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画一画教案设计
展开(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画一画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
2.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理解用图像认识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课本第22页例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能否用图像来表示这两种量的关系?
(4)你准备怎么观察图,说出图中各点的含义。
(5)通过连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怎样利用图,根据表格中的一个数值在图上估计出它所对应的数值。
2. 分4人小组研究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完成题中(1)、(2)、(3)的问题。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4.通过讨论总结出:
(1)用图的形式可以直观表示两个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关系。
(2)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线。
(3)利用图,可以进行一些估算,解决一些问题。
二. 巩固应用,加深体会
1.先独自完成第22页试一试。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提示同学们以时间为横坐标,路成为纵坐标描点,(1,90)、(2,180)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如果学生完成的很好的话,可以加深讲解,这是应用正比例函数的描点法画图。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并且列出方程y=kx;
2.课堂作业:第23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画一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2382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画一画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动手画图,理解含义,试一试,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四 比例和反比例画一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四 比例和反比例画一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