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习题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133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习题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133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习题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133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测评
展开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广东清远高二期末)神府煤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两大地貌类型交错过渡地带,西部为风沙草滩,东部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神府煤矿是典型的高强度煤炭开发区,目前对该煤矿区采取保水开采(确立地下水位控制的阈值,减轻覆岩损伤的采矿技术)的方式采煤。下图示意神府煤矿开采强度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实施大面积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荒漠化
B.距离核心矿区远,煤炭运输不方便
C.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引发矿难事故
D.煤层含杂质较多,开发经济效益低
2.为减轻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实施复垦,恢复地表植被
B.跨流域调水,回灌采空区
C.封闭开采区,使其自然修复
D.减少采煤量,控制开采强度
由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副极地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过程是包括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完成3~4题。
3.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4.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022江苏如皋高二期末)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年降水量250—400毫米,这里曾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图为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毛乌素沙地治理成功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榆林耕地面积扩大
B.兰州沙尘天气显著减少
C.榆林湿地面积增加
D.黄河中游输沙量增加
6.沙地苹果是毛乌素沙地治沙成果。榆林沙地苹果的特点及其对应的自然环境正确的是( )
A.蜡质层较厚——降水较少
B.病虫害少——光照时间长
C.果色鲜亮——昼夜温差大
D.果肉质地细腻——热量丰富
水蚀荒漠化是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2000年、2008年、2015年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
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C.土质疏松,遇水容易造成崩塌
D.草场退化,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8.减轻当地水蚀荒漠化的措施是( )
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池流域承载力
C.推广使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的恢复
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推测该区域土壤矿物质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分析图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有人建议该区域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能够拦截坡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面两图分别为鱼鳞坑示意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适宜植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2021八省联考河北卷)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12~13题。
图1 图2
12.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
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14.(2021浙江山水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北方农牧业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但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图1为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带分布范围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图2为鄂尔多斯1961—2012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图3为鄂尔多斯多年平均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
图2
图3
(1)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处于由温带草原带向 (自然带)的过渡地带,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
(2)简析鄂尔多斯土地退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3)分析鄂尔多斯年际降水量变化对农业耕作和牧业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2.1.A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神府煤矿区西部为风沙草滩,且邻近毛乌素沙地,为避免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而引发土地荒漠化,因此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实施大面积开发,A对。第2题,利用煤炭开采过程剥离地表土,对采矿区实施复垦,并恢复地表植被,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显著,A对;神府煤矿区水资源短缺,难以实施跨流域调水,B错;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其自然修复,效果不明显,C错;减少采煤量,控制开采强度,不符合矿区持续发展的要求,D错。
3~4.3.B 4.D 第3题,干湿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降水量、蒸发量。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湿润系数均小于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小于1,故B正确。第4题,据材料可知,土地退化过程包括土壤退化过程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而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故②③正确。
5~6.5.C 6.A 第5题,毛乌素沙地治理成功后,植被覆盖率提高,森林涵养水土能力提升,湿地面积增加,C正确。兰州位于毛乌素沙地西侧,其沙尘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其西侧,故受毛乌素沙地影响较小,B错。榆林位于农牧交错带,治理后生态环境仍旧较脆弱,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A错。经过治理后,水土流失减少,黄河输沙量减少,D错。第6题,由于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果树及鲜果生长出较厚的蜡质层以减少蒸发,A正确。病虫害少是因为海拔和纬度均较高,且位于半干旱区,B错误。果色鲜亮是因为光照充足,而昼夜温差大是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的主要原因,C错。该地(高原)纬度和海拔均较高,虽多晴天,但热量不算丰富,D错。
7~8.7.A 8.C 第7题,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区域地表崎岖,表土较薄;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侵蚀作用强。故选A。第8题,陡坡不能修建梯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减轻水蚀荒漠化;推广使用沼气、沼肥,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可以使农民减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从而减轻水蚀荒漠化;大规模开山采石会加剧水蚀荒漠化。故选C。
9.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西北季风的推动下,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西北季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第(2)题,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地表径流;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加上土质疏松及植被覆盖度低,因此该区域的土壤侵蚀非常强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或不赞同均可,但是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实际,论据和观点对应。
答案 (1)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小。
原因:该区域(黄土高原)的土壤由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自西北部向东南部,随着风力减弱,西北季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
(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度低;土质疏松。
(3)观点一: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区域地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在地势较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
(或观点二:不适合种树。该区域地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土壤含水量小,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因此不适合种树。)
10~11.10.C 11.D 第10题,在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拦截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第11题,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坡面径流,有利于物质的沉积。
12~13.12.D 13.D 第12题,林地对梯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部的林地可以起到减缓地表径流速度的作用,可以防止山洪对梯田造成破坏;同时林地可大量保存水分,为梯田提供水源,①④对。D符合题意。第13题,大寨梯田是旱地梯田,哈尼梯田是水田梯田,哈尼梯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该地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水分易流失,哈尼梯田可以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D正确。
14.解析 第(1)题,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处于温带草原带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第(2)题,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对地表侵蚀作用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处于农牧区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脆弱;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天气,地表解冻,表土裸露,易受侵蚀。第(3)题,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农业耕作的面积和牧业的规模;影响畜产品的品质;降水的变化会影响作物的种类;降水的多少影响作物收成的稳定性。
答案 (1)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麦
(2)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侵蚀能力强;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表土层裸露易遭受大风侵蚀;位于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多变,生态环境脆弱。
(3)鄂尔多斯降水年际变化大,影响农业耕作的面积和牧业的规模;影响作物的种类;影响收成的稳定性;影响畜产品的品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综合训练题,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05—0,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图中,甲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