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5
展开选考模拟测试卷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
得分)
1.十九大后,各地开展了生态恢复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生态恢复工程的作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使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丧失
2.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含有酚酞的体积大小不同的两块琼脂块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与大琼脂块相比,小琼脂块( )
A.变色的体积相等 B.变色的比例更大
C.变色的颜色更浅 D.变色的深度更深
3.下列不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A.为蛋白质分子合成提供能量
B.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
D.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
4.研究人员发现一只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该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整倍体变异
C.非整倍体变异
D.基因重组
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中细胞衰老与机体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B.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C.植物根尖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不容易在体内转移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
C.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保持动态平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柳穿鱼花朵与金鱼非常类似,色彩艳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不表达是因为该基因被高度甲基化,植株A、B的Lcyc基因相同。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科学家将这两个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对基因表达影响越大
B.基因高度甲基化导致DNA构象改变,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C.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生物个体,如果表型相同,其基因型不一定
相同
D.植株A与植株B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导致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为 3∶1
8.下列关于柳穿鱼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随机取样,可使统计的结果更加准确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差距大的样方数值应舍弃
C.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将位于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统计在内
D.因土壤湿度不同导致柳穿鱼在不同地段分布有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9.分别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装入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内,再将透析袋置于清水中,甲组向清水中加入适量碘碘化钾溶液,乙组向清水中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静置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透析袋外溶液颜色变浅
B.甲组透析袋内淀粉浓度变高
C.乙组透析袋外出现红黄色沉淀
D.乙组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出入透析袋
1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将部分酵母菌破碎并离心处理,得到只含有细胞溶胶的上清液和只含有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并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
细胞物质
培养条件
结果检测
甲
只含有酵母菌细
胞溶胶的上清液
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其中乙、丙试管中通入氧气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乙
只含有酵母菌细
胞器的沉淀物
澄清石灰
水无变化
丙
未离心的酵母
菌培养液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A.试管甲中可以发生厌氧呼吸的全过程
B.此实验说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
C.试管甲与丙中释放能量的反应相同
D.试管丙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
11.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分别按如下流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甲: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乙: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芽→生根试管苗
丙:各种菜洗净并切成小块→加盐、糖及调味品装入泡菜坛→发酵→成品
丁:剪碎动物组织→胰蛋白酶处理→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在发酵时打开排气口的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
B.乙组常用的培养基是LB半固体培养基
C.丙组泡菜坛中可以加入陈泡菜水,其作用是提供经扩大培养的发酵菌种
D.丁组由原代培养转到传代培养需用胰蛋白酶处理
12.据媒体报道,在某地发现了多达240种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40种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的存在说明变异具有多方向性
B.发热病人只需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即可证明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C.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方式
D.变异毒株的广泛存在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13.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以灰色占绝对优势。工业革命污染后,当地桦尺蠖体色几乎全为黑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污染导致桦尺蠖种群出现黑色变异
B.桦尺蠖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文库
C.不同体色桦尺蠖的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D.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自然选择的方向有可能发生
改变
14.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是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建立的一种离体培养技术,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然后向原生质体中导入抗病基因或含有抗病基因的DNA片段,再将其转移至合适的环境中,再生细胞壁、形成愈伤组织、得到胚状体,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培养过程中,细胞壁的再生需要经过内质网的作用
B.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生长素所占比值一定高于细胞分
裂素
C.将导入外源基因的原生质体培养至愈伤组织,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从原生质体到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15.某人模拟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两组
实验:
