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全国初三物理自主招生专项刷题集
2022年全国初三物理自主招生专项刷题集专题12 机械效率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初三物理自主招生专项刷题集专题12 机械效率,文件包含机械效率教师版docx、机械效率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机械效率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1•黄州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α的斜面,用力F将密度为ρ1的重物沿斜面匀速拉上去,机械效率为η1.如果将此斜面浸在密度为ρ0(ρ1>ρ0)的水中,将同一重物再匀速拉上斜面,机械效率为η2.若斜面的摩擦系数不变,那么( )
A.η1>η2 B.η1<η2
C.η1=η2 D.无法确定η1和η2的大小
【解答】解:滑动摩擦力f=μFN=μGcosα,没有浸入液体时,W有用1=Gh,
拉上斜面做的总功为W总1=W有用1+W额1=Gh+μGcosα•L,
机械效率η1===①
浸入液体后,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G′(视重),
滑动摩擦力f′=μFN=μG′cosα,有用功为W有用2=G′h,
拉上斜面做的总功W总2=G′h+μG′cosα•L。
机械效率η2===②
所以η1=η2,C选项正确。
故选:C。
2.(2018•乐山)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A.总功为W总=F2s B.有用功为W有=Gs
C.机械效率为η= D.额外功为W额=2F2s﹣F1s
【解答】解:
A、使用动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2s,拉力做的总功W总=F2s′=F2×2s=2F2s,故A错;
B、使用动滑轮做的有用功,等于直接拉物体做的功,即W有=F1s,故B错;
C、机械效率η==,故C错;
D、额外功W额=W总﹣W有=2F2s﹣F1s,故D正确。
故选:D。
3.(2017•涪城区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工人用250 N的力将重6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工人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 )
A.80%、300 J B.80%、1500 J C.60%、1200 J D.75%、1500 J
【解答】解: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600N×2m=1200J;
由图可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
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250N×6m=15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因为W总=W有+W额,
所以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00J﹣1200J=300J;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2014•温州校级自主招生)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高台;图乙是小明利用斜面轻松的把同一重物推到了同一高台上。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机械效率是一样的
B.大叔克服重力做功较多
C.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D.小明做的额外功要小一些
【解答】解:A、甲是用手直接对物体做功,效率为100%;乙是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此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额外功,效率小于100%;所以两者的机械效率不相等,故A错误;
BC、甲乙都是把相同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根据W=Gh可知,两者所做的有用功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小明是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此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额外功,所以小明做的额外功要多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5.(2013•黄冈自主招生)如图,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为G,用一个水平推力F将物体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的效率为η=
B.斜面的效率为η=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FL﹣Gh)/L
D.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值
【解答】解:∵斜面的高为h,物体的重力为G,
∴有用功为:W有用=Gh,
又∵斜面长为L,高为h,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推力为F,
∴总功为:W总=Fs=F,
则机械效率为:η==,故A错误,B正确;
∵W总=W有用+W额,
∴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F﹣Gh,
∵W额=fL,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故C错误;
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和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之和,故D错误。
故选:B。
6.(2013•赫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 )
A.80% 800J B.80% 1000J
C.62.5% 200J D.80% 200J
【解答】解: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00N×2m=800J
绳子拉下的长度为S=2h=2×2m=4m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250N×4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80%
拉力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1000J﹣800J=200J。
故选:D。
7.(2013•攸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的拉力F1=F2,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B、ηC和的大小关系是( )
A.ηB<ηC B.ηB=ηC C.ηB>ηC D.不能确定
【解答】解:同一物体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有用功相同;
因为CA>CB;拉力相同,根据公式W=FS可知F2做的功大;
因为η=,所以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即ηB>ηC;
故选:C。
8.(2012•顺庆区校级自主招生)用滑轮组以不同速度提升不同的重物,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提升的重物为G1时,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重物G1匀速上升h所用时间为t1;当提升的重物为G2时,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重物G2匀速上升h所用时间为t2;当提升的重物为G3时,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1+2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重物G3匀速上升h所用时间为( )
