其可能失去磁定向能力,D正确。
2.内质网中的结合蛋白(BiP)可与进入内质网的未折叠蛋白的疏水氨基酸残基结合,促进它们重新折叠与装配,完成装配的蛋白质与BiP分离后进入高尔基体。当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过多时,与BiP结合的ATF6跨膜蛋白转移到高尔基体被激活,并通过细胞核的相关调控,恢复内质网中的蛋白质稳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过多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B.未折叠蛋白重新折叠与装配时需形成新的氢键或二硫键
C.ATF6跨膜蛋白运输到高尔基体需通过囊泡转运并消耗能量
D.与BiP分离后的蛋白质都具有正常的生物活性
【答案】D
【解析】A、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过多,说明正常蛋白质的合成受阻,因而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A正确;
B、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涉及二硫键和肽键的形成过程,据此可推测,未折叠蛋白重新折叠与装配时涉及肽链间的化学键形成,如氢键、二硫键等,B正确;
C、内质网的ATF6跨膜蛋白需要借助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该过程消耗能量,C正确;
D、与BiP分离后的蛋白质需要进入高尔基体继续加工或修饰,形成具有正常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错误。
3.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NRT1.1(硝酸盐转运蛋白)会根据外界环境的硝酸盐浓度,通过位点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之间切换,来完成氮素的吸收,保证了植物细胞对氮素的需求,如图表示硝态氮的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细胞外的硝态氮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改变细胞质的pH不会影响高亲和力下的硝态氮转运
C.NRT1.1只能特异性运输硝态氮
D.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中转运蛋白的构象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硝态氮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
B、改变细胞质的pH会影响H+的转运,同时影响硝态氮的运输,B错误;
C、由图可知,NRT1.1可以运输硝态氮和H+,C错误;
D、转运蛋白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中构象会发生变化,以便转运物质,D正确。
4.细胞周期的调控需要一系列蛋白的参与,其中的两类关键蛋白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和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s),cyclins在缩胞中的浓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CDKs是一种对关键酶及相关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进行磷酸化的酶。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CDKs处于失活状态,CDKs须与cyclins结合才能行使功能,在G2期二者结合形成一种化合物MPF,能够促进细胞进入分裂期。据此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CDKs直接作用使细胞周期中的关键酶磷酸化以激活酶的活性
B.细胞周期蛋白的周期性降解是启动或维持细胞周期的关键
C.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
D.在细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MPF越来越少
【答案】A
【解析】A、据题干“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CDKs处于失活状态,CDKs须与cyclins结合才能行使功能”可知,CDKs不能直接发挥作用,A错误;
B、细胞周期蛋白的周期性降解是启动或维持细胞周期的关键,B正确;
C、温度的变化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C正确;
D、MPF能够促进细胞进入分裂期,推测在细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MPF越来越少,D正确。
5.雄蚕食桑少、产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但普通蚕(图1)难以通过外形判断其性别,故研究者制作了一套雌蚕和雄蚕的平衡致死系统(图2),利用二者互相交配或者与其他野生型蚕交配,最终实现只养雄蚕。图3表示某特殊蚕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1和l2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而言,是隐性基因
B.图2中雄蚕与野生雌蚕交配,后代雌蚕全部死亡
C.图2中雌雄蚕互相交配,其子代雄蚕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与图2中的雄蚕相同
D.如用图3中雌蚕替代图2中雌蚕,不能实现与图2中雌蚕相同的功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示分析,平衡致死系统中利用染色体变异选育雄蚕进行生产,当染色体等位基因上都为致死基因或者有致死基因和未改造的W染色体结合均会死亡。
A、l1和l2基因是致死基因,根据题目分析图二雄蚕基因型个体存在,所以对于野生型基因+而言是隐性基因,A正确;
B、图2中雄蚕与野生雌蚕交配,后代雌蚕基因型为Zl1+W、Z+l2W,致死基因和未改造的W染色体结合死亡,B正确;
C、图2中雌雄蚕互相交配,其子代雄蚕Zl1+Zl1+,染色体上相同位点均为致死基因,个体死亡;Zl1+Z+l2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与图2中的雄蚕相同,C正确;
D、图3中雌蚕与图2中雌蚕只是致死基因改变l1变成l2,其染色体其他结构与组成相同,所以能实现与图2中雌蚕相同的功能,D错误。
6.三交法是指三个品种间的杂交,即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F1杂种与另一亲本杂交,可表示为(A×B)×C。已知A品种玉米具有抗大斑病性状(TT),B品种玉米具有耐密性状(dd),C品种玉米具有早熟性状(ee),三种性状是独立遗传的且A、B、C均为纯合子。为培育具有上述三种优良性状的纯合玉米新品种,理论上分析,下列育种思路正确的是( )
A.(A×B)×C,F2均具有耐密、早熟性状
B.(A×C)×B,F2约有1/8的植株属于目标品种
C.(A×C)×B与(B×C)×A得到的子代均须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目标品种
