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课件PPT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课件PPT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课件PPT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课件PPT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课件PPT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课件PPT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说“木叶”》课件PPT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15492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秋风叶落,春夏之交,脱尽叶子,枝叶繁茂,饱含水分,空阔疏朗,饱满绵密,密密层层浓阴满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林庚(1910-2006 ),字静希,福建福州人。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唐诗综论》等。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最著名的论点“盛唐气象”。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 (北大中文系教授)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把握基本观点,分析和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2.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以及作用。3.学习在材料的比较、辨析、品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加以解决的方法。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圈画每一段的关键词,并试将这些关键词进行分类。
理论:概念、形象思维、艺术特征、暗示性、颜色性 现象:木叶、树叶、落木、木、树梳理分析:秋风叶落、饱满、空阔、微黄、干燥、疏朗
请说说下列各组诗句在文中的作用。1.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2.“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4.“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材料的作用1.引出话题。2.辨析现象,深入探究、得出结论。3.归纳,得出结论。4.证明观点。从材料的梳理和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加以解决
相同概念的“木”与“树”在形象上的差别是什么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
《说“木叶”》中,作者以诗人的敏感,通过有序的联想,对诗歌中相关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试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思维导图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 )( )( )( )( )( )( )( )( )( )
文章写“木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更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若标题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吗?请模仿第三段“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进行分析。示例: 按“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意思当然是说……,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例如……。然而,作者却以“说'木叶'”为题,这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
关键点《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说“木叶”》: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品读玩味之中,并逐层深入,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契合读者阅读心理。
特点1.探究文学的规律性。层层推进,不断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善用归纳、辨析之法,不为凿空之论。2.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3.注重考证,细致严谨。文质兼美。
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2.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4.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5.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完整版ppt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境导入,作者介绍,初读课文,文本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背景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林庚先生,“木叶”为诗人钟爱,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