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0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937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0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937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0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937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天天练
-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09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08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07 试卷 0 次下载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0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0,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文学类阅读-双文本,两千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情景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煜在《虞美人》中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治国能力的不足,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其谦逊的态度。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康家戏匣相裕亭康家是盐区的大户,鼎盛时期,有着“驴驮钥匙马驮锁”之说。可见当初康家的庭院有多大,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了得!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至今,盐河两岸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提起当年康家戏匣,还禁不住连连咋舌 :那玩意,奇了!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现在想来,那就是一台东洋人玩的留声机。不过,在那个连电灯尚不知何物的年代里,康家老爷子能整来那么个手摇式的戏匣,不亚于当今哪位款爷购来一架私人直升飞机。为此,康家老爷子爱如珍宝,专门请来苏州匠人,做了一个颜色与之匹配的黄花梨木的戏匣子。庚子事变时,康家老爷子死于战乱。饱受炮火洗礼的康家大院,落到大少爷康少千的手上时,他算是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改老爷子创业、守业,严谨持家的做派,玩起了坐享其成的招数——卖家产。康家的家产有多大?多厚?无人估得清、说得透!只见康家大少爷一件一件掂当着卖,先珠宝、后字画。后期,康大少爷染上了鸦片,一发不可收!家中的瓷缸石佛,硬木家具也往外搬。等到康大少爷把老爷子传给他的那台留声机也搬进盐河码头的容古斋时,容古斋的老板就猜到康家的家底子大概是到了水干拿鱼的时候了。果然,没过两年,康家大院被人抵了债。不过,那时间,康家大少爷已经死了,临到康家第三代长孙康小米来收拾残局,他领着一家老小搬出祖宅,稀松可怜地跑到盐河口盐工们“滚地笼”的地段儿租房子住。可想而知,康家到了什么地步。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康家老爷子用尽毕生精力,把康家的产业推向辉煌,轮到康家大少爷持家时,他便换了一种逍遥自在的活法,将康家的老底子翻弄个底朝天。赶到康家穷途末路了,康家的长孙康小米当家理财时,他做梦都想让康家东山再起。然而,时局不由人。轮到康小米励精图治、追寻豪门的时候,此地已经解放了。所幸,那时间康家没了庄园、没了盐田,无须政府将他们康家扫地出门,他们康家先行一步,跨入贫民行列,反倒落了个无财一身轻。但,康家的祖宅还在,康家的诸多珠宝、古玩字画,还在世间广为流传。只可惜,康家的后人已无力追回了。七十年代初,年近花甲的康小米,听说省城拍卖行,要拍卖他们康家那件红极一时的戏匣子,康小米动员康家老少几代人,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他想去赎回那件标志着他们康家辉煌的玩意儿,以警示后人,铭记他们康家的过去。没料到,此时那戏匣的身价,已不再是那台留声机,而是装留声机的那个黄花梨木做的戏匣子。玩古董的人都知道,上等的黄花梨木有着寸木寸金之说。而康家老爷子做那个戏匣子时,正是康家如日中天的时候,所选用的木料自然都是上乘的黄花梨木。拍卖会上,那个头戴博士帽的拍卖师,双手捧出那个看似骨制一般的康家戏匣子时,全场顿时一片哗然!拍卖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那个戏匣子的来历,随之,单臂一伸,报出了起拍价——两千块钱人民币。