D.抗大斑病耐密新品种的选育,只需要在高密度下种植并选育即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C均为纯合子,A品种玉米具有抗大斑病性状(TT),B品种玉米具有耐密性状(dd),C品种玉米具有早熟性状(ee),可知A基因型为TTDDEE,B的基因型为ttddEE,C的基因型为ttDDee。
A、品种A与B杂交,F1为TtDdEE,F1与C品种ttDDee杂交,F2不具有耐密(dd)、早熟(ee)的性状,A错误;
B、品种A与C杂交,F1为TtDDEe,F1与B品种ttddEE杂交,F2中为抗病耐密早熟的纯合子(TTddee)的概率为0,B错误;
C、(A×C)×B与(B×C)×A得到的子代中有同时具有T、d、e三种优良性状基因的个体,但为杂合子,因此需要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目标品种,C正确;
D、选育抗病耐密的新品种时,只在高密度下种植并选育,只能得到表现型为耐密的个体,无法选育抗病的个体,D错误。
7.基因有正选择压基因和负选择压基因之分,正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负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雄鸭的美羽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吸引雌鸭交配,避免与近似鸭错配而使生殖失败,雄鸭的素羽,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不利于吸引雌鸭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的正负选择压基因是相对的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正选择压基因的频率会不断积累
C.进化的实质是负选择压基因突变为正选择压基因的过程
D.在天敌锐减﹑近似鸭数量增多时,美羽的基因频率会增大
【答案】C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每种基因有利也有弊,在某种环境中可能为正选择压,在另一种环境中可能是负选择压,因此生物的正负选择压基因是相对的,A正确;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正选择压基因有利于生存,因此其基因频率会不断积累,B正确;
C、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向正选择压基因定向积累的过程,C错误;
D、天敌锐减﹑近似鸭数量增多时,美羽会减少被捕食、避免与近似鸭错配而使生殖失败,进而使美羽的基因频率增大,D正确。
8.全蝎作为传统的动物性中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据有关文献介绍:“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研究表明,蝎毒液中的毒素多肽能够与可兴奋细胞的钠通道特异性结合,并对其活性进行调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蝎毒液中的毒素多肽可以通过提高Na+通道活性,大幅缓解癫痫症状
B.蝎毒液制成药物干粉时,为确保药效应选择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进行炮制
C.研究中发现蝎毒液能降低细胞外的K+浓度,则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D.毒素多肽能与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有助于研究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答案】D
【解析】A、蝎毒液中的毒素多肽能够与可兴奋细胞的钠通道特异性结合,并对其活性进行调控,蝎毒素能止痛,故蝎毒素能抑制钠离子内流,故蝎毒液中的毒素多肽可以通过降低Na+通道活性,大幅缓解癫痫症状,A错误;
B、蝎毒素化学本质是多肽,为确保其炮制过程中不被相关酶降解,应选择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炮制,B错误;
C、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蝎毒液能降低细胞外的K+浓度,导致钾离子外流增加,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加,C错误;
D、由题干可知,毒素多肽能与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这有助于研究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D正确。
9.在胸外科患者中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水手”称为手汗症患者。为根治手掌多汗病,借助于胸腔镜,医生可点断某交感神经。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掌多汗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与手汗相比,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C.手汗症患者可能是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受到抑制
D.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
【答案】D
【解析】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相反,都能支配汗腺,A正确;
B、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是躯体运动行为,低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不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B正确;
C、交感神经对器官的控制多数表现为兴奋效应,手汗症患者可能是表现为增强的交感神经活动导致的,C正确;
D、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是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但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
10.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它们可能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攻击宿主自身组织和器官,使机体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此现象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科研人员探索了病毒感染引起Caco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β的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因子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B.病毒感染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并进一步引起HF1α表达量提高
C.HF1α靶向抑制剂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药物