A. B.
C. D.
【解答】解:
①∵η====
∴由η1==70%,得G1=G动 ①,
由η2==80%,得G2=4G动 ②,
由η3==90%,得G3=9G动 ③;
∵F=(G+G动)
∴F1=(G1+G动),F2=(G2+G动),F3=(G3+G动);
②∵P===
∴第一次的功率为P1=F1•v1=F1•=(G1+G动)×=(G1+G动)×,
第二次的功率为P2=F2•v2=F2•=(G2+G动)×=(G2+G动)×,
第三次的功率为P3=F3•v3=F3•=(G3+G动)×=(G3+G动)×;
∵P3=P1+2P2,
∴第三次需要的时间t3====
将①②③代入上式,化简得t3=。
故选:A。
9.(2012•庐阳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组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G2两个物体,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
C.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
【解答】解:A、由于滑轮组相同,并且不计摩擦则额外功相等,若G1=G2,则有用功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A错误;
B、甲图n=3,F1=(G1+G动),乙图n=2,F2=(G2+G动),若G1=G2,则F1<F2,提升相同的重物,其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即机械效率相同;故B错误;
C、甲图n=3,F1=(G1+G动),乙图n=2,F2=(G2+G动),若G1<G2,则F1<F2,若G1<G2,则乙图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故C错误;
D、甲图n=3,F1=(G1+G动),乙图n=2,F2=(G2+G动),若G1<G2,则F1<F2;甲、乙两图由于滑轮组相同,并且不计摩擦则额外功相等,若G1<G2,由W=Gh,可得,则乙图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故D正确;
故选:D。
10.(2011•汕尾校级自主招生)一个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20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功是3200J,效率是40%
B.有用功是8000J,效率是40%
C.有用功是3200J,效率是62.5%
D.总功是3200J,效率是62.5%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动滑轮上有4段绳子,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4h=4m,则物体升高的高度h=1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800N×4m=3200J,
有用功W有=Gh=2000N×1m=2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62.5%。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8•市南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斜面长4m、高2m,质量为50kg的小明站在斜面顶端,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75N的拉力将重1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g=10N/kg,那么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66.7% ,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 25 N。
【解答】解:
(1)由题知,斜面长s=4m、高h=2m,
小明对物体做的总功:
W总=Fs=75N×4m=300J,
小明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N×2m=2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66.7%;
(2)小明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300J﹣200J=100J,
由W额=fs可得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
f===25N。
故答案为:66.7%;25。
12.(2017•市南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三个滑轮的质量相同,小明用此滑轮组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重470N的物体,物体上升5m,不计绳的重力及一切摩擦,若绳的拉力F=125N,则每个滑轮的重为 1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4% 。
【解答】解:图中最上面的滑轮为定滑轮,下面2个滑轮为动滑轮,对2个动滑轮受力分析如下:
(1)不计绳的重力及一切摩擦,根据图1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G+G动﹣﹣﹣﹣①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根据图2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F′+G动﹣﹣﹣﹣②
联立①②可得:
2F=(G+G动)+G动,
则动滑轮重力:
G动=(4F﹣G)=(4×125N﹣470N)=10N;
(2)在图1中,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当物体上升5m时,右端F′处移动的距离为2×5m=10m;
在图2中,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F′处移动10m时,F处移动的距离:s=2×10m=20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94%。
故答案为:10;94%。
13.(2017•陕西自主招生)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到5m高的楼上,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为60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3.3% 。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动滑轮的重为 20 N,如果提升的重物重力大于10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会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解答】解:
(1)由题知,使用动滑轮,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5m=10m;
