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与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教学设计
创作背景: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此诗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颈联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刘克庄说此诗是戏效元白体。杜甫自不可能飞跃时空去戏效他后代的元白体,这是从风格角度反讲的。简而言之,元白体就是指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余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古人总结了“人生三大快事”,是谓金榜题名时、同房花烛夜和他乡遇故知。由此可见人们对友情的珍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或你知道的写友情的诗句: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客至》,去看看“诗圣”杜甫是怎样记录自己的友情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品味诗歌语言,反复诵读本诗,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3.理解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以及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以及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四、知人论世
(一)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与之相应,李商隐与杜牧被称作 “小李杜” ,杜甫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二)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我们所熟识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三)解题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偏指一方,“我”。“过”,即探望、相访。相过:即探望、相访我。“喜”表明喜悦之情。
五、整体感知
(一)播放多媒体朗诵,注意读音
飧sūn 樽zūn 醅pēi
(二)指名朗读,解释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余杯:余下来的酒。
(三)请用散文化的语言疏通全诗
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四)全班齐读
六、深入研读
(一)赏景
1.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颔联的写景角度有何变化?
明确: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群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2.诗人为什么选择“群鸥”作为意象?
明确: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杜甫诗中的“白鸥”意象: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杜甫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杜甫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独立》杜甫
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杜甫
(二)悟情
1.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诗歌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情感?
明确:喜;寓情于景、细节描写。
诗人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2.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
明确: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3.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明确:(1)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2)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明确: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三)析感
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发展过程?
明确:孤独——欣喜——融洽——兴奋
(1)首联借景抒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孤独。
(2)颔联用互文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来访喜出望外、欣喜不已的感情——欣喜。
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颈联作者选取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使人感受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融洽。
(4)尾联选取生活细节,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兴奋。
(四)作比
1.本诗符合诗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吗?试赏析。
明确: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沉郁顿挫风格确实不大一样。
七、拓展延伸
刘克庄说此诗是戏效元白体,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1.不同意。杜甫自不可能飞跃时空去戏效他后代的元白体。
2.同意。这是从风格角度反讲的。简而言之,元白体就是指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
八、课堂小结与作业设计
该诗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课下阅读杜甫的另一首诗《宾至》,《客至》与《宾至》都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创作出的以待客为题材的七言律诗,这两首诗不仅题材相同,写作时间相近,还都记录了诗人迎客、待客的过程,但两首诗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却是大相径庭。课下除了背诵本诗,还要比较一下《客至》、《宾至》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并整理下来。
九、板书设计
客至
杜甫
“喜崔明府相过”
孤独——欣喜——融洽——兴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整体感知,鉴赏诗歌,类诗探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鉴赏点拨,小结,朗读,当堂背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