D.和细胞因子风暴相似,自身免疫病中免疫系统也会攻击自身组织
【答案】B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病毒感染引起Caco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β的情况,则实验的自变量是病毒感染与否及病毒感染时间,因变量是IFNβ的表达情况,可通过其mRNA相对量测定。
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分别参与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细胞因子风暴是由于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导致的,结合题图可知,与未感染病毒相比,感染病毒后细胞因子IFNβ的表达增多,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B错误;
C、据图可知,与对照相比,感染病毒后用HF1α抑制剂处理可降低IFNβmRNA的量,即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故HF1α靶向抑制剂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药物,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细胞因子风暴能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攻击宿主自身组织和器官,使机体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可知,该现象与自身免疫病相似,均会攻击自身组织,D正确。
11.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蝌蚪对不同藻类的捕食作用,将7个养殖箱固定在矩形框中,每个养殖箱加入湖水10 L,并分别放入0、40、60、80、100、120、140只蝌蚪,24 d后取样对养殖箱中藻类的种群密度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抽样检测法来测定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
B.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养殖箱中蝌蚪的数量和取样时间
C.实验结果表明,与绿藻相比,蝌蚪更加偏向于捕食蓝藻
D.利用蝌蚪捕食藻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B
【解析】A、测定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养殖箱中蝌蚪的数量,取样时间是无关变量,B错误;
C、根据结果可知,随着蝌蚪种群数量的增大,蓝藻的数量急剧下降,而绿藻的数量变化不大,因此与绿藻相比,蝌蚪更加偏向于捕食蓝藻,C正确;
D、利用蝌蚪捕食藻类能防止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治理水体富营养化,D正确。
12.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科研人员测算了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生产力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单位: (kg CO2·eq/hm2)A.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均更高,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B.相比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更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C.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没有消费者,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
D.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答案】D
【解析】A、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较高,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会污染环境,因此生态效益较低,且经济效益也低于稻鱼共生模式,A错误;
B、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效率,最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利于碳中和,B错误;
C、水稻单作系统存在消费者,例如蝗虫等,C错误;
D、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粪肥田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鱼粪肥田)、自生(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等生态学基本原理,D正确。
13.老五甑(蒸馏酒用的锅>酿造法主要特点是混蒸混烧、续渣配料、多轮次发酵蒸酒。将发酵后的四甑酒醅分层出窖,按一定比例加入新粮,分成五甑后依次蒸酒。蒸酒后-甑糟丢弃,另四甑料重新放回窖池发酵。槽醅配料时雷润料、拌匀并堆积;蒸酒出甑后的粮糟需加水、摊凉、撒曲;粮糟入窖后需踩窖,以压紧发酵材料并封窖;窖泥是已酸菌、甲烷菌、丁酸菌的载体,主要位于窖池底部和四壁,是生产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艺可以提高酒粮的利用率和出酒率,增加呈香物质在酒醅中的积累
B.窖泥的作用主要是提供酿酒微生物和以淀粉酶、蛋白酶为主的各种糖化酶类
C.摊凉可防止酵母等微生物死亡,踩窖可抑制好气性细菌繁殖
D.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窖池底部和四壁的窖泥微生物进行计数
【答案】B
【解析】A、该工艺混蒸混烧、续渣配料、多轮次发酵蒸酒,其中多轮次发酵蒸酒等过程可以提高酒粮的利用率和出酒率,增加呈香物质在酒醅中的积累,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窖泥是已酸菌、甲烷菌、丁酸菌的载体,其能起到密封以及排废作用,此外还可提供酿酒微生物,但不提供糖化酶类,B错误;
C、果酒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通常是25℃左右,摊凉可防止酵母等微生物死亡;踩窖可减少氧气,抑制好气性细菌繁殖,C正确;
D、由于微生物数量多,故对其计数时可采用抽样检测法,D正确。
14.在体外的原生质体培养中,单个或数量很少的细胞不易生存与繁殖,必须加入其他活的细胞才能使其生长繁殖,加入的细胞称为饲养细胞。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几种不同的饲养细胞对甜瓜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饲养细胞种类
一次分裂
二次分裂
小细胞团
再生愈伤组织
饲养细胞生长状况
B6S3
+
+
+
+
-
大谷早
+
+
-
-
+
Z4
+
+
-
-
+
注:+表示可以正常进行,-表示不能正常进行A.B6S3、大谷早和Z4的饲养细胞处理都能使甜瓜细胞正常分裂两次
B.体外培养甜瓜原生质体的理想条件是添加B6S3饲养细胞的培养基
