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4碱的化学性质
展开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4碱的化学性质,共19页。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4碱的化学性质
1.(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A.HCl、Ca(OH)2 B.HCl、KNO3
C.AgNO3、BaCl2 D.H2SO4、Na2CO3
2.(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的液面可能发生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H4NO3
NaCl
生石灰
Na2CO3
液面变化
左高右低
左低右高
左高右低
基本不变
A.A B.B C.C D.D
3.(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 (Na2CO3)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C
MnO2 (C)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烘干
D
O2 (H2O)
浓H2SO4
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4.(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小科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各字母所对应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Zn(OH)2 B.B—CuSO4 C.C—ZnO D.D—H2SO4
5.(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因为化学变化而变小的是( )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硫酸
6.(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
7.(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实验室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A. B.
C. D.
8.(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反应组合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烧杯中盛有 MgSO4和HCl 的混合溶液 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 1 种溶质
B.b~c 段发生 2 个反应
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13.7%
D.m=37.85
10.(2022·浙江·一模)下列两种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1)运用思路: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过滤、蒸发,即待氯化镁固体。
(2)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11.(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春暖花开,小科同学与家人野外春游。打开携带的自热小火锅,对发热包产生了兴趣,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有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1)小科按照使用方法,向外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几分钟后,发现水沸腾起来,小科判定,这是氧化钙(Ca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常见的碱A,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
(2)爸爸告诉小科,碱A还可以与成分中的另一种物质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
12.(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__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3.(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碱式碳酸锌[Znx(OH)y(CO3)z]是制备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x(OH)y(CO3)z ZnO+CO2↑+H2O (x、y、z为整数)。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1)图甲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___________°C (选填“200”“300”或“400"),才能彻底分解碱式碳酸锌。
(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实验过程中,可根据哪一装置中的什么现象来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答:___________ 。
14.(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 (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 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3) 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5.(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卫星探测显示,火山灰到达了30公里的高度,向平流层注入的二氧化硫总质量约为40万吨。作为自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之后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事件之一,汤加火山爆发是否会对全球气候造成显著影响,引发社会关注。实验室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写出此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6.(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由C、H、O、N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的有许多种,请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HDPE膜因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能好,成为一种优良的工程材料。资料显示该HDPE膜只含C、H两种元素,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该HDPE膜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假设HDPE膜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1)按上照装置进行实验若C装置玻璃管中放入的HDPE膜样品质量为a克,完全燃烧后,E装置质量增加了b克,则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2)若没有F装置,照上述装置实验,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18.(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初三某班利用稀硫酸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后废液集中在一个废液缸中。为了探究废液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上层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表为生成沉淀总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生成沉淀总质量/g
0.49
2.94
5.39
m
n
9.8
(1)表中n=___________。
(2)所取的废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3)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9.(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小明用如图装置确定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加入反应物前,电子天平的示数为215.3克。分别用不同质量固体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固体质量(克)
6
12
18
稀硫酸质量(克)
50
50
50
电子天平示数(克)
270.2
275.1
281.1
(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会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这种方法测得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
20.(2022·浙江·一模)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对药片的糖农所起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a.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
b.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
c.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提出猜想】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______;
(2)【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
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1.(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小科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小科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反思与评价]若装置按图中的顺序连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还缺少___________。
(3)小龙提出,上述装置中省略B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是否认同小龙的说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2.(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乐对其展开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1)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2)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_(补全实验方案)。
23.(2022·浙江·一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可用于制颜料、药物等,但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过程中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沉淀,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现用铁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等试剂制取少量的,装置如图。
(1)检查气密性。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让1中液体进入到容器2中。虚线框所在装置,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容器2中充满氢气后,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应出现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完毕,关闭阀门A和B,制得的在容器_____(选填“3”或“4”)中。
(4)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容器2、3均密闭,其主要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在水溶液中共存,选项错误;
B、盐酸和硝酸钾在水溶液中不能交换成分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即二者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共存,选项正确;
C、硝酸银与氯化钡可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在水溶液中共存,选项错误;
D、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选项错误,故选B。
2.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导致瓶内温度下降,气压减小,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时几乎没有热量的变化,因此瓶内气压不变,因此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平,选项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选项错误;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气压增大,于是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选项错误,故选A。
3.D
【详解】A、氢氧化钠不仅与杂质氯化氢气体反应,还能够与欲保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杂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二氧化锰和杂质碳都不能溶于水,溶于水、过滤并不能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炭粉,选项错误;
D、氧气与浓硫酸不反应,而杂质水能够被浓硫酸吸收,可以达到除水的目的,选项正确,故选D。
4.A
【详解】A、Zn(OH)2不溶于水,不能与硫酸镁反应,故不能达到目的;
B、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故能达到目的;
C、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故能达到目的;
D、硫酸和氢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故能达到目的。
故选A。
5.B
【详解】A、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在空气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B、石灰水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故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是可溶性的碳酸钠,故错误;
D、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B。
6.C
【分析】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A.加入的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图中a点硫酸有剩余,所以溶液呈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故A错误。
B.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以及还未反应的硫酸铜,所以b点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c点表示氢氧化钠溶液正在和硫酸铜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硫酸铜,故C正确。
