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 第12讲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基础版 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244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 第12讲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基础版 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244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 第12讲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基础版 试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244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 第12讲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基础版 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2441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 第12讲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基础版 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2441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 第12讲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基础版 试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2441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12 化学品的合理利用
【知识导图】
【重难点精讲】
一、化学品的分类
(1)大宗化学品:如乙烯、硫酸、纯碱和化肥等。
(2)精细化学品:如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
二、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
1.合理使用化肥
(1)考虑因素: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性质。
(2)应用实例: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必须作改性处理后才能施用。
(3)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①很多化肥易溶于水,过量施用造成浪费。
②部分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
③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结构。
2.合理使用农药
(1)农药的发展:
①第一代农药:天然植物艾蒿、烟草(药效低)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 (难代谢, 污染环境)。
②第二代农药:元素有机农药,如含磷有机物马拉硫磷、甲肿钠、氨基甲酸酯,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③第三代农药:对人无毒或毒性甚小的天然分子或模拟天然分子。如拟除虫菊酯(俗称除虫菊)和特异性农药都属于第三代农药。
(2)农药的发展方向高效、低毒和低残留。
(3)不合理施用农药的危害
①农药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广泛而复杂的影响。
②农药会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
③农药会造成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利
弊
(1)提高农产品产量。(2)与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相比,化肥和合成农药用量少、见效快。(3)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1)滥用药物会破坏生态环境。(2)研究和施用杀虫剂等农药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3)影响食品品质。
二、合理用药
1.药物的分类:药物按来源分为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
2.药物的作用机理
(1)有的药物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而发挥药效,如抗酸药。
(2)更多药物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药效,其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3.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化学名称是阿斯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的治疗,防心血管老化等。
(2)以水杨酸为原料制取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胃痛、头痛、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4.合理使用药物
(1)药物的两面性:一方面能促进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可能会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2)合理用药的原则: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等原则。
(3)合理用药主要考虑的两个方面问题
①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与时间等因素。
②机体方面: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心理与遗传等因素。
(4)拒绝毒品。
(5)滥用药物的表现:无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滥用抗生素;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等。
5.重要人工合成药物
类别
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
抗酸药
定义
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同时还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代谢物
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
典型实例
阿司匹林
青霉素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碳酸镁
结构简式(化学式)
-
Al(OH)3、Mg(OH)2、NaHCO3、MgCO3
主要用途
解热镇痛;防止心脏病、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植物开花
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如肺炎、脑膜炎、淋病和外伤感染
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
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等
青霉素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胃穿孔病人不能服用产生CO2的抗酸药,以防加重病情
6.抗生素的利与弊
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同时也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并且还会出现一些毒副作用,这些问题已经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抗体,这种抗体是可以传递的。例如,青霉素在早期使用中,可以治疗大多数细菌引起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破伤风、淋病等,但是现在临床治疗中常常无效。另外,抗生素会产生副作用,轻则出现皮疹,重则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甚至休克、死亡。抗生素属于处方药。
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1.类别、功能、品种
类别
功能
品种
着色剂
改善食品色泽
天然色素如红曲红等;合成色素如柠檬黄等
增味剂
增加食品鲜味
味精等
膨松剂
使食品膨松或酥脆
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凝固剂
改善食品形态
盐卤、葡萄糖酸-δ-内酯
