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23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日,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22.1米.经测试平均日产油超270吨,平均日产气超32万立方米.“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B. C. D.
2.“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容器可以盛装氢氟酸溶液 B.生产陶瓷、玻璃、水泥都要用到黏土
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 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
3.为了开发氢能,有科学家提出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阳光分解水制氢,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工艺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B.随着反应的进行,和的总物质的量不断减少
C.上述制备的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D.总反应为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不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C.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两份铁粉,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
D.将气体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则有沉淀生成
5.我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长寿命水系碘锌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极为负极
C.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D.电池转移电子,理论上有向负极迁移
6.下列各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7.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仪器:①洗气瓶 ②干燥管
药品:③碱石灰 ④纯碱溶液 ⑤小苏打溶液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①④
8.如图所示是的两个性质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只表现氨气的化学性质 B.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易挥发的性质
C.两个实验均可说明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可说明是还原性气体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粉中加入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加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硝酸将氧化为 |
B | 箔插入浓硫酸中 | 无现象 | 铝不和浓硫酸反应 |
C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D |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 |
A.A B.B C.C D.D
10.在下,工业制硫酸的其中一步反应为:.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使反应物转化率达 B.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始终不变
C.时,反应达到限度 D.任意时刻每消耗同时消耗
11.近日,某科学家开发出常压旋转滑动弧实现高效固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为生物固氮
B.该过程中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
C.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
D.和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足量通入少量石灰水中:
B.溶液与溶液共热:
C.与稀硝酸反应:
D.硫酸氢钠溶液与少量反应:
13.将X气体通入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
选项 | X | Y |
A | ||
B | ||
C | ||
D |
A.A B.B C.C D.D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同一时间段内测得A的浓度每分钟减少,B的浓度每分钟减少,C的浓度每分钟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压强逐渐增大
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D.若在前内A减少了,则在前内A减少了
15.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装置B、E中的试剂依次为硫酸亚铁溶液、水
B.装置F收集的气体中不含NO
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氮气,再熄灭酒精灯
D.若观察到装置D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发生了反应
16.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某时刻、、Z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6分)近日,某科学家开发出自动式沸石纳米片催化剂高效催化丙烷脱氢生成丙烯和,如图所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脱氢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催化剂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改变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对能量之差.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丙烷的消耗速率等于丙烯的消耗速率
(3)氢气是清洁能源,其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燃烧产物对环境友好
b.与含碳燃料相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时放热多
c.贮存和运输困难
d.制备氢气的原料来源广泛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发生上述反应,改变下列一个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氩气
C.充入丙烷 D.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质量
(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氢气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M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
②内生成丙烯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③N点时,________.
(6)丙烷-空气碱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电极反应式如下:
①
②
其中,在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①”或“②”).
18.(10分)利用地壳中含某主要元素的物质作原料,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遇到强碱易被腐蚀,请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________.
(4)常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的物质是________.
19.(14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用于制取,并验证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口烧瓶下微热,观察到B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他判断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该操作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实验前要向装置中鼓入,目的是________.
(5)为了验证是酸性氧化物,B中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无色酚酞溶液 B.蓝色石蕊试液 C.红色品红溶液 D.淀粉溶液
(6)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由此可验证具有________性,相关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16分)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E、F、G、H、I均为常见物质.
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且A与D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I,B与I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F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C的电子式:________.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I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向溴水中通入E气体至过量,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气”主要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C项.
2.C 【解析】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A项错误;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B项错误;沙子的主要成分是,黏土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的铝砫酸盐,D项错误.
3.B 【解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和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B项错误.
4.D 【解析】活性炭有吸附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三者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A项正确;不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正确;根据反应:,,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参与反应时生成、的体积相等,C项正确;继续通入,与水反应生成,但没有沉淀生成,D项错误.
5.C 【解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供用电器用电,A项正确;活泼金属为负极,碘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锌比锡活泼,负极反应式为,C项错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电路转移电子,理论上有向负极迁移,D项正确.
