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3酸的化学性质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3酸的化学性质,共15页。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33酸的化学性质1.(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实验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不可判断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B.两支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前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Mg,可能有Fe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MgCl2、CuCl22.(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选项XYZAH2SO4H2H2OBCuSO4CuCl2Cu(OH)2CH2OH2CO2DCuCuOCuSO4 A.A B.B C.C D.D3.(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将铁粉(on段)和稀硫酸(n点后)先后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只有一种B.m<6.4C.实验过程中共产生FeSO4的质量为15.2gD.n点对应的横坐标数值为11.24.(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并不会产生气体,原因是先发生如下反应:Na2CO3+HCl =NaHCO3+NaCl,当加入一定量盐酸时才会产生气体。某锥形瓶内盛有100g碳酸钠溶液,现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 65%的盐酸溶液,产生的气体质量m1与加入的盐酸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至A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B.b的数值为100gC.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6%D.反应至B点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2. 2g5.(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小科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各字母所对应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Zn(OH)2 B.B—CuSO4 C.C—ZnO D.D—H2SO46.(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一模)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丁AH2OO2CaOCa(OH)2BH2SO4HClMgCl2Mg(OH)2CHClCO2CaCO3H2ODFeSO4FeCl2CuCuO A.A B.B C.C D.D7.(2022·浙江·一模)今年10月初,小金参观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他对用金箔制作的太阳神鸟(空气中保存完好)、用铜制作的太阳形器、用玉石(含A2O3)制作的四节玉琮、用铜锡合金制作的青铜大立人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保存太阳神鸟时需隔绝空气以防被氧化 B.加工太阳形器时未体现金属延展性C.清洗玉琮时可使用稀盐酸等强酸性溶液 D.制作大立人时需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8.(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C.溶液里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D.都含有酸根9.(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烧杯中盛有 MgSO4和HCl 的混合溶液 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 1 种溶质B.b~c 段发生 2 个反应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13.7%D.m=37.8510.(2022·浙江·一模)下列两种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1)运用思路: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过滤、蒸发,即待氯化镁固体。(2)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流程回答以下问题。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11.(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 (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2) 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3) 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12.(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设备1中用水脱去烟气中的SO2,采用喷淋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___(2)请写出设备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3.(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由C、H、O、N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的有许多种,请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2·浙江·一模)实验室制取时,选择合适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有利于减少盐酸的浪费。小科分别取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14.6%、21.9%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中每2分钟用电子天平测量生成的质量,数据记录见表,并计算盐酸利用率(盐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气体质量理论上所需要的盐酸量与实际消耗的盐酸总量的比值)。时间/分0246810121416187.3%稀盐酸生成的质量克00.651.061.401.661.902.102.252.34、2.4014.6%稀盐酸生成的质量/克01.021.661.972.122.222.282.302.302.3021.9%稀盐酸生成的质量/克01.351.962.082.162.202.202.202.202.20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小科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利用7.3%稀盐酸制取时,第6~18分钟时反应速度不断减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2)小科用100克21.9%盐酸进行实验,可计算得到盐酸的利用率是多少______?(3)实验中,小科发现盐酸的浓度越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少。小科猜想这可能跟盐酸的性质有关,为进步验证自己的猜想,装置B可选用哪种试剂X加以检验,并解释盐酸的浓度越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少的原因:______。15.(2022·浙江·一模)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对药片的糖农所起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查阅资料】a.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b.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c.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提出猜想】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______;(2)【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16.(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冬奥百年历史上的首支绿氢火炬在北京鸟巢点燃。火苗跳动背后,是我国新能源领域技术实力的绽放。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支“氢燃料火炬”。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连接发生装置(如图),检查气密性:步骤2:选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步骤3:将产生的氢气在导管口点燃,就制得一支迷你火炬;步骤4:残渣处理,再将所有装置进行多次洗涤。(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通过上述方法制得氢气可能含其它气体杂质,为提高纯度,可将制得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 然后再通入足量的浓硫酸溶液;(3)步骤4中,为了证明制取装置是否洗涤干净,应取洗涤液加入___________,若无任何变化,证明洗涤干净;(4)“绿色化学”是指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杜绝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制取氢气的方法中,最符合上述理念的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A.Zn+H2SO4= ZnSO4+H2↑B.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C.2H2O2H2↑+O2↑
参考答案:1.B【详解】A、利用铁不能与氯化镁反应可证明镁的活动生大于铁,镁中加氯化铜溶液能发生反应,证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铜,但无法证明铜和铁的活动性,不符合题意;B、铁与氯化镁试管中未发生反应,镁与氯化铜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铜,两支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前后,烧杯中滤渣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混合时发生铁与氯化铜的反应,所有铁全部消耗,由方程式 可知,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符合题意;C、 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Mg和Fe ,不符合题意;D、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MgCl2,可能有CuCl2 ,不符合题意。故选B。2.C【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本题需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详解】A、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故选项中各组物质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B、硫酸铜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中各组物质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中氢气与二氧化碳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D、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选项中各组物质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故选:C。