C.饲养细胞大谷早和Z4不能产生促进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物质
D.不能形成小细胞团的原因可能是饲养细胞迅速生长消耗了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的饲养细胞对甜瓜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几种不同类型的饲养层细胞,因变量是原生质体的再生情况,包括其分裂次数和愈伤组织等的形成情况,据此分析作答。
A、据表可知,B6S3、大谷早和Z4的饲养细胞处理组别中一次分裂和二次分裂均正常进行(+表示可以正常进行),A正确;
B、对比表格数据可知,添加不同饲养细胞的组别中B6S3的饲养细胞不正常生长,但其分裂和细胞团及再生愈伤组织正常,说明该组处理是体外培养甜瓜原生质体的理想条件,B正确;
CD、据表可知,大谷早和Z4能促进细胞正常分裂,说明两种饲养层细胞能产生促进原生质体细胞分裂的物质;但两组处理的小细胞团和再生愈伤组织不正常生长,饲养层细胞生长正常,推测不能形成小细胞团的原因可能是饲养细胞迅速生长消耗了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C错误,D正确。
15.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以进一步发育
D.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答案】A
【解析】A、正常小鼠是二倍体,所以两个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细胞融合,可得到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A正确;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可分化为处胎盘以外的所有细胞类型,B错误;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再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以进一步发育,C错误;
D、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所以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相同,D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同学在a、b、c、d四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混合溶液(葡萄糖足够酵母菌细胞呼吸利用),密封并保持适宜温度,一段时间后测量相关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锥形瓶中混合溶液体积a>b>c>d,则最终酵母菌数量a>b>c>d
B.若锥形瓶中混合溶液体积a>b>c>d,则最终溶液pH a<b<c<d
C.若经过相同时间测得a锥形瓶中C02和C2H5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锥形瓶中无C2H5OH产生,则说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体积a>d
D.若经过相同时间测得锥形瓶中CO2和C2H5OH的物质的量之比,c瓶中为2:1,d瓶中为3:1,则说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体积c>d
【答案】CD
【解析】A、锥形瓶大小相同,混合溶液越多,瓶中剩余空间越小,即氧气量越少,最终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繁殖的数量少,因此最终酵母菌数量d>c>b>a,A错误;
B、锥形瓶大小相同,混合溶液越多,瓶中剩余空间越小,即氧气量越少,最终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繁殖的数量少,之后进行无氧呼吸使混合溶液pH下降得越慢,即最终溶液pH越高,即最终溶液pH为a>b>c>d,B错误;
C、若a瓶中有C2H5OH产生,d瓶中无C2H5OH产生,说明a瓶原有氧气含量少,即a瓶中溶液多于d瓶中溶液,C正确;
D、同理,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瓶中C2H5OH量相对多,d瓶中C2H5OH量相对少,说明c瓶原有氧气含量少,即c瓶中溶液多于d瓶中溶液,D正确。
17.双链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不连续的:连续合成的新链叫做前导链,主要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随着解旋的推进,不连续合成的链叫后随链,先由聚合酶α催化合成一个小片段,然后由聚合酶催化继续往后延伸,如图1。当聚合酶缺乏时,DNA合成将会出现部分单链(五角星处),如图2-4。单链区的胞嘧啶会被催化变为尿嘧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5’端往3’端合成新DNA链
B.α缺乏引起的单链区域,相对于缺乏所引起的单链区,前者更加分散
C.图所示情况说明,前导链能否正常进行复制将会影响后随链的复制
D.经过多轮复制后,DNA聚合酶的缺乏容易引起C-G碱基对突变为U-A
【答案】BD
【解析】A、因为DNA聚合酶只能按照5’端往3’端的方向进行延伸合成新DNA链,而DNA本身是反向平行的,所以会出现半不连续复制的现象,A正确;
B、根据题干可知,五角星处表示聚合酶缺乏时出现的部分单链,再结合图示可知,α缺乏引起的单链区域,相对于δ 缺乏所引起的单链区,后者更加分散,B错误;
C、图1表示正常复制,图4表示缺乏DNA聚合酶ε ,即图4中的前导链无法正常进行复制,对比图1和图4中后随链的复制情况可知,前导链能否正常进行复制将会影响后随链的复制,C正确;
D、DNA聚合酶的缺乏容易引起单链区的胞嘧啶C会被催化变为尿嘧啶U,U与A配对,结果使C-G碱基对突变为T-A,D错误。
18.某果蝇品系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基因G(黏胶眼)和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两种基因都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实验室又发现另一果蝇品系C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基因G'和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两种基因同样位于3号染色体上。已知品系B和品系C分别自由交配获得的后代只有一种基因型,为探究品系C与品系B中致死基因的异同,科研人员将品系B与品系C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黏胶眼与正常眼的数量比约为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G和基因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基因G和G'是相同基因,基因d和d'也是相同基因
C.子代中的正常眼果蝇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不变
D.子代中的黏胶眼果蝇和正常眼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正常眼占1/3
【答案】AB