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亚硝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
抗氧化剂
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抗坏血酸(维生素C)
营养强化剂
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
碘酸钾、维生素、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
2.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以下五点基本要求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3.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有以下四点:(1)控制食品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微生物变化,以减少因食品变质而引起的损耗,降低微生物的危害,保证食品的质量;(2)延长食品的有效保存期;(3)便于食品加工,有利于加工工艺(4)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过量使用防腐剂亚硝酸钠会有致癌的可能。
【典题精练】
考点1、考查化肥的合理施用
例1.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
A.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B.化肥的肥效快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解析:施用化肥的目的就是使农作物增产,A正确;化肥含营养素少,但量多见效快,农家肥含营养素种类多,但量少,见效慢,B正确;由于化肥中含有氮、磷等元素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赤潮或水华现象,所以应该合理的使用化肥,C错误;化学式中含有营养元素N、P、K中的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叫复合肥,所以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D正确。
答案:C
考点2、考查农药的合理使用
例2.DDT是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他因此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早期人们使用DDT的主要目的在于消灭蚊、蝇等害虫,现在国际上已禁止使用,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蚊、蝇已产生抗药性,DDT对它们不再具有杀灭效果
B.容易降解,毒性太小
C.它很难降解,在体内聚集后引起人中毒
D.制造DDT的成本太高,价格太贵
(2)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在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在喜马拉雅山的积雪中也发现了DDT。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解析:由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很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它进入人体后引起人慢性中毒,且它能在生物链中富集,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答案:(1)C (2)B
名师点睛:DDT是一种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曾被广泛使用.它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物危害极大,目前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考点3、考查药物的正确使用
例3.下列关于药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包装上印有“OTC”标识的为非处方药
B.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药的主要成分
C.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D.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可以放心大量使用
【答案】D
【解析】A.包装上印有“R”标志的药品属于处方药,“OTC”字样表示是非处方药,故A错误;
B.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可作为治疗胃酸药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C.阿司专匹林是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故C正确;D.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使用前需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且不能大量使用,故D错误;故选D。
名师点睛: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使用前需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且不能大量使用是生活常识,也是解答关键。非处复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考点4、考查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例4.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辣椒红、山梨酸钾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的铁、粮食制品中加的赖氨酸
解析:胡萝卜素属于着色剂,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而且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味精属于调味剂;辣椒红属于着色剂,山梨酸钾属于防腐剂;酱油中加的铁、粮食制品中加的赖氨酸均属于营养强化剂。
答案:D
考点5、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食品添加剂与提倡“绿色食品”相违背
B.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用,以防中毒
C.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故不限量使用
D.食品添加剂在合理的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点5、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解析:“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食品,要求生产食品的环境好,食品的生产过程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产品经过专门检测,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或延长保质期而加入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提倡“绿色食品”不相违背。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化学合成品,只要在合理的限量范围内使用,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答案:D
名师点睛: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应参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常用的着色剂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二氧化硫、酸等。
随堂练习: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答案】B
【解析】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且铜离子有毒,故A不选;B.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可以作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的物质,故B选;C. 食盐不能吸收水分,食品的调味剂;故C不选;D.生石灰能够吸水,能防止食品受潮,但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D不选;答案选B。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氯化钾 D.氢氧化钠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铝是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A符合题意;B.氯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钾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答案】D