这在那个吃饭、穿衣还很困难的年代,两千块已经是天价了。而对于早已“贫民化”的康小米来说,更是无缘与之叫板了!当天,他只带来八百块钱。就那,还是全家人捏瘪了口袋凑起来的。在康小米看来,当时收音机已经普及了,那台老式的留声机或许值不了几个钱了。但他没有料到,拍卖师报出起拍价之后,要价却一路攀升,从两千二百块,到两千四、两千八……眼看就要往三千块钱上攀升时,康小米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突然大喊一声 :“三千!”康小米的那一声呼喊,是放开喉咙、用足了力气,大声喊出来的,刹那间,震撼了整个拍卖现场。但,无济于事。他要的那个“三千”,只停留了短短的几秒钟,很快,就被后面的“三千五”“四千”所淹没了。尽管如此,康小米还是暗自欣慰。在康小米看来,他们康家戏匣子,在他康小米这一代,总算是又回来了。虽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秒钟……文本二:《盐河旧事》表明,相裕亭的“现代转换”并没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而是熔铸了“工匠精神”,用心雕琢成篇,让技巧溶解于生活,就像让水消失于水中。传统小说中的蓄势、悬念、误导和反转,他常使用;误会、巧合、伏笔和照应,他也不拒绝;写形与写神、虚实与对比、叙述与描写,以及正叙(顺叙)、倒叙、插叙、追叙、补叙、轮叙等叙事手法,他运用得更是娴熟。但倘使你将这些技巧离析出来,又会觉得是在胶柱鼓瑟,欲辩忘言。因为作家的目的不是让你看见技法,而是要让你看见那些富有张力的情节对人性的深刻揭示,那些出人意料的反转对生活的发现,那些揭谜式的布局昭示的生存智慧。相裕亭在《盐河旧事》对传统叙事艺术所作的“现代转换”,对于当代微型小说的发展而言,启示是丰富而有益的。(摘编自李惊涛《传统叙事艺术的“现代转换”》)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夸张的言辞写出康家的富有,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康小米带着全家人捏瘪了口袋凑起来的钱去参加拍卖会,体现了戏匣对康家人的重要性以及康小米的决心。C.小说叙述了康家祖孙三代发家、败家、再努力起家的过程,折射出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生活的变迁。D.相裕亭将其创作技巧溶于对康家祖孙三代人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中,展示了他对世事的关注与思考。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这句话以比喻的手法生动揭示了“一代不如一代富贵”的常理。B.“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独立成段,引人注目,既表达了康家鼎盛时期的戏匣的非同凡响,又照应标题,还引出下文描写戏匣的由来。C.“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这句话表现了留声机唱腔在盐河清幽静谧的夜晚显得美好动听特点,说明盐河人对留声机印象深刻。D.当拍卖师双手捧出那个看似骨制一般的康家戏匣子时全场顿时一片哗然,说明黄花梨木确有着寸木寸金之说。4.优秀的微型小说追求“方寸之间见天地”的奇效,文本一在情节设置上即体现了这一特点,请具体分析。5.文本二中李惊涛评论相裕亭的小说创作并未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请结合文本一对此观点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雕、砌、幽壑、嫠、俟。2.C 3.A 4.(1)康家由盛转衰的变迁,可以揭示出要秉持勤俭持家的美德这一人生道理。(2)康家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国家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3)留声机和戏匣子身价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世事的变迁。 5.(1)开篇采用了蓄势法,极力渲染康家的富有繁盛,为下文留声机的珍贵以及戏匣子的价格高昂造势,作者借此是为了突出人事变化盛衰无常。(2)叙述康家由富到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康家祖孙三代对家业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人性的多样,强调人的堕落会给家族带来莫大伤害。(3)文章采用正叙的手法,作者结合时代的发展叙述康家变迁,有利于主题的突显。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小说叙述了康家祖孙三代发家、败家、再努力起家的过程”错误。小说并没有叙述康家最初如何发家和败家后如何再努力起家的过程,且“折射出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生活的变迁”说法也不恰当,康家的兴衰并不能折射出百姓整体的生活变迁情况,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的变化,时局的变迁。