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教师版).docx
    •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学生版).docx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教师版)第1页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教师版)第2页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教师版)第3页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学生版)第1页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学生版)第2页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学生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文件包含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教师版docx、第11讲代几综合--基础班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讲 代几综合

    知识点1方程与几何综合题
    这类题目大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的综合,运用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与方程的根有关的几何问题.在解题时,要求我们能熟练地将方程的根与几何图形中的条件联系起来,通过方程的性质和几何图形的性质实行转化,数形结合,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根据题意,找到临界值,进行合理的分类讨论.
    【典例】
    例1(2020秋•潍城区期中)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BC=3,另外两边AB、AC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0x+k=0的两个实数根,则k的值为 25 .
    【解答】解:当AC=BC=3,
    把x=3代入方程x2﹣10x+k=0得32﹣10×3+k=0,解得k=21,
    此时,AB=7,
    ∵3+3<7,此等腰三角形不存在;
    当AB=AC,则方程x2﹣10x+k=0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00﹣4k=0,
    ∴k=25,
    ∴k的值为25,
    故答案为25.
    【方法总结】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2(2020秋•漳平市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k+1)x+2k2+2k=0.
    (1)求证:无论k取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ABC的一边长a=6,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此三角形的三边长?
    【解答】(1)证明:
    ∵一元二次方程x2﹣(3k+1)x+2k2+2k=0,
    ∴△=(3k+1)2﹣4(2k2+2k)=9k2+6k+1﹣8k2+8k=k2﹣2k+1=(k﹣1)2≥0,
    ∴无论k取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
    ∵△ABC为等腰三角形,
    ∴有a=b=6、a=c=6或b=c三种情况,
    ①当a=b=6或a=c=6时,可知x=6为方程的一个根,
    ∴62﹣6(3k+1)+2k2+2k=0,解得k=3或k=5,
    当k=3时,方程为x2﹣10x+24=0,解得x=4或x=6,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6、6,
    当k=5时,方程为x2﹣16x+60=0,解得x=6或x=10,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6、10,
    ②当b=c时,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即(k﹣1)2=0,解得k1=k2=1,
    ∴方程为x2﹣4x+4=0,解得x1=x2=2,
    此时三角形三边为6、2、2,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舍去,
    综上可知三角形的三边为4、6、6或6、6、10.
    【方法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方程根的判别式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根的判别式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例3 (2020秋•揭阳期末)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mx+m2-14=0的两个实数根.
    (1)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出这时菱形的边长;
    (2)若AB的长为2,那么▱ABCD的周长是多少?
    【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又∵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mx+m2-14=0的两个实数根,
    ∴△=(﹣m)2﹣4×(m2-14)=(m﹣1)2=0,
    ∴m=1,
    ∴当m为1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当m=1时,原方程为x2﹣x+14=0,即(x-12)2=0,
    解得:x1=x2=12,
    ∴菱形ABCD的边长是12.
    (2)把x=2代入原方程,得:4﹣2m+m2-14=0,
    解得:m=52.
    将m=52代入原方程,得:x2-52x+1=0,
    ∴方程的另一根AD=1÷2=12,
    ∴▱ABCD的周长是2×(2+12)=5.
    【方法总结】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根的判别式,找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方程的一根求出方程的另一根.

    【随堂练习】
    1.(2020秋•巴南区校级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则△ABC是 直角 三角形.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
    即(2b)2﹣4(a+c)(a﹣c)=0,
    ∴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2.(2020•颍州区一模)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34m2+12m=0.
    (1)证明该方程有实数根;
    (2)当m=4时,该方程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边长,求该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解:(1)证明:∵△=[-(2m+1)]2-4×1×(34m2+12m)=4m2+4m+1﹣3m2﹣2m=m2+2m+1=(m+1)2≥0,
    ∴该方程有实数根.
    (2)当m=4时,该方程化简,得:x2﹣9x+14=0,
    解得:x1=2,x2=7.
    ∵2+2<7,7+7>2,
    ∴该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底边为2.
    ∴底边上的高线为:72-12=43.
    ∴该三角形的面积为:12×2×43=43.
    3.(2020秋•姜堰区期末)已知▱ABCD边AB、A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mx+12=0的两个实数根.
    (1)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当AB=3时,求▱ABCD的周长.
    【解答】解:(1)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AB=AD,
    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则△=(﹣m)2﹣4×1×12=0,
    解得m=±43,
    当m=﹣43时,方程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为负数,舍去,
    ∴m=43.

