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 B.钻木取火 C.粮食发酵 D.冰雪融化
3.(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Ba2+、、 B.Mg2+、K+、、Cl-
C.Na+、Ba2+、、 D.Na+、Ba2+、OH-、Cl-
4.(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A.A B.B C.C D.D
5.(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B.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6.(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7.(2020·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8.(2020·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9.(2020·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0.(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日常生活生产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1O2)作水处理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校为学生配置的营养餐中有下列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大米饭 B.鸡蛋 C.黄瓜 D.牛肉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其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①煤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②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尿素【CO(NH2)2】
11.(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价值。
(1)预防新冠肺炎,要保持均衡膳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某同学的营养早餐是:豆浆、馒头、鸡蛋、苹果。其中馒头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
(2)医用一次性口罩内层为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___________材料;口罩鼻梁上的金属条通常采用铝条,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过氧乙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液。过氧乙酸(C2H4O3)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2.(2020·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循环过程中CO2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4)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2;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人类只能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能量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三、流程题
13.(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Na2CO3、NaOH、BaCl2 B.BaCl2、Na2CO3、NaOH C.NaOH、BaCl2、Na2CO3
(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
(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1)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
14.(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厂废液中加入过量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固体甲的成分___________。
(3)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完成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2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5.(2021·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3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为CH2O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正确;
C.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生成物丙二氧化碳和丁水都属于氧化物,正确;
D.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正确;
2.D
【详解】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3.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该溶液pH大于7,所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OH-,且各种离子之间不反应。
【详解】A、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
B、Mg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
C、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共存,此选项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左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无法通过对比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
B、在蜡烛的上方放置干冷的烧杯若烧杯中产生水雾,证明燃烧产生水,水由H、O组成,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氧气中含有O,则证明蜡烛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0.5g碘分别放入10ml的水与酒精中,两个实验中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其余的量都相同,则可以通过该实验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需要128份质量的铜,则完全消耗完玻璃管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铜,则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不合理;
故选C。
5.A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6):(2×32)=1:2,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A、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B、烈火焚烧若等闲,含义是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正确;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正确。故选B。
7.A
【详解】A、“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沙里淘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解释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当花香分子扩散到我们附近时我们就闻到了香味,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正确;
D、“釜底抽薪”是清除可燃物;“钻木取火”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故解释正确。故选A。
8.A
【详解】A.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4个阳离子、4个阴离子,而反应后有2个阳离子、2个阴离子,反应后阴、阳离子的的总数减少,此选项错误;
B. 此反应过程中无气体和沉淀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的总重量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此选项正确;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A。
9.D
【详解】试题分析: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不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如盐和酸反应、盐与盐反应都可以形成沉淀,错误,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不一定有单质,如反应:CO+ CuO 加热Cu + CO2,错误,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 +Ca(OH)2 ==CaCO3↓+ H20或H2 + CuO △ Cu + H2O,错误,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D
考点:基本反应类型,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0.(1)+4
(2)BD
(3)
(4) 不可再生 C
【解析】(1)
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氯元素显+4价;
(2)
A、大米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B、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C、黄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牛肉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故选BD;
(3)
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①煤属于化石燃料,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尿素。
故选C。
11. 糖类 有机合成(或有机高分子)
【详解】(1)馒头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铝条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氧乙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醋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C6H12O6 B D
【详解】(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已知反应前:12个氧原子,反应后:6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则A中含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则A的化学式是C6H12O6。
(3)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与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葡萄糖,说法正确;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有碳元素和含有氧元素的物质的循环,不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故说法错误;
C、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该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因此说,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说法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
故填:B。
(4)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B、人类除了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能量,还可以通过风力、潮汐、太阳等获取能量,说法错误;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污染性气体,说法错误;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说法正确;
故填:D。
13.(1)BC
(2)NaOH、Na2CO3、NaCl
(3)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NH3
【详解】(1)加入氯化钡时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硫酸钠,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和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得到滤液A后,调pH至中性,则为加入稀盐酸进行中和,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依次类推,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可以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选择BC。
(2)按上题B选项加入试剂的顺序,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再根据第四问可知母液B为氯化铵溶液,则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母液B(含有NH4C1)中加入过量Ca(OH)2,该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题目信息中饱和食盐水和氨气、二氧化碳制取碳酸氢钠,则母液B与Ca(OH)2生成的氨气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化学式为NH3。
14. Fe、Cu Na+、Fe2+ H2O
【详解】(1)因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前面,加入过量的铁可以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同时生成氯化亚铁,没有带进新的金属,所以A是铁,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因为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又因为铁过量,所以固体甲的成分是铜和铁,用化学式表示为:Fe、Cu。
(3)溶液甲是加入过量的铁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铁将氯化铜全部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铁不能和氯化钠反应,因此溶液中不含氯化铜,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钠。氯化亚铁中含有的亚铁离子和氯化钠中含有的钠离子是金属离子,故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Na+、Fe2+。
(4)从提供的化学方程式中可知,反应后Fe、O、H三种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12、12,反应前已知物质中Fe、O、H三种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10、8,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所以未知物质的2个分子中含有O、H两种原子的个数分别是:2、4,因此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填:H2O。
15.、;4.9%
【详解】(1)当滴加NaOH溶液至a点时,由于溶液此时pH小于7,显酸性,也就是硫酸有剩余,此时的溶质为剩余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和;
(2)当pH值为7时,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则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8g×15%=1.2g,设消耗氢氧化钠1.2g时消耗的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则
x=1.47g;
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