【解析】A、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B、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C、柠檬黄属于着色剂;D、正确。
4.营养强化剂是为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强制添加的物质,比如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食盐中加碘,所加“碘”指的是( )
A.碘单质 B.碘酸钾
C.碘化钾 D.次碘酸钾
【答案】B
【解析】营养强化剂是为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强制添加的物质,比如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食盐中加碘,所加“碘”指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我国加碘盐中主要加入的含碘元素的物质是碘酸钾,故答案选B。
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 )
A.添加了绿色色素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原料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食品
D.原料生产及加工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的食品
【答案】D
【解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因此绿色食品是在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没有污染的食品,答案选D。
6.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需要多吃水果和蔬菜,故A错误;B.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必要的,故B错误;C.维生素在人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故C正确;D.多吃海带可以补碘,不可防治缺铁性贫血,故D错误。故选D。
7.下列有关药物知识不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可以抵抗所有细菌的感染,所以可以大量使用
B.因为肠溶衣在碱性肠液下溶解才能发挥药效,所以肠溶片不可嚼碎服用
C.可自行购买标有“OTC”的非处方药
D.胃酸过多且有胃溃疡的病人可服用
【答案】A
【解析】A.抗生素在对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组织器官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A错误;B.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肠溶片剂应整片吞服,切不可嚼碎服用,故B正确;C.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均有“OTC”标识,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故C正确;D.可与胃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而使胃酸过多的症状得以缓解,故D正确;故选A。
8.某地筹建中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将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在一些生产思路上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增产效益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环境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在给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答案】D
【解析】A. 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可以提高增产效益,A正确;B. 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其光合作用,B正确;C. 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环境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C正确;D. 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熟石灰和硝酸铵反应生成NH3放出,会损失肥效,D错误。答案选D。
9.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因此使用此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
B.减少药物剂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耐药性
C.止咳糖浆可以用饮料稀释服用
D.非处方药安全系数大,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
【答案】C
【解析】A.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但容易造成药物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故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故A正确;B.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随意减少药物剂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耐药性,故B正确;C.不可以用饮料稀释止咳糖浆,否则会降低药效,故C错误;D.非处方药相对于处方药来说安全系数大,所以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自行使用,故D正确;选C。
10.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
A.Fe2+ B.Fe3+ C.单质铁 D.氧化铁
【答案】A
【解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它以二价铁离子的形式参与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构成,这里的“铁”指Fe2+,故选A。
19.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场合使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制银色漆颜料⑤用明矾净水⑥明矾和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制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药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③⑤⑧⑨ B.⑥⑧⑨ C.③⑤⑨ D.③⑤⑥⑦⑧⑨
【答案】D
【解析】由铝的应用可知,铝制炊具、铝制成易拉罐、使用铝包装糖果和小食品、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都有可能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都需要加以控制,所以加以控制的是③⑤⑥⑦⑧⑨,选D,故答案为:D。
11.膳食中的钠主要存在于食盐中,它是烹饪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保证肌体水分平衡的最重要物质。钠缺乏症可造成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由于失水体重减轻、肌肉痉挛、恶心、腹泻和头痛。膳食中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将导致高血压。这里涉及到的钠指的是( )
A.钠单质 B.食盐 C.钠离子 D.碳酸氢钠
【答案】C
【解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膳食中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将导致高血压,这里涉及到的钠指的是钠离子,故选C。
12.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
A.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
B.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答案】B