    (2)∵AB=3,
    ∴9﹣3m+12=0,
    解得m=7,
    ∴方程为x2﹣7x+12=0,
    则AB+AD=7,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AB+AD)=14.
    知识点2函数与几何综合题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
    【典例】
    例1(2020春•兴化市月考)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B∥OA,∠OCB=90°,CB=2,OC=4,直线y=-12x+2过A点,且与y轴交于D点.
    (1)求点A、点B的坐标;
    (2)试说明:AD⊥BO;
    (3)若点M是直线AD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另一个点N,使以O、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当y=0时,-12x+2=0,
    解得x=4,
    ∴点A的坐标是(4,0),
    过点B作BF⊥AO于F,则四边形BCOF是矩形,

    ∴OF=BC=2,
    而OC=4,
    ∴点B的坐标为(2,4);

    (2)当x=0时,y=-12×0+2=2,
    ∴点D的坐标为(0,2),
    ∴OD=BC=2,
    根据(1)的结论,四边形BCOF是矩形,
    ∴OC=BF=4,
    ∴AO=OC=4,
    在△AOD与△OCB中,
    OD=BC∠AOD=∠OCB=90°AO=CO,
    ∴△AOD≌△OCB(SAS),
    ∴∠OAD=∠COB,
    ∵∠COB+∠AOB=90°,
    ∴∠OAD+∠AOB=90°,
    ∴∠AEO=90°,
    ∴AD⊥BO;

    (3)存在.
    ∵点N在x轴上,O、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M∥x轴,且BM=ON,
    根据(1),点B的坐标为(2,4),
    ∴-12x+2=4,
    解得x=﹣4,
    ∴点M的坐标为(﹣4,4),
    ∴BM=2﹣(﹣4)=2+4=6,
    ①点N在点O的左边时,ON=BM=6,
    ∴点N的坐标为(﹣6,0),
    ②点N在点O的右边时,ON=BM=6,
    ∴点N的坐标为(6,0),
    ③作N(﹣6,0)关于A对称的点N′,则N′也符合,
    点N′的坐标是(14,0),
    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6,0)或(6,0)或(14,0).
    【方法总结】
    本题是对一次函数的综合考查,主要有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只有仔细分析题目,理清数量关系便不难解决.
    例2 (2020秋•济阳区期中)如图,四边形OBAC是矩形,OC=2,OB=6,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A.
    (1)求k的值.
    (2)点P为反比例图象上的一点,作PD⊥直线AC,PE⊥x轴,当四边形PDCE是正方形时,求点P的坐标.
    (3)点Q为反比例图象上的一点,点G为坐标平面上的一点,若以AB为一边,以A、B、Q、G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4,请求出点G的坐标.

    【解答】解:(1)∵OC=2,OB=6,
    ∴点C(2,0),点B(0,6),点A(2,6),
    ∵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A,
    ∴k=2×6=12;
    (2)∵k=1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12x,
    设点P(a,12a),
    ∵四边形PDCE是正方形,
    ∴PD=PE,
    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
    ∴12a=a﹣2,
    ∴a1=13+1,a2=1-13(舍去)
    ∴点P(13+1,13-1);
    当点P在第三象限,
    ∴-12a=2﹣a,
    ∴a1=13+1(舍去),a2=1-13,
    ∴点P(1-13,﹣1-13);
    综上所述:点P坐标为(13+1,13-1)或(1-13,﹣1-13);
    (3)设点Q坐标为(b,12b),
    若AB为边,
    ∵以A、B、Q、G为顶点组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4,
    ∴2×|6-12b|=14,
    ∴b1=﹣12,b2=1213,
    ∴点Q(﹣12,﹣1)或(1213,13),
    ∵以A、B、Q、G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QG=2,AB∥QG,
    ∴点G(﹣10,﹣1)或(﹣14,﹣1)或(3813,13)或(-1413,13);
    ∵以A、B、Q、G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与QG互相平分,
    ∴2+02=-12+x2,6+62=-1+y2或2+02=1213+x2,6+62=13+y2,
    ∴x1=14,y1=13,或x2=1413,y2=﹣1,
    ∴点G(14,13)或(1413,﹣1),
    综上所述:点G的坐标为(﹣10,﹣1)或(﹣14,﹣1)或(3813,13)或(-1413,13)或(14,13)或(1413,﹣1).
    【方法总结】
    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点坐标公式,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例3(2020秋•荔湾区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其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3,0),与y轴交于点C(0,﹣3),且对称轴为直线x=1,过点B,C作直线BC.
    (1)求二次函数和直线BC的表达式;
    (2)利用图象求不等式x2﹣3x≥0的解集;
    (3)点P是函数y=ax2+bx+c的图象上位于第四象限内的一动点,连接PB,PC,
    ①若△PBC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及△PBC面积的最大值;
    ②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P,C,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B(3,0),
    ∴A(﹣1,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将点C的坐标代入得:﹣3a=﹣3,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得:3k+b=0b=-3,解得k=1,b=﹣3,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2)由x2﹣3x≥0可得到x2﹣2x﹣3≥x﹣3,
    由函数图象可得到x≥3或x≤0.
    (3)①作PM⊥x轴,垂足为M,交BC与点N.

