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 一、单选题1.(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操作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A. B.C. D.2.(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中学生要有防范化学实验安全事故的意识。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危险药品,下列安全警示标志与之对应的是A. B.C. D.3.(2021·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一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C.将氢氧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得到无色溶液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与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无明显现象4.(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稀盐酸中:Na+、Ba2+、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1-C.在氯化钾溶液中:Na+、Ca2+、D.在氯化铵溶液中:K+、Cu2+、OH-5.(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C.稀释浓硫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二、实验题6.(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观察到小木片燃烧,小石片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2)乙: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产生大量气泡和__________。通过a和b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知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中作__________剂。(3)丙:对比c和d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金属活泼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7.(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3)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8.(2021·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1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控制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为干燥氧气,可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______(填药品名称)的E装置。(2)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氢气,a为进气口,请将图2中的导管用实线补画完整。9.(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现有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锌片等药品及相关仪器,请结合图的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欲用装置F收集氢气,应该从装置F的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气体。(3)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不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B能与空气反应C密度与空气接近(4)若用图中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10.(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甲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加入酸碱指示剂,于是停止了实验。【提出问题】乙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丙同学提出了四种猜想:猜想一:只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猜想二:有NaCl和HCl猜想三: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丁同学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实验探究】为进一步验证其余三种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①甲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因此,甲同学认为溶液中含HC1。②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观察发现无明显现象。因此,乙同学认为溶液中不含HC1。③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因此,丙同学认为溶液中含NaOH。【讨论分析】丁同学对三位同学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分析评价,他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继续探究】丁同学用pH试纸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__________性。【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和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__是正确的。【交流思考】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烧杯中的废液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11.(2021·西藏·统考中考真题)戴口罩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之一。一次性医用口罩绒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C3H6)n],随意丢弃易引起白色污染。某兴趣小组尝试用焚烧法对口罩绒布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聚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n+9nO26nCO2+6nX,X的化学式为______。(2)为“看见”CO2与NaOH的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反应。(3)将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吸收液。乙同学对吸收液的成分产生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吸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①Na2CO3、NaHCO3的溶液均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②NaOH与NaHCO3能反应。③Na2CO3+CaCl2═CaCO3↓+2NaCl;2NaHCO3+CaCl2═CaCO3↓+2NaCl+H2O+CO2↑【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______猜想三:Na2CO3、NaHCO3猜想四:NaHCO3【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吸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______溶液呈碱性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猜想______成立【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为了对吸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丙同学向吸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2.(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可燃冰的外观像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___________猜想三:CO2、CO、H2O。【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A~E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1)根据题设信息和查阅的资料推测猜想二的物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稍后观察到B、E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__________成立。(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A、B的装置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4)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__________中毒。13.(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西藏芒康县通过晾晒盐井水提取粗盐的生产方式历史悠久。粗盐溶液过滤后仍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某化学拓展实验小组欲探究粗盐样品中可溶性杂质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实验分析】(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2)步骤③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实验小组得出结论:此粗盐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14.(2021·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NaOH、Fe、CuO、CuCl2中的一种,C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1)C的化学式是______;(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A与B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参考答案:1.B【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气体从长导管进入,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可以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能除去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2.A【详解】A、图标为腐蚀品标志,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安全警示标志与之对应;B、图标为有毒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有毒品,故选项安全警示标志与之不对应;C、图标为自燃物品标志,浓硫酸不能自燃,故选项安全警示标志与之不对应;D、图标为易燃液体,浓硫酸不属于易燃液体,故选项安全警示标志与之不对应。故选A。