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337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337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337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合集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
展开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7846" 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PAGEREF _Toc7846 \h 1 HYPERLINK \l "_Toc9717" 类型1 基本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的应用 PAGEREF _Toc9717 \h 2 HYPERLINK \l "_Toc14822" 类型2 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PAGEREF _Toc14822 \h 3 HYPERLINK \l "_Toc24810" 题型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PAGEREF _Toc24810 \h 5 HYPERLINK \l "_Toc25093" 类型1 平均速度公式 PAGEREF _Toc25093 \h 6 HYPERLINK \l "_Toc24621" 类型2 位移差公式 PAGEREF _Toc24621 \h 8 HYPERLINK \l "_Toc30079" 类型3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 PAGEREF _Toc30079 \h 9 HYPERLINK \l "_Toc2457" 类型4 第n秒内位移问题 PAGEREF _Toc2457 \h 10 HYPERLINK \l "_Toc1735" 题型三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PAGEREF _Toc1735 \h 11 HYPERLINK \l "_Toc445" 类型1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PAGEREF _Toc445 \h 12 HYPERLINK \l "_Toc7309" 类型2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 PAGEREF _Toc7309 \h 14 HYPERLINK \l "_Toc16244" 类型3 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PAGEREF _Toc16244 \h 14 HYPERLINK \l "_Toc31081" 类型4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相遇问题 PAGEREF _Toc31081 \h 17 HYPERLINK \l "_Toc11644" 题型四 多过程问题 PAGEREF _Toc11644 \h 19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解题指导】1.v=v0+at、x=v0t+eq \f(1,2)at2、v2-v02=2ax原则上可解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公式中v0、v、a、x都是矢量,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常用逆向思维法.3.对于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要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而不发生后退(即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般需判断减速到零的时间.【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1.基本规律eq \b\lc\ \rc\}(\a\vs4\al\co1((1)速度—时间关系:v=v0+at,(2)位移—时间关系:x=v0t+\f(1,2)at2,(3)速度—位移关系:v2-veq \o\al(2,0)=2ax))eq \o(――――→,\s\up11(初速度为零),\s\do4(v0=0))eq \b\lc\{(\a\vs4\al\co1(v=at,x=\f(1,2)at2,v2=2ax))2.对于运动学公式的选用可参考下表所列方法类型1 基本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的应用【例1】在研究某公交车的刹车性能时,让公交车沿直线运行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刹车,公交车开始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16t-t2(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4 m/sB.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C.公交车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为60 mD.公交车刹车后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答案】 D【解析】 根据x=v0t-eq \f(1,2)at2与x=16t-t2的对比,可知刹车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运行的最大速度就是刹车时车的速度,为16 m/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故A、B错误;已知刹车时车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由t=eq \f(v,a)=8 s可知,刹车停止需要8 s时间,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其实就是8 s内的位移,t=8 s时有x=64 m,故C错误;t′=1 s时,有x′=15 m,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eq \x\to(v)=eq \f(x′,t′)=15 m/s,故D正确.【例2】(2022·辽宁丹东市一模)我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00 km/h,某兴趣小组经过查阅得到以下资料,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0.6 s;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下表)兴趣小组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A.200 m B.150 m C.100 m D.50 m【答案】 B【解析】 汽车的最高速度为v=100 km/h=eq \f(250,9) m/s,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最大距离为x1=vt=eq \f(250,9)×0.6 m=eq \f(50,3) m,在汽车刹车的过程,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有0-v2=-2μgx2,得x2=eq \f(v2,2μg)≈120.6 m,则总位移大小为x=x1+x2≈137 m,接近150 m,故选项B正确。【例3】(2022·江西省六校联合考试)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5.2 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A.8.4 m B.7.8 m C.9.6 m D.10.5 m【答案】 D【解析】 由于v0=25.2 km/h=7 m/s,识别区内做匀速运动,有x1=v0t1=7×0.3 m=2.1 m,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x2=v0t2=7×0.5 m=3.5 m,刹车的位移为x3=eq \f(veq \o\al(2,0),2a)=eq \f(72,2×5) m=4.9 m,ETC通道的长度x=x1+x2+x3=10.5 m,所以D正确,A、B、C错误。类型2 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1.方法简介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逆向思维有过程逆向、时间反演等。2.实例特点刹车类问题或子弹打木块问题的特点都是匀减速至0后保持静止,在分析问题时,都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例1】(多选) (2022安徽皖北协作区4月联考) “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之一。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奋斗者号”从距海面深H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浮,并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浮时的初速度为eq \f(H,2t)B.上浮时的初速度为eq \f(2H,t)C.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eq \f(H(t-t0)2,t2)D.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eq \f(H(t-t0)2,teq \o\al(2,0))【答案】 BC【解析】 由H=eq \f(v0,2)t可知,上浮时的初速度为v0=eq \f(2H,t),选项A错误,B正确;上浮的加速度为a=eq \f(0-v0,t)=-eq \f(2H,t2),则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h=H-(v0t0+eq \f(1,2)ateq \o\al(2,0))=H-(eq \f(2H,t)t0-eq \f(1,2)×eq \f(2H,t2)teq \o\al(2,0))=eq \f(H(t-t0)2,t2),选项C正确,D错误。【例2】(2022·河北部分学校3月联考)在野外自驾游容易碰见野生动物突然从路边窜出的情况。如图2所示,汽车以大小为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一头小象冲上公路,由于受到惊吓,小象停在汽车前方距离车头10 m处。司机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 m/s2。从刚刹车到汽车刚停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的时间为6 s B.汽车通过的距离为18 mC.汽车最后1 s的位移为1 m D.汽车与小象发生碰撞【答案】 C【解析】 汽车减速至0的时间t=eq \f(v0,a)=3 s,汽车运动的总位移大小x=v0t-eq \f(1,2)at2=9 m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