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60N×10m=600J;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N×5m=50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100%≈83.3%;
(2)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则动滑轮重力:
G轮=2F﹣G=2×60N﹣100N=20N;
(3)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使用动滑轮时,提升的重物重力大于100N(即增加了物重),增大了有用功,做的额外功不变,则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也就是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83.3%;20;变大。
14.(2015•益阳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斜面高1m、长3m,将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推上斜面,测得F=125N,则该物体在斜面上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25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
【解答】解:
(1)使用斜面有用功:
W有用=Gh=300N×1m=300J,
总功:
W总=Fs=125N×3m=375J,
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375J﹣300J=75J,
因为W=f额s,
所以摩擦力:
f===25N;
(2)机械效率:
η==×100%=80%。
故答案为:25;80%。
15.(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将绳子一端系在斜面顶端,使绳子绕过圆筒用力拉绳,使圆筒沿斜面匀速向上滚动。已知斜面高H=2m,长L=5m,圆筒的重力为1050N.若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则拉力F= 280 N。
【解答】解:由题意知,圆筒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所以圆筒滚上斜面后拉力F通过的路程为s=2L,
由η===得:
F===280N。
故答案为:280。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2016•包河区校级自主招生)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1
4
0.4
20
2
3
6
1.0
30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0% ;
(4)如果将重为2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 50%﹣60% 范围内。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n===5,故表中填5×6cm=30cm;
(2)绳子的有效段数n=5,根据“偶定奇动”,绳子的一端,先从动滑轮连接,如下所示: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100%=×100%=×100%=50%;
同理求出挂3N的重物时,机械效率为η2=60%;
(4)因对同一滑轮组来说,增加物重可增大机械效率,因此将重为2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机械效率应在应在50%到60%之间。
故答案为:(1)如上表所示;(2)如上图所示;(3)50%;(4)50%﹣60%。
四.计算题(共5小题)
17.(2021•衡阳县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是一个工地上运建材的装置图,用滑轮组拉着重800N的小车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货车受到的摩擦力是货车重力的0.2倍。在32s内物体移动8m,拉力F做的功为1680J(滑轮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求:
(1)小车A受到绳子的水平拉力F1;
(2)拉力F的大小;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货车受的摩擦力f=0.2G=0.2×800N=160N,
因为货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货车受到绳子的水平拉力F1=f=160N;
(2)从图中可知n=2,
拉力F移动距离s′=2s=2×8m=16m,
根据W=Fs可知拉力F===105N;
(3)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1s=160N×8m=1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6.2%。
答:(1)小车A受到绳子的水平拉力F1为160N;
(2)拉力F的大小为105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6.2%。
18.(2021•黄州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的滑轮组,重物G=100N,滑轮A和B的重力为10N,C的重力为20N,如果要使重物匀速上升,那么F和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各为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解答】解:
由图可知A、B为定滑轮,C为动滑轮,滑轮上各段绳子的拉力如图所示:
不计绳重和摩擦,以动滑轮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F′=2F+GB﹣﹣﹣﹣﹣①,
以动滑轮C和G为研究对象,因重物匀速上升,受力平衡,
所以F+F′+F=GC+G,即:F+2F+GB+F=GC+G﹣﹣﹣﹣﹣﹣②,
由①②得出:
F=×(GC+G﹣GB)×(20N+100N﹣10N)=27.5N;
(2)由图可知,重物G由4段绳子承担,绳子移动的距离s=4h,
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90.9%。
答:F为27.5N;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9%。
19.(2020•宁波自主招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水中的重物,当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拉力F为11.6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当重物离开水面时,拉力为14.5牛(整个装置的摩擦和绳重不计),求重物的密度。
【解答】解:设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h,
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2h,
所以,η==,所以,75%=,所以,G﹣F浮=17.4N。
因为,F=(G﹣F浮+G动),所以,11.6N=(17.4N+G动),所以,G动=5.8N。