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这句话以比喻的手法生动揭示了‘一代不如一代富贵’的常理”错误。“飞”与“爬”还比喻人生态度的不同,且“一代不如一代富贵”不是常理。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写作特色的能力。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题干要求分析小说“方寸之间见天地”的特点,即分析小说以小见大的特征,因此需要结合文本一内容具体分析。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具体来看,小说的“方寸”即康家的生活变迁、留声机与戏匣子身价的变化。小说主要讲述了康家三代的故事:康家繁盛之时康老爷子为珍贵的留声机做黄花梨木的戏匣子;大少爷康少千败家,留声机被当掉;康小米凑钱,想赎回留声机,因留声机和戏匣子的身价发生变化而无力赎回。康家由盛转衰的变迁,可以揭示出要秉持勤俭持家的美德这一人生道理。康家一家人是当时国家、社会的一分子,因此康家生活变迁对应的“天地”就是国家、社会的变化。由“没料到,此时那戏匣的身价,已不再是那台留声机。而是装留声机的那个黄花梨木做的戏匣子。玩古董的人都知道,上等的黄花梨木有着寸木寸金之说”可知,当年留声机贵重,如今戏匣子贵重,戏匣子反超留声机的身价,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世事的变迁。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事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文本一的具体内容分析相裕亭小说创作中对中国传统叙事技法的运用,文本二中李惊涛评价相裕亭小说“传统小说中的蓄势、悬念、误导和反转,他常使用:误会、巧合、伏笔和照应,他也不拒绝:写形与写神、虚实与对比、叙述与描写,以及正叙、倒叙、插叙、追叙、补叙、轮叙等叙事手法,他运用得更是娴熟”,结合文本一内容分析可知主要运用了蓄势、对比、正叙的手法。文本一开篇写“康家是盐区的大户,鼎盛时期,有着‘驴驼钥匙马驮锁’之说。可见,当初康家的庭院有多大,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了得”“不过,在那个连电灯尚不知何物的年代里,康家老爷子能整来那么个手摇式的戏匣,不亚于现在谁家购来一架私人直升机”可知,文本一开篇对康家繁盛、富有的描写为下文蓄势,突出了留声机的稀缺、珍贵,以至于“康家老爷子爱如珍宝,专门请来苏州匠人,做了一个颜色与之匹配的黄花梨木的戏匣子”。当时稀缺的留声机被康老爷子视若珍宝,而下文描写“他算是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改老爷子创业、守业,严谨持家的做派,玩起了坐享其成的招数——卖家产”“只见康家大少爷一件一件典当着卖,先珠宝、后字画。后期,康大少爷染上了鸦片,且一发不可收!家中的瓷缸石佛、硬木家具也往外搬。等到康大少爷把老爷子传给他的那台留声机也搬进盐河码头的‘容古斋’时”,珍贵稀有的留声机被败家的康大少爷当掉,以此写出了康家从繁盛走向衰败,由盛而衰,体现了人事变换、世事无常。康家老爷子时期,康家富甲一方,“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到康大少爷时,“康家的家底子大概是到了水干拿鱼的时候了”“果然,没过两年,康家大院被人抵了债”,康家衰败到连宅院都抵了债;到康小米时,“康家的长孙康小米做梦都想让他们康家东山再起。然而,时局不由人!轮到康小米励精图治、追寻豪门的时候,此地已经解放了”“他想去赎回那件标志着他们康家辉煌的玩意儿,以警示后人,铭记他们康家的过去”“在康小米看来,他们康家戏匣子,在他康小米这一代,总算是又回来了。虽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秒钟”,从中可以看出康大少爷的败家行为和其父康老爷子、其子康小米的兴家行为形成对比,以此表明人性的多样,强调人的堕落对家族的伤害。文章采用正叙的手法,首先写康家老爷子时期,康家富甲一方,“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到康大少爷时,“康家的家底子大概是到了水干拿鱼的时候了”“果然,没过两年,康家大院被人抵了债”,然后写到康大少爷时康家衰败到连宅院都抵了债;再写到康小米时,“康家的长孙康小米做梦都想让他们康家东山再起。然而,时局不由人!轮到康小米励精图治、追寻豪门的时候,此地已经解放了”“他想去赎回那件标志着他们康家辉煌的玩意儿,以警示后人,铭记他们康家的过去”作者结合时代的发展叙述康家变迁,有利于主题的突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1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08,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考前天天练07,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简答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