①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②用14C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以上两组实验经过适宜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等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组实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是由含35S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
B.①组实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H、35S
C.②组实验的放射性仅出现在沉淀物中
D.②组实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14C
16.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双链DNA分子,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至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4条和12条,则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7.果蝇大脑中的饱觉感受器能够快速探测到血糖升高,该信息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激活胰岛素生成细胞释放胰岛素,从而抑制果蝇进一步进食,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饱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到释放胰岛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乙神经元接受适宜刺激产生兴奋后会将兴奋双向传递出去
C.神经递质TK通过特异性通道进入乙神经元而发挥作用
D.抑制饱腹果蝇的甲神经元活性会导致其进一步摄食
18.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
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明显上升
1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
B.将纯化HCG注入小鼠的目的是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脾脏中获得杂交瘤细胞
C.杂交细胞经过筛选、克隆培养后,即可以获得产生抗HCG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腹水中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时,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使小鼠易于接纳杂交瘤细胞
20.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裂的染色体组的部分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的细胞可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B.a~b段对应时期的细胞无法发生各种可遗传变异
C.b~c段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发生了分裂
D.c~d段着丝粒并未分裂,细胞中存在两套遗传信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1分)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网络,完成一些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 调节机体应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 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
(2)下丘脑受到刺激时,可通过分泌 引起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通过血液循环,ACTH可促进 释放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包括精神和躯体的刺激(急性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对 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 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这是应激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成为免疫调节中一条重要的 调节通路。
(3)一些免疫应答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 结合,激活周围某种感觉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接受感觉神经元传递的侵染信号,再通过传出神经元传递调节信号至被感染组织的交感神经元。该类神经元的末梢通过以类似 的结构连接各类免疫细胞,并释放出 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
22.(10分)某养殖者将天然池塘改成人工鱼塘,根据鱼类生活水层的情况,每天投放适量的人工饲料,进行立体养殖,以提高经济效益。如表表示该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对应关系,如图表示人工鱼塘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从人工饲料中同化的能量。
鱼的种类
栖息水层
主要食物
鲢鱼
上层
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下层
浮游动物
草鱼、鳊鱼
中下层
水草、浮萍
鲤鱼、鲫鱼
底层
底栖动物、
有机碎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天然池塘中,通过对动物 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种动物的相对重要性。
(2)由天然池塘改造成人工鱼塘的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与人工鱼塘相比,天然池塘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原因是
。
(3)立体养殖主要考虑了群落的 结构。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的优点是
。
(4)流入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
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3.(10分)将Z基因转入水稻品种W细胞内获得转基因水稻品种T。各取W和T数株分成若干组,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各组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喷施蒸馏水的作用是 。测量光合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以采用 。
(2)寡霉素对水稻品种 的抑制作用更大,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则寡霉素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
。寡霉素处理水稻叶片,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将 。
(3)干旱胁迫8 h内叶片中叶绿体结构未受影响,但可能会导致
, 从而影响三碳酸的形成,使光合速率下降。由图可知,与W相比,T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依据是 。
(4)喷施NaHSO3促进水稻光合作用,且能 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24.(14分)抗凝血酶Ⅲ(ATⅢ)在人体中主要由肝脏合成,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重要的抗凝血因子。研究者将人的抗凝血酶Ⅲ基因导入奶山羊细胞,获得乳汁中含有大量抗凝血酶Ⅲ的转基因克隆奶山羊。已知β酪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回答下列问题。
(1)抗凝血酶Ⅲ基因的获得与表达载体的构建:从人的 中获得抗凝血酶Ⅲ基因的mRNA,逆转录成cDNA,并利用 技术进行扩增。为顺利将抗凝血酶Ⅲ基因连接到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上,在设计引物时,应在引物前加入 。特地选用β酪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原因是 。
与抗凝血酶Ⅲ基因一起连接到基因表达载体上的还有新霉素抗性基因,该基因的作用是 。
(2)山羊成纤维细胞的培养、转化和筛选:取幼龄雌性动物的组织,经 处理后获得成纤维细胞悬液,将带有ATⅢ转基因载体的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脂质双分子层所构成的封闭囊泡)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该转化方法的原理是
。
(3)转基因奶山羊的克隆:将经 培养后的转基因细胞取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用 处理后进行胚胎体外培养。在移植到 处理的代孕母羊的子宫前,应将早期胚胎培养在 的培养液中。代孕母羊怀孕、分娩获得转基因克隆奶山羊。
