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展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前一篇写景的文章《春》的学习后,已经对写景散文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所了解和体验,但在分析概括及感悟作者情感等能力上仍需要训练与培养。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要多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喜爱的文章段落进行反复朗读,将语言的描写转化为脑海中的图像,并在不断地赏析品味中与语言大师达到精神上的交流,从而得到独特的自我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过程与方法:品味精彩语言,学习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的写景方法,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步入冬之天地
1、导入
同学们,提到冬天你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哪些词语呢?
都说冬始万物藏,我们记忆中的冬天是寂静的,此时草木凋零,动物避寒休眠,天地仿佛是苍茫一片。那么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2、预学
作者简介 字词积累
初步感知——触摸冬之韵味
1、为济南的冬天贴标签
自由朗读课文,如果要从文中选一个词作为济南的冬天的标签,你会选哪一个?
预设:温晴、宝地、暖和安适、温暖、理想的境界、慈善
最终明确“温晴”这一特征。
“温”是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晴”是相对于“阴”而言天气晴朗而且富有色彩。温和是总体的情绪,晴朗则是心境的反照。这样造就一个整体的“温暖”的印象:即使是冬天,色彩仍是暖的,暖意胜过了寒意。这就是独特的、迷人的、在平凡中呵护着生命的“济南的冬天”。
朗读中应兼顾把握,既带有语气上的舒适,也不乏明亮开朗的调子。温和的语调要求朗读者无论声音怎样变化,都不可超出或破坏全体的调子,要统一中存变化,变化中又走向统一。
2、为济南的冬天代言。
你觉得最能体现济南冬天“温晴”的句子或段落是哪个?找出来,读一读,试着读出情感。学生自由选读句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
完成积累拓展的第四题: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明确:语气应该是轻柔的、欢悦的。
重点指导直接抒情性句子的朗读重音,比喻拟人句的语气语调。这个活动要鼓励学生勇敢展示,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朗读的美好。
活动小结:描写景物抓特征,主观感受融句中,直接赞叹用重音,比喻拟人读轻柔。
3、为济南的冬天画像。
出示刚刚学过的《春》结尾三段。
如果也用这样的方式为济南的冬天“画像”,你会怎么写呢?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组比喻句。
设计意图:会读、爱读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对于经典美文,多读、美读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基于此种认识,我的第一课时设计以“读”为主线,通过三个活动从不同角度进入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文字的音韵之美,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最后以写促读,通过改写结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所有活动以“趣”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深入品味——冬之温情
在朗朗读书声中,我们体会到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暖和舒适的冬天的济南。朱自清先生曾评论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那纠结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
在开始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四看”阅读法。
1.看篇看段,领悟章法之美。2.看句看词,体会写法之妙。
引入名家对《济南的冬天》一文的评价:这篇短文的叙述语调是平易朴实的,语言是凝炼而亲切的,用词是准确生动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结构。它似乎无结构,但是内容组合的又是这么自然、精巧、恰当。
老舍先生是如何写得“自然、精巧”的呢?我们先来看篇。
1、看篇,知架构
读题目和结尾句。指导学生读好结尾句的节奏、重音、语速、情感,读出意犹未尽、余音袅袅的感觉来。然后让他们谈谈结尾段的作用。教师明确,结尾段点题又抒情首尾巧呼应
结尾段这么重要,第1、2自然段表示很受伤,它们也觉得自己不可替代。请你说说它们在全篇的作用。(预设:总领全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特征等)
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深入认识1、2自然段在结构和情感两方面的作用。
把第一段改为: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能看得见日光,是响晴的。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第二段,添加重音读,重读“有阳光”“有山有水”“暖和安适”等词语;或去掉“请闭上眼想”
贴近口语、娓娓道来;设想听众,加强交流感,要读出思索、探讨的语气。
小结:对比显特征,总分层次明。家常语亲切,情真意更浓。
2、看段,明段式。
先出示第三自然段,不看书,不提示,分两个层次,男女生分别读。
本段的架构:先写景,再写人的感受;先实写再想象即虚写。这叫横式展开段落。
再把第四自然段写景部分打乱顺序,让学生排序。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描绘大的景物时可以采用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顺序来纵式展开。
小结:段落展开有诀窍,横式纵式常用到。先景后人虚实生,高低远近组合巧。
3、看句,品修辞。
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明确: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比喻,由矮松树尖儿上的雪联想到护士的帽子,因而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让人联想到娴静、温柔、美丽这些形容词,非常富有想象力。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这里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将冬天济南的全景比作一张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生动地表现了冬天的济南具有山水画的意境,作者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蓝水晶具有清澈、透亮、空灵的特点,用以形容泉城济南是再贴切不过的。
2.阅读课本第9页“比拟”,了解比拟的相关知识。
3. 以下面的句子为例,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明确:“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作人,有人的动作,增添了趣味,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4.比较下面两组语句,看看甲句与乙句有什么不同。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预设1:甲句“小山”把济南放在了小摇篮里,低声说话,像是一个慈爱的母亲,赋予了“小山”人的情态,写出了山城的安宁与温暖,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感受到作者对城市的喜爱。
预设2:甲句中作者用“他们”而不是“它们”来指代小山,就是把小山当成人来写,显得小山具有人情味。
预设3:乙句用“围”字写出了济南山城的特点,但没有感情色彩,反而有一种拥挤、逼仄的感觉。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乙:等到快日落的时候,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露出点儿粉色。
预设1:甲句将“雪”拟人化了,把阳光照在薄雪上的粉色,写成是薄雪害羞的红晕,体现出薄雪的美和作者对雪景的喜爱。
预设2:甲句中薄雪宛若一个娇羞的少女的脸色,更有人情味。让读者感受到老舍对于这雪景不仅是喜爱,还有一种爱怜。这些似贬似褒、似嗔实赞的情感,怎能一个“情”字了得?
