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共5页。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重点)
2.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悟空打妖怪》,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泡泡游戏,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了一些汉字宝宝,你还记得它们吗?看,它们都藏在泡泡里面了,让我们一起来吹泡泡读读它们吧。(课件先出示8个不注音的带泡泡的字,然后打乱顺序点按消失。)
吵 胖 岁 现 票 交 弓 甘
仔细看看拼音,你都读对了吗?(课件出示泡泡字上带拼音)
如果没有全对,你可以再来挑战一下噢。
(二)日积月累
过渡语:像这样,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汉字宝宝后,再加上汉语拼音的帮助。就可以读很多绘本、童话故事书、还有古诗词。(课件出示有绘本、童话书,古诗词的书图片)那怎样把书读好呢?我国古时候的一些名人就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到“日积月累”读一读这些名言吧。(课件出示书上的日积月累)
请你先自己借助拼音试一试。
来,跟着老师读一读。(师领读)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成里路。--董其昌
名言中的一些生字一定要读准。看:(课件演示老师讲解)
不能则学的能是后鼻音。而义自见的见在这儿表示显现,表露的意思,所以读[xiàn]。行万里路的行是后鼻韵母。连起来再读一次。(师可以领读难字。)
读准字音后,请你再把名言读一遍吧。(重复课件 )
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破折号前面的几句话都是8个字。我还发现破折号后面有的带了书名号,有的没带书名号,我想问问老师这是为什么?
真是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孩子。不知道就要问,不明白就要学。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这句话出自《荀子》这本书,所以带了书名号。再看,这两句名言破折号后的董遇、董其昌是人名,表示这两句名言是他们两个人说的。
了解了这些后,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刚才我们了解了第2句名言的意思,你还能试着说说哪句的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
甲:我读绘本《神奇校车》时,一开始不明白,后来我又读了好几遍,书中的意思我慢慢就懂了。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乙:妈妈给我讲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就是读了很多书,就像走了很远的路一样,人就会变得见多识广。
小结:真是会学习的孩子.靠自己想办法,向大人求教,都是学习的好方法。看来,要想读好书,我们也要做到古人所说的“多问、多学、多读”,像这样的名言,我们可以背下来,记在脑海里。
瞧,老师给出前半句,你们试试背出后半句吧。(课件出示书上的日积月累挖空)
背得不熟练的同学课下要多读几遍。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还有很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课件出示)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课下你可以试着弄明白它们的意思。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收集更多古今中外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将枯燥、晦涩的语言积累变得简单而有趣,由“学会”到“会学”,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三)和大人一起读
过渡语:又到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读的内容是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遍,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身边的大人。
让我们听一听大人怎么读的吧?(播放范读)
听完以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这首儿歌好多句子都押韵,读起来很顺口。
是啊,前几个单元,我们读过了好几首童谣和儿歌,还了解到它们都有“押韵”这一特点。这首儿歌也是这样的。大家看,这些地方都押韵。(课件显示)(咚 空)(长 尚 ) ( 萝 婆 )(当 亮) (光 棒) (量 光)
所以,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像唱歌一样。
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合作读一遍呢,来,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课件显示一共9句话)
这次读完以后,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上一句的最后一个词,是下一句的开头。
小结: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多次的反复,我们读起儿歌来感到更有节奏更有趣呢。 (课件显示所有重复地方)
有的小朋友还把这首儿歌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学吧。(播放儿歌视频)
还有一位同学有新的发现想说说呢?我们来听一听。
生:我发现书上这两幅图画的就是这首儿歌讲的内容。
是啊,我们还可以借助插图更好地了解这首儿歌呢。那你们知道这首儿歌改编自《西游记》中的哪个小故事吗?
对,就是《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中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故事,课下,大家可以去读读。(课件出示《三打白骨精》绘本和《西游记》)
了解到这些儿歌小秘密,请你和身边的大人合作,可以分角色读,表演读,还可以配乐读或唱。
小结:老师真想看到你和身边的大人一起读儿歌的画面,听到你们读唱儿歌的声音。我相信,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温馨的画面,最动听的声音。这就是阅读的快乐。
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再见吧!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把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通过亲子阅读,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质课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