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3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4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5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6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7页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构建体系·理思路,基础考点·自诊断,核心考点·课堂研,2水分因素,微点五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22·福建龙岩一模)圭亚那意为“多水的土地”,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3%,工业以采矿业和制糖业为主,首都乔治敦是圭亚那唯一的城市。R河是圭亚那最大河流,上、中游多急流、瀑布,入海口处海水呈黄褐色。下图示意圭亚那及周边地区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自然植被分界线东西两侧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2.R河入海口海水呈黄褐色的原因可能是(   )A.洋流将泥沙带至海洋表层B.海区藻类大量死亡后形成C.流域内工业污染物排放多D.上游泥沙和腐烂落叶染色
    【解析】 第1题,自然植被分界线以西为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形成草原气候,植被为疏林草原,东部为平原,形成雨林气候,植被以森林为主,B正确;该自然植被分界线东西两侧纬度位置、海陆分布相差较小,A、D错误;因地形的不同引起大气环流的不同,主导因素为地形,C错误;故选B。第2题,流经该地的洋流为暖流,非上升流,所以不能将泥沙带到表层,A错误;根据材料上中游多急流,流水侵蚀作用强,上游泥沙和腐烂落叶被流水携带到入海口,使河口处海水呈黄褐色,D正确;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主要以采矿业为主,导致水土流失,污染较少,C错误;藻类主要分布在上升流附近,该海域有暖流流经,营养物质较少,不易繁殖大量藻类植物,B错误。故选D。
    (2022·湖南株洲模拟)位于喜马拉雅中段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系统类型独特,具有丰富的自然垂直带谱,其土地覆被(是指能直接或通过遥感手段观测到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地表覆盖物)类型包括农田、森林、灌丛、稀疏植被、草地、裸地、冰川与永久积雪(简称冰川雪被)等。右图示意珠穆朗玛峰南北坡土地覆被优势垂直带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土地覆被优势垂直带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   )A.南坡类型多样,分布幅度宽B.北坡类型简单,分布幅度宽C.南坡类型简单,分布幅度窄D.北坡类型多样,分布幅度窄4.珠穆朗玛峰北坡缺少农田覆被优势垂直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降水少 B.坡度较陡C.水土流失较严重 D.土壤贫瘠
    5.与北坡相比,珠穆朗玛峰南坡冰川雪被分布下限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南坡(   )A.日照时间短 B.降雪量小C.日照时间长 D.降雪量大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珠穆朗玛峰南坡土地覆被优势垂直带类型多样,分布幅度宽,A正确。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农田覆被优势垂直带分布在山麓地带。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可知,珠穆朗玛峰北坡山麓地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而且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水分不足,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北坡缺少农田覆被优势垂直带,A正确。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珠穆朗玛峰南坡为阳坡,日照时间长,A错误;珠穆朗玛峰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因此,南坡冰川雪被下限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B错误,D正确。日照时间长,冰川雪被下限高(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雪线高),C错误。故选D。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1)~(3)题。
    核心考点一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2)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3)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主要特征。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推断“因”。例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大陆西海岸地区沙漠的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作用。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二、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四大应用
    考向一 结合区域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考查整体性特征(2022·湖北宜昌模拟)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主要受林龄和林分郁闭度(在阳光直射下,森林中乔木树冠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的比,反映了林分的密度)的影响。木质物残体指森林中一定直径大小的死亡木质性残体或碎片。下图示意黑龙江省某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储备量)分配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随着林龄升高(   )A.灌草层碳储量占比保持稳定B.乔木层碳储量与林龄成正比C.乔木层林分郁闭度逐渐减小D.木质物层碳储量占比在减小2.林龄7年以上的人工林中,灌草层碳储量占比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降低 B.林下气温升高C.林下光照变弱 D.林下水分减少
    3.影响该林场人工林树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树苗价格 B.区域气候C.造林面积 D.人工成本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树龄升高,木质物层碳储量占比在减小,D正确;而灌草层占比波动较大,A错误;乔木层碳储量和树龄也不成正比,B错误;乔木层郁闭度在增大,C错误。故选D。第2题,随着树龄增大,郁闭度变大,林下光照条件变差,限制林下植被生长,灌草层生物量快速下降,导致灌草层碳储量迅速下降,C正确;树龄增加,枯枝落叶增加,导致土壤肥力升高,A错误;郁闭度变大,林下气温降低,B错误;郁闭度增加,导致林下蒸发量减少,林下水分增加,D错误。故选C。第3题,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为水分和热量,选择人工林树种主要考虑区域气候,B正确。故选B。
