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测评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测评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测评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测评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测评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测评含答案,共10页。
    第一章测评(时间:75分钟 满分:10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重庆朝阳中学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B.当两个分子距离大于r0且继续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容器内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所有分子运动的动能都增大2.乙醇喷雾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B.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与分子运动无关C.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体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D.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内能不变3.(2022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油膜面积为S,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 B.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为C.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D.油酸的密度为4.(2022河北张家口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g100 的水的内能等于1 g100 的水蒸气的内能B.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C.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一个木块被举高,组成该木块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都增大5.(2022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期中)两个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线段AQ=QB。现将甲分子固定在O,乙分子从较远处沿直线经QPO点靠近,分子乙经过QP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QvP,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QaP,分子势能分别为EQEP,假设运动过程中只有分子力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分子在P处所受到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B.vQ>vPaQ<aPEP<EQC.vQ>vPaQ<aPEP>EQ  D.vQ<vPaQ>aPEP>EQ6.(2022福建厦门高二期末)关于下列几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的扩散现象说明水分子和墨水分子相互吸引B.图乙所描出的折线是固体小颗粒在水中运动的轨迹C.图丙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图中,对应的温度大于对应的温度D.图丁玻璃板紧贴水面,弹簧测力计将其拉离水面时,拉力一定等于玻璃板的重力7.(2022山东临沂高二期末)两分子之间的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B.r=r0,分子势能为零C.两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D.两分子从相距r=r0开始,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18分。全部选对得6,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有错选的得0)8.(2022广东中山高二期末)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含病毒飞沫微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取决于空气分子的不平衡碰撞。下列关于含病毒飞沫微粒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沫微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B.飞沫微粒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是因为空气浮力的作用C.飞沫微粒越小,其运动越明显D.环境温度越高,飞沫微粒的运动越明显9.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放置于r轴上距离O点很远的r4,r1r2r3r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分子力F和分子势能Ep随两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Ep=0。现把乙分子从r4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1Ep-r图线,实线2F-r图线B.当分子间距离r<r2,甲、乙两分子间只有分子斥力,且分子斥力随r减小而增大C.乙分子从r4r2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r2r1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乙分子从r4r1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r1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封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顶部没有作用力B.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C.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气体的分子体积为V0=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54)11.(8)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两分子之间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r0。若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小于r0,则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         12.(10)(2022江苏天一中学高二期末)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浅盆里倒入适量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将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从而估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6 mL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104 mL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将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每滴入80,量筒内的溶液增加1 mL;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纯油酸体积为     m3。油酸膜边缘轮廓如图所示,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则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m(此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完成本实验有三点理想化假设:(请将第条补充完整)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           ; 油酸分子紧密排列无间隙。(4)实验后,某小组发现所测得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小,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A.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B.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C.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 mL溶液的滴数计多了D.油酸酒精溶液久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13.(6)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若质量为m=1×10-26 kg的乙分子从r3(此处分子势能为0)处以v=100 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向甲分子飞来,且仅受分子力作用,则乙分子在运动中能达到的最大分子势能为多少?       14.(14)很多轿车中设有安全气囊以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轿车在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用叠氮化钠(NaN3)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若氮气充入后安全气囊的容积V=56 L,气囊中氮气密度ρ=2.5 kg/m3,已知氮气摩尔质量M=0.028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试估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气囊中氮气分子的总个数N;(2)气囊中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15.(16)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也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已知金刚石的密度ρ=4 560 kg/m3,碳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2×10-2 kg/mol,现有一块体积V=5.7×10-8 m3的金刚石,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求该金刚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2)假如金刚石中碳原子是紧密地堆在一起的(忽略碳原子间的空隙),把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看成球体,估算碳原子的直径。 