D.d点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O42-,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干燥剂,使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时,导管应该“长进短处”,故A错误,B正确。
CD.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做二氧化碳的干燥剂,故C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①中的反应:Fe+CuSO4=Cu+FeSO4,,CuO+H2SO4=CuSO4+H2O,一定条件下反应均能一步实现;
②中的反应: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一定条件下反应均能一步实现;
③中的反应:Na2SO4+Ba(OH)2=BaSO4↓+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一定条件反应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D。
9.D
【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然后结合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o-a段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b---c段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
【详解】A、a点对应溶液中有氯化镁、硫酸镁2种溶质,故A错误;
B、b~c段只发生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的反应1个反应,故B错误;
C、设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x,由o-a段的数据可计算:
x=17.1%,故C错误;
D、设a—b段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为y,氢氧化镁沉淀为z:
y=11.65g z=2.9g
所以m=23.3g+11.65g+2.9g=37.85g,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1)硫酸镁##MgSO4
(2) BaCl2+K2SO4=BaSO4↓+2KCl NaOH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1)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再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2)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先加足量的水溶解,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再进行蒸发即可。步骤①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K2SO4=BaSO4↓+2KCl。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化学式为NaOH。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 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NaOH
【详解】(1)氧化钙(Ca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常见的碱A,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碱A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12. 上升 化合 Ca(OH)2
【详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玻璃泡内气体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上升,故填上升;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13. 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300 装置A中的长导管管口是否仍有气泡冒出
【详解】(1)碱式碳酸锌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锌、二氧化碳和水,图甲中的装置A中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生成的水,装置B中的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能够欲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故填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2)根据图乙可知,当温度达到300℃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到最小且不再变化,即固体的质量就保持不变,说明碱式碳酸锌完全分解了,所以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300℃,故填300。
(3)碱式碳酸锌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锌、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与装置A中的浓硫酸反应,装置A中产生气泡,所以实验过程中,来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的现象是装置A中的长导管管口是否仍有气泡冒出,故填装置A中的长导管管口是否仍有气泡冒出。
14. 盐酸 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分析】(1)若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被消耗,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胀大。
(2)若先滴加盐酸,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集气瓶内气压不变,气球的体积无变化。
【详解】(1)由分析、结合根据图乙可知,开始AB段气压不变,可确定首先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故填:稀盐酸;
(2)由分析(1)可知,开始加入稀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因不考虑滴入体积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所以气球体积不变;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与稀盐酸、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根据酸碱优先反应的原则,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先与盐酸,放出热量,但因不考虑反应导致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所以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 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故填: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根据酸碱优先反应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减小进行解答。
15.2NaOH+SO2=Na2SO3+H2O
【详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16. NaOH Na2CO3
【详解】由C、H、O、N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的有许多种,有:NaOH、Na2CO3、NaHCO3。
17. 解:HDPE膜只含C、H两种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E装置质量增加的b克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其中碳元素的质量=b克×= 克,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克÷a克)×100%=×100%
答: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偏大 没有F装置,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详解】(1)见答案
(2)若没有F装置,照上述装置实验,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会偏大,故填偏大;
若没有F装置,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E增加的质量会偏大,则测出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将偏大,故填没有F装置,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8.(1)9.8
(2)硫酸铜、硫酸(CuSO4、H2SO4)
(3)解:设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
a=10%
答: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详解】(1)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由图可知,从加入20g到40g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2.94g−0.49g=2.45g,加入40g到60g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5.39g−2.94g=2.45g,即20g氢氧化钠尾气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2.45g,则按照这种规律,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2.45g×(100g−20g)÷20+0.49g=10.29g9.8g,所以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120g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的沉淀的质量相等,为9.8g,即n=9.8,故填9.8。
(2)由(1)可知,20g氢氧化钠尾气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2.45g,第一次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0.49g沉淀,小于2.45 g,说明所取的废液中溶质除硫酸铜外,还含有过量的硫酸,故填硫酸铜、硫酸。
(3)见答案
19.(1)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解:第一次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为(6+50+215.3-270.2)g=1.1g,第二次加入固体质量为第一次的两倍,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2+50+215.3-275.1)g=2.2g,说明6g固体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设6g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65g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反应后,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变质。
(2)解析见答案。
(3)因为反应后,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会导致测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也偏小。
20.(1)隔绝空气,防止变质
(2)步骤②中稀硫酸过量
【详解】(1)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所以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隔绝空气,防止变质。
(2)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也就是没有氢氧化亚铁产生,可能原因是步骤②中稀硫酸过量,导致氢氧化亚铁被稀硫酸反应所以看不到浑浊。
21. 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尾气处理装置 不认同;当SO2过量,也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使其变浑浊(或者当SO2过量,SO2会干扰CO2的检验)
【详解】(1)CO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则不能,所以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的现象是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2)该实验尾气中有CO,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装置按图中的顺序连接,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则存在不足;
(3)因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若无B装置,当SO2过量,也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使其变浑浊,干扰二氧化碳的验证,所以不能省略B装置。
22. ②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晃动后,氢氧化钙继续溶解,溶液呈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此现象可以说明煅烧石灰石生成了氧化钙,而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选②;
(2)丙组实验中,试管B中主要是氧化钙,向试管B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酚酞红色褪去;又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晃动,试管底的氢氧化钙又继续溶解,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23. Fe+2HCl═FeCl2+H2↑ 容器2中液体被压入容器3,容器3中出现白色沉淀 3 防止Fe(OH)2被氧化
【分析】由所给药品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可知,该实验中利用铁片和盐酸反应制得氯化亚铁,再使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氢氧化亚铁,因此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容器2中加入铁片,容器3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利用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可将容器2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容器3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制得的氢氧化亚铁在容器3中。
【详解】(1)检查气密性。关闭阀门A和B,让1中液体进入到容器2中。虚线框所在装置是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氯化亚铁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2)容器2中充满氢气后,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应出现的现象是容器2中液体被压入容器3,容器3中出现白色沉淀。
(3)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完毕,关闭阀门A和B,制得的Fe(OH)2在容器3中。
(4)由于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所以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容器2、3均密闭,其主要原因是防止Fe(OH)2被氧化。
【点睛】由于Fe(OH)2是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所以在制取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无氧的环境中制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初八)一凸月→满月→残月一新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