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1.(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氯化钠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异烟肼(C6H7N3O)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烟肼是无机物B.异烟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异烟肼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2D.异烟肼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3.(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4.(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安全常识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②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化学与环境D.物质的分类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①纯碱不是碱②生铁不是纯净物 A.A B.B C.C D.D5.(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163200反应后质量/g8022X A.X的值为18 B.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反应中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46.(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7.(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8.(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不完全正确的是A.生活常识B.安全常识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洗洁精去油污——乳化作用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C.化学与健康D.物质的分类缺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缺钙元素——骨质疏松淀粉和蛋白质——有机物纯碱和小苏打——盐类 A.A B.B C.C D.D9.(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学习化学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A.食盐(NaCl) B.纯碱(Na2CO3)C.生石灰(CaO) D.烧碱(NaOH)10.(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消失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着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1.(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B.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12.(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C.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3.(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14.(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B.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C.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种类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子种类不同15.(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16.(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一定浓度的乙醇、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溶液能有效杀灭病毒。(1)在这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2)若将50mL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cm3)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3%(该溶液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均为1.0g/cm3)的医用溶液,需要加水_____mL。(3)将氯气(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到次氯酸钠(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7.(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硫原子 _____。(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表示 _____。(3)NaCl和CaCl2中都含有的阴离子 _____。(4)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_____。18.(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徵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照要求填空:(1)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2)D和E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___________相同。(3)请写出A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19.(2021·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氖气__________。(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3)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4)标出硝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20.(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硅在北斗导航卫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硅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2)A单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3)写出B与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21.(2021·青海·统考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铁离子______。氦气的化学式______。K2MnO4中Mn的化合价______。3个甲烷分子______。22.(2020·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氩气___________;(2)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3)小苏打___________。23.(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2)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其中_________(填序号)与E化学性质相似。
参考答案:1.C【详解】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不带电,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但是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异烟肼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异烟肼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7:(14×3):16=72:7:42:16,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C、异烟肼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9:2,符合题意;D、异烟肼由异烟肼分子构成,每个异烟肼分子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3.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不符合题意;D、丙烷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A、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高钙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指的是钙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故符合题意;C、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D、纯碱不是碱而是盐;生铁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详解】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32+0+0=8+0+22+X,X=18,正确;B. 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化学式分别为CH4、O2、CO2、H2O,则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二氧化碳、水两种氧化物,错误;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正确;D. 由图可知,反应为,反应中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6:(32×2)=1:4,正确。故选B。6.A【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但是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A、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图中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D、图中物质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正确;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正确;B、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正确;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错误。C、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正确;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正确。D、淀粉和蛋白质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正确。故选B。9.D【详解】A、食盐(NaCl)属于盐,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B、纯碱(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Ca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D、烧碱(NaOH)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符合题意;故选D项。10.A【详解】A、蔗糖溶解在水中说明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蔗糖溶液。A解释不合理。B、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分子间间隔增大。B解释合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距离很远就能闻到酒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解释合理。D、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D解释合理。综上所述:选择A。 11.B【详解】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A错误;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故B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为2个水分子,反应后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在加压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了,错误;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正确;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故选A。13.D【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14.C【详解】A、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水结成冰,分子还是在不断的运动,不符合题意;B、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C、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据此解题即可。【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正确;B、反应前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不为零,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选项不正确;C、反应前分子的种类是氮分子、氢分子,反应后是氨分子;反应前分子总数是3,反应后是2,分子种类和个数都改变,故选项不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结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决此题目的关键。16. 乙醇 495 Cl2+2NaOH= NaClO +NaCl+H2O【详解】(1)在这三种物质中,乙醇是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过氧化氢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是氧化物;次氯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mL=1cm3,可得:50 cm3×1.1g/cm3×30%=(50 cm3×1.1g/cm3+x)×3%,x=495g,需要加水495mL;(3)将氯气(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到次氯酸钠(NaClO),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OH= NaClO +NaCl+H2O。17.(1)2S(2)Na+(3)Cl-(4) 【详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硫原子表示为:2S;(2)在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的电子数。根据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核电荷数11,核外电子数=2+8=10,所以该微粒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3)NaCl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为氯离子和钠离子,CaCl2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为氯离子和钙离子,两物质都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4)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18.(1)阴离子(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3)Na2O或Na2O2 【分析】(1)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2)D和E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3)A为8号元素氧元素,C为11号元素钠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或Na2O2。19.(1)Ne(2)3P2O5(3)(4) 【分析】(1)氖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为Ne。(2)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故填3P2O5。(3)离子符号在元素右上角加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如果所带电荷量为1省略不写。故填:。(4)硝酸铜中的铜元素为+2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填。20. 14 78% Na2S【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4;(2)质子数=原子序数,7号元素是氮元素,A单质是氮气,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是78%;(3)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元素通常显+1价,硫元素通常显-2价,故B与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21. 2Fe3+ He +6 3CH4【详解】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故应填:2Fe3+。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故应填:He。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若Mn的化合价为x,即(+1)×2+x+(-2)×4=0,x=+6,故K2MnO4中Mn的化合价是+6。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微粒的数目,故应填:3CH4。22. Ar 3Fe2+ NaHCO3【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离子的表示要在对应微粒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 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详解】(1)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Ar;(2)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三个亚铁离子:3Fe2+;(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NaHCO3。23. 197.0 3 B【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从图A中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B、C、D、E所示粒子有3种不同的质子数,共表示3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B、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化学性质相似。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锦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