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下素养教案-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质课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质课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点】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2.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过程】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1.读一读,说一说。教师提问引导:自己读一读下面的两段话,说一说它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预设1:第一段话描写的是埃及金字塔。预设2:第二段话描写了是一个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建筑物。师总结:第一段话是我们课文中的一段话,描写的也是我们熟悉的埃及金字塔。那第二段话描写了一个被白色大理石包裹的建筑。出自季羡林先生的《泰姬陵》一文,描写的是文明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泰姬陵。2.交流特点。教师提问引导:这两段话都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预设:都突出了景物的颜色特点。教师追问:在描写景物的颜色时,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两段话都在突出表现一种颜色,都围绕一种颜色在描写。第一段话突出金色,第二段话突出表现里景物白色的光辉。教师总结:两个句子都集中强调了一种颜色。第一组句子中,景物都沐浴在金色的光晖里。第二组句子中,景物都闪耀着纯白的光晖。 朗读句子。师:两组句子都突出地强调了某一种颜色。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加深对景物的印象。设计意图:以问题入手,发现例句是景物的哪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发现两个语段的共同点,并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积累。二、学习日积月累师导入:常有人说,最美的是人间四月天。农历四月,一般已经到了初夏时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1.聚焦题目。教师提问导入:读一读这首古诗的题目,你从中都知道了些什么?预设1:这是一首田园诗。预设2:从四月能判断描写的是初夏季节。师总结过渡:农历四月已经到了初夏时节,这个时节的田园风光什么样的呢?自己读一读吧。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师点拨: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注意的读音。3.简介作者。翁卷,字续古,南宋诗人,擅长作田园诗。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有《四岩集》、《苇碧轩集》等。4.理解诗意。师引导点拨:请根据注释来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5.赏析。教师提问引导: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首诗,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预设1:我看到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特有的美好景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真美,我感受到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预设2:我看到了乡村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人都在忙着各种农事,我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师总结: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6.指导朗读,熟读成诵。教师小结过渡:整首诗既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又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7.延伸阅读。教师提问引导: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深入农家生活,以田园生活为题,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句吗?    (1)全班交流。(2)诵读积累。【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对语文要素进行总结,强调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是表现景物独特魅力的好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在第一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说一说两个句段分别是怎样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再以一个情境为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静态美,最后让学生进行练笔实践,通过互评修改让学生进一步习得表达的方法。在第二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两个例句表达方式的共同之处:突出描写一种颜色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积累。在教学日积月累时也以学生的自读感悟和积累为主,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诵读感悟,并熟读成诵。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优秀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优秀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精品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精品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