【解析】某果蝇品系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基因G(黏胶眼)和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两种基因都位于3号染色体上,假设基因G和基因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品系B果蝇(GgDd)产生的配子为Gd、gD,自由交配的后代为GGdd(致死)、ggDD、GgDd,存在两种表型,不符合题意;假设G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品系B果蝇(GgDd)产生的配子为GD、gd,自由交配的后代为GGDD(致死)、GgDd、ggdd(致死),均为黏胶眼,符合题意。某实验室又发现另一果蝇品系C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基因G'和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两种基因同样位于3号染色体上。若G'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品系C果蝇(G'g'D'd')产生的配子为G'd'、g'D',自由交配的后代为G'G'd'd'(致死)、G'g'D'd'、g'g'D'D',表现为两种表型,不符合题意;因此可推测G'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基因G和基因d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错误;
B、由题干可推出品系B的基因G和基因d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品系C的基因G'和基因d'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将品系B(GgDd)与品系C(G'g'D'd')进行杂交,子代基因型与表型如表所示:
因子代中黏胶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2∶1,推测GG'致死,dd'不致死,故基因G和G'是相同基因,基因d和d'是不同基因,B错误;
C、子代中的正常眼果蝇(gg'dd')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为ggdd(致死)、g'g'd'd'(致死)、gg'dd',即后代的基因型不变,C正确;
D、子代中的黏胶眼果蝇(G'gD'd、Gg'Dd')和正常眼果蝇(gg'dd')自由交配,子代基因型与表型如表所示
由表可知,后代中正常眼占1/3,D正确。
19.将正常生长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图1表示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图,图3表示不同的激素处理方式与胚芽鞘生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曲线上的点A、B依次可对应根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2f,则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是f~2f
C.图3中“?”的处理方式可以是不加激素或加等量的蒸馏水
D.IAA和GA3在促进胚芽鞘生长方面呈协同作用
【答案】B
【解析】图1中:B为根的远地测,A为根的近地侧,C为茎的近地侧,D为茎的远地测。
图2中:g为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图3中:实验中不同的处理均会增加胚芽鞘的长度,且IAA和GA3的共同处理促进作用更明显。
A、图1中,根据生长速度可知,B为根的远地测,A为根的近地侧,A正确;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2f,则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2f,且生长速度慢于近地侧,故小于f,B错误;
C、图3中“?”的处理方式可以是不加激素或加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以观察不同激素的作用效果,C正确;
D、根据IAA和GA3共同作用的促进作用高于二者单独作用可知,二者在促进胚芽鞘生长方面呈协同作用,D正确。
20.双层平板法是一种利用底层和上层均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噬菌体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是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看见由于噬菌体侵染周围细菌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即噬菌斑。通常一个噬菌斑来自原液中的一个噬菌体。根据噬菌斑的数目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噬菌体的宿主细胞
B.加入混合液后,使用灭菌后的涂布器将混合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C.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D.双层平板法获得的噬菌斑不易发生上下重叠现象
【答案】CD
【解析】双层平板法,先在培养皿中倒入底层固体培养基,凝固后再倒入含有宿主细菌和一定稀释度噬菌体的半固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噬菌斑的数量。双层平板法的优点:①加了底层培养基后,可使原来底面不平的玻璃皿的缺陷得到了弥补;②所形成全部噬菌体斑都接近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不仅每一噬菌斑的大小接近、边缘清晰,而且不致发生上下噬菌斑的重叠现象;③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A、选择培养基就是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会把那些不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的细菌淘汰掉,剩下的就是符合条件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不是选择培养基,A错误;
B、据题意可知,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是培养基和混合液一起倒平板,不是混合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B错误;
C、双层平板法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C正确;
D、双层平板法所形成全部噬菌体斑都接近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不仅每一噬菌斑的大小接近、边缘清晰,而且不致发生上下噬菌斑的重叠现象,D正确。
三、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气候变暖,将会使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降低,干旱胁迫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研究增温、增CO2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以玉米(生长周期为120天)为实验材料,在三组不同条件下种植,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条件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种植34天