(4)人的抗凝血酶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含量检测:收集转基因羊的羊奶和正常对照羊奶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使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在凝胶上分开,根据与 比较,确定奶中抗凝血酶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利用 与人的抗凝血酶Ⅲ进行特异性结合,根据荧光强度判断羊奶中抗凝血酶Ⅲ的含量。若最终获得的抗凝血酶Ⅲ不能很好地行使其功能,可利用 工程进行改造。
25.(15分)果蝇的红眼与紫眼受基因D、d控制,灰体与黑檀体受基因H、h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取A、B两个培养瓶,选取红眼黑檀体雌果蝇和紫眼灰体雄果蝇若干放入A培养瓶中,再选取紫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雄果蝇若干放入B培养瓶中,分别置于常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 ,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 (填“常”“X”或“Y”)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
(2)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 ,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 。
(3)将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后代中雌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
。
(4)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将其与直翅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若干裂翅与直翅的雌雄果蝇。选用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灰体裂翅194只、灰体直翅203只;选用F1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2果蝇中灰体裂翅164只、黑檀体直翅158只。据此推测,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
,
而F2只出现两种表型的原因是
。
选考模拟测试卷5
一、选择题
1.D 生态工程建设使生物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但不会使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丧失。
2.B NaOH在不同体积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体积大的琼脂块,变色体积也大;NaOH在不同体积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与大琼脂块相比,小琼脂块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更大,即变色的比例更大;大、小琼脂块变色的颜色相同。
3.D 为蛋白质分子合成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ATP含磷元素;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含磷元素;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RNA含磷元素;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的是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含磷
元素。
4.C 由题图分析可知,该果蝇缺少一条性染色体,说明该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且是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非整倍体
变异。
5.C 多细胞生物中细胞衰老与机体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植物根尖中含多种类型的细胞,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导致其易在体内转移。
6.C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其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或血浆;CO2的跨膜运输属于扩散,心肌细胞不断地产生CO2,所以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外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波动往往比较剧烈,而通过稳态调节,使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不会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保持动态平衡。
7.D 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由于植株B的Lcyc基因甲基化,该基因不能表达,因而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会出现3∶1,但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
8.A 调查陆生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调查时要随机取样,使统计的结果更加准确;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距大的样方的数值不能舍弃,要统计后求平均值;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若样方内与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会导致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因土壤湿度不同导致某种植物在不同地段分布有差异,体现了种群的分布型,没有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9.A 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在甲组中,将装有淀粉溶液的透析袋置于清水中,由于淀粉溶液的浓度大于清水,所以水分子会进入透析袋内,使透析袋外水分减少,同时碘碘化钾向袋内扩散,袋外溶液颜色变浅,透析袋内水分增多,袋内淀粉浓度变低;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才会生成红黄色沉淀,在乙组中,虽然葡萄糖能通过透析袋而进入清水中,但因没有进行水浴加热,所以乙组在清水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乙组透析袋外不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半透膜上没有蛋白质,易化扩散是顺浓度转运,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因此葡萄糖出入透析袋不是易化扩散。
10.C 试管甲中只含有酵母菌细胞溶胶的上清液,而在细胞溶胶中可发生厌氧呼吸的全过程,产生酒精和CO2;试管乙中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结果澄清石灰水无变化,说明不产生CO2,而试管甲和丙都能产生CO2,说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试管甲中可进行厌氧呼吸的全过程,而厌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试管丙中为未离心的酵母菌培养液,可进行需氧呼吸的全过程,需氧呼吸三个阶段均释放能量;试管丙可进行需氧呼吸的全过程,在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消耗,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
11.B 果酒发酵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等原因导致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甲组在发酵时打开排气口的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MS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经扩大培养的发酵菌种,以加快发酵速度;原代培养转到传代培养需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获得单个细胞扩大培养。
12.B 由题干信息可知,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多种新型变种的存在能够说明变异具有多方向性;由于病毒感染存在潜伏期,第一次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故需要检测多次;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方式,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注射疫苗能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变异毒株的广泛存在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13.D 变异是不定向的,黑色变异本来就存在,环境起了选择的作用,使得黑色个体数量增多;桦尺蠖种群的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灰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为同一物种,不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自然选择的方向有可能发生改变。