    考向二 结合统计图考查降雨对其他要素的影响(2022·山东菏泽一模)生物结皮是由生长于土壤表层和近地表数毫米内的蓝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产流量增加 B.下渗量减少C.产流率降低 D.初始产流延后5.两种坡面初始产流早晚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C.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解析】 第4题,据左图可知,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使坡面的产流量减少,A错误;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会降低坡面流速,增加下渗,使下渗量增加,B错误;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降低坡面流速,使产流率降低,C正确;结合左图可知,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导致初始产流提前,D错误。故选C。第5题,据图可知,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生物结皮早于裸土,而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产流量增长缓慢,产流率也增长较慢,裸土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产流量快速增长,产流率也快速增大,从而可以推测,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开始下渗快,生物结皮坡面土壤较稳定;与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关系不大,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较稳定,A正确,故选A。
    (2022·山东高考)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 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2)题。
    核心考点二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C.地形 D.岩性(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判读技巧:(1)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2)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3)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4)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判读技巧:(1)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2)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3)看自然带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4)看主导因素:水分。
    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带性的一般规律
    2.山地垂直带谱图的5大应用(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处的热量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下图中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说明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带谱数量越多,垂直带谱越复杂。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地区。(3)通过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一自然带在低纬度的山区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区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坡向差异判断南北半球同一山体的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阴坡高。同一山体,阳坡自然带数量较阴坡多。一般情况下,若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北半球;若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南半球。如下图所示。
    (5)分析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
    方法技巧:雪线的判读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1)山地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三、影响林线的因素(1)热量因素
    考向一 结合山地自然带分布图考查垂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2022·河北模拟)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在不同山地的表现形式不同,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该山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为(   )A.云南 B.陕西 C.新疆 D.吉林2.高山草甸带和山地草原带没有形成森林带的限制因素分别为(   )A.气温 气温 B.气温 降水C.降水 降水 D.降水 气温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山山顶海拔7 000多米,陕西和吉林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没有海拔超7 000米的高山,B、D错误;其基带为荒漠带,云南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山地基带一般不是荒漠带,新疆的山地基带是荒漠带的可能性较大,A错误,C正确,故选C。第2题,图中山地草原带所在位置普遍较森林带海拔低,热量更充足,而森林带的需水量比草原带大,没有形成森林带的主要原因应为降水不足;高山草甸带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出现在较为湿润的环境,图中显示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普遍高于森林带,没有形成森林带的主要原因热量不足,B正确,故选B。
    考向二 结合不同海拔高度幼苗高度结构考查差异性特点(2022·福建泉州三模)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海拔2 900~3 300 m,是该区域最高的森林带。随着海拔的升高,云杉林群落内的幼苗高度结构、分布格局发生转变。在海拔3 000 m以下,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海拔3 100 m以上,幼苗出现集群分布。下图示意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幼苗的高度结构。据此完成3~5题。
    3.各海拔幼苗分布的特点是(   )A.海拔3 300 m各高度幼苗差异较小B.海拔越高,幼苗的植株数量越少C.高于105 cm的幼苗分布较为均匀D.海拔越高,低于25 cm的幼苗越多4.林带低海拔处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说明与高海拔处相比,低海拔处(   )A.降水总量更多 B.热量条件更优C.种内竞争更弱 D.灾害威胁更小