种植82天
A组
环境温度,大气CO2浓度
37.6
24.9
B组
环境温度+2℃,大气CO2浓度
40.0
18.7
C组
环境温度+2℃,两倍大气CO2浓度
42.6
22.9
(1)分析增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应对比上表中______组的数据。
(2)表中数据表明,CO2浓度升高导致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是______,C组条件下对光合速率起限制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下的植物,在低CO2浓度下对CO2的利用能力会下降,请利用上述材料和实验条件设计验证这一结论的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将长势一致的桃树幼苗平均分成对照组、干旱处理、干旱后恢复供水三组,只给予成熟叶14CO2,检测成熟叶14CO2光合产物滞留量;一段时间后,检测光合产物在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分配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①由图可知,干旱胁迫会导致成熟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量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和B
(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浓度升高使暗反应速率加快 光照强度、温度
(3)实验思路:将种植了82天的C组玉米植株移植于B组实验条件下种植,同时将种植了82天的B组玉米植株在原条件下继续种植,种植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二者的光合速率
(4) ①减少 图中干旱处理组成熟叶光合产物滞留量增加
②既能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又能保障CO2供应,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解析】分析表格:本实验研究增温、增CO2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温度和种植天数,因变量为光合速率。表中数据显示:A与B相比在种植天数为34天时,增加温度光合速率会增加,种植82天时,增加温度光合速率会减少。B和C相比,种植34和82天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速率都增加。
(1)分析增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环境温度,CO2浓度是无关变量,A和B两组中自变量是环境温度,所以应对比上表中A和B两组。
(2)CO2浓度升高导致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浓度升高使暗反应速率加快。C组CO2浓度倍增,但光合速率并未倍增,此时起限制作用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3)本实验要验证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下的植物,在低CO2浓度下对CO2的利用能力会下降,实验材料是C组植物,然后放在低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也就是将种植了82天的C组玉米植株移植于B组实验条件下种植,同时将种植了82天的B组玉米植株在原条件下续种植,种植和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二者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前者的光合速率低于后者。
(4)①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干旱处理后成熟叶中14C光合产物的滞留量增加,说明干旱胁迫会导致成熟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量减少。
②在干旱条件下,蒸腾作用过强会导致植物缺水萎蔫,植物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这样既能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又能保障CO2供应,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22.(10分) 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的现象。水稻的雄性育性(可育或不育)是由细胞核基因(Rf、rf)和细胞质基因(N、S)共同控制,只有基因型为S(rfrf)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雄性不育的水稻做_____(填“母本”或“父本”)与基因型为_____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雄性不育。培育雄性不育的水稻,在育种方面的应用价值是_____。
(2)研究表明,植物的不育分为个体基因决定型(类型1)和配子基因决定型(类型2),类型1中只有基因型为S(rfrf)的个体不育,类型2中只有基因型为S(rf)的花粉不育。某植物S(Rfrf)的植株自交,若不育类型为类型1,则子代基因型有_____种;若不育类型为类型2 ,则子代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中基因型_____的植株花粉一半不育,一半可育。
(3)若进一步研究植物的Rf、rf基因结构的差异,可以用限制酶X处理该植物Rf、rf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查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其中1300对碱基的片段代表Rf基因。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从碱基水平分析,电泳结果2表明:rf基因由Rf基因发生_____导致基因突变产生。电泳结果1表明:rf基因由Rf基因发生_____导致基因突变产生,该电泳结果中Rf基因由1300对碱基的片段变为rf基因的1200对碱基和100对碱基两种片段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 母本 N(rf rf) 产生的花粉不育,减少了去雄的操作
(2) 3 2 S(Rf rf)
(3) 碱基对的缺失 碱基对的替换 Rf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后新增了一个限制酶X的酶切位点
【解析】
(1)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花粉,只能作母本。细胞质基因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雄性不育植株做母本,只能给子代提供 S 的质基因,子代全为雄性不育 S(rf rf),父本应不含Rf基因。另外,父本还需要可育,所以父本基因型为 N(rf rf)。培育雄性不育的水稻,在育种方面的应用价值是产生的花粉不育,减少了去雄的操作。