【解析】A、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菌消毒, A正确;B、碘单质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KIO3中不含碘单质,B错误;C、Na2CO3是强碱弱酸盐,CO32-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油污属于酯,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彻底的水解,从而洗去油污,C正确;D、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的成份分别为纤维素和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纤维素没有,D正确。答案选B。
13.生活中常用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就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
B.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C.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
【答案】B
【解析】A、用硫酸钡做内服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所以可以做消毒剂或漂白剂,B正确;C、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雨水中亚硫酸被氧化为强酸硫酸,酸性增强,C错误;D、碘化钾能溶于水,性质不稳定,D错误;答案选B。
14.下列有关食物色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适用于全部人群
B.超量使用对人体有害
C.可以使食品增色
D.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两类
【答案】A
【解析】A.人的体质各异,对食物色素的反应也会不同,所以食物色素不可能适用于全部人群,错误;B.食物色素属于着色剂,使用着色剂,必须有严格的控制,过量使用对人体有害,正确;C.食物色素可以使食品增色,正确;D.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都能使食品增色,正确;故选A。
15.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商品供应商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生石灰、蔗糖
B.硅胶(具有吸湿性)、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根据防氧化就是防止氧气的进入并与之反应,防受潮就是防止水分的进入分析。
A.生石灰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A错误;B.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硫酸亚铁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B正确;C.食盐不能吸收水分,硫酸亚铁可以防止食品被氧化,故C错误;D.生石灰能吸收水分,但是食盐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D错误.答案选B。
16.食品添加剂关系到大家健康,下列物质中的添加剂作用不正确的是
A
B
C
D
防治高血压
防治缺铁性贫血
做甜味剂
做防腐剂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 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不能防治高血压;A项错误;B. 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B项正确;C. 白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可做甜味剂,C项正确;D. 亚硝酸钠为食品防腐剂,D项正确;答案选A。
17.下列物质既可以作防腐剂,又可以作调味剂的是
A.味精 B.食盐
C.亚硝酸钠 D.苯甲酸钠
【答案】B
【解析】A、味精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调味剂,不具有防腐的作用,A错误;B、食盐是一种常用的咸味调味剂,用食盐腌制食品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所以食盐又是一种食品防腐剂,B正确;C、亚硝酸钠作为肉类的发色剂、防腐剂,不具有调味的作用,C错误;D、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但不具备调味剂的功能,D错误;答案选B。
18.生活中应注重食谱营养搭配的均衡性,下列午餐食谱中最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的是( )
A.馒头、榨菜、黄瓜、香蕉
B.面条、醋溜土豆丝、素炒白菜
C.米饭、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
D.米饭、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蒜蓉生菜、苹果
【答案】D
【解析】A.馒头、榨菜、黄瓜、香蕉含有糖类、维生素、但缺少蛋白质,营养不全面,错误;B.面条、醋溜土豆丝、素炒白菜,缺少蛋白质,营养不全面,错误;C.米饭、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缺少维生素,营养不全面,错误;D.米饭、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蒜蓉生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营养均衡,食谱中最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正确。故答案选D。
19.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氧气
(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A.热稳定性差 B.增加甜味
C.产生二氧化碳 D.提供钠离子
(3)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颜色 B.测量比值
C.加热灼烧 D.分别闻味
(4)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属于盐类 B.能溶于水
C.属于烃类 D.不易分解
【答案】(1)CD (2)AC (3) C (4) C
【解析】(1)油炸虾条、薯片中的油脂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易被氧化,答案选CD;
(2)由“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可知,碳酸氢钠在面包发热过程中产生了气体;由2NaHCO3Na2CO3+CO2↑+H2O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答案选AC;
(3) A.两种待鉴别的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故A错误;
B.在溶液浓度未知时不能确定其密度的相对大小,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蒸发后得氯化钠白色固体,灼烧显黄色(Na+焰色),而葡萄糖蒸发后得白色固体,灼烧时分解生成碳而变黑,故C正确;
D.两种待鉴别的溶液都不易挥发,无气味,故D错误;
答案选C;
(4)苯甲酸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且不易分解,但所含元素除C、H外还有O、Na,不属于烃类,答案选C。
20.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化肥与农药的发展对农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等,它们或是酶的组成成分,或能提高酶的活性,是农作物体内营养物质形成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常用铜肥是胆矾,在盐碱地(土壤)施用胆矾时宜将溶液_____________(填“喷在叶片上”或“随水灌人土壤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药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常用配方为硫酸铜、熟石灰、水,三者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分析其防治病虫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喷在叶片上 (2) 在碱性条件下生成不溶物,农作物根部不易吸收 波尔多液结合酸性物质释放出,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解析】(1)在碱性土壤中,由于Cu2+易与碱性物质结合生成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的不溶物,所以宜将胆矾()溶液喷施在农作物叶片上,故答案为:喷在叶片上;Cu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不溶物,农作物根部不易吸收;
