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1889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1889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及反思,共5页。
课题名称 印度 章节名称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多家和地区 第二节 印度 学 时 一学时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运用地形图,归纳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1、印度的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河流、气候)、人口特点2、印度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及人地逻辑关系 教学重点 印度人口问题及水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学情分析 通过对《日本》、《东南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及思路,但具体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更不具备运用这个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课时教学在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仍旧需要突出方法。此外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就此人口问题学生深有体会,所以教学时可以借助此相似性,相互对比,加以理解。因此本节课设计,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提升的需要,设计读图、析图以及知识拓展的内容较多,内容量较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首都、位置、主要地形区和河流。2.学会利用图表,说出印度的气候特点,分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学会运用资料,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2.学会获取图示信息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概括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灾害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1、预习印度的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思考影响印度发展的忧患是什么 教学策略 先学后导、教与学互动 教学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1.展示印度的视频和图片,学生畅所欲言——关于印度,你还知道……? 2.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显示) 创设意境 引导思考 观看视频并判断所要学习的国家 通过视频内容了解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国家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一(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自主学习要求自主阅读教材P30—35,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一)请在“南亚地图”相应的地方标注:1.标注北回归线、濒临的海洋、陆上邻国、隔海相望国家2.标注首都、乞拉朋齐、恒河、德干高原 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内填图、填空的内容。 (一)学会运用地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环节二(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二)基础知识梳理1.位置和范围:印度位于亚洲的 地区,我国的_____面;西临_______海,南临_______洋,东临_______湾。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印度的陆上邻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上邻国有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和河流:印度的地形以 为主,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 高原。 河是印度最大的河流(圣河、母亲河),最终经孟加拉国,注入 湾。气候:印度被 (特殊纬线)穿过,以 气候为主,一年分为明显的 两季,是一个 灾害频繁的国家。4.人口:2011年,印度人口已达到_______亿,目前,印度的人口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总人口居世界第_______位,仅次于 。 通过老师课件所展示的图文资料的引导完成知识点的归纳及梳理 根据学生涉及到问题适当板书知识体系。 (二)学会运用图文资料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合作探究印度的雨季、旱季盛行的季风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教材P33—34图文资料来分析) 季节 盛行季风 降水雨季(6—9月) 西南风 多旱季(10—次年5月) 东北风 少 印度的水旱灾害十分频繁,这是为什么?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降水多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降水少 引发的自然灾害 水灾 旱灾 2.探讨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请结合教材P32—33图文资料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巡堂答疑。学生代表发言,小组补充,教师评价、鼓励并板书知识要点。 (三)通过图文资料分析 印度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严重性 达标检测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 亿,仅次于 ,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位于中国的 ,南部主要地形区是 高原,印度北部是 山脉。 3、印度大部分地处 带,以 气候为主,受 影响降水丰沛。4、 5、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西南季风对印度降水影响较大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6、印度的邻国中没有下列国家的( )A 中国 B 越南 C 缅甸 D 巴基斯坦 7、每年6~9月为 季,此时所吹的 季风与农业生产关系特别密切,当该季风不稳定时往往就会造成 灾害,为了抗御这种自然灾害,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印度位置:23.5°N穿北部 ※忧患地形 1、世界第二人口国:河流 人口多、增长快气候:热带季风 2、水旱灾害频繁人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教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课件 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展示课件 印度的地形,展示课件 印度的人口增长图,展示课件 印度水,展示课件,当堂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