(2)若雄性不育类型为类型 1,则 S(Rf rf)基因型个体为雄性可育类型,子代质基因为 S,核基因为 Rf rf、Rf Rf、rf rf 所以子代共 3 种基因型;若不育类型为类型 2,则S(Rf rf)基因型的子代中,基因型为 S(Rf)的花粉可育而基因型为 S(rf)的花粉不育,雌配子全部正常,所以子代基因型为 S(Rf rf)、S(Rf Rf)所以子代共有 2 种基因型,基因型为 S(Rf rf)植株的花粉一半不育,一半可育。
(3)电泳结果 2 表明,Rf 基因突变后,酶切的碱基对由 1300 成为了 1258,所以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电泳结果 1 表明,Rf 基因突变后,酶切的碱基对数没有改变,所以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新增了一个限制酶 X 的酶切位点,由原来一个片段成为了两个片段。
23.(9分) 糖尿病(DM)主要有2种类型:I型和II型。II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引发II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肥胖、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尿崩症(DI)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ADH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1)ADH通过调控___的多少实现对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促进ADH分泌增多的因素是___升高。
(2)尿崩症患者也会出现类似于糖尿病的多饮、多尿的症状。某患者出现了多饮、多尿等症状,若要判断该患者是糖尿病还是尿崩症,请写出简便的临床检查方法:______。
(3)为探究黄连素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选取若干生长状况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始终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其他4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一定量的STZ(有破坏胰岛B细胞的作用)。随后,利拉鲁肽组(一种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每天皮下注射一定量利拉鲁肽,持续4周;小剂量、大剂量黄连素组,分别连续用一定剂量的黄连素灌胃4周。12周后,给每组大鼠灌胃等量葡萄糖溶液,随后抽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1:检测每组大鼠胰岛素含量如图2所示。
本实验中给大鼠注射一定量STZ的目的是:___。设置利拉鲁肽组的目的是:___。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
【答案】(1) 尿量(或水的重吸收或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细胞外液渗透压(或血浆渗透压或渗透压)
(2)检查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如果含有葡萄糖则为糖尿病(或者检查尿液的渗透压)
(3) 构建II型糖尿病模型鼠(或获得胰岛B细胞功能被破坏了的小鼠) 作为阳性对照,证明黄连素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一定量的黄连素能增加II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进而降低血糖含量
【解析】
(1)抗利尿激素主要通过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的多少实现对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当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2)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尿崩症患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可通过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进行判断患者属于糖尿病还是尿崩。
(3)由题意可知,正常对照组胰岛素分泌正常,其他4组先给子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一定量的STZ(有破坏胰岛B细胞的作用),此时4组患糖尿病。利拉鲁肽组(一种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每天皮下注射一定量利拉鲁肽,持续4周,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小剂量、大剂量黄连素组,分别连续用一定剂量的黄连素灌胃4周,作为实验组。由图1,2可知,利拉鲁肽可显著抑制血糖含量升高,黄连素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中给大鼠注射一定量STZ是为了获得II型糖尿病模型鼠;设置利拉鲁肽组是为了证明黄连素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由图1,2可知,一定量的黄连素能增加II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进而降低血糖含量。
24.(11分) 米氏凯伦藻是一种红藻,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江苏海洋大学某研究小组通过测定红藻细胞数量,研究不同紫菜干体(紫菜在40℃下烘干处理4天,粉碎至0.3mm)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海洋中藻类资源丰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组分。若某种鱼类以红藻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____营养级,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____。
(2)不同深度的海洋中,藻类的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短时间内接近“____”型曲线增长。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原因有:____。
(3)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0.4 g/L、0.8 g/L、1.6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到处于指数增长期的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以分析其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同时设定____的对照组,每个培养瓶设置3个重复。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紫菜干体溶液浓度超过_____时,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尝试分析紫菜干体抑制红藻生长的原因: ____。