(2)波尔多液在农作物表面结合酸性物质释放出Cu2+,Cu2+为重金属离子,其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而达到杀菌效果,故答案为:波尔多液结合酸性物质释放出Cu2+,Cu2+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21.有四种常见药物:①阿司匹林、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是_______(填序号)。
(2)滥用_______(填序号)药物会导致不良后果,若过量服用会引起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溶液。
(3)某同学胃酸过多,应选用的药物是______(填序号);抗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写出一种抗酸药中和胃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 (2) ① (3)③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因麻黄碱是一种生物碱,能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兴奋作用,则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故答案为:④;
(2)阿司匹林为感冒用药,但因其含有水杨酸,服用过量易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注射NaHCO3来降低酸性,故答案为:①;
(3)因胃酸的成分为盐酸,治疗胃酸过多则选择胃舒平,因氢氧化铝与酸反应可减少盐酸,若不是胃溃疡的病人,也可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物;其中氢氧化铝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③;。
22.营养平衡、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健康和提高免疫力。
①向食品中加入调味剂,能改善或改变食品的口味,下列不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食盐 b.辣椒粉 c.小苏打
②人体如果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生理机能就会下降,儿童还可能会智力发育迟缓,该微量元素是_____ (填字母)。
a.碘 b.锌 c.铁
③抗生素是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或能杀灭某些微生物的一类物质,下列属于抗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阿莫西林 b.胃舒平 c.阿司匹林
【答案】①c ② c ③ a
【解析】①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常见的调味剂有食盐、糖、味精、食醋、酱油、料酒等,其中小苏打属于发泡剂,不属于调味剂,故合理选项是c;
②人体如果缺乏铁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故合理选项是c;
③a.阿莫西林是抗生素,a正确;
b.胃舒平是抗酸药,不属于抗生素,b错误;
c.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c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5分,共45分)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解析:A项中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B项中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C项中柠檬黄属于着色剂;只有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D
2.营养强化剂是为了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强制添加的物质,比如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食盐中加碘,所加“碘”指的是( )
A.碘单质 B.碘酸钾
C.碘化钾 D.次碘酸钾
解析:食盐中所加的“碘”为KIO3。
答案:B
3.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为C6H5COONa。下列有关苯甲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甲酸钠的溶液呈中性
B.苯甲酸钠溶液呈酸性
C.苯甲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苯甲酸
D.苯甲酸钠可以通过苯甲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来合成
解析:C6H5COONa+H2O―→C6H5COOH+NaOH呈碱性,A、B错误;的酸性大于H2CO3的酸性,C错误,D正确。
答案:D
4.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必须按卫生部门的规定使用
B.食品添加剂必须用天然植物制造
C.柠檬黄常用来作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
D.醋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品
答案:B
5.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A.盐酸 B.醋酸
C.硫酸 D.硝酸
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
答案:A
6.对于胃溃疡较重的病人,不适合使用的抑酸剂是( )
A.Mg(OH)2 B.Al(OH)3
C.NaHCO3 D.Na3C6H5O7·2H2O
解析:胃溃疡病人的胃壁已遭到较严重破坏,若服药后产生气体,可能导致胃穿孔。
答案:C
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 )
A.添加了绿色色素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原料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食品
D.原料生产及加工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的食品
解析: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都没有受到污染的食品。它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
答案:D
8.滴滴涕(DDT)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虫剂,其结构简式为。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而大量使用,最终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DT也能杀死有益的生物
B.DDT极易溶于水
C.DDT是烃的衍生物
D.DDT不易被生物分解
解析:根据对DDT性质的描述,“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可以判断出DDT对有益生物同样有毒、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稳定不易分解。
答案:B
9.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推断,其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该物质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
B.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反应
C.该物质可水解生成水杨酸
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解析:阿司匹林的结构中含有苯环、羧基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水杨酸。该物质为有机物,且含有苯环及结构,因此,阿司匹林不易溶于水。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1分,共55分)
10.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氧气
(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A.热稳定性差 B.增加甜味
C.产生二氧化碳 D.提供钠离子
(3)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颜色 B.测量比值
C.加热灼烧 D.分别闻味
(4)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图。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属于盐类 B.能溶于水
C.属于烃类 D.不易分解
