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乙卷A)(全解全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1281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乙卷A)(全解全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1281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乙卷A)(全解全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1281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乙卷A)(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乙卷A)(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化学实验源于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全解全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名单,包括钠离子电池、球形核酸、纳米酶和纤维电池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钠比锂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是钠离子电池的显著优势
B.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
C.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D.柔性纤维电池可用于穿戴产品
【答案】C
【详解】A.钠以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水、矿物中,因此钠离子电池相比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原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优点,A正确;
B.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基团,故通过红外光谱仪可检测球形核酸结构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团,B正确;
C.纳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nm,C错误;
D.柔性纤维电池由于可柔性品质,可用于折叠类产品及穿戴产品,D正确;
故选C。
8.三醋精是一种食品用香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醋精属于油脂 B.三醋精的分子式为C9H13O6
C.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D.d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一种
【答案】D
【详解】A.油脂由丙三醇与高级脂肪酸反应形成的酯,而三醋精由丙三醇与乙酸反应形成的酯,不属于油脂,A错误;
B.根据三醋精的键线式可知,三醋精的分子式为C9H14O6,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错误;
D.d为CH3COOH,其同分异构体可以为HCOOCH3、HOCH2CHO等,则d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一种,D正确;
故选D。
9.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的原理为:H2+O2H2O2,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H2O、卤化氢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②催化剂乙基蒽醌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溶点107-111°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B可选择①或②
B.装好试剂后的操作为:打开活塞a、d,关闭活塞b、c
C.提纯产品的操作依次为过滤,加水萃取,分液,常压蒸馏
D.若没有F装置三颈烧瓶中的反应速率会减慢
【答案】D
【详解】A.卤化氢和水都能使催化剂中毒,①既可以除去水,也可以除去卤化氢,满足要求,②只能除去卤化氢,不满足要求,A错误;
B.装好试剂后应先打开b,抽出装置中的空气,B错误;
C.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采取减压蒸馏的方式,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C错误;
D.F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导致催化剂中毒,可以避免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
故选D。
10.化学实验源于生活。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元素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说明该食盐属于无碘盐
B
检验火柴头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将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浸入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
C
检验菠菜中的铁元素
取少量菠菜叶剪碎研磨后加水搅拌,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溶液
若溶液变红,说明菠菜中含有铁元素
D
检验鸡皮中是否含有脂肪
取一小块鸡皮于表面皿上,将几滴浓硝酸滴到鸡皮上
一段时间后鸡皮变黄,说明鸡皮中含有脂肪
【答案】C
【详解】A.食盐中所加碘一般为碘酸钾,碘酸钾遇淀粉不变蓝色,因此实验设计不合理,故A错误;
B.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在氯酸钾中存在,氯酸钾溶于水不能直接电离出氯离子,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不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B错误;
C.加硝酸后再加KSCN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从而可说明菠菜中含有铁元素,故C正确;
D.加浓硝酸鸡皮变黄,是蛋白质的性质,不能证明脂肪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1.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中的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甲,另外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乙。常温下,甲为液态,乙为固态。甲+乙→白色沉淀+气体(臭鸡蛋气味),Y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 Y > X > R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 Z
C.R、X、Z只能组成一种共价化合物
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备Y的单质
【答案】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中的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甲,另外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乙,常温下,甲为液态,乙为固态,甲+乙→白色沉淀+气体(臭鸡蛋气味),该气体为H2S,Y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则Y为Al元素,反应为硫化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则R、X、Y、Z分别为H、O、Al、S。
【详解】A.R、X、Y、Z分别为H、O、Al、S,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Y > Z > X > R,A错误;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 Z,B正确;
C.R、X、Z能组成H2SO3、H2SO4等共价化合物,不止一种,C错误;
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物制备Y的单质,D错误;
故选B。
12.浓差电池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浓度差产生电势差而形成的电池。理论上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停止放电。图1为浓差电池,图2为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用浓差电池为电源完成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应与Ag(II)相连
B.电渗析装置中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电渗析过程中左、右室中H2SO4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
D.电池从开始到停止放电,理论上可制备2.4gNaH2PO4
【答案】D
【分析】电化学题目重点在于电极的判断,浓差电池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浓度差产生电势差而形成的电池,则Ag(I)为负极,Ag(II)正极。
【详解】A.浓差电池中由于右侧AgNO3,浓度大,则Ag(I)为负极,Ag(II)正极;电渗析法制备磷酸二氢钠,左室中的氢离子通过膜a进入中间室,中间室中的钠离子通过膜b进入右室,则电a为阳极,电极b为阴极;电极a应与Ag(II)相连,故A正确;
B.左室中的氢离子通过膜a进入中间室,中间室中的钠离子通过膜b进人右室,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故B正确;
C.阳极中的水失电子电解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通过膜a进入中间室,消耗水,硫酸的浓度增大;阴极水得电子电解生成氢气,中间室中的钠离子通过膜b进入右室NaOH的浓度增大,故C正确;
D.电池从开始到停止放电时,则浓差电池两边AgNO3浓度相等,所以正极析出0.02mol银,电路中转移0.02 mol电子,电渗析装置生成0.01 mol NaH2PO4,质量为1.2g,故D错误;
故选D。
13.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H3PO3(亚磷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或H2SO4溶液,溶液中lg或lg随溶液的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线b代表lg与pH的关系
B.Y点溶液的pH=4.5
C.2H++HPOH3PO3的平衡常数为108.1
D.pH=7时,c(Na+)>c(OH-)>c(HPO)>c(H2PO)
【答案】C
【详解】A.随pH的增大减小,增大,因此lg增大,lg减小,即直线a代表与pH的关系,直线b代表lg与pH的关系,A错误;
B.依据图像信息及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求出的电离平衡常数,,Y点为两直线的交点,即,可得Y点存在,即,B错误;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Y点时、,,C正确;
D.z点pH=6.7, c(HPO)=c(H2PO),时,溶液为和的混合溶液,c(Na+)>c(HPO)>c(H2PO)> c(OH-),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4分)回收钴废料能有效缓解金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种以含钴催化剂废料(主要含Co、Fe,还含有少量的CoO、FeO、Fe2O3、CaO、SiO2)制备氧化钴(Co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2+
Fe3+
Co2+
开始沉淀的pH
7.5
2.2
6.7
完全沉淀的pH
9.5
3.0
8.7
②在pH为4~6时,Fe3+水解生成含Fe(OH)3·nFe3+·(n-x) 胶粒的胶体;
③金属钴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④氧化性:Co3+>ClO-。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后,“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
(2)“除铁”时加入NaClO,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再加入Na2CO3溶液调节pH,已知溶液pH对除铁率和钴回收率影响如图所示,则该步骤应控制pH范围为_______,图中钴回收率骤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3)“滤液2”中主要溶质的常见用途为_______。
(4)“沉钴2”中加入(NH4)2C2O4使Co2+沉淀完全[c(C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甲卷A卷)(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解析】A,D 【解析】A,C 【解析】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