    5.推测海拔3 100 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云杉种间竞争较强B.覆盖度较低,光照强C.适宜生存区斑块化D.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海拔3 300 m各高度幼苗差异较小,A正确;随着海拔升高,不同高度的幼苗植株数量变化趋势不同,只有高度大于105 cm的幼苗植株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少,B错误;高于105 cm的幼苗分布差异明显,随海拔升高,植株数量减少,C错误;在海拔3 300 m处,高度低于25 cm的幼苗植株数量远少于3 300 m以下的幼苗植株数量,D错误,故选A。第4题,与高海拔处相比,低海拔处降水总量不一定更多;海拔低,热量条件优越,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种内竞争更加激烈;相比于高海拔地区,低海拔处遭受危害的可能性更大,B正确。第5题,海拔3 100 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说明3 100 m以上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存在明显的适宜生存区与不宜生存区,生存区域斑块化,C正确;集群分布,说明种群内部竞争弱,A错误;相比于海拔3 100 m以下,3 100 m以上的幼苗高度较高,覆盖度高,光照较弱,B错误;3 100 m海拔以上,人类活动对集群区与非集群区干扰均小,不是集群分布的原因,D错误。故选C。
    一、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2.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3.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
    4.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5.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对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植被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说明该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分布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1)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2)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3)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4)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5)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6)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气温暖季短或雨季短。
    三、动物与环境的关系1.水中游:鱼类的影响因素(1)水域:范围大小、水域深浅、水流快慢。(2)水温:冷水鱼或温水鱼类;生长快慢;食物或饵料的多少(纬度、海拔、冰雪、积雪融水、地形阻挡等)。(3)水质:对盐度的要求、对水质的要求。(4)食物或饵料:营养盐。(5)天敌或自然灾害。(6)人类活动:捕捞状况、保护区状况、养殖状况及污染状况等。
    (7)鱼类迁徙:主要考虑水温的变化及盐度状况。(8)鱼类洄游:洄游条件,一般逆水洄游(消耗鱼类的体力);洄游的时间,多数是春季洄游产卵。(9)鱼类产量大小:生长条件(水域、温度、盐度、饵料);生长快慢;成活率;人类活动。
    2.天上飞:鸟类的影响因素(1)气温。(2)动力:适合鸟类飞行大气运动,节省体力。(3)食物。(4)水源。(5)人类活动:猎捕、污染、保护等情况。
    3.地上跑:野生动物的影响因素(1)生存空间:大小影响数量;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影响种类;封闭程度影响独特性。(2)气温:是否适合生存、生长快慢、食物数量多少。(3)食物。(4)水源水质。(5)天敌、灾害。(6)人类活动。(7)动物迁徙:主要是水草的变化(食物及隐蔽性),气候因素造成的降水变化。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物种进行保护。
    3.建立基因库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4.构建法律体系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2·新疆一模)物种多样性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高寒区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下图为藏北高原那曲县城附近日屯布山的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水分条件最为优越的海拔高度约为(   )A.4 500 B.4 570 C.4 630 D.4 6702.影响4 600米以下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热量差异C.水分条件 D.人类活动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生物量中的鲜质量在4 623米海拔高度处最多,物种数量也最多,且该处鲜质量和干质量差异最大,说明水分条件最为优越的海拔高度约为4 630处,C正确,故选C。第2题,由材料“一般高寒区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可知,山地地区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应是受热量条件导致的,与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关系不大,排除A、C;但此处物种多样性却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又与热量条件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相反,因此不是热量因素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系,D正确,B错误。故选D。
    (2022·重庆市模拟)墨西哥某内陆火山(19°N,98°W),受东北信风控制时间长,海拔5 453 m。海拔2 800 m以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从海拔2 800~4 000 m依次分布着灌木丛、橡树林、混合林、冷杉林、松林和高山草甸,其物种丰富度(物种种类的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地海拔2 800 m附近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   )A.水分条件较差 B.乔木物种占据优势C.热量条件不足 D.土壤淋溶作用强烈4.该山地海拔3 600 m以上草本植物丰富度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积温减小 B.降水增加C.光照改善 D.风速较小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知识体系,关键能力,思维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考点一植被与土壤,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第3题,土壤养护措施,辨析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