14.D 细胞壁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不需要内质网的参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中含有等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将导入外源基因的原生质体培养至愈伤组织,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从原生质体到愈伤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5.A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活,所以①组实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是由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①组实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5S,不含3H;14C既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标记了噬菌体的DNA,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但在适宜时间内子代噬菌体并没有释放出来,因此搅拌、离心后,放射性既出现在上清液(蛋白质外壳)中,也出现在沉淀物(大肠杆菌中含有亲代噬菌体的DNA)中;②组实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原料来自大肠杆菌,所以不含14C。
16.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含 12条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24条;第二次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后的蚕豆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24条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 12条染色单体具有3H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是 24条,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12条。
17.D 由题图分析可知,葡萄糖作用于甲神经元,使甲神经元的Ca2+通道打开,导致细胞内Ca2+增多,促使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TK,并作用于乙神经元,乙神经元通过释放相应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素生成细胞,胰岛素生成细胞释放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故乙神经元接受适宜刺激产生兴奋后只能单向传递至胰岛素生成细胞;神经递质TK和乙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并未进入乙神经元;抑制饱腹果蝇的甲神经元活性会导致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引起个体进一步摄食。
18.A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收缩使产热增加,故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有躯体运动神经,同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会增多,故也有内脏运动神经参与;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能维持pH相对稳定,炎热环境下,即使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也不会使内环境pH明显上升。
19.D 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没有用到细胞核移植;将纯化HCG注入小鼠的目的是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脾脏中获得致敏的B淋巴细胞;杂交细胞经过筛选、克隆培养后,还需要进行专一抗体检测,才能获得产生抗HCG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腹水中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时,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使小鼠易于接纳杂交瘤细胞。
20.B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不变,a~b段的细胞可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a~b段,包含了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由题干信息可知,b~c段伴随染色体组减半,细胞发生了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c~d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粒还未分裂时,含一个染色体组,但含有两套遗传信息。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1)据题图分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机体应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
(2)据题图分析,下丘脑受到刺激时,可通过分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引起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通过血液循环,ACTH可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对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这是应激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成为免疫调节中一条重要的(负)反馈调节通路。
(3)淋巴因子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周围某种感觉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为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
答案:(1)神经递质和激素 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
(2)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皮质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合理即可) 抑制 (负)反馈
(3)(淋巴因子)受体 突触 神经递质
22.解析:(1)在天然池塘中,通过对动物生物量的计算,结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推测各种动物的相对重要性。
(2)由天然池塘改造成人工鱼塘的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与人工鱼塘相比,天然池塘中生物的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因而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3)立体养殖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进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4)流入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饲料中的化学能,结合图示可知,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2+d1),第三营养级生物从第二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为b3,因此,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3÷(a2+d1)×100%。
答案:(1)生物量
(2)次生演替 天然池塘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3)垂直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饲料中的化学能(或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d1、d2) b3÷(a2+d1)×100%
23.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稻品种是否是转基因、寡霉素和NaHSO3,喷施蒸馏水组作为对照。从图中可知,实验中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每秒每平方米的CO2吸收量),还可以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表示。
