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5课《黄河颂》习题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5课《黄河颂》习题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
    第5课《黄河颂》习题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整体感悟,课文精彩语段阅读,拓展阅读题,中考题,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黄河颂》综合练习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哺育(   澎湃(pài   气魄(

    B.山巅(diān) 狂澜(1án)   屏障(píng)

    C.浩荡(shāng)浊流(zhuó  滋长(zì

    D. 赞歌(zàn)  发源(yuán)    宛转(w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赞歌  昆仑  掀起  扮演       B.倾卸  浩荡  臂膀  发源

    C.坚强  惊涛  澎湃  中原       D.滋长  哺育  榜样  豪迈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这里是气势的意思)

    B.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慢帐)

    D.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掀起/万丈狂澜

    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字统领下文,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7.关于黄河,古人是这样吟咏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你还知道哪些吟咏黄河的诗句?请再写出两句。(4分)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记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如今,人们一提到黄河,更多的是谈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163位院士也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提出治理建议。(4分)

    二、整体感悟(10分)

    1.诗中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3分)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

    3.朗诵全诗后,你觉得这首诗是一首直白抒情的诗,还是委婉含蓄的诗?为什么?(4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19分)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 望黄河滚滚字,统领诗中哪些内容? (3分)

    2.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文中相应的诗句。(4分)

    诗中所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3.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4分)

    4.诗中说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摇篮。诗中说: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能从历史长河中撷取一朵浪花来解释一下吗?(4分)

    四、拓展阅读题(16分)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揣摩下列比喻句、拟人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4.请你默写出两句有关长江的诗句。(4分)

    五、中考题(16分)

    1.(2006,甘肃酒泉,4分)根据拼音在空格内工整地写出汉字,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yuán    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  )纹。

    (2)只是因为天生的癖(  )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xiàng     来。

    2.(2006,甘肃酒泉, 4分)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二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淘神:                                                                         

    会打算盘:                                                                                                                   

    3.(2006,甘肃酒泉, 4分)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1)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

    (2)为了避免地震后不暴发传染病,受灾地区地方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

    六、探究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在肯德基餐厅的一隅,一个孩子正贪婪地啃着鸡大腿。父亲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

    只是充当陪客。

    台灯下,孩子们伏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父母坐在一旁,或是举头望明月(监视),或是低头思故乡(瞌睡)。

    各大学开学的时候,一群比自己父母长得都高大的大男孩小姑娘们像废物一样伫立在一边,而他们的父母却气喘吁吁地为其办理着各种入学手续。

    日本电影《孤狸的故事》:当小孤狸还娇滴滴地在老孤狸身边撒娇的时候,身为父母的老孤狸却无情地把它们从家中赶走。那些被老孤狸咬伤并赶走的小孤狸眼中充满着忧伤和委屈,然而老孤狸则是义无反顾地坚决和果断。   (选自《杂文选刊》2004年第3期)

     

    七、综合性学习(13分)

    (2006,黔东南州,13分)(1)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数理化)走遍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3分)

    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4分)

    (2)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请解释臭名远扬字的含义。(3分)

    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3分)

     

    第六课  黄河颂

    . 一、1B  点拨:A应读C应读dàng应读D应读wăn

    2.B  点拨:应为

    3.D  点拨:摇篮比喻事物的发源地。

    4.D  点拨:A项是比喻,拟人;B项是对偶;C项是比喻。 

    5. D  点拨: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D  点拨:应为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

    7.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点拨:注意日常分类积累古诗词。

    8. 略  点拨: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建议要言之有理,如针对黄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在中上游多植树种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滥采乱伐。

    二、1.源远流长、流量巨大、支流众多

    点拨:从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分析。

    2.热情歌颂了历史悠久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展现了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战胜利而誓死战斗的决心

    3.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景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充满雄健豪迈之美。

    三、1.从望黄河滚滚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点拨:即字以后的诗句。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点拨:注意从诗歌中提取有效信息。

    3.黄河含沙量大,多曲流

    点拨:结合地理知识作答。

    4.指众多的支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她孕育了万千强壮有力的儿女。

    点拨:找出本义及比喻义,结合诗歌理解其深刻含义。

    5.略  点拨:扣住文化”“民族精神举例,如四大发明”“文天祥等。

    四、1、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摇蓝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 

    点拨:注意理解其引申义。

    2.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

    点拨:从歌词推动新的时代可以看出。

    3.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点拨:注意从写法、立意等方面比较。

    4.示例:(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点拨:注意日常积累。

    五、1.(1)圆  zhòu  (2) pì 

    点拨:易误,易误。

    2.淘神:耗费精神。  会打算盘:比喻懂得生活。

    点拨:主要解释引申义。

    3.(1)将季节改成地方,(2)删去

    点拨:(1)句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2)句意表达有误。

    六、(现象)人类在对待子女的态度问题上(结果)不如动物(人类过于溺爱,动物让子女独立)明智。

    点拨:从前三则材料看人类对待子女的态度,第三则材料是动物,两者作比较即可得出结果。

    七、⑴①文(语文历史等文科)寸步难行

    点拨:要求意思对且简洁。

    第一、语文是工具,学好语文,才能增强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学好文史,通晓古今,有助于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点拨:意思相近,并突出语文重要性即可。

    ⑵①“臭豆腐

    通过双关和对比,突出臭豆腐的名声大,气味香,此外还利用矛盾法吸引人的注意力。

    点拨:扣住双关作答。

     

    相关试卷

    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课时作业,共4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补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此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