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课堂检测
展开(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主题图,第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学生: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可用80+50=130。
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教师: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80-5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提问: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练习
39页例1下面试一试
3?教学例2
(1)出示例2主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
4?练习
39页例2下面试一试
5?小结
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六1~4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四、课堂小结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55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课时作业</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第一课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第一课时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00里面有,10个10加上8个10就是,5个百加3个百是,口算加法的验算可以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_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_西师大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选择算式,下面哪个题错了,请你在里改过来,列式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