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1
    第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2
    第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鱼我所欲也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鱼我所欲也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背景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背景知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上》。标题是编者加的。

    得兼:同时得到。

    取:选取、选择。

    甚:重要。

    于:介词,表比较。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的意思。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者:在这里指代手段、办法。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是:指某种办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但,不仅

    勿丧:不丢掉。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得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蹴(cù):用脚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辩:通“辨”,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

    奉: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

     

    译文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的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通过某种方法就能保全生命,却不采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却不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他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保持这种品德)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梳理文言现象:

    1、文言现象——词类

    古今异义词:

    (1)     (古:古代盛东西的器皿     今:豆类名称) 

    (2)亦不可以已乎    古:代词,译为“这样看来”  今:常用作判断动词)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与之 (而,表修饰 )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而,表转折)

    (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比 )

    万钟于我何加焉 (于:对 )

    (3)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是,动词,读wéi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èi),介词,为了;第二个为(wéi),动词,做、接受)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为(wéi):动词,做 

    (4)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获得,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动词)

    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也 ( 辟通“避”,躲避 )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句中为“感激”。与通“欤”,语气词,吗 )  

    (4) 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先前

     

    2、特殊句式

    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

    万钟于我何加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做动词“加”的宾语,前置,意思是“什么”。)

    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于”是“比”的意思。)

     

     

    文章结构梳理

     

    1.设喻区分生与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欲甚于生者”   

                   3.正面阐述:

                                 “所恶甚于死者”   不义

                                             “则凡可以得生何不用也?

    一、义重于生                    反面道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正反对比论证: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正面举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进一步论证人人具备义,“贤者能勿丧而。”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正面论证,有羞恶之心为义: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众不辩礼仪而受之”

    二、义重于利  2.反面论证,失羞恶之心为不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3.正反对比论证(“乡”与“今”对比):“此之谓失其本心。”

     

     

    练习:

    1.   解释下面的字词。

    1我所也(想要

    2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3则生而有不用也(

    4万钟于我何焉(益处,好处

    5所识乏者得我与(贫穷

    6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1.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如果二者不可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争议。

    2呼尔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答案】 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路过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1)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有什么作用?

    【答案】 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2《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答案】贫贱不能移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得之

    (2)所识穷乏者我与

    (3)是亦不可以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8.选文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阐明了要坚守“本心”的观点。(2分)

     

    【答案】

    1.   1)就     2)通“德”,感激     3)停止,放弃
    2.   有的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别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相关学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共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精练,主题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学案设计,共10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