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安庆市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10,挂上80N重物时,正对刻度30。当弹簧挂48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应是 ;若自由端所对刻度是18,这时弹簧下端悬挂的重物为 N。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ρ甲 ρ乙,m甲 m乙。(填“>”“<”或“=”)3.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2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N;若增大F甲,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a)、(b)表示一辆小车驶向一弹簧的运动过程,小车碰到弹簧后最终会停止,表明了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同时弹簧会被压缩表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 。5.如图所示,在12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增大水平拉力F为20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6.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2N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的摩擦阻力为 N,A受到的摩擦力为 N。7.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明礼同学用一水平力推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上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单选题8.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8N、4N B.4N、8N C.0N、8N D.4N、4N9.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B.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C.在0~2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断增大D.在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10.如图,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A、B、C,C拉着A、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 )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物体B水平方向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C.物体B受到桌面对其水平向左,大小为mg的摩擦力D.物体C受到细线的拉力小于C自身重力11.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12.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火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减速时,两个小球相对于车厢地板( )A.两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B.两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C.两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D.两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1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在雪地里的情景。甲、乙两人的总质量相等,关于甲乙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雪地的压力比乙小B.乙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甲明显C.甲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图中情景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15.王伟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水银做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时,发现玻璃管内外水很面的高度差为750mm。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实验时一定有空气漏进了玻璃管内B.玻璃管放置倾斜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一定发生了变化C.适当竖直向上提升玻璃管,水银柱的高度差可能不变D.换用直径更小的玻璃管进行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增大16.小刚踢足球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脚对球的力B.足球离开脚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更远C.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继续运动D.脚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17.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18.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 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 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19.下面是小敏同学总结的关于“力与运动”的知识,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绕地卫星沿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继续沿着原轨道运动B.踢出的球能在空中飞行很远的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球受到重力、弹力、空气阻力C.爬杆比赛时,手对杆的握力和爬杆的同学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中小明竖直跳起,因为小明具有惯性,所以会落回原地三、实验题20.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用同一正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1)为了使拉力与摩擦力相等,他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 运动;(2)在图丙所示实验中,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_____(选填字母) A.毛巾的长度太长B.毛巾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木块相对于毛巾的速度太大(3)图甲、丙两次实验表明: ;(4)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当拉力为2.2N时,木块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5)在图乙所示实验中,木块和砝码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拉力增大4.5N,则木块和砝码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N。21.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1)压强计上的U型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4)比较 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四、计算题22.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20cm,(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23.如图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多少?
1.22;322.=;<3.30;20;不变4.运动状态;形变5.右;9;36.12;07.不变;变大8.D9.D10.C11.A12.C13.D14.B15.C16.C17.A18.B19.D20.(1)匀速直线(2)B(3)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2.2(5)3.421.(1)不属于(2)B(3)液体的深度(4)丙、丁(5)100022.(1)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000Pa;(2)解: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容)g=(0.5kg+0.1kg)×10N/kg=6N 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 答: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3000Pa。23.解: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F甲∶F乙=(GA+GB)∶(GA+GB)=1∶1 因为ρA∶ρB=8∶1且mA=mB由 可知AB体积之比 AB是正方体,AB的边长之比为 则底面积之比 故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 答: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1∶1和1∶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