    设P(m,m2﹣2m﹣3),则N(m,m﹣3).
    ∴PN=m﹣3﹣(m2﹣2m﹣3)=﹣m2+3m.
    ∴S△PBC=12PN•(OM+MB)=12PN•OB=-32m2+92m=-32(m-32)2+278.
    ∴当△PBC的面积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32,-154),△P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78.
    ②∵点B和点Q均在x轴,以P,C,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C∥BQ,PC=BQ.
    ∴点P与点C关于x=1对称,
    ∴点P的坐标为(2,﹣3).
    ∴CP=2.
    ∵BQ=PC=2,B(3,0),
    ∴点Q的坐标为(1,0)或(5,0).
    【方法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求得点A的坐标是解答问题(1)的关键,将不等式转化为x2﹣2x﹣3≥x﹣3,然后利用函数图象求解是解答问题(2)的关键,得到S△PBC与m的函数关系式以及判断出PC与BQ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

    【随堂练习】
    1.(2020秋•青羊区校级期中)如图,四边形ABCO是菱形,以点O为坐标原点,O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点A的坐标为(﹣5,12),直线AC与y轴相交于点D,连接BD.
    (1)求菱形ABCO的边长;
    (2)求DC的值;
    (3)直线BD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BCP的面积与△BCA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四边形ABCO为菱形,
    ∴AB∥CO,
    ∴∠AEO=∠EOC=90°,
    在Rt△AEO中,OA=AE2+OE2=52+122=13,
    ∴菱形ABCO的边长为13;

    (2)∵四边形ABCO为菱形,
    ∴OC=OA=AB=13,
    ∴BE=AB﹣AE=13﹣5=8,
    ∴点B坐标为(8,12),点C的坐标为(13,0),
    设AC所在直线为 y=kx+b,
    根据题意得-5k+b=1213k+b=0,解得k=-23b=263,
    ∴AC所在直线为y=-23x+263①,
    ∴当x=0时,y=263;
    ∴点D的坐标为(0,263),
    ∵点C的坐标为(13,0),
    故CD=132+(263)2=13133;

    (3)存在,理由:

    延长BD交AO于点P,连接PC.
    ∵OA∥BC,
    ∴S△PBC=S△ABC,
    ∵直线OA的解析式为y=-125x,直线BD的解析式为y=512x+263,
    由y=-125xy=512x+263,解得x=-4013y=9613,
    即点P的坐标为(-4013,9613);
    作点P关于点B的对称点P′,可得P′(24813,21613).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4013,9613)或(24813,21613).
    2.(2020•温江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C(0,2),与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交于点A(1,a).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M是反比例函数y=kx(x>0)图象上一点,N是直线AB上一点,若以点O、M、C、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

    【解答】解:(1)∵点C(0,2)在直线y=x+b上,
    ∴b=2,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
    ∵点A(1,a)在直线y=x+2上,
    ∴a=3,
    ∴点A(1,3),
    ∵点A(1,3)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
    ∴k=1×3=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3x;