(2)由题图可知,无论是胁迫下还是未胁迫下,与蒸馏水组相比,喷施寡霉素组水稻的光合速率都下降,但与T品种相比抑制作用最大的还是W品种。因为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所以寡霉素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寡霉素处理水稻叶片,ATP合成减少,导致三碳化合物被还原减少,而二氧化碳固定正常进行,综合两个方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将上升。
(3)干旱胁迫8 h内叶片中叶绿体结构未受影响,但光合速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气孔导度下降,CO2吸收减少,从而影响三碳酸的形成,使光合速率下降。由题图可知,与W相比,干旱胁迫下T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小,因此T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
(4)由题图看出,喷施NaHSO3对水稻的光合作用起促进作用。比较胁迫和未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可知,使用NaHSO3差值更小,说明NaHSO3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答案:(1)作为对照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
(2)W 类囊体膜 上升
(3)气孔导度下降,CO2吸收减少 干旱胁迫下T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小
(4)减缓
24.解析:(1)题意显示,抗凝血酶Ⅲ在人体中主要由肝脏合成,说明控制抗凝血酶Ⅲ合成的基因在肝脏细胞内进行了表达,因此为了获得抗凝血酶Ⅲ的相关基因,需要从人的肝脏细胞中获得抗凝血酶Ⅲ基因的mRNA,逆转录成cDNA,并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为顺利将抗凝血酶Ⅲ基因连接到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上,在设计引物时,应在引物前加入相应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获得的目的基因能够与质粒进行连接,同时为了保证目的基因的正常表达,特地选用β酪蛋白基因表达载体,因为β酪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说明β酪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能正常表达,同时说明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会在乳腺细胞中起作用。与抗凝血酶Ⅲ基因一起连接到基因表达载体上的还有新霉素抗性基因,该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2)取幼龄雌性动物的组织,经机械切割和胰蛋白酶处理后获得成纤维细胞悬液,便于培养的细胞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将带有ATⅢ转基因载体的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脂质双分子层所构成的封闭囊泡)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由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利用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性,可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将经营养限制性培养后的转基因细胞取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用电刺激处理促进重组细胞的形成,而后进行胚胎体外培养获得早期胚胎。此后将处于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移植到经过同期发情处理的代孕母羊的子宫内,早期胚胎移入前应培养在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中。
(4)收集转基因羊的羊奶和正常对照羊奶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使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在凝胶上分开,并将分开的蛋白质与蛋白质分子质量标准物和空白对照比较,确定奶中抗凝血酶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人的抗凝血酶Ⅲ抗体与人的抗凝血酶Ⅲ进行特异性结合,即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根据荧光强度判断羊奶中抗凝血酶 Ⅲ的含量。若最终获得的抗凝血酶Ⅲ不能很好地行使其功能,可利用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因为通过蛋白质工程能实现对现有蛋白质的定向改造。
答案:(1)肝脏细胞 PCR 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会在乳腺细胞中起作用 用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2)机械切割和胰蛋白酶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营养限制性 电刺激 同期发情 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
(4)蛋白质分子质量标准物和空白对照 荧光标记的抗人的抗凝血酶Ⅲ抗体 蛋白质
25.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与B两个培养瓶中的杂交相当于正交与反交,且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判断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且眼色与体色两对相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DDhh;再由亲本推测子代可知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DdHh。
(3)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进行的是自由交配,用配子法,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为49DH、29dH、29Dh、19dh,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23dH、13dh,所以后代中雌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16D H (红眼灰体)、2D hh(红眼黑檀体)、8ddH (紫眼灰体)、1ddhh(紫眼黑檀体)。
(4)根据(4)题意分析可知,裂翅对直翅为显性,假设裂翅与直翅受基因M、m控制,亲本基因型为HHMm、hhmm,F1灰体裂翅雌果蝇基因型为HhMm,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hhmm)杂交,若两对等位基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2果蝇中有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但F2中灰体裂翅∶黑檀体直翅≈1∶1,说明选用的F1灰体裂翅雌果蝇中,灰体基因与裂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黑檀体基因与直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满足连锁遗传,且F1灰体裂翅雌果蝇(双杂合子)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两种配子,所以F2只出现两种表型。
答案:(1)相对性状 常 A培养瓶中红眼雌果蝇和紫眼雄果蝇的杂交,与B培养瓶中紫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形成正交和反交,且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结果一致,所以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DDhh DdHh
(3)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紫眼灰体∶紫眼黑檀体=16∶2∶8∶1
(4)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选用的F1灰体裂翅雌果蝇是双杂合子,控制裂翅的基因与灰体体色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控制直翅的基因与黑檀体体色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只形成两种配子
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8: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8,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7: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7,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6: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届高三生物选考模拟预测卷含答案6,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第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