    第一章测评1.A 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A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B错误;被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与气体是否失重无关,C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错误。2.C 在房间内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酒精分子扩散的结果,扩散现象本质就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AB错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使用免洗洗手液后,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体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C正确。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变化,所以内能也要变化,D错误。3.C 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m0=,A错误;设油酸的摩尔体积为Vm,则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为V0=,由题可知VmV,B错误;根据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实验原理,可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C正确;油酸的密度为ρ=,D错误。4.C 1 g100 的水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变为1 g100 的水蒸气,1 g100 的水的内能小于1 g100 的水蒸气的内能,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有关,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B错误;内能不同的物体,其温度可能相同,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C正确;一个木块被举高,木块的重力势能增大,但木块的分子间距不变,组成该木块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不变,D错误。5.C 因为题图中线段AQ=QB,所以Q是平衡位置,则乙分子在P处所受到的合力表现为斥力,A错误;乙分子从较远处靠近甲分子,则在靠近Q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引力做正功,乙分子速度增大,分子势能减小,Q点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越过Q点靠近甲分子过程,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斥力做负功,分子速度减小,分子势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所以有vQ>vPaQ<aPEP>EQ,BD错误,C正确。6.C 扩散现象是两种不同物质分子热运动引起的,不是分子间相互吸引,A错误;题图乙中的折线只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固体小颗粒的位置的连线,不是运动轨迹,B错误;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图像的峰值向速率大的方向移动,所以题图丙中对应的温度大于对应的温度,C正确;题图丁中玻璃板被拉起时,要受到水分子的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D错误。7.C r=r0,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此时分子力为零,所以乙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AB错误;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两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C正确;由题图甲可知,两分子从相距r=r0开始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D错误。8.ACD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所以飞沫微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A正确;飞沫微粒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是因为它受空气分子的不平衡碰撞,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B错误;飞沫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越少,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因而其运动越明显,C正确;环境温度越高,飞沫微粒的运动越明显,D正确。9.AC 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则虚线1Ep-r图线,实线2F-r图线,A正确;甲、乙两分子间分子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B错误;乙分子从r4r2的过程,受到分子引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由实线2,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则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乙分子从r2r1的过程,受到逐渐增大的斥力作用,则乙分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C正确;乙分子从r4r1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r2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D错误。10.BD 根据压强的微观意义可知,密封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的作用力与是否失重无关,A错误;根据压强的微观意义可知,当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不变,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减小,所以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B正确;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气体的分子体积不等于,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但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体积等都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D正确。11.答案 大于 先减小再增大解析 两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若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等于r0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等于r0后再继续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先减小再增大。12.答案 (1)④①②⑤③ (2)7.5×10-12 7×10-10 (3)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 (4)CD解析 (1)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为: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测量油膜面积,估算分子直径()。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⑤③(2)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0= mL,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1= mL=7.5×10-6 mL=7.5×10-12 m3。数出油膜所占坐标纸的格数为114,故油膜的面积为S=114×1×1 cm2=114 cm2,油酸分子的直径d= m=7×10-10 m(3)本实验中作了三点理想化假设: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酸分子是紧挨在一起的。(4)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测量的面积S偏小,根据d=,可知结果偏大,A错误;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则计算时所用的体积数值偏大,会导致结果偏大,B错误;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 mL溶液的滴数计多了,1滴油酸的体积偏小,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C正确;油酸酒精溶液久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变大,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D正确。13.答案 5×10-23 J解析 在乙分子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变。当速度为0,分子势能最大。Epm=ΔEk=mv2=×1×10-26×1002 J=5×10-23 J14.答案 (1)3×1024 (2)3×10-9 m解析 (1)设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n=氮气的分子总数N=NA代入数据得N=3×1024(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V0=,设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a,则有V0=a3a=代入数据得a=3×10-9 m15.答案 (1)1.3×1022 (2)2.0×10-10 m解析 (1)金刚石的质量m=ρV=4 560×5.7×10-8 kg=2.6×10-4 kg碳的物质的量n==2.2×10-2 molN=nNA=2.2×10-2×6.02×1023=1.3×1022(2)一个碳原子的体积V0= m3=4.4×10-30 m3把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看成球体,则由公式V0=d3可得碳原子直径为d==2.0×10-10 m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