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二、放学路上保平安优质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活动二 放学路上保平安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案例以及自主探究活动,知道放学路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放学路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3.通过小组讨论,辨析图中出示的一些放学路上的行为是否安全,能够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放学路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了解放学路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难点:辨析图中出示的一些放学路上的行为是否安全,能够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学生放学路上安全的相关案例和资料。
2.罗列一些学生常见的放学路上的行为,以情境图呈现。
3.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1.关注放学路上安全的相关案例。
2.尝试了解放学路上的一些安全隐患。
3.准备所需使用的文具。
【活动过程】
课时 | 活动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
课
时
1
课
时
| 活动导入
| ·询问学生平时放学路上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放学路上的若干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放学路上会发生哪些意外情况?这些意外情况是如何产生的?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从学校平安回家? (引出活动主题:放学路上保平安) | ·思考并交流平时放学路上自己做些什么。 ·观看教师播放的放学路上的若干案例,小组讨论:放学路上会发生哪些意外情况?这些意外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小组代表交流看法) ·思考: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从学校平安回家?(明确活动的主题) |
·通过观看放学路上的若干案例,引导学生明确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的重要性,激发探究的兴趣。
·通过交流放学路上会发生哪些意外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从学校平安回家?,引出主题,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
了解放学安全须知 | ·组织学生交流:放学路上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以及身边看到的情况进行交流。) ·归纳、板书学生交流的放学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课件出示放学安全须知。(课本P8)引导学生仔细阅读。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内交流,选择放学安全须知中一些最有感受的内容,交流自己的想法。 | ·交流、归纳:放学路上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补充、完善放学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仔细阅读放学安全须知。
·小组交流,选择放学安全须知中一些最有感受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 ·通过交流,了解一些放学路上的注意事项,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
·补充、完善的过程能培养学生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进行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结合自己的认知,更具体、更深刻地了解放学安全须知中的内容。 ·通过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 | |
思考与辨析
| ·设问:同学们的放学路上是不是安全呢?
·出示放学路上的情境图,提问:放学路上,以下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不正确? ·引导各小组进行讨论、辨析。
·组织各小组依次交流 |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自己放学路上是不是安全。 ·仔细观看课件出示的情境图。
·小组进行讨论、辨析,说说图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各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
·组员之间的交流,能帮助学生们取长补短,从而更合理、更客观、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 |
联系实际, 延伸拓展 | ·提问:同学们的回家方式相同吗?你的回家方式是怎样的?(指名若干学生回答,随机板书记录) ·组织学生根据回家方式,重新进行分组。(将回家方式类似的学生分在一起)。
·引发思考:根据同学们不同的回家方式,放学路上分别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针对这些危险,可以采取哪些安全的做法? ·引导学生将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安全做法的讨论结果归纳并记录在卡片上。 | ·结合自己的情况交流放学回家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回家方式,重新组成小组。
·思考:自己的回家方式,放学路上分别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针对这些危险,可以采取哪些安全的做法?
·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并将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安全做法归纳并记录在卡片上。 | ·通过将回家方式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将聚焦点缩小,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 ·通过重新分组,将有共性特征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能更好的产生共鸣,能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将探究活动与学 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选择更贴合自己的内容进行探究,使活动更具可行性,实效性。
·通过将口头的讨论结果转换成书面记录的过程,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小组的合作能力。 |
【板书设计】
放学路上保平安
回家方式:
可能遇到的危险:
安全做法:
教学设计
活动二 放学路上保平安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阅读等方式,更全面地了解放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并能针对这些不安全的因素,知道如何远离危险。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安全地图”。
3.通过本次活动,知道放学安全的重要性,能自觉养成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安全地图”。
◆难点:知道放学安全的重要性,能自觉养成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安全地图”的模板。
2.“行路安全小要诀”的宣传版面。
3.准备学习单、评价单以及课件。
◆学生准备
1.上一课时完成的,记录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安全做法的卡片。
2.完成“安全地图”。
3.准备所需使用的文具。
【活动过程】
课时 | 活动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
课
时
1
课
时
| 回顾、交流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次活动所学的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上一课时完成的,记录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安全做法的卡片。 | ·回顾上一次活动所学的内容。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上一课时记录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安全做法的卡片。 | ·通过交流,在加深主题感知的基础上,同时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制作、展示 | ·引出活动任务:大家对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让身边更多的同学也来关注,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份“安全地图”。 ·出示“安全地图”的模板,引导学生发现制作的基本步骤: (1)罗列出放学路上经过的一些场所,以及相应的交通方式。 (2)设想可能的遇到的危险。 (3)想出应对危险的办法。 ·制作提示:将可能遇到危险的场景一个个放在回家的路线图中,并在相应的场景旁标注出应对的方法,制成安全地图。 ·引导学生完成“安全地图”。
·组织各小组有序的展示已经完成的“安全地图”。(引导各小组合理分工,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 | ·响应活动倡议。
·仔细观察“安全地图”的模板,讨论得出制作基本步骤。 ·小组讨论,将前期收集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归纳。
·结合模板对比发现制作要求。
·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安全地图”。 ·根据组员特长合理分工,选相应代表;通过讨论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 | ·以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探究任务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 和前期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比对发现,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在组员之间形成初步的了解,从而进行合理分工制作,从而提高小组的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交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 |
总结延伸 | ·出示《行路安全小要诀》,组织学生阅读、学习。 ·组织学生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指导完成课本P12学习单。 ·引导学生开展客观、合理的评价,完成评价单。 | ·阅读、学习《行路安全小要诀》。
·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结合自己的认知完成课本P12学习单。 ·在组内进行自评、互评,完成评价单。
| ·通过阅读、学习,将信息更系统化、规范化,更易于接受。 ·通过交流活动收获,加深学生的活动认知。
·通过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进行客观、合理评价的能力。 |
【板书设计】
放学路上保平安
制作安全地图
经过哪些场所、涉及到的交通方式 | 可能的遇到的危险 | 应对危险的办法 |
|
|
|
|
|
|
|
|
|
|
|
|
|
|
|
方法:将可能遇到危险的场景一个个放在回家的路线图中,并在相应的场景旁标注出应对的方法,制成安全地图。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二、远离暴力侵害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二、远离暴力侵害精品教学设计,共2页。
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上册活动二 社区环境考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上册活动二 社区环境考察教案及反思,共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上册活动— 风筝的故事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上册活动— 风筝的故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收集资料,讲故事练习,故事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