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1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2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3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4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5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6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7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第8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讲通练透),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聚焦中考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聚焦中考命题解读,命题解读,聚焦中考考点梳理,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第二轮为专题复习;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第四轮回归教材。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专题十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地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并会一些简单的计算。4、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并能正确书写课本内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根据信息,利用书写方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6、能够掌握分解、化合、复分解和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等其它反应。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结合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反应中未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在反应中的关系和参与反应的质量等。2、微观反应示意图: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结合微观反应示意图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和微观意义、判断物质的种类、反应中分子个数个数比、物质质量比、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等。3、化学方程式:本考点贯穿整个试卷,出题形式多样,比较灵活,注重考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能力,考查的命题点有: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等。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1.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2.是指质量守恒, 而不是体积、分子个数守恒 。3.“总质量”,不能忽略气体、沉淀。4.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小结:实验验证最好选择没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变化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即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
    ①、直接读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和反应条件
    提示:+读“和、与、跟”,=读“生成”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格式:每多少份质量×××物质与多少份质量
    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点燃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符合客观事实。
    5、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
    ①写错物质的化学式;②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③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④漏标了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⑤写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 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 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是中和反应属于其中的 。
    聚焦中考:解题方法指导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一般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表格中未知数;②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注意: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物质反应无关的物质);③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基本反应类型;④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一定要求物质反应前后的差值再作比。
    2、微观反应示意图①先明确图示的含义,如不同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在此基础上可判断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等);②如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的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即可。
    3、化学方程式抓住四查:一查化学式,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查配平,即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三查反应条件。四查箭头,即检测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合的使用是否规范。
    聚焦中考:题型典例聚焦
    【题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应用】
    【2021广西贵港】铜能与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2O4B.NO2C.NO D.N2O
    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是NO2。
    1、【2021黑龙江伊春】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X的化学式是( )A. O2B. H2C. Al2O3D. Al(OH)3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0、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说明3X中含有6个氢原子,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
    2、【2020河南】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A.H2 B.Cl2 C.NaOH D.NaNO3
    考查的知识点为质量守恒定律,正确选项应为D选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反应没有N元素,无法生成NaNO3。故选D。
    3、【2021江苏盐城】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 )A. N2 B. O2 C. H2O D. CO2
    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由Cu、O、H、C元素组成,不含氮元素,故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氮气,故选:A。
    【题型二  质量守恒定律表格题】
    【2021辽宁鞍山】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一定是化合物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 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11
    【解析】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1、【2021湖北鄂州】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解析】A.丁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所以丁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B.甲和乙的质量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的反应物;而丙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为反应的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此项正确。C.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甲不一定是化合物,乙也不一定是单质。D.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所以应选B项。
    2、【2021湖南常德】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8.5B. 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C. 乙一定是化合物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2+16.8+0.8+0.1= x+8.4+3.0+1.0,x=8.5;甲、丙、丁质量分别增加8.5g-3.2g=5.3 g、3.0g-0.8g=2.2g、1.0g-0.1g=0.9g,三者均为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16.8g-8.4g=8.4g,为生成物;由分析得: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g:0.9g=22:9,错误;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正确。故选B。
    3、【2021黑龙江伊春】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待测数值是5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后M的待测值为:18g+1g+2g+32g-26g-2g-12g=13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N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Q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M的质量减少,M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8g-13g=5g。A、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待测数值是13,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2021贵州黔东南】“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图是液化石油气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3∶18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 参加反应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题型三  质量守恒定律图表题】
    1、【2021辽宁抚顺】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3C.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解析】图示的反应方程式是:。CH4+CO2    2H2 +2COA、根据方程式: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故错误;B、根据方程式: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2:2=1:1,故错误;C、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CH4中碳元素是-4价、氢元素是+1价,CO2中碳元素是+4价,O是-2价;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变为0价,CO中C是+2价,氧元素为-2价,则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正确;D、根据方程式: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改变,故错误。故选C。
    2、【2021湖南衡阳】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  与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去掉一个未反应的分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则可得出X的粒子示意图。
    3、【2021湖南益阳】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B. 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C. 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题型四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2021黑龙江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HCl=MgCl2+H2OB. 正常雨水显酸CO2+H2O=H2CO3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Ag+Cu(NO3)2=Cu+AgNO3D. 乙醇燃烧C2H5OH+O2=CO2+H2O
    2、【2021湖北仙桃江汉油田等】 现有Mg、O2、Fe2O3、H2O、Ca(OH)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1)化合反应         。(2)除铁锈的反应                。(3)分解反应            。(4)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Fe2O3+6HCl=2FeCl3+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题型五  化学反应的类型】
    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本题中防疫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1、【2021湖南郴州】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其中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该物质属于单质;另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该物质属于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两种新分子,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一种属于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2021河南】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A、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生成物多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C、化合反应多变一,该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相关课件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20 化学计算(讲通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20 化学计算(讲通练透),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聚焦中考命题解读,命题解读,聚焦中考考点梳理,未知数,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已知质量和未知数,比例式,已分解物质的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复习目标,命题解读,解题方法指导,趁热打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化学与生活(讲通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化学与生活(讲通练透),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聚焦中考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聚焦中考命题解读,命题解读,聚焦中考考点梳理,CO2,H2CO3,碳酸盐,CH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