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原卷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339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原卷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339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原卷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339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5讲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7讲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解析版)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7讲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模型(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8讲 滑块——木板模型之定量计算(解析版)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原卷版)
展开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
1.(2018·浙江)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象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2.(2016·浙江)一很深的圆筒形容器,开口端是漏斗,筒和漏斗总质量为M,漏斗中盛有质量为m的细砂,漏斗口关闭;整个装置在弹簧秤上,如图。当打开漏斗口后,细砂将落向容器底部并最终全部堆积在底部。从细砂开始下落到全部堆积在容器底部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 )
A.始终为(M+m)g
B.不会大于(M+m)g
C.不会小于(M+m)g
D.有时小于(M+m)g,有时大于(M+m)g,有时等于(M+m)g
一.知识总结
1.实重与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
①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
②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
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
| 超重现象 | 失重现象 | 完全失重现象 |
概念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 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的现象 |
产生 条件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g |
原理 方程 | F-mg=ma F=m(g+a) | mg-F=ma F=m(g-a) | mg-F=ma a=g F=0 |
运动 状态 | 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 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 以a=g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
3.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m和竖直加速度a共同决定,其大小等于ma。
(3)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4)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5)尽管整体没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整体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整体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
4.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运动状态的角度判断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5.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变化。
(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6.常见模型
二.例题精讲
题型一:物体加速度方向是竖直方向
例1.东京奥运会上,14岁少女全红婵一鸣惊人,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上空。不计空气阻力,全红婵从离开跳台平面到触及水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全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全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例2.我国空降部队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多次建立功勋,这与伞兵们平时严格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一伞兵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上无初速度下落,5s后打开降落伞。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伞兵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打开降落伞瞬间,伞兵处于超重状态
C.伞兵下落50m时速度小于90km/h
D.5~9s内伞兵所受的合力越来越大
例3.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在2月8日进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了该项目历史上第一块金牌。下图为“大跳台”赛道的示意图,由助滑道、起跳区、着陆坡、终点线、停止区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滑道上运动员下蹲,双臂向后紧贴身体,以减小起跳时的速度
B.运动员在助滑道上加速下滑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C.所有运动员在着陆坡落地时,他们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着陆时运动员控制身体屈膝下蹲,是为了减小平均冲击力
题型二:物体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
例4.如图,一小物块从斜面上的A点静止下滑,在AB段和BC段分别做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至C点恰好静止,全程斜面体保持静止状态。若小物块在AB段和BC段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且AB=2BC,则( )
A.在物块滑行的全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始终小于物块和斜面的总重力
B.在物块滑行的全过程中,地面对斜面始终没有摩擦力作用
C.由题意知:2μ1+μ2=3•tanθ
D.小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先超重再失重
例5.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固定在匀速上升的升降机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用一轻质弹簧连接着,B的上端用一平行斜面的细线拴接在斜面上的固定装置上,斜面的倾角为30°,当升降机突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两物体的瞬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沿斜面向下;aB=g,方向沿斜面向下
B.aA=0,aB=0
C.aA=0;aB=g,方向沿斜面向下
D.,方向垂直斜面向右下方;aB=g方向竖直向下
三.举一反三,巩固练习
- 两倾斜的平行杆上分别套着a、b两相同圆环,两环上均用细线悬吊着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杆向下滑动,各自的环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沿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环与杆有摩擦力
B.d球处于失重状态
C.杆对a、b环的弹力大小相等
D.细线对c、d球的弹力大小可能相等
- (多选)某次火箭发射过程中,火箭的质量为m,发射塔的高度为h,火箭自塔底以恒定的加速度a竖直向上起飞,火箭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从点火至离开发射塔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火箭自开始发射至离开发射塔共用时为
C.火箭离开发射塔时的速度大小为
D.火箭离开发射塔时克服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mg
(多选)10.如图a,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向下拉小球然后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某段时间内采集到的信息如图b所示,则( )
A.t2~t3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B.t3~t4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处于失重状态
C.t4~t5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处于失重状态
D.t5~t6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 (多选)建筑工地通过吊车将物体运送到高处。简化后模型如图所示,直导轨ABC与圆弧形导轨CDE相连接,D为圆弧最高点,整个装置在竖直平面内,吊车先加速从A点运动到C点,再匀速率通过CDE.吊车经过B、D处时,关于物体M受力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过B点时,处于超重状态,摩擦力水平向左
B.过B点时,处于超重状态,摩擦力水平向右
C.过D点时,处于失重状态,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
D.过D点时,处于失重状态,底板支持力一定为零
- (多选)在2016年2月举行的跳水世界杯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跳板比赛中,若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瞬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t3时刻已浮出水面
D.0~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 (多选)如图所示,A、B两个异种电荷的等质量小球,分别被两根绝缘细绳系在木盒内的同一竖直线上.静止时,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FN,细绳对A的拉力为F1,细绳对B的拉力为F2,若将系B的细绳和系A的细绳同时断开,则两细绳刚断开时( )
A.木盒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木盒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FN+F2﹣F1
D.木盒对地面的压力为FN+F1﹣F2
- (多选)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B.t1到t2时间内,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t3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
C.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
D.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
- (多选)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则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所受支持力等于它的重力
- (多选)一个内壁光滑的正方体木箱内装一个球状物,球的直径略小于正方体的内侧边长,设球对正方体上侧压力为N1,对下侧压力为N2,对左侧压力为N3,对右侧压力为N4,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不计空气阻力,将物体竖直上抛,上升过程中有:N1=0,N2≠0
B.如不计空气阻力,将物体水平向右平抛,运动过程中有:N3≠0,N4=0
C.如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将物体竖直上抛,上升过程中有:N1≠0,N2=0
D.如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将物体自由落下,下落过程中有:N1=0,N2≠0
第8讲 电路分析问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8讲 电路分析问题(原卷版),共15页。
第34讲 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34讲 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原卷版),共11页。
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6讲 超重与失重问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