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历史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刷提升,关键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从欧洲传入美洲的是( )A.小麦、猪、牛、羊B.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本题考查欧洲物种传入美洲。根据所学可知,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原产地在美洲,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
知识点1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2.[湖北宜昌2021高二期中]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内陆。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 )A.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空前盛况B.奴隶贸易与新航路的开辟如影随形C.世界重要大洲间都已经有了联系D.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资物种交流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传播高产农作物。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提及玉米传入中国有海路和陆路两条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原产地为美洲大陆,其传入中国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D项;郑和七次下西洋为1405—1433年,比16世纪中期早100多年,排除A项;奴隶贸易的路线在非洲、欧洲、美洲间进行,与题干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世界重要大洲之间的联系,排除C项。
3.17世纪以来,马铃薯、番茄、胡椒、茶叶、玉米等食材传入欧洲,使欧洲饮食文化产生了极大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关联的是( )A.欧洲与美洲间商贸联系的建立B.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工业革命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动D.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具规模,不同物种的交流使欧洲饮食文化产生了极大变化,故B正确;茶叶不属于美洲的产品,无法体现欧洲与美洲间的商贸联系,故A错误;17世纪还未发生工业革命,故C错误;代议制与饮食文化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
4.[湖南常德2021期中]右图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画中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格兰被称为“国王的水果”。该油画可以体现( )A.新航路开辟促进洲际物种交流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
本题考查美洲物种外传对英国的影响。题干中反映的是原产于南美洲的菠萝传入英国并成功种植,且油画时间是1675年,结合所学,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的物种交流,A项正确。17世纪,南美洲主要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且农业技术并非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C项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5.[江苏扬州2021期中]1300—1500年,欧洲人口只有几千万,1700年达到一亿两千万左右。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本题考查全球物种交流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物种交流为欧洲人提供了高产粮食作物,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不是推动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A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只有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生育观念的解放才能真正地对人口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排除B项;此时期移民的方向主要是由欧洲和非洲向其他地区移民,尤其是向新大陆移民,C项错误。
【刷有所得·拓展】明清的高产农作物明清时期对于海外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是中国粮食生产和培育的第二次革命,它对于缓解明清时期的人口大爆炸有明显的作用。虽然它们在清前期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同时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6.[辽宁沈阳市郊联体2021高二期末]明朝中后期,西方新航路的成功开辟,带动了物种的交流。先后传入中国的美洲独有物种除辣椒之外,还有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刺激了当时中国( )A.生产工具迅速革新B.农业商品化的发展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D.朝贡体制的终结
本题考查美洲物种传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农业商品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都属于高产作物,它们的引进和大量种植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当时中国农业商品化发展,故B项正确。
知识点2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7.[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21高二开学考]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变得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推动物种交流。根据材料可知,玉米、马铃薯、番茄和辣椒等作物的传播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中物种交流的表现,故选C项;玉米和马铃薯是原产于美洲的物种,不是欧洲本土作物,排除A项;题干中物种的交流是在工业革命前就发生的,不符合“工业化带来”,排除B项;早期亚欧交易主要是香料和茶叶等,并且番茄和辣椒等不符合“粮食作物”,排除D项。
【刷有所得·拓展】哥伦布大交换哥伦布大交换是动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等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便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
8.[湖北黄冈2020高二期末]16—17世纪,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以贵金属开发为核心,建立起封建性的大庄园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的不是玉米而是从欧洲引进的小麦。这一举措( )A.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B.促进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C.以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为出发点D.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均衡化
本题考查物种交流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以贵金属开发为核心”“粮食作物种植的不是玉米而是从欧洲引进的小麦”可知,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开采贵金属,并且建立大庄园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基本取代了当地本来种植的玉米,这一举措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故选A项;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的黄金主要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没有促进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排除B项;西班牙殖民掠夺的出发点是掠夺财富,封建性的大庄园经济也不是先进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西班牙的举措使拉丁美洲对其形成了经济依附关系,导致国际经济贸易的失衡,排除D项。
9.[湖南长郡中学2020高二入学考]美洲作物引入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也多在明清时期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食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加强了欧洲对亚洲和美洲的掠夺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民众生活D.殖民扩张活动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物种交流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但“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亚、欧、美洲物种交流的影响,并非强调欧洲的殖民扩张活动,B、D两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C项正确。