6.A 【解析】与溶液不反应,A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洗气瓶必须与液态试剂对应,干燥管必须与固态试剂对应.既能与溶液反应,又能与溶液反应;能与溶液反应,不能与溶液反应.故选A项.
8.C 【解析】实验一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弱碱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实验二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证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遇到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故选C项.
9.C 【解析】稀硝酸与粉反应,首先生成,过量的铁将还原得到,滴入溶液不显红色,A项错误;铝与浓硫酸反应,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B项错误;检验溶液中的,应加入浓溶液,且需要加热,故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D项错误.
10.C 【解析】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A项错误;混合气体组分不断变化,B项错误;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达到限度,C项正确;平衡时消耗同时消耗,D项错误.
11.A 【解析】利用太阳能、风能将和转化成、、等,属于自然固氮,A项错误;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B项正确;和空气中的在水蒸气作用下生成,C项正确;硝酸与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项正确.
12.B 【解析】过量与反应生成,A项错误;被氧化,不能生成,C项错误;与反应生成,D项错误.
13.B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不与溶液反应,B项符合题意;、、
,C项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通入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D项不符合题意.
14.B 【解析】由题意可知,,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B项正确,A、C项错误;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是变化的,前与前内反应速率不同,D项错误.
15.D 【解析】装置B、E中的试剂依次为水和硫酸亚铁溶液,B中的水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硝酸蒸气,硫酸亚铁溶液可检验气体,A项错误;在装置E中,发生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吸收,且不溶于水,装置F收集的气体中含,B项错误;实验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入,C项错误;若观察到装置D中红色粉末变黑色,说明和铜反应生成了氧化铜,D项正确.
16.B 【解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无论正向还是逆向都不能进行到底.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 ,若反应逆向进行到底,,,则有,,.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16分)(1)吸热(1分) 能(1分) 不能(1分)
(2)A(2分) (3)abd(2分) (4)AC(2分)
(5)①大于(2分)②0.5(2分)③8(2分)
(6)①(1分)
【解析】(2)气体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密度不变不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A项错误.
(4)充入氩气,不改变浓度,B项错误;增大固体催化剂质量,表面积不变,不改变速率,D项错误.
(5)①M点未平衡,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②氢气、丙烯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生成丙烯的反应速率为.
③N点时,,,
.
18.(10分)(1)硅(或或单晶硅)(2分)
(2)二氧化硅(或)(2分)(2分)
(3)硅(或)(2分) (4)硅胶(2分)
【解析】(1)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是由于这一性质且它的来源极其丰富,硅成为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硅芯片的使用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
(2)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抗干扰能力强,是一种非常好的通信材料;其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主要利用其半导体性能,太阳能电池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
(4)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
19.(14分)(1)分液漏斗(1分)
(2)(2分)酸性、吸水性(2分)
(3)不合理(1分)
(4)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化而干扰实验(2分)
(5)B(2分)
(6)还原(2分)(2分)
【解析】(1)根据图示装置可知,盛放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吸水性.
(3)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需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口烧瓶下微热,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冷却后长导管中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4)氧气、铁离子都能将二氧化硫氧化,所以如果装置中含有氧气会干扰实验,所以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5)二氧化硫溶液为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无法检验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二氧化硫溶液显示酸性,能够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可以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二氧化硫能够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淀粉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发生反应,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6)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16分)(1)(1分)(1分)(或)(2分)
(2)(2分) (2分)
(3)(2分)
(4)(2分) (2分)
(5)溶液褪色(2分)
【解析】根据B是淡黄色固体,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知,B为过氧化钠,A为金属钠,C为氢氧化钠;D是淡黄色固体,且可与氧气发生连续的氧化反应,则D为硫单质,E、F、G、H分别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和硫酸钠(或硫酸氢钠):B与I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I为.
【期中真题】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下列各物质命名正确的是,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4g,8kJ的热量,5kJ/ml,2 g混合物加入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