(4)研究小组继续开展添加1.6g/L紫菜干体对米氏凯伦藻培养液中N、P元素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2,尝试分析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原因_____ 。
【答案】(1) 第二 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2) 垂直 J 红藻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会引起海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海洋生物死亡;部分红藻有毒性,鱼类捕食后死亡等(答案合理即可)
(3) 不添加紫菜干体 0.8 g/L 紫菜分泌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红藻的生长
(4)红藻死亡后细胞破裂,细胞内含N、P化合物溶出
【解析】
(1)在食物链上,植物一般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若某种鱼类以红藻(第一营养级)为食,那么它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动物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不同深度的海洋中,藻类的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短时间内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接近“J”型曲线增长。米氏凯伦藻大量增殖形成赤潮,红藻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会引起海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海洋生物死亡;部分红藻有毒性,鱼类捕食后死亡等,因此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3)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紫菜干体溶液,因此对照组是不添加紫菜干体。据图可知,0.4 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后与对照组米氏凯伦藻相差不大,0.8g/L和1.6 g/L的紫菜干体溶液加入后比对照组米氏凯伦藻少,因此紫菜干体溶液浓度超过0.8g/L时,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紫菜干体抑制红藻生长的原因是紫菜分泌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红藻的生长。
(4)据图2可知,添加1.6g/L紫菜干体后,培养液中总氮和总磷量比对照组增加,可能是红藻死亡后细胞破裂,细胞内含N、P化合物溶出。
25.(13分) 新冠疫情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PCR法,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
(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来进行。据图1分析,选择的引物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3)下表是SARS-CoV-2核酸检测时PCR仪参数设定要求;
步骤
a、病毒cDNA合成
b、预变性
c、变性
d、?
温度
50℃
95℃
95℃
60℃
时间
15min
5min
5s
40s
循环
1
1
45
①步骤a的反应时间要足够长,其目的是_____。
②步骤d的主要包括PCR过程的_____阶段。
(4)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电泳来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提纯的目的基因片段),3号泳道为实验组。标准(Marker)的实质为不同已知长度的DNA片段混合物:3号泳道的若出现杂带,原因一般有_____(至少答出两点)。
(5)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_____(答出1种情况即可):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而抗体检测为阴性,说明_____。
【答案】(1) 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2) II、III 使Taq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3) 保证样本中病毒RNA均能逆转录形成cDNA 复性、延伸
(4)模板受到污染;引物的特异性不强;复性温度偏低;Mg2+浓度过高等
(5) 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已康复 己感染新冠病毒,还未康复
【解析】(1)PCR是一项体外扩增DNA的技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要运用该技术,需要用到的酶是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为DNA)和TaqDNA聚合酶(PCR扩增用)。
(2)PCR扩增时,需要一对方向相反的引物,且引物应与模板的3'端(-OH端)结合,结合图示可知,要扩增目的基因,应选择引物II、III;引物的作用是使Taq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3)①步骤a是病毒cDNA的合成过程,该过程要保证反应时间足够长,目的是保证样本中病毒RNA均能逆转录形成cDNA 。②PCR技术主要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故步骤d主要包括PCR过程的复性、延伸。
(4)据图可知,3号泳道有杂带出现,原因可能是:模板受到污染;引物的特异性不强;复性温度偏低;Mg2+浓度过高等。
(5)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该个体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病毒消灭,则核酸检测为阴性,但由于抗体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在体内存在一段时间,故抗体检测为阳性;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该个体体内仍含有病毒的核酸,机体仍进行特异性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则说明该人已经感染新冠病毒,为患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A卷)(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全国甲卷)(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南卷)(全解全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0,1±3,86,74,7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