3.A【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一氧化碳,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氢氧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得到黄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氨水与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将分别蘸有浓氨水与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4.C【详解】A、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选项错误;B、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B选项错误;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Na+、Ca2+、NO3-,既不会产生气体也不会产生沉淀,可以大量共存,故C选项正确;D、氢氧根和铜离子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氨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项错误;故该题选C。5.D【详解】A、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一,A错误。B、倾倒液体,瓶塞应倒放到桌面上,防止药品被污染,B错误。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吸水放热,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C错误。D、将导气管伸入水槽中火烧杯中液面以下,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D正确。故选:D。6.(1)可燃物(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催化(3)Mg 【详解】(1)甲:观察到小木片燃烧,小石片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填:可燃物;(2)乙:b试管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b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大量气泡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中a试管中的小木条不复燃,b试管中的小木条复燃,对比可知,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3)丙:实验中可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比d快,由此可知金属活泼性较强的是镁,故填:Mg。7.(1)长颈漏斗(2) CaCO3+2HCl=CaCl2+H2O+CO2↑ B(3)a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即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a端进入,故填:a。8.(1) 2H2O22H2O+O2↑ D 浓硫酸(2) 【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2)氢气的收集。(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2H2O22H2O+O2↑;D;浓硫酸;(2)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需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为进气口,因此a管要短;故答案为: 。9. 试管 集气瓶 b A BC或BF CaCO3+2HCl=CaCl2+H2O+CO2↑【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是试管,故填试管;仪器②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用装置F收集氢气,氢气应从短管,即b管进入瓶中,故填b。(3)B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气体,使用该方法收集的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能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也必须选择排水法收集,故填A。(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条件下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B,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即装置C或F,故填BC或BF;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10. NaCl HCl+NaOH=NaCl+H2O 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也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溶液中不一定有HCl 碱 三 加入适量酸,至溶液pH=7【详解】[提出猜想]如果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猜想一:只有生成物NaCl。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所以猜想四一定不成立,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讨论分析]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也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溶液中不一定有HCl。[继续探究]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得出结论]因为最终的溶液显碱性,且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所以猜想三是正确的。[交流思考]为防止污染环境,烧杯中的废液应加入适量酸,至溶液pH=7,即可排放。11. H2O 气球胀大 Na2CO3 溶液变红 一 或【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可知,反应前有6n个碳原子、12n个氢原子和18n个氧原子,反应后有6n个碳原子、12n氧原子,因此6nX中含有12n个氢原子和6n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X的而化学式为H2O;(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无明显现象,但瓶内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使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胀大说明反应发生;(3)猜想假设: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吸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碳酸钠。实验探究:步骤1:取吸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结论为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题干信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说明与氯化钙反应后溶液还呈碱性,而氯化钙为中性,则还有氢氧化钠,所以猜想一成立。交流反思:向吸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12. CO、H2O CO H2O 三 吸收燃烧产物中的CO2,避免对后续验证CO存在与否造成影响 因为当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携带一定的水分子,若A在B后,则无法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 CO【详解】(1)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猜想一为CO2、H2O,猜想三为CO2、CO、H2O。那么猜想二应当猜测甲烷均不完全燃烧,即不产生CO2,猜想二是:CO、H2O,一定有水,可能有CO;(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即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H2O;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CO2。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且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CO与三氧化二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故证明了CO的存在。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3)吸收燃烧产物中的CO2,因为后续验证CO存在与否时还要利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被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因为当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携带一定的水分子,若A在B后,则无法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对实验造成影响;(4)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CO中毒。13. 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镁离子 BaSO4 不同意 足量的稀盐酸可以与之前加入的适量碳酸钠反应,消除碳酸根对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的影响; 硫酸钠【详解】(1)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步骤①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溶液中无镁离子,故①空填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镁离子;(2)步骤③加入了足量稀盐酸和适量氯化钡是为了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其白色沉淀为BaSO4;(3)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从而影响对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以与之前加入的碳酸钠反应消耗掉碳酸根离子,避免其对硫酸根离子的检测产生影响,故答案为③不同意,④足量的稀盐酸可以与之前加入的适量碳酸钠反应,消除碳酸根对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的影响;(4)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氯化镁、氯化钙,加入氯化钡后产生沉淀,则证明此粗盐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14.(1)NaOH(2) CuCl2+2NaOH=Cu(OH)2↓+2NaCl 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A、B、C、D分别是NaOH、Fe、CuO、CuCl2中的一种,C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C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B是氯化铜,氯化铜会与铁反应,所以A是铁,D是氧化铜。【详解】(1)由分析可知,C的化学式是NaOH;(2)B与C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A与B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实验题,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8化学实验,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