解析:(1)油炸虾条、薯片中的油脂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易被氧化。(2)由“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可知,碳酸氢钠在面包发热过程中产生了气体;由2NaHCO3Na2CO3+CO2↑+H2O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3)两种待鉴别的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皆不易挥发,故A、D选项不正确;在溶液浓度未知时不能确定其密度的相对大小,B不正确;氯化钠溶液蒸发后得氯化钠白色固体,灼烧显黄色(Na+焰色),而葡萄糖蒸发后得白色固体,灼烧时分解生成碳而变黑,答案选C。(4)苯甲酸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且不易分解,但所含元素除C、H外还有O、Na,不属于烃类。
答案:(1)CD (2)AC (3)C (4)C
11.有一个食品广告称:“我公司生产的新型糕点不含糖,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选择”。下表是其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品名
×××
配料
鲜鸡蛋、精面粉、精炼植物油、碳酸氢钠、甜蜜素、柠檬黄、苯甲酸钠等
保质期
120天
生产日期
见包装袋封口
(1)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2)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
(3)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
(4)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__;
(5)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
(6)属于膨松剂的是________;
(7)请分析广告的说法是否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该食品的配料表上的物质可知:鲜鸡蛋富含蛋白质;精面粉富含淀粉(糖类);精炼植物油富含油脂;碳酸氢钠属于疏松剂;甜蜜素属于调味剂;柠檬黄属于着色剂;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该食品广告中称新型糕点不含糖,而精面粉中的淀粉就属于糖类,故该说法不科学。
答案:(1)鲜鸡蛋 (2)精炼植物油 (3)苯甲酸钠 (4)柠檬黄 (5)甜蜜素 (6)碳酸氢钠 (7)不科学,精面粉中的淀粉就属于糖类
12.民以食为天,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90%以上的食品中含有添加剂。
(1)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在沥青公路上的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卫生部印发首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下列在食物中的添加剂(括号内物质)不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是________。
A.海参(甲醛) B.白酒(甲醇)
C.奶粉(三聚氰胺) D.食盐(KIO3)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错误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解析:(1)本题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沥青中含有各种烃,亚硝酸钠有剧毒,无烟煤中含有有毒气体,瘦肉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A选项正确。(2)A、B、C选项中的添加剂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D选项中食盐加KIO3,是全民补碘的要求,KIO3属于营养强化剂。(3)在肉类制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肉类变质,但加入过多容易致癌;制作膨化食品时应用NaHCO3或NH4HCO3作膨化剂。
答案:(1)A (2)D (3)D
13.近年,一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在开发新药时如何减少毒副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下列结构简式中,Ⅰ是扑热息痛,Ⅱ是阿司匹林,它们都是临床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但Ⅰ易导致肾脏中毒,Ⅱ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多用会引起胃溃疡。Ⅲ是扑炎痛,它是根据药物合成中“拼合原理”的方法,设计并合成出的解热镇痛药。这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如下:
试回答:
(1)为什么阿司匹林会有上述的毒副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扑炎痛的反应属于有机化学中的哪一类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炎痛本身并无解热镇痛的功效,但口服进入人体内后会产生上述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没有Ⅰ和Ⅱ那么明显,试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于阿司匹林中含有羧基,显酸性(包括水解作用产生的酸)
(2)酯化反应
(3)扑炎痛在体内(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变成Ⅰ和Ⅱ,因此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同时,比单独服用Ⅰ和Ⅱ的药剂量减少了至少一半,故降低了毒副作用
14.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病人患了感冒会咳嗽、流涕、发烧,多喝开水多休息,适当服用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可以舒缓症状,减轻病情。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感冒发烧的药,从分子结构上看,它可以看做是乙酸酯,其结构简式为
(1)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反应中,可以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代号)。
(2)根据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断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序号)。
①中和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取代反应
(3)阿司匹林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可形成缓解长效药物,其中的一种结构为
则缓释长效阿司匹林载体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水杨酸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以解除水杨酸的中毒症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阿司匹林结构看出其有酯的结构和羧基官能团,可发生酯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与羧基的中和反应,还可发生苯环的加成反应。从结构式中可看出阿司匹林通过酯化反应连接在聚合物上,酯水解后可得载体的结构。NaHCO3只能与阿司匹林上的羧基反应。
答案:
(1)b、d (2)①②③
(3)
(4)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精练,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12讲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师提升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12讲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学生提升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巩固练习,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12讲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师满分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12讲化学品的合理利用学生满分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11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满分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11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满分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