    (2)由(1)知,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3x,
    设点M(m,3m),N(n,n+2),
    若以点O、M、C、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①以OC和MN为对角线时,
    ∴m+n2=0,3m+n+22=2+02,
    ∴m=3,n=-3或m=-3(此时,点M不在第一象限,舍去),n=3,
    ∴N(-3,-3+2),
    ②以CN和OM为对角线时,
    ∴n+02=m+02,n+2+22=0+3m2,
    ∴m=n=﹣2+7或m=n=﹣2-7(此时,点M不在第一象限,舍去),
    ∴N(﹣2+7,7),
    ③以CM和ON为对角线时,
    ∴m+02=n+02,2+3m2=0+n+22,
    ∴m=n=3或m=n=-3(此时,点M不在第一象限,舍去),
    ∴N(3,2+3),
    即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为(-3,-3+2)或(﹣2+7,7)或(3,2+3).
    3.(2020秋•前郭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12x2+bx+c的图象经过点A(1,0),且当x=0和x=5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一次函数y=﹣x+3与二次函数y=-12x2+bx+c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点B在第一象限.
    (1)求二次函数y=-12x2+bx+c的表达式;
    (2)连接AB,求AB的长;
    (3)连接AC,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点B绕点M旋转180°得到点N,连接AN,CN,判断四边形ABC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答】解:(1)当x=0时,y=c,即(0,c).
    由当x=0和x=5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得(5,c).
    将(5,c)(1,0)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252+5b+c=c-12+b+c=0,
    解得b=52c=-2.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52x﹣2;
    (2)联立抛物线与直线,得
    y=-12x2+52x-2y=-x+3,
    解得x=2y=1,x=5y=-2,
    即B(2,1),C(5,﹣2).
    由勾股定理,得
    AB=(2-1)2+(1-0)2=2;
    (3)如图:

    四边形ABCN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M是AC的中点,
    ∴AM=CM.
    ∵点B绕点M旋转180°得到点N,
    ∴BM=MN,
    ∴四边形ABCN是平行四边形,
    又∵AB=2,BC=32,AC=25,
    ∴AC2=AB2+BC2,
    ∴∠ABC=90°,
    ∴四边形ABCN是矩形.

    综合运用
    1.(2020春•张家港市期末)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5,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
    【解答】(1)证明:∵△=[﹣(2k+1)]2﹣4×(k2+k)=1>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x2﹣(2k+1)x+k2+k=0,即(x﹣k)[x﹣(k+1)]=0,
    解得:x1=k,x2=k+1.
    当BC为直角边时,k2+52=(k+1)2,
    解得:k=12;
    当BC为斜边时,k2+(k+1)2=52,
    解得:k1=3,k2=﹣4(不合题意,舍去).
    答:k的值为12或3.
    2.(2020秋•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直线y=-1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如图线段OA上,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做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

    (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解答】解:(1)∵直线y=-1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

    ∴x=0时,y=4,y=0时,x=8,
    ∴点A(8,0),点B(0,4),
    ∴BO=4,AO=8,
    ∴BOAO=12,
    当t秒时,QO=FQ=t,则EP=t,
    ∵EP∥BO,
    ∴OBAO=EPAP=12,
    ∴AP=2t,
    ∵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
    ∴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
    (2)如图1,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OQ=FQ=t,PA=2t,
    ∴QP=8﹣t﹣2t=8﹣3t,
    ∴8﹣3t=t,
    解得:t=2;
    如图2,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OQ=t,PA=2t,
    ∴OP=8﹣2t,
    ∴QP=t﹣(8﹣2t)=3t﹣8,
    ∴t=3t﹣8,
    解得:t=4,
    综上所述:当t=2或4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
    (3)如图1,当Q在P点的左边时,
    ∵OQ=t,PA=2t,
    ∴QP=8﹣t﹣2t=8﹣3t,
    ∴S矩形PEFQ=QP•QF=(8﹣3t)•t=8t﹣3t2,
    当t=-82×(-3)=43时,
    S矩形PEFQ的最大值=4×(-3)×0-644×(-3)=163,
    如图2,当Q在P点的右边时,
    ∵OQ=t,PA=2t,
    ∴2t>8﹣t,
    ∴t>83,
    ∴QP=t﹣(8﹣2t)=3t﹣8,
    ∴S矩形PEFQ=QP•QF=(3t﹣8)•t=3t2﹣8t,
    ∵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83<t≤4,
    ∴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3×42﹣8×4=16,
    综上所述,当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16.
    3.(2020秋•南召县期中)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C在第一象限,CB⊥x轴于B,CA⊥y轴于A,且AC、BC的长恰好是一元二次方程m2﹣9m+18=0的两根(AC>BC);反比例函数y1=kx刚好过点C.
    (1)直接写出k= 18 ,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y2= -12x+3 ;
    (2)直线l⊥x轴,并从y轴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交AC于点E,交直线AB于点F,当直线l运动到经过点B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t(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值,使四边形DFBC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解:(1)∵AC、BC的长恰好是一元二次方程m2﹣9m+18=0的两根,
    ∴AC=6,BC=3,
    ∵CB⊥x轴于B,CA⊥y轴于A,
    ∴C(6,3),A(0,3),B(6,0),
    函数y1=kx刚好过点C,
    ∴k=18;
    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y2=ax+b,
    ∴6a+b=0b=3,
    解得:a=-12b=3,
    ∴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2=-12x+3,
    故答案为:18,-12x+3;
    (2)不存在t,使得四边形DFBC为平行四边形.
    理由:由题可得xD=xF=t,
    则yD=18t,yF=-12t+3,
    ∴DF=yD-yF=18t-(-12t+3)=18t+12t-3.
    当DF=BC时,18t+12t-3=3,
    整理得:t2﹣12t+36=0,
    解得:t1=t2=6,
    此时DF与CB重合,
    ∴不存在t,使得四边形DFBC为平行四边形.
    4.(2020秋•成都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mx+1与双曲线y=kx(k>0)相交于点A,B,已知点B(a,﹣2),点C在x轴正半轴上,点D(2,﹣3),连接OA,OD,DC,AC,四边形AODC为菱形.
    (1)求k和m的值;
    (2)请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
    (3)设P是y轴上一动点,且△OAP的面积等于菱形OACD的面积,求点P的坐标.