3.D【详解】A、铁和稀硫酸先后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硫酸铜不与硫酸反应,a点时铁与硫酸铜还没有反应完全,此时剩余固体中含有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由图像可知,加入硫酸时剩余固体减少,说明铁过量,铁与硫酸发生反应,b点是铁和硫酸铜反应完全,铁又和硫酸反应,此时铁还没有把硫酸反应完全,还存在铁,故b点剩余固体中含有铁和铜,所以 a、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都是铁和铜 ,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m为5.6g铁与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的质量,由方程式可知,5.6克铁完全反应生成6.4克铜,即m=6.4g,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与硫酸铜反应的铁质量是5.6g,与硫酸铜反应完剩余的铁是:12g-6.4g=5.6g,所以反应前铁的总质量是5.6g+5.6g=11.2g,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铁元素质量守恒,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则有,,解得,故实验过程中共产生FeSO4的质量30.4g ,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n点对应的横坐标数值为5.6g+(12g-6.4g)=11.2g ,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A. 反应至A点时,发生反应:Na2CO3+HCl =NaHCO3+NaCl,此时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选项正确;B. Na2CO3+HCl =NaHCO3+NaCl,由图可知,生成NaHCO3,需要盐酸为50g,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转化为NaHCO3和NaHCO3转化为CO2,消耗盐酸的质量比为1:1,即需要盐酸的质量为50g+50g=100g,b的数值为100g,此选项正确;C. 设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5.3%,此选项错误;D. 设反应至B点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y。,y=2.2g,此选项正确。故选C。5.A【详解】A、Zn(OH)2不溶于水,不能与硫酸镁反应,故不能达到目的;B、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故能达到目的;C、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故能达到目的;D、硫酸和氢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故能达到目的。故选A。6.C【详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不符合图示关系,此选项错误;B、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不能与氯化镁反应,不符合图示关系,此选项错误;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图示关系,此选项正确;D、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氯化亚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铜,不符合图示关系,此选项错误。故选C。7.D【详解】A. 太阳神鸟是用金箔制作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保存太阳神鸟时不需隔绝空气,此选项错误;B. 加工太阳形器时体现了金属延展性,此选项错误;C. 玉琮中含有Al2O3,Al2O3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清洗玉琮时不可使用稀盐酸等强酸性溶液,此选项错误; D. 制作大立人用到青铜,青铜是一种合金,需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此选项正确。故选D。8.C【详解】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里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故选C。9.D【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然后结合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o-a段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b---c段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详解】A、a点对应溶液中有氯化镁、硫酸镁2种溶质,故A错误;B、b~c段只发生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的反应1个反应,故B错误;C、设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x,由o-a段的数据可计算: x=17.1%,故C错误;D、设a—b段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为y,氢氧化镁沉淀为z:y=11.65g z=2.9g所以m=23.3g+11.65g+2.9g=37.85g,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1)硫酸镁##MgSO4(2) BaCl2+K2SO4=BaSO4↓+2KCl NaOH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1)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再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2)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先加足量的水溶解,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再进行蒸发即可。步骤①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K2SO4=BaSO4↓+2KCl。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化学式为NaOH。【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 盐酸 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分析】(1)若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被消耗,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球胀大。(2)若先滴加盐酸,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集气瓶内气压不变,气球的体积无变化。【详解】(1)由分析、结合根据图乙可知,开始AB段气压不变,可确定首先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故填:稀盐酸; (2)由分析(1)可知,开始加入稀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因不考虑滴入体积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所以气球体积不变;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与稀盐酸、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根据酸碱优先反应的原则,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先与盐酸,放出热量,但因不考虑反应导致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所以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3) 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故填: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根据酸碱优先反应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减小进行解答。12. 增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使吸收更充分 2CaSO3+O2=2CaSO4【详解】(1)设备1中用水脱去烟气中的SO2,采用喷淋方式能够增大水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使吸收更充分,故填增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使吸收更充分。(2)由图可知,设备3中发生的反应是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aSO3+O2=2CaSO4。13. NaOH Na2CO3【详解】由C、H、O、N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的有许多种,有:NaOH、Na2CO3、NaHCO3。14.(1)随着反应不断进行,盐酸不断被消耗,反应物浓度降低,导致速率变慢(2)解:设实际消耗稀盐酸质量为x。答:用100克21.9%盐酸进行实验,得到盐酸的利用率是16.7%。(3)硝酸银溶液;加入盐酸浓度越大挥发出的氯化氢越多,与碳酸钙反应的氯化氢变少,导致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越少。 【详解】(1)利用7.3%稀盐酸制取时,第6~18分钟时反应速度不断减慢,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不断进行,盐酸不断被消耗,反应物浓度降低,导致速率变慢。(2)详解见答案。(3)实验中,小科发现盐酸的浓度越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少。猜想这可能跟盐酸的性质:易挥发有关,为进步验证自己的猜想,装置B可选用硝酸银加以检验,因为硝酸银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盐酸的浓度越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越少的原因:加入盐酸浓度越大挥发出的氯化氢越多,与碳酸钙反应的氯化氢变少,导致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越少。15.(1)隔绝空气,防止变质(2)步骤②中稀硫酸过量 【详解】(1)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所以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隔绝空气,防止变质。(2)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也就是没有氢氧化亚铁产生,可能原因是步骤②中稀硫酸过量,导致氢氧化亚铁被稀硫酸反应所以看不到浑浊。16. 长颈漏斗 氢氧化钠 硝酸银溶液 C【详解】(1)仪器a为长颈漏斗。(2)因盐酸具有挥发性,用锌与盐酸制取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应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然后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要证明装置是否洗涤干净,只需取洗涤液验证没有氯离子的存在即可,可取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洗涤干净;(4)A、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物硫酸锌对环境具有负作用,不符合题意;B、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涉及强碱的反应,生成物NaAlO2对环境具有副作用,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是空气的成分,没有污染及有害物质,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科学试题高频考点分类汇编-08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共12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8常见物质的分类、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