当物体离开水面时,因为,F'=(G+G动),所以,14.5N=(G+5.8N),所以,G=23.2N。
因为,G﹣F浮=17.4N,所以,23.2N﹣1.0×103kg/m3×9.8N/kg×V=17.4N,所以,V=5.9×10﹣4m3。
因为G=ρgV,所以,23.2N=ρ×9.8N/kg×5.9×10﹣4m3,所以ρ=4.0×103kg/m3。
答:重物密度为4.0×103kg/m3。
20.(2019•市北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沿斜面匀速向上拉一个重9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s=1.5m,高h=0.3m,拉力F做功为3.6J,求:斜面的机械效率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
(1)拉物体时所做有用功:W有用=Gh=9N×0.3m=2.7J,
拉力做的总功:W总=3.6J,
斜面的效率:
η=×100%=×100%=75%;
(2)额外功:W额=W总﹣W有用=3.6J﹣2.7J=0.9J,
由W额=fs得摩擦力大小:
f===0.6N。
答: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6N。
21.(2019•涪城区校级自主招生)小峰利用滑轮组将一个正方体金属块A从某溶液池内匀速提出液面,当金属块A浸没在液面下,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时开始计时,如图甲,计时后调整滑轮组绳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使金属块A始终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拉力F与金属块A向上运动时间关系如图乙。已知金属块A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h=0.25m,(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金属块A的重力;
(2)动滑轮的总重;
(3)正方体A的体积;
(4)溶液的密度。
【解答】解:
(1)金属块A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作用,提出液面后不再受到浮力,所以滑轮组对它的拉力会变大,
读图象可知,金属块离开水面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F=15N,
由图甲知,该滑轮组由四段绳子通过动滑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由此可得,金属块A的重力:
G=4ηF=4×0.8×15N=48N;
(2)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出液面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
F=(G动+G),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G动=4F﹣G=4×15N﹣48N=12N;
(3)金属块A的上表面离液面0.25m至金属块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金属块上升的距离h=0.25m,
由图象知,此过程中金属块上升的时间t=5s,
金属块A上升的速度:v===0.05m/s,
从金属块A的上表面与液面相平上升至金属块A下表面刚离开液面,此过程金属块上升高度等于金属块A的高,由图象知,此段时间t′=2s,
所以金属块A的高:h′=vt′=0.05m/s×2s=0.1m,
金属块A是正方体,所以金属块A的体积:V=(0.1m)3=0.001m3;
(4)金属块A浸没时,金属块A在液体中受到三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浮力F浮、向上的拉力F拉
且F拉+F浮=G,
所以绳子对金属块A的拉力:F拉=G﹣F浮,
由图象可知,金属块A浸没时,作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2N,
F′=(G动+G﹣F浮),
金属块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动+G﹣4F′=12N+48N﹣4×12N=12N,
由F浮=ρ液V排g=ρ液Vg可得,溶液的密度:
ρ液===1.2×103kg/m3。
答:(1)金属块A的重力为48N;
(2)动滑轮的总重为12N;
(3)正方体A的体积为0.001m3;
(4)溶液的密度为1.2×103kg/m3。
五.解答题(共1小题)
22.(2016•黄冈校级自主招生)如图甲所示,正方体A边长0.2m,作为配重使用,杠杆OE:OF=2:3,某同学用这个装置和一个密闭容器D提取水中的圆柱体B,圆柱体B的体积是密闭容器D的;旁边浮体C的体积是0.1m3,该同学站在浮体C上,C总体积的浸入水中;该同学用力拉动滑轮组绕绳自由端,手拉绳的功率P和密闭容器D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密闭容器D上升速度0.05m/s保持不变,密闭容器D被提出水后,将圆柱体B从密闭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体C的上面,同时手松开绳子时,浮体C露出水面的体积减少总体积的;在提升全过程中,配重A始终没有离开地面。两个定滑轮总重10N.(绳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计。g=10N/kg),求:
(1)D完全露出水面时人拉绳的力的大小。
(2)圆柱体B的重力;
(3)密闭容器D离开水面时,滑轮组提升重物B的机械效率;(百分号前面保留整数);
(4)圆柱体B的密度;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D完全露出水面时F1的功率P1=12W,P1=F1υ,
解之 ,
答:D完全露出水面时人拉绳的力为80N。
(2)B放在C上,且放开手后,,
,
答:圆柱体B的重力为200N。
(3),
答:滑轮组提升重物B的机械效率为83%。
(4)∵F1=(GB+GD+G轮),
∴GD+G动=3F1﹣GB=3×80N﹣200N=40N;
D未出水面时的功率为P2=6W,拉力:F2===40N;
又∵F2=(GB+GD+G轮﹣F浮),
∴D受浮力F浮=GB+GD+G动﹣3F2=200N+40N﹣3×40N=120N,
又∵F浮=ρ水gVD,
∴VD===0.012m3,
∴VB=VD=×0.012m3=0.004m3,
∵G=mg=ρvg,
∴ρB===5×103kg/m3。
答:圆柱体B的密度为5×103kg/m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3/16 8:49:59;用户:17702194526;邮箱:17702194526;学号:232541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初三物理自主招生专项刷题集专题07 热与能,文件包含热与能教师版docx、热与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初三物理自主招生专项刷题集专题03 声音,文件包含声音教师版docx、声音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初三物理自主招生专项刷题集专题01 力,文件包含力教师版docx、力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