    【解答】解:(1)连接AD,与x轴交于点E,
    ∵D(2,﹣3),
    ∴OE=2,ED=3,
    ∵菱形AODC,
    ∴AE=DE=3,EC=OE=2,
    ∴A(2,3),
    将A坐标代入直线y=mx+1得:2m+1=3,即m=1,
    将A坐标代入反比例y=kx得:k=6.

    (2)联立直线与反比例解析式得:y=x+1y=6x,
    消去y得:x+1=6x,
    解得:x=2或x=﹣3,
    将x=﹣3代入y=x+1得:y=﹣3+1=﹣2,即B(﹣3,﹣2),
    则当x<﹣3或0<x<2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

    (3)∵OC=2OE=4,AD=2DE=6,
    ∴S菱形AODC=12OC•AD=12,
    ∵S△OAP=S菱形OACD,即12OP•OE=12,
    ∴设P(0,p),则12×|p|×2=12,即|p|=12,
    解得:p=12或p=﹣12,
    则P的坐标为(0,12)或(0,﹣12).

    5.(2020秋•九龙县期末)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抛物线的顶点P到x轴的距离是4,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O、M两点,OM=4;矩形ABCD的边BC在线段的OM上,点A、D在抛物线上.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D(m,n),矩形ABCD的周长为l,写出l与m的关系式,并求出l的最大值;
    (3)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F,使得以E、F、O、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写出F点的坐标.

    【解答】解:(1)∵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O、M两点,OM=4,
    ∴顶点P的横坐标为4÷2=2,M的坐标为(4,0),
    ∵顶点P到x轴的距离是4,
    ∴顶点P的纵坐标为4,
    ∴顶点P的坐标为(2,4),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4,
    则a(4﹣2)2+4=0,
    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4,
    即y=﹣x2+4x;

    (2)∵D(m,n)在抛物线上,
    ∴n=﹣m2+4m,BC=4﹣2m,
    ∴矩形ABCD的周长为l=2(4﹣2m+n),
    =2(4﹣2m﹣m2+4m),
    =﹣2(m2﹣2m+1)+10,
    =﹣2(m﹣1)2+10,
    即l=﹣2(m﹣1)2+10,
    ∴当m=1时,周长l有最大值10;

    (3)①OM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点F的横坐标为2﹣4=﹣2,
    纵坐标为:﹣(﹣2)2+4×(﹣2)=﹣4﹣8=﹣12,
    此时,点F(﹣2,﹣12),
    或点F的横坐标为2+4=6,
    纵坐标为:﹣62+4×6=﹣36+24=12,
    此时,点F(6,﹣12),
    ②OM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EF所在的直线经过OM的中点,
    ∴EF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点F与点P重合,
    此时,点F(2,4),
    综上所述,点F(﹣2,﹣12)或(6,﹣12)或(2,4)时,以E、F、O、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试卷

    86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基础):

    这是一份86中考冲刺:代几综合问题(基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提高班: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提高班,文件包含第11讲代几综合--提高班教师版docx、第11讲代几综合--提高班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尖子班: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 第11讲代几综合--尖子班,文件包含第11讲代几综合--尖子班教师版docx、第11讲代几综合--尖子班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