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6 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讲通练透)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6 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讲通练透),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聚焦中考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聚焦中考命题解读,命题解读,聚焦中考考点梳理,试管的使用方法,锥形瓶,蒸发皿,燃烧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第二轮为专题复习;第三轮为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第四轮回归教材。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专题十六 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1、识别常用仪器,知道它们的名称、用途,学会它们的使用方法,并明确使用注意事项。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物质、称量物质和仪器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3、认识实验安全规则,了解一些简单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常考查的基本操作有: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的加热、量筒的读数、酒精灯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过滤、稀释浓硫酸、测定溶液的PH、检查气密性、蒸发等。命题时常结合图片来判断操作的正误,偶尔也会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出现。
考点1: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
(1)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锥形瓶的使用方法用作较多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还用作气体发生装置。
烧杯的使用方法用作较多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还可用于配制溶液。
蒸发皿的使用方法用于溶液蒸发或浓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坩埚的使用方法用于灼烧固体。
燃烧匙的使用方法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做燃烧实验。
1. 取用化学药品: “三不”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使用药品的节约原则
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中
【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 不用冲洗)。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2.量筒底无“0”刻度。3.不能加热。4.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
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如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100mL量筒一次量取,而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8次。
读数>实际值俯视使读数偏大
读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精讲课件---第16讲 常见的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栏目导航,课标要求,学习活动建议,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其他基本实验操作,存放仪器,反应仪器,夹持仪器,加热仪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练课件 常见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 (含答案),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酒精灯,试管夹,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盖满试管底部,放回原瓶,指定的容器,小烧杯或表面皿,试管底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07 常见的酸和碱(讲通练透),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聚焦中考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聚焦中考命题解读,命题解读,聚焦中考考点梳理,发热或烫,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考点2酸的化学性质,变红变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