预设3:甲句中“微黄的”准确地描写了冬日夕阳的色彩,“忽然害了羞”能让人想象到阳光映照在薄雪上的一种变化,“微微”一词显得变化含蓄。
卧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既传神的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的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的睡着”,真的有一字传神之效。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卧”字的理解就有着独到之处。 这个字不仅写出了雪的稀少,也写出了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 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试着用代换的方式,深入体会卧、躺、睡等字的差异,品味动词准确灵动之美。 在品味的同时,学生们也能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场景,提出相关的见解。
对“卧”进行了探究之外,还对这个动词带来的这句话的句式变化进行赏析。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如果按照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小村庄卧在山坡上,雪卧在小村庄上”,从两者的比较之中,帮助学生体会到老舍语言的精妙至处。
照个影儿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这就说明垂柳快要发芽了。
在七年级的学生眼中,垂柳恰似一个孩子,有着爱美的心愿,在春天将要来、自己快要发芽长大的时候,也禁不住在水里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长大的模样。 如此理解,正是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并且将作者心中抒发的情与物完全融汇在了一起,营造出了一个温情脉脉的诗境。
小结:比喻拟人有意味,不言喜爱自含情。
作者对读者说话,是善意、和蔼的邀请;小山的说话,则是温情的、体贴的安慰;人们的心声,则满是美好的盼望、温热的期待。三者声音的情绪色彩微有不同,却绝不是对立的,自然与人心的深深感应、季节与心灵的共同呼吸,形成浑然的整体、和谐的乐章。
朗读者要展开想象,在文字所描绘的世界里遨游,不仅要看到真情实景,还要看到作者眼中之景,把这些想象化为艺术形象,变成有声语言的依据,使语言富于形象感,令听者也领略其中的形象与韵味。
4、看词,析特点。
稍微留意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用词特点。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浏览发现,文章反复出现“小”“儿”两个字。“儿”话音明显,是老北京人说话的典型特征。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平易朴实,贴近生活。反复出现的“小”字,则蕴含着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冬天景物浓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资料助读——寻找情感密码
阅读下列资料,比较现实中的济南冬天与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找寻老舍的情感密码。
资料一:济南的气候
济南市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冬季日均最低气温-1℃。
资料二:老舍的经历
在写作这篇散文及来到济南之前,老舍在伦敦教书五年,但他既没有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也没有得到多少精神上的安慰。初回北京不够顺利寄居在朋友家中,后来接到山东齐鲁大学的教职来到济南,这才终于可以安定地生活。在济南老舍“努力的创作,快活的休息”,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对未来也充满希望。他自己说:“时短情长,济南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明确:引人这两段资料,意在体会处处温情的原因,加深对情的体会。真实的济南的冬天是冷的,但是老舍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处处洋溢着温情,而这一切都源于老舍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老舍先生是一位散文大家,更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笔下的济南,美极,静极,暖极,于秀丽雅致之中透露着几许灵动,宛如一首小诗,一幅小画,一壶美酒,一阕清歌,值得人反复品味。尤其是在写景之时,老舍先生运用了各种手法,远近交织,动静得宜,让人叹为观止,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也能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读《济南的冬天》,一起在这个温晴的冬天去触摸那温情的灵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感知,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析读,品读,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