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3届中考化学模拟(一模、二模、三模)考试试题
- 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 17 次下载
- 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 3 次下载
-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 1 次下载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单选题,多选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1.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了种类繁多庞杂无序的物质世界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C.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因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 二、单选题2.疫情期间日常防护要做好,在以下措施中涉及到物质种类变化的是A.教师和宿舍勤通风 B.佩薰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播C.用免洗抑菌洗手液对洗手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3.实验操作应该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称量氯化钠 B.稀释浓硫酸C.试纸测pH D.闻气体气味 三、未知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在空气中加热铜丝,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C.将铁丝放入稀盐酸溶液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变黄D.将锌粒放入氯化镁溶液中,锌粒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四、单选题5.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列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氩气的化学式Ar2 B.2P表示两个磷原子C.3Fe2+表示三个铁离子 D.O3表示三个氧原子6.水蒸气和天然气可用于制备氢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无机物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7.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 B.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C.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钢 D.碱:火碱、纯碱、小苏打8.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导致溶液质量变大的是A.浓硫酸 B.浓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石灰水 D.浓盐酸溶液9.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③用稀盐酸除铁锈 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10.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霉变的食物加热蒸煮以后继续食用 B.用亚硝酸钠加工肉食C.多使用食物添加剂让食物看起来更美味 D.不能在公共场合吸烟 五、多选题11.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A中混有少量B,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A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分离CaO与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B鉴别NH4Cl和NaCl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除去CaC1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D检验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再滴加酚酞 A.A B.B C.C D.D 六、单选题13.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氢氧化铜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含有氢离子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沉淀、水的生成,所以有气体、沉淀、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七、多选题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D.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期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八、未知15.有一包金属粉末、是由镁、锌、铁、铝、铜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4.8g,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4g氢气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铜,可能含有铁B.该样品中一定只有镁C.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D.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24g 九、综合应用题16.“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①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填字母)。a 制取成本高 b 产物无污染 c 燃烧热值高②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_______。(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a 脱水米饭 b 鱼香肉丝 c 冻干水果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_(填字母)来补钙。a C12H22O14Ca b FeC6H6O7 c KIO3(3)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①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②制取SiC的反应为。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 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c 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 十、未知17.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土壤和水体。某手机电路板中含有铁(Fe)、锡(Sn)(铜(Cu)、银Ag)金(Au)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其中S、Au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1)过程Ⅰ、Ⅱ、Ⅳ均涉及的操作是_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仪器是______。(2)写出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写出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有本题信息分析,铁、锡和铜三种金属的话动性顺序为______。18.海洋中值含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前最十分广阔。(1)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钠。硫酸钠是制造纸浆、燃料稀释剂、医药用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硫酸钙、氯化镁,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在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溶液除去。③“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时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填序号)。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④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3:步骤Ⅱ中的试剂a______。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4:①上述Ⅰ、Ⅱ两个步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从步骤Ⅱ过滤得到碳酸氢钠,近日,一则《重大突破! 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研究人员用小苏打用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请你用一个化学反应证明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______。当然,科学原理如何转换到临床上来,还会是一个很艰难漫长的过程。19.已知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C中只有两种元素,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H与F反应有刺激性的气体放出。如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2)F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B的用途______。 十一、实验题20.利用如图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2)在实验室中,既能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又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是______(填“A”或“F”),写出制取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小爱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②补充画出装置C中m、n导气管______,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1,打开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到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③小平同学认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______再另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21.某校甲、乙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中,分别做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分别倒入洁净的A、B烧杯中、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上层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烧杯中的上层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猜想假设】一定含有NaCl,可能还含有NaOH、Na2CO3、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Ba(OH)2、Na2SO4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查阅资料】①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先),(后)。②BaC1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烧杯中固体不溶物的质量,随滴入稀HNO3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固体不溶物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由此得出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______。乙组同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______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 【交流反思】乙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根据甲组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存在NaOH,理由是______(用文字叙述)。 十二、未知22.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3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查阅资料】a、碳酸镁晶须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实验步骤】(1)①______;②准确称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打开弹簧夹a,______;编 号123实验前309.00309.00309.00实验后310.10310.00310.20⑥准确称量C装置的质量(如表);⑦重复上述步骤;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2)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B装置中反应的现象______。(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4)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值______(只写结果)。【实验反思】(5)若缺少D装置,n的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6)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十三、计算题23.请根据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信息作答:(1)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2)实验所用K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至0.1%)。(3)计算原混合液中CaC1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至0.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共6页,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硼氢化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