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560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母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560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母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0560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母鸡(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展开母鸡一、 教材分析:《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的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作者也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小事,对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进行生动地描写,使母鸡的形象跃然纸上。本单元的语言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这个单元选择了老舍先生的两篇文章和一篇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同一个单元出现同一个作家的两篇文章,这显而易见是有意图的,一是通过与“猫”进行比照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二、学习目标:1.运用自主识字的方法认识“疙、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认读“讨厌、理由、细声细气、心事”等词语。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我”对母鸡态度的前后变化,思考并交流变化原因,感受作家表达的情感。3.通过自主阅读、圈画批注等方法,感受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用词严谨。4.通过对比《猫》和《母鸡》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进一步体会作家不同的表达情感的方法。三、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清课文写作顺序。2.学习课文了,通过自主阅读、圈画批注等方式感受作者对母鸡的讨厌的原因以及由厌到喜的变化,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流程:第一板块:揭题导入,简介作家。1.借助资料袋,了解作者。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他的作者是老舍,对于老舍你们了解吗?大家可以翻到“资料袋”。读读“资料袋”内容,一起走进作家老舍。过渡:老舍这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把家里那只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可爱的猫当孩子似的宠。那又会怎样来写母鸡呢?一起来走进《母鸡》(板书课题)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看这些词语看你们是否已经认识了。 检查字词(1)出示儿化音的词:一撮儿毛 这点儿 挺着脖儿 挺着身儿 汤圆儿① 你发现了什么?②师小结: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语言就有着浓郁的“京味”,我们读这些词语时,要把舌头卷起来,再来读读。(2)聚焦词语 体会表达出示两组词语,认读词语:可恶 欺侮 狠狠 下毒手 如怨如诉 颤颤巍巍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英雄① 指名读:可恶的“恶”是多音字,“恶”表示讨厌憎恨的意思。校对作业本第二题。②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词语:③这两组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看来词语也是能读出情感的,把情感带入词语中读。)2.自主阅读,了解感情。过渡: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老舍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画出表达作者态度的句子。预设:①我一向讨厌母鸡。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③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④老舍先生用哪几个自然段写一向讨厌母鸡,哪几个自然段写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交流:那么第四段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板块三:品析词句 体会表达1.学习借助表格,概括事件。(1)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思考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和不敢再讨厌的原因,完成表格。②四人小组交流整合意见,准备汇报交流(2)围绕作者“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交流:预设:阅读第一自然段,能抓住“嘎嘎”“没完没了”、如怨如诉”等字词,体会母鸡的叫声令人讨厌;阅读第二自然段,能抓住“趁其不备”“狠狠”等词句,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阅读第三自然段,能抓住“发了狂”“恨不能〞“这点儿”等词句体会母鸡的居功自傲。(3)指导朗读: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母鸡的深深厌恶,你能读出这种厌恶吗?(4)围绕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交流:交流第五自然段时,能抓住“挺着脖儿”“警戒”等词司,会母鸡的负责;交流第五自然段时,能抓住“挺着脖儿”“警戒”等词句,体会母鸡的负责;交流第六自然段时,能发现两处对比,即小雏鸡和母鸡样子的对比,以及母鸡对公鸡前后态度的对比,体会母鸡的勇敢;交流第七自然段时,能抓住一系列动词,如“啄食”“掘地”等词句,体会母鸡的辛苦。对 象 情 感 变 化 原 因 母 鸡一向讨厌叫声难听 不敢讨厌 (5)借助表格,梳理课文内容。课堂结束语:1.这节课老舍通过一个个生活场景和相关事例,让我们了解了老舍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课后,我们可以继续去观察你所选的动物朋友,看看它在生活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2.指导书写作业本第一题:注意“戒”的笔顺。“孵”和“警”的笔画比较多,书写时要紧凑一些。做到笔画工整,姿势端正。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表达,进一步体会作者写法上的特色。2.比较《母鸡》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流程:第一板块: 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母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二板块; 学习表达,体会写法。(1)那么是什么真正打动了老舍的心?让老舍对这只原先讨厌无比的母鸡,到最后“不敢再讨厌”?出示中心句: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2)作者又是怎样把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特点写清楚的?①出示学习伙伴的话:②照样子,联系相关的语句,选择一个特点来谈一谈。③集体交流重点句子。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吭。只要一有动静,它就放声啼叫,声音顶尖锐,顶凄惨,一直要等到贪睡的人起来看过后才放心。 3.借助关键句,升华情感(1)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老舍先生仅仅是在写母鸡,赞美母鸡吗?(母爱)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母亲像英雄一样的存在,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最后一段写,“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现在你是否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呢?为什么要加上“不敢”?(3)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4.教师小结:介绍写作背景,体会老舍通过鸡母亲对资金母亲的赞美。 第三板块:体会写法 尝试迁移1. 借助表格,体会表达。(1)《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想想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看作业本第五题,我们先回顾这两篇课文,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异同点。(2)小组合作,完成比较。 《猫》 《母鸡》相同之处1、2、3、4、……不同之处1、2、…… (3)集体交流:我发现两篇文章都用了总分结构,还写了具体事例。但是作者对猫的情感一直很喜欢,采用明贬实褒的写法。而对母鸡的情感是有变化的,先贬后褒,运用前后对比的写法。他还比较了两篇文章的语言。3.小结:同学们能从两篇文章的结构、写法、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很好! 2.写法练一练:(1)课前我们已经对小动物进行了仔细地观察了,并写下了趣事,同桌交流写得好的地方。 (2)教师巡视,挑选代表性的学生片段,全班交流,学生评议比较,看看都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3)学生再修改动物朋友趣事。3、学着作者的表达方法,小动物也会在我们的笔下变得灵动,趣味横生。第四板块、课外延伸,书目推荐其实像这样名家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很多,他们又是怎样描写小动物的,表达他们的对小动物的情感的呢?如: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出示:“咯咯咯,咯咯咯!”母鸡一边回答公鸡,一边呼唤小鹅到屋檐底下来。……“咯咯咯,咯咯咯!”母鸡黑桃皇后还在固执地叫着。……“咯咯咯,咯咯咯!”母鸡回答。这意思是说:“再呆一会,这会儿还太凉。”————《柱子上的母鸡》(只用拟声词,没有具体描述叫声怎样,但把叫声想表达的意思写出来,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2.推荐阅读:普里什文《柱子上的母鸡》。3.课后选做:比较老舍的《母鸡》、普里什文《柱子上的母鸡》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母鸡》 《柱子上的母鸡》 板书设计:母鸡(对 比) 一向讨厌 尊敬 不敢讨厌 无病呻吟 ( 先贬后褒 ) 负责 拟人 欺软怕硬 伟大的母亲 勇敢 夸张 居功炫耀 慈爱 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