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1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2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3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4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5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6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7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第8页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3讲 反应热,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反应热,反应热焓变,归纳整合,专项突破,热化学方程式,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全面、系统复习回顾基本知识。了解知识规律的来龙去脉,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的过程。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进一步强化理解。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解决问题。二是“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
    1.了解反应热、焓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2.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从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 原因。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 的热量。(2)焓变①焓(H):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②焓变(ΔH):生成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③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常用 表示反应热,常用单位: 。
    2.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体系的能量 ,故ΔH 0,即ΔH为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体系的能量 ,故ΔH 0,即ΔH为 。
    (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浓H2SO4稀释是放热反应(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3.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4.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5.活化能越大,表明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大(  )
    1.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2)反应的ΔH= 。(3)反应的活化能为 。(4)试在上图中用虚线表示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的变化情况。
    一、理解反应热与物质的能量变化关系图
    2.铋基催化剂对CO2电化学还原制取HCOOH具有高效的选择性。其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1)使用Bi、Bi2O3两种催化剂哪个更有利于CO2的吸附? 。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题图可知,使用Bi2O3催化剂时,相对能量减小得多,趋于更稳定状态
    (2)CO2电化学还原制取HCOOH的反应ΔH 0。
    (3)使用Bi催化剂时,最大能垒是 ,使用Bi2O3催化剂时,最大能垒是_______。
    (4)由 生成*HCOO-的反应为 。
    3.CH3—CH3(g)―→CH2==CH2(g)+H2(g) ΔH,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
    +125 kJ·ml-1
    4.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亚硝酰氯的结构式为Cl—N==O):
    则反应2NO(g)+Cl2(g) 2ClNO(g)的ΔH= kJ·ml-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焓变与反应中物质能量的变化关系
    物质能量变化与焓变的关系: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2)焓变与键能的关系①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②常见1 ml物质中化学键数目:
    1.热化学方程式既表示化学反应的 变化,也表示化学反应的 变化。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固体( )、液体( )、气体( )、水溶液( ),若为同素异形体,还要注明名称。
    2 ml H2(g)与1 ml O2(g)反应生成2 m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
    3.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即表示在25 ℃和101 kPa下测定。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为 。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 ,也可以是 。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ΔH也 的改变。5.要注明ΔH的符号:“+”代表 ,“-”代表 以及单位: 。
    1.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2.对于SO2(g)+ SO3(g) ΔH=-Q kJ·ml-1,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ΔH减小(  )3.热化学方程式H2(g)+ ===H2O(g) ΔH=-241.8 kJ·ml-1表示的意义:25 ℃、101 kPa时,发生上述反应生成1 ml H2O(g)后放出241.8 kJ的热量(  )4.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表示分子数也表示物质的量(  )5.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  )
    1.依据事实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1 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要吸收10.94 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2.0 g燃料肼(N2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N2和水蒸气时,放出33.4 kJ的热量,则表示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s)+H2O(g)===CO(g)+H2(g) ΔH=+131.28 kJ·ml-1
    N2H4(g)+O2(g)===N2(g)+2H2O(g) ΔH=
    -534.4 kJ·ml-1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s)+O2(g)===2CuCl2(s)
    +2CuO(s) ΔH=-177.6 kJ·ml-1
    2.分析图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图甲表示的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NO2(g)+CO(g)===NO(g)+CO2(g) ΔH=-234 kJ·ml-1
    (2)图乙表示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碲在生成1 m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哪种元素,试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H2Se(g)===Se(s)+H2(g) ΔH=-81 kJ·ml-1
    (3)图丙表示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l Cl-、 (x=1,2,3,4)的能量相对大小,①D是 (填离子符号)。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2Cl-(aq) ΔH=-117 kJ·ml-1
    1.(2020·浙江1月选考,22)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a为逆反应活化能,Ea′为正反应活化能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a′-Ea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D.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加快幅度, 使平衡逆移
    2.(2020·天津,10)理论研究表明,在101 kPa和298 K下,HCN(g) 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CN比HNC稳定B.该异构化反应的ΔH=+59.3 kJ·ml-1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则2O(g)===O2(g)的ΔH为A.428 kJ·ml-1 B.-428 kJ·ml-1C.498 kJ·ml-1 D.-498 kJ·ml-1
    3.(2021·浙江1月选考,20)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4.[2017·天津,7(3)]0.1 m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Cl2(g)+TiO2(s)+2C(s)===TiCl4(l)+2CO(g) ΔH=-85.6 kJ·ml-1
    5.[2020·全国卷Ⅱ,28(1)①]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2H6(g)===C2H4(g)+H2(g) ΔH1,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ΔH1= kJ·ml-1。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A.合成氨反应B.碳与水蒸气高温制水煤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
    2.已知2H2(g)+CO(g) 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 ml H2(g)的能量或1 ml CO(g)的能量一定高于1 ml CH3OH(g)的 能量C.相同条件下,2 ml H2(g)和1 ml CO(g)的总能量一定高于1 ml CH3OH(g)的能量D.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与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
    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 ΔH=+100 kJ·m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ΔH变小B.每形成2 ml A—B,将吸收b kJ能量C.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 kJ热量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 kJ·ml-1
    4.根据如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 ml气态氧原子结合生成O2(g)时,能放出 498 kJ能量B.断裂1 m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632 kJ能量C.1 ml N2(g)和1 m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l NO(g)具有的总能量D.1 ml N2和1 ml O2反应的焓变 ΔH=-180 kJ·ml-1
    5.298 K、101 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38 kJ·ml-1。在该温度下,取0.5 ml N2(g)和3 m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最后反应放出的热量A.等于46.19 kJ B.大于46.19 kJC.小于46.19 kJ D.无法确定
    6.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过程Ⅰ吸收了926 kJ能量C.过程Ⅱ放出了574 kJ能量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
    7.已知断裂1 ml H2(g)中的H—H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断裂1 ml 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 kJ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 ml H—O能放出462.8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1 ml H2O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 kJ的能量B.2H2(g)+O2(g)===2H2O(g) ΔH=-480.4 kJ·ml-1 C.2H2O(l)===2H2(g)+O2(g) ΔH=+471.6 kJ·ml-1D.H2(g)+ ===H2O(l) ΔH=-240.2 kJ·ml-1
    8.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l-1②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③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l-1④2H2(g)+O2(g)===2H2O(l) ΔH=-571.6 kJ·ml-1A.仅有②④ B.仅有④C.仅有②③④ D.全部符合要求
    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 ΔHΔH2
    A.· CO2经还原反应得到· COOHB.该研究成果将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并解决 能源转化问题C.相同基团的物种分别吸附在NiPc和CPc表面, 其能量可能不同D.催化剂可以改变CO2转化为CO反应的焓变
    10.最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CO2催化转化为CO的研究获得新成果。下图是使用不同催化剂(NiPc和CPc)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 。请写出NO2(g)和C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参考题中图表,已知E1=134 kJ·ml-1、E2=368 kJ·ml-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是1 ml NO2(g)和1 m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的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 (填“增大”“减小”或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l-1

    相关课件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第7章 第39讲 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第7章 第39讲 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热大小的比较,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鲁科版)第6章 第35讲 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鲁科版)第6章 第35讲 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文件包含第6章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pptx、第6章第35讲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docx、第6章第35练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4讲 反应热的计算: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6章 第34讲 反应热的计算,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及应用,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