10.[辽宁阜新高二2020期末]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统计约1亿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全国人口增长到近3亿人,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时代。为清代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入与种植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本题考查清代人口激增的外来因素。明清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促进了人口增长,故选C项;A、D两项不是外来因素,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北京西城2021高二月考]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据此可知( )A.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从材料信息来看,世界各地的物种在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交流范围,世界各地联系更为密切,说明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映欧洲生产方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交往的理性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过程中的地位,排除D项。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大陆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像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在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亚洲、非洲和欧洲;土豆、烟草、可可等也逐渐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
2.[山东青岛2020高二期末]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新发现的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自然科学家主导了世界物种交流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本题考查物种交流对欧洲饮食习惯的影响。根据“16世纪50年代开始”“数千种新发现的物种”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新物种,材料表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对当时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自然科学家对物种交流有影响,但不能主导物种交流,故A项错误;商业革命引发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和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物种交流对欧洲饮食习惯的影响,没有涉及世界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
3.[福建厦门2021月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各种美洲高产作物陆续传入欧洲,仅土豆一种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增长25%左右,加速了欧洲城市化进程,并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由此可知(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B.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巨大变化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
本题考查美洲物种外传对欧洲的影响。依据题干信息可知,题干表述的是地理大发现以后,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并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强调的是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的深远影响,B项正确;题干主旨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非人口增长的影响,A项排除;“根本性变化”表述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获得财富和开辟新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而不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排除D项。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各种美洲高产作物陆续传入欧洲”“加速欧洲城市化进程”“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全面分析关键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山西大同一中2020月考]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A.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本题考查殖民活动客观上对文明交流的影响。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烟叶、马铃薯等物种传入欧洲,而水稻等作物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由此可见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繁荣问题,排除C项。“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的表述本身有误,排除D项。
5.[山东六校2021高二联考]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本题考查食物物种的传播。美洲的变种小麦在欧洲广泛种植,反映出在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来看,在欧洲广泛种植的小麦并不是美洲的原有品种,排除D项。
6.[湖南岳阳2020高二期末]清朝嘉庆年间,番椒(辣椒)传入四川,在烹调中与当地特产的花椒有机结合,形成麻辣兼备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川菜的最终成熟定型。这表明清代中期的四川( )A.经济文化呈现兼容性特征B.长途贩运贸易蓬勃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被彻底废弃D.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本题考查美洲物种的外传。依据材料可知,清朝嘉庆年间四川将外来的辣椒与四川特产的花椒有机结合,形成麻辣兼备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川菜的最终成熟定型,这说明清代中期的四川经济文化呈现兼容性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长途贩运贸易蓬勃发展,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是在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故D项错误。
7.[河北秦皇岛2021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这里的人们也比较多地吃上了稻米。宋高宗时,北方人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丘陵、山地还种上了北方传入的粟、豆等。北宋从印度引进的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也传入南方。材料二 在全球化浪潮中,被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版图,更有人们的餐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在此之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而在此之后,它们被送到世界各地。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这些物品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年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物种交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两宋时期的物种交流相比,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的不同之处。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物种交流与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1)据材料一“两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这里的人们也比较多地吃上了稻米。宋高宗时,北方人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可得南北物种交融;据材料一“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可得南方逐步形成稻麦兼种的作物体系;据材料一“从印度引进的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也传入南方”可得外来物种的引进。(2)据材料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在此之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而在此之后,它们被送到世界各地”可得交流品种增多,交流范围扩大;据材料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饰以知名商标”可得品牌化的包装,对原物品进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据材料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可得以经济作物交流为主。
(1)特点:南北物种交融;南方逐步形成稻麦兼种的作物体系;外来物种的引进。(2)不同:交流品种增多;交流范围扩大;以经济作物交流为主;对原物品进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品牌化的包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优秀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航路,美洲物种的外传,粮食作物的传播,马铃薯,鸦片战争,蔬菜作